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0692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二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

应用创新演练(含解析)第一单元阶段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

这说明(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解析:

题目通过实例,讲述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选B项。

A、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解析:

本题考查对哲学的理解。

哲学揭示的是关于世界的一般规律,A项错误。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B项错误。

哲学源于实践,但C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D项揭示了哲学的作用,是正确的。

答案:

D

3.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  )

①人是命,天注定 ②摩擦生热 ③水往低处流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D.①④⑤

解析: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③是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不选。

答案:

D

4.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

“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

”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自发的世界观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的自发的世界观都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②排除,④的观点与题干无关。

应选C项。

答案:

C

5.“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地看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

事实证明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是正确的、客观的。

故①③符合题意。

本题应特别注意问题的角度,不是“其家”的看法,而是“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

答案:

D

6.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

解析:

掩耳盗铃、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从主观愿望出发,没有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排除。

答案:

D

7.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专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困扰消费者的问题是能够被逐渐发现的。

专家的观点属于

(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解析:

专家的观点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属于可知论。

应选B项。

答案:

B

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说明(  )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影响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世界本原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由材料可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客观存在,对建设新农村的发展之路的思维要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这一客观存在,这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故选A项。

B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C项表述有误。

D项不正确。

答案:

A

9.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解析:

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其都坚持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故选C项。

A项为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切题。

B、D两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C

1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

“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③错误;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因此④的前半句不科学。

答案:

B

11.(2012·广州石基三中高三月考)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美国科学家文希南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约纳特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是生命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者,三名获奖者在各自漫长旅途上寻获“金钥匙”,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

这说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C.物质决定意识

D.唯心主义是非科学的

解析:

三名获奖者在各自漫长旅途上寻获“金钥匙”,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2.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突然遇到暴风雨,船长大声喊道:

“谁会祈祷?

”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

“我会!

”船长说:

“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

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

”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暗讽

解析:

对唯心主义观点最好的否定方式就是进行实践的检验,在现实生活中最能显示出其苍白无力,选D项。

A、B、C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13.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

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

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解析:

李载仁以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别人的好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答案:

A

1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这两个“对子”(  )

A.是并列且等量齐观的

B.都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

C.属于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B项不合题意。

A项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依附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两者不是等量齐观的;D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答案:

C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

据此回答15~16题。

15.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

为此,它必须(  )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做好“猫头鹰”是为了成为“报晓鸡”,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意味着哲学应成为真正的哲学。

而④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错误地进行反映。

因此,这种反映可能是发现了真理,也可能是制造了谬误。

所以哲学如果只做到④,就不能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④不选。

答案:

C

16.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不是全盘批判;真正的哲学只有动员和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故①③错误。

答案:

B

17.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这是因为哲学(  )

A.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C.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的如实的反映

D.具有与时俱进的光辉品质

解析:

哲学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A符合题意。

哲学有正误之分,因此B、C、D三项中的“正确总结”、“如实的反映”、“光辉品质”表述均片面。

答案:

A

18.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

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

A项说法不科学;B项表述虽然正确,但没有体现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C项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能认为是巅峰。

故选D。

答案:

D

1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A项不符合题意。

B、C两项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故选D项。

答案:

D

20.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请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并选出顺序正确的答案。

(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内容描述

理论成果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这一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这一思想的活的灵魂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本题基础性强,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就不难选出答案为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甲同学说:

“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

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

“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试分析并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解析:

本题是一道辨析题,题中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一是认为学理工科可以不学哲学。

此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是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此观点没有认识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他只看到了哲学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

(1)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学习哲学,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学好哲学尤其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无论是学文科还是学理工科,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6分)

(2)乙同学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论,他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其正确的一面。

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此,乙同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4分)

22.(15分)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

”费尔巴哈反驳贝克莱: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9分)

(2)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6分)

解析:

本题选取不同哲学家的观点进行考查,感悟哲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关哲学观点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谈启示,要从哲学层面上谈受到的启发,侧重于方法论,即表示怎么做。

答案: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贝克莱认为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费尔巴哈则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才能被人所感知,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9分)

(2)①哲学上存在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4分)②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分)

23.(15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

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必须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

(9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特征?

(6分)

解析:

(1)问,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来回答。

(2)问,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不能与材料脱节。

答案:

(1)①真正的哲学必须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6分)

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才能真正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3分)

(2)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立足国情,又把握世界潮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3分)

②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和世情,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