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0653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技术依托和拟建地址

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线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xx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

xx

技术依托单位:

xx学院

拟建地址:

xxxx

1.2研究工作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依据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国家化工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3)国家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生产标准;

(4)南阳市经济发展规划;

(5)《工业企业建筑设计标准》;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7)《工业企业躁声控制设计规范》;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研究工作原则

(1)贯彻资源综合利用,体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2)合计设计并力求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3)设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

(4)贯彻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工程项目以节能环保、安全同时考虑,尽量综合利用,减少生产对环境和职工造成的危害。

1.2.3研究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对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要求,本编制单位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概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内容与规模,工艺技术与工程方案、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节能,环境保护、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及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人类使用的计量尺度范围已经从漫长的毫米(mm)时代,度过了微米(0.001mm)时代,当今已进入了一个疯狂与神奇的高纯超细时代。

高纯超细的含义是十亿分之一(10-9m),以高纯超细冠名的技术,是指在1—300高纯超细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一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用高纯超细技术研制的材料为高纯超细材料。

近年来,高纯超细技术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各国专家评论认为,这种新兴高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将会迅速改变物质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利用高纯超细技术研制的功能材料,颗粒尺度细微至高纯超细级,其光、电、磁、热等物理、力学性能,表面原子比等明显高于传统材料。

这种特殊的结构,形成了许多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可广泛应用的领域。

比如,一是可用作助燃剂。

高纯超细材料表面具有无序性,活性高,因而催化和氧化作用特别强,在固体火箭燃料中加入适量的高纯超细微粒,燃烧效率可提高100倍,能使导弹的射程增加几倍;二是可改善脆性材料传统陶瓷韧性差、难以加工,而高纯超细陶瓷还可增强坦克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可作隐身材料。

高纯超细隐身材料对红外光和雷达的吸收率特别高,把这样的物质涂在目标表面可大大降低反射信号强度,从而起到隐身作用。

目前,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竞相研制高纯超细微型武器。

如利用高纯超细技术研制的袖珍侦察器在信息化战场可令对手防不胜防,这些间谍极其微小,很难被发现,它们装备由敏感的微型摄像机、窃听器和感应器等,可以大面积散布,通过网络感知外界各种信息;它们能够深入虎穴,将微型智能侦查系统植入昆虫体内,并进行操纵用以收集情报,甚至引导己方导弹实施攻击;“麻雀卫星”大量布撒在不同的轨道上组网,可连续监视地球上任何角落,即使少数小卫星失灵,卫星网也不会受到影响。

高纯超细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成功事例除上所述,还有很多、许多,此处不再赘述。

在民用方面,当前高纯超细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医药、化妆品、精细化工、电子部件、燃料电池等领域,这是因为这些领域附加值高,或者因为所获得用以往的其它材料无法实现的性能。

如医疗、医药方面利用高纯超细粒子识别有害细菌的新方法十分灵验,这种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现一个细菌单细胞,因此,在它们数量很少时就检测出来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当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需要先对细菌进行培养,细菌数量比较多时才能检测出来。

这种新型检测方法使用本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硅高纯超细粒子,每个粒子含数千个荧光染色分子,而且每个分子附着一个特定细菌抗体上。

这些高纯超细粒子被加入到含有检测样本(如较细牛肉)的融液里。

如果存在要寻找的细菌,这些高纯超细粒子就会迅速粘着在细菌上。

然后通过离心分离。

但是那些早已附着在细菌上的染色分子,会发出荧光,指明细菌所在。

目前西方国家正在研究只对癌细胞集中发挥药效的超微高纯超细粒,以及可在人体内向患病处移动进行治疗的高纯超细机器。

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不仅对癌细胞起作用,也对正常细胞起作用,因此,对有的患者副作用很大。

如果把药只送到癌细胞那里,就会降低副作用。

为达到这个目的,利用高纯超细技术,把药装入直径约100高纯超细的微胶囊中,递送到患部。

高纯超细胶囊最开始随着血流在血管中移动,但是因为胶囊最终都集中在恶性肿瘤周围释放出药物,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抑制了副作用,而且还可以期待以小剂量产生治疗上的奇效。

神奇的高纯超细技术,世界各国争相开发。

其共同特点是建立高纯超细技术的研发基础,探索如何利用高纯超细技术。

美国从2000年开始.推进高纯超细技术战略,把高纯超细技术确定为战略技术,推进建立研究开发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推进高纯超细技术的产业化。

美国计划从今年10月起,用4年时间提供总额为37亿美元扶持金,用于扶持高纯超细技术产业化。

在日本2004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预算中,用在高纯超细技术和材料方面的约为940亿日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开发采用高纯超细材料的半导体和电子部件,人工脏器和人工感应器,新高纯超细材料加工技术,以及在高纯超细领域运用生物机能的技术等。

欧盟、瑞士、新加坡、韩国、中国等,都在以电子领域为中心,推进高纯超细技术的实际应用。

为了不错过新的商机,在关注国防竞争的同时,我国已将高纯超细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攀登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我国在微粉技术和高纯超细技术方面,比起西方国家起步不算太晚,而且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如利用高纯超细技术制成的“世界首颗高纯超细眼球”很快被来内地考察的香港首富李嘉诚看中。

用石墨绘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高纯超细地图。

用国产的高纯超细材料,制成了微型直升机、微马达、微传感器等。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肯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成果。

总之,高纯超细技术的实用化已进入读秒阶段,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或基因工业。

高纯超细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一样被定为支撑下一代产业的技术。

因此,大力开发和发展高纯超细技术,对国家和本地区来说,不仅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还可以制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环保节能

1.4.1建设内容规模

建设原料预处理车间、洗涤车间、乳化车间、干燥车间、仓库、综合办公大楼及职工宿舍楼等建筑面积301850平方米及相关设施。

购置振筛、净化、烘干、检测等设备206台(套)。

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

1.4.2环保节能

施工期间原有的植被将会受到短期破坏,随着项目建设,将对新征地重新规划布置,修建道路、水面,扩大绿化面积,建设新的景点,不仅使原有植被得到恢复,而且还会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及其观赏价值。

本项目方案设备均采用高效、节能型设备。

设备冷却水采用循环水。

厂房全部采用钢结构,透明采光板,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有效的利用了天然能源。

建筑照明灯具选用节能灯具。

变压器选用低能耗变压器,并采用补偿装置提高系统功率因素。

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减少物流运输次数和运输量,从而节约了能源。

1.5项目实施计划与组织定员

项目建设期12个月,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建设项目为劳动与技术型密集型行业,建成后,设专职管理人员40人,车间人员720人,技术人员50人,销售人员70人,辅助勤杂人员40人等,共920人。

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分析

1.6.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1205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6.2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可新增销售收入250000万元;还可安排900多人的劳动力就地就业,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7结论与建议

1.7.1结论:

有限公司投资,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项目,无论从场地方面、投资方面、原材料方面、技术方面,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都是可行的、合算的。

项目实施及投资后,生产出高纯超细氧化锌高纯超细在磁、光、电、化学、物理学、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在橡胶、涂料、油墨、颜填料、催化剂、高档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因此,项目是可行的。

1.7.2建议:

(1)争取政府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积极、良好的社会、文化和产业环境。

(2)重视技术引进、吸收、应用和创新,提高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效益。

(3)加快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落实项目资金,科学组织,提高管理水平,争取项目尽早实施,创造应有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市场预测

2.1项目背景

硅作为半导体基础原料,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电子与科技发展中,都曾经、正在并且也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当今IT业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硅原料的生产与供应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推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的生产与需求。

二氧化硅作为硅原料的核心原料在硅原料的生产与供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

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以及当今飞速发展的工T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其晶体形状和晶格变化规律,使其具有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高度绝缘、耐腐蚀、压电效应、谐振效应以及其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得其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工T行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电子产业的谐振器、新型电光源、高绝缘的封装材料、航空表面材料、军工技术产品、特种光学玻璃、化学分析仪器等等,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原料。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二氧化硅资源在储量上不是问题,但作为IT产业的基础原料,其纯度、分子链结构以及其晶体不安定规律等多方面仍然成为硅原料生产与供应的主要矛盾和焦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纯度和稳定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T业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IT产业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

球形硅微粉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在航空、航天、精细化工、可擦写光盘、大面积电子基板、特种陶瓷及日用化妆品等高新技术领域也有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专家预计,到2010年仅我国对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即达2万一3万吨,高纯硅微粉为10万吨,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

世界对球形硅微粉的需求量将超过30万吨,价值数百亿元。

随着我国微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封装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超细,而且要求高纯度,特别是对于颗粒形状提出球形化要求。

但制备球形硅微粉是一项跨学科高难度工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掌握此技术。

大学自行研制的“一种用天然石英粉制造高纯超细硅微粉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以价格低廉的天然优质石英矿物为基本原料,采用液相法技术,在特殊的合成和催化的光学特性,使得其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工T行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电子产业的谐振器、新型电光源、高绝缘的封装材料、航空表面材料、军工技术产品、特种光学玻璃、化学分析仪器等等,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原料。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二氧化硅资源在储量上不是问题,但作为IT产业的基础原料,其纯度、分子链结构以及其晶体不安定规律等多方面仍然成为硅原料生产与供应的主要矛盾和焦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纯度和稳定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T业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IT产业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

球形硅微粉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在航空、航天、精细化工、可擦写光盘、大面积电子基板、特种陶瓷及日用化妆品等高新技术领域也有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专家预计,到2010年仅我国对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即达2万一3万吨,高纯硅微粉为10万吨,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

世界对球形硅微粉的需求量将超过30万吨,价值数百亿元。

随着我国微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封装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超细,而且要求高纯度,特别是对于颗粒形状提出球形化要求。

但制备球形硅微粉是一项跨学科高难度工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掌握此技术。

大学自行研制的“一种用天然石英粉制造高纯超细硅微粉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以价格低廉的天然优质石英矿物为基本原料,采用液相法技术,在特殊的合成和催化4000吨的能力:

湖北荆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武汉大学新研制的低应力环氧塑封料球形硅微粉技术,将形成4000吨/年生产能力。

2.2市场预测

2.2.1形势分析

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技术在我国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兴技术。

此技术生产的高纯超细二氧化硅是极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细无机新材料之一。

产品粒径在l00nm以下,由于其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因此,该微粉具有特殊的性能,在众多科学领域及产业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水平产业化的发展,对硅材料(Si02)微粉,特别是高纯度硅(Si02)微粉,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的需求量急剧增长,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素有“工业味精”材料之美誉,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纺织、化工、食品、航天、航空、仪器仪表、医药、卫生等领域,发达国家利用率已达64%。

我国利用率不到10%,市场前景很好。

我国研究生产的高纯超细硅粉及高纯超细级二氧化硅微粉己引起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种高科技新产品在我国已成为现代国防、核工业、航天、航海、光导、电器、精细化工等多种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原料。

广泛应用于现代化武器,超音速飞机、导弹、核武器及放大几十万倍的显微镜,测定几亿分之一的计时仪、电子计算机、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高科技导航、遥控、遥测、电子电讯折射计、红外线分析窗口光谱、摄谱仪、电子封装、电脑芯片、电讯光缆等工业。

由于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的优越性能,它几乎完全替代了的行数各工业所使用的含硅原料。

例如玻璃棒(SiO2)很脆易碎,但是,当拉成细丝时,它却失去了脆性,这种丝抗拉力强度很高,是同直径A3钢筋的7.5倍。

再如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制成的特种高级涂料,由于具有很强的耐酸碱的特性,使海上航行的军舰、海轮的壳体器件提高抗海水的腐蚀能力4—5倍。

对硅石(SiO2)的深加工,日、美两国不仅在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在高纯、超细产品方面一直垄断着国际市场。

在微电子封装硅(SiO2)微粉的生产上,日本独领风骚。

虽然其硅石(石英)原料全部依赖从我国和印度进口,但其硅微粉产量却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日本新日铁化学工业公司的产品(SiO2)纯度达99.99%。

其铀、钍含量为0.1x10-9(0.199M),己用于lM—16M集成电路封装。

并且日本与美国、德国共投资10亿美元于2000年完成了256M(0.15um)计算机贮存技术,在芯片技术中环氧塑封组分70%以上是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填料。

我国每年要花费6600万美元从国外进口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从日本进口的价为1吨12万美元(人民币))。

90年代后期“九五”计划,国家把电子工业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仅电脑和网络方面的投资就达5000亿元,仅此一项原材料(二氧化硅微粉)缺口约超过5万吨。

在国际市场上仅在亚洲地区韩国、新加坡、港、台等需求的硅粉一直靠我国供应,年需求量3万吨以上。

而且我国目前的硅微粉(2000目以上)出口,仅2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高纯、超细的二氧化硅微粉在国内外都是供不应求的。

因此积极开发此项目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2.2.2国内外市场前景

2005年硅微粉主要进口国别统计数据

2005年进口国别

2005年进口量(吨)

进口金额(美元)

进口单价(美元/吨)

日本

7857

21685425

27600

德国

6349

230446603

31300

美国

11219

17038062

25190

马来西亚

3138

11898844

31920

合计

30566

73668934

从国内市场看,2006年国内需求量2280吨,市场缺口2180吨。

今年需求量将达2882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超过300吨,缺口量约2582吨。

到2010年,国内对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的需求将超过5000吨,即使四川新光硅业年产1000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生产线建成使用,市场仍有缺口3700吨,全部依靠进口。

国家支持中西部特区发展硅材料工业。

因此,在南阳建年产5万吨高纯超细二氧化硅项目,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市场高纯超细二氧化硅需求量在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按此增长速度预测,今年全球高纯超细二氧化硅需求量将达31500吨,2010年将达60000吨,缺口超万吨以上。

亚太地区特别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都是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的主要需求地,其中韩国完全依靠进口。

这给处在亚太地区的中国高纯超细二氧化硅产业了巨大商机。

南阳交通便捷,产品运输成本低,在南阳建高纯超细二氧化硅项目,产品可部分进入国际市场。

2.2.3市场定位:

前面所述,目前国内企业包括合资企业所需光纤材料,IC封装材料基本上靠进口,我公司准备投产的超细高纯电子级硅微粉每年靠进口3000吨,而且还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如果按投产后每年生产500吨,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六分之一的需求量,因而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该项目的产品定位在定型硅IC封装材料上,因而决定其市场定位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2.2.4市场预测:

国内IC封装材料用户群,主要两大块:

一是国内集成电路生产厂、封装厂,大、中、小集成电路产量超过20亿只;另一块是合资企业,如深圳意法(意大利和法国合资)年封装集成块也超过50亿只。

全国总产量超过70亿只。

近年来国家投巨资发展集成电路,如上海投750亿发展芯片,北京首钢也投资上百亿发展集成电路,他们都将大量需求封装材料,全国预计超过8000T。

2.2.5市场销售

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随着SiO2产品系统开发,品质的不断提升,以及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在项目上市后产品的销售思路和方式上,我们将采取多种营销战略:

如代理出口、白营出口、建立国内营销网络、国际区域性代理、经销等以迅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争取多赢局面,与各方面的用户建立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1产品特性

高纯、超细、微高纯超细级硅微粉是由高纯石英砂经特种加工而成,熔点1713℃,a~B结构的转换点温度为573℃,无解理,只具有贝壳状断口。

它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绝缘耐压能力,击穿电压32~34KV/mm,低的体膨胀系数等等。

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它在电子信息产业、电力工业、涂料工业、轻工业等许多方面都其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二氧化硅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集成电路、微电子产品、塑封材料优选的填充料,也是电力输送变电设各干式化灌封材料的主要填充料。

用硅微粉做填充料的塑封和灌封材料,可以使封装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温度变化,变形极小和高的绝缘耐压等突出特点。

按硅微粉的制造工艺及使用性能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结晶型硅微粉及熔融性硅微粉。

结晶型硅微粉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熔融型硅微粉主要用于微电子产品。

3.2技术指标

二氧化硅SiO2分子量60.06非金属矿,白色块状晶体.莫氏硬度6.5—7.0折光指数1.45一1.46耐火度1650℃一1770℃,耐低温-340℃.由于SiO2硅原子和氧原子的排列结构非常特殊且很牢固,因此有很高的硬度和很好的稳定性、电绝缘性,是化工和工厂产业重要的基础原料。

3.3本产品技术说明

本项目主导产品为高纯超细高纯超细硅微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

1、外形为白色粉末。

2、无味。

3、与盐酸硝酸无作用,不溶于水。

4、硬度:

莫氏7

5、粒径:

1.0微米—0.5微米。

6、纯度:

SiO2≥99.99%。

为了实施该项L=A,我们已于5年前就着手了该项目范围内的大量前期工作,进行了多次反复试验,顺利通过了中试生产,同时得到了韩国露亚贸易进出口公司经对邮送样品,通过技术检验后问我公司的传真求货以及中南进出口公司的销售合作请求。

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研发的该产品“电子硅微粉IC封装材料”为我国在该产业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专门技术,独特的加工工艺,提供的技术标准是国内外都没有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除达到电子级外,还解决了最具诱惑力的变相硅替代硅晶棒材料的高科技难题科目的实验研究,并获得成功。

用这种硅单晶可直接做成任意大小英寸芯片,作为开发生产的第二代产品的技术储备,一旦投入工业化生产,将极大地拓展定型硅粉的用途,满足前沿科技产业领域和军事工业,航空航天领域以及改变我国信息产业,光电产业产品原料10%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和发展我国工厂产业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科学发展计划,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强国做出重大贡献和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4生产规模

总体计划建设一个年产5吨的高纯超细二氧化硅微粉厂,项目工程总投资12.05亿元。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技术方案论证

二氧化硅俗称白炭黑,化学式SiO2,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无机化工产品。

目前,国内外的现行工艺己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水玻璃为原料的沉淀法,一种是以四氯化硅或三氯氢硅为原料的气相法。

1)沉淀法

沉淀法多为酶法,目前国内外工业上应用较广。

酶法中有硫酸法、盐酸法和硝酸法,其他还有氨法、炭化法。

除硫酸法外,其他方法都因技术不完善,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未被广泛采用,硫酸法成本低,技术成熟,原料为地球上储量十分丰富的石英砂,为国内外大多数厂家所采用。

工艺流程为:

磁选——压滤——均化——干燥——包装

就沉淀法白炭黑工艺流程叙述如下:

(1)反应:

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硫酸和水玻璃按一定的比例,分别用泵按一定程序打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反立物料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以保证成品颗粒均匀。

(2)压滤:

反应好的白炭黑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成熟化,然后打入自动压滤机进行压滤和水洗,滤饼用平带输送至均化池。

(3)均化干燥和包装:

经过滤后含固量约17%一18%的白炭黑滤饼,在均化池中被均化成能用管道输送的糊状料浆,然后由泵送入干果塔进料槽,再由干燥塔进料泵打入飞、干燥塔进行干燥,得粉状白炭黑成品,含水量约为3—7%。

由干燥塔底部出来的白炭黑成品送入袋式收集器,再经其底部螺旋卸料器和星形卸料器至产品袋式收集器,然后进入产品储仓。

产品储仓中的白炭黑经下料斗至自动包装机,包装成袋装产品入库。

沉淀法的反应原理是用无机酸和硅酸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经脱水反应而成,二氧化硅所用的酸可以是:

H2SO4、HCI、HNO3、CO2等,工艺条件简单,操作条件稳定,但产品较粗、活性小、补偿强能差。

化学反应式:

Na2O·nSiO2+H2S04→nSi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