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564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NO.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观念一】物质的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实质:

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不变,只是间隔发生了变化

化定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质:

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五不变两变两可变)

表示:

化学方程式→意义

※判断的依据:

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注意事项:

(1)物质的变化常常伴有一些现象的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如:

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而且有的变化无明显现象。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解题突破方法

物质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判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从微观上判断构成反应物的粒子是否发生了改变。

若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构成反应物的粒子发生了改变,则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知识须知】

(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

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活、生产、实验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如烧煤做饭、取暖等。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和催化剂等。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4)正确理解“催化剂”

要紧扣“一变二不变”。

“变”指的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变快,也能变慢,不能片面理解成加快;“二不变”是指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催化剂离不开特定的化学反应,离开化学反应讨论催化剂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同一反应,催化剂不是唯一的;对于不同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

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示例一】

例1、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铁铸成锅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

例2、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沼气生产B.石油蒸馏C.转炉炼钢D.高炉炼铁

例3、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4、“有其他的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请根据你对化学变化的理解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1)在盛有硝酸汞溶液的试管里,

浸入一根洁净的铜丝

(2)

有白色沉淀产生

(3)

有气泡产生

【练习一】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和发光

C.有气体逸出D.有其它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B.铁生锈C.豆磨成豆浆D.汽油挥发

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4、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观念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定义:

不需经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表现:

色态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硬度、熔沸点、润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以通过人的嗅觉、听觉、视觉和感觉感知的或仪器测知的

(2)化学性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定义:

经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可燃性:

燃烧条件: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CH2COCH4

表现:

氧化性:

反应时失去氧O2CuOCO2

还原性:

反应时得到氧CH2CO

毒性:

COCH3OH红磷氮的氧化物NaNO2

酸性PH<7

酸碱性:

中性PH=7

碱性PH>7

 

※解题突破方法

(1)物质性质的辨析,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不是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是,就是化学性质,否则,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编写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2)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可通过关键性的字词加以区分。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字词,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之一。

描述物质变化时一般表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字词。

【示例二】

例1、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例2、下列图示中,氢气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高能燃料B.氢氧焰C.充灌气球D.化工原料

 

例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釜底抽薪:

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

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D.百炼成钢:

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练习一】

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她与她的同事研制的炭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合材料。

它比铝还轻、比钢还硬、耐高温、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

从上述中可以知道这种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

10.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

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念三】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特点:

多个反应物,一个生成物A+B=AB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化合反应酸性氧化物+水酸(对应的酸溶于水才可以)

碱性氧化物+水碱(对应的碱溶于水才可以)

非金属+金属盐

【示例】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氧化钠溶于水:

Na2O+H2O═2NaOH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H2O=H2CO3

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2Na+Cl2=2NaCl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特点:

一分为几ABA+B

某些氧化物的分解

分解反应含氧酸盐的分解

(一般含有CO3-)

含氧酸氧化物+水

碱氧化物+水(难溶性碱)

 

【示例】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2H2↑+O2↑

2、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2Hg+O2↑

3、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2CuO+H2O+CO2↑

4、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

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H2O+CO2↑

6、加热氢氧化铜:

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特点:

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H2金属+H2OKCaNaMgAl的氧化物除外

金属氧化物+C金属+CO2

置换反应金属单质+酸盐+H2

(金属须排活动性顺序中H之前,不能用HNO3、浓H2SO4)

金属单质+盐盐+金属单质

【示例】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2Cu+CO2↑

锌和稀硫酸:

Zn+H2SO4=ZnSO4+H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示例三】

例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电解水B.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

C.红磷燃烧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例2、“自主创新”是我国十一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大国策。

经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其芯片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硅单质为原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是:

SiCl4+2H2Si+4HCl,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例3、已知:

H2CO3====H2O+CO2↑;Cu2(OH)2CO32CuO+H2O+CO2↑

(1)、观察上述两个反应,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任写出两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符合上面相似之处之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化学式);

⑷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⑸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例5、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可如下图所示,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3处的化学反应是:

A.

加热

Zn+H2SO4===ZnSO4+H2↑

高温

B.2KMnO4====K2MnO4+MnO2+O2↑

点燃

C.Fe2O3+3CO====2Fe+3CO2

D.C+O2====CO2

【课堂练习】

1、小丽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做过以下四个家庭实验,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观察液体体积变化B用铅笔芯的粉末打开生锈的铁锁

C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现象D利用木炭和棉花净化水

2、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3、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

B、玻璃由于骤冷或骤热而破裂。

C、不法商贩给橙子“打蜡上色”。

D、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变绿

4、下列用途中,由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的是()

A、水煤气作燃料B、熟石灰改良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5、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A.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B.家庭用煤气做饭

C.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B.酒精C.烧碱D.浓盐酸

7、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C.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熄灭镁带燃烧的火焰D.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

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木炭粉除去冰箱内的异味④家庭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在CaCO3→CaO→Ca(OH)2→NaOH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反应类型不包括()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和M是单质B.L可能是氯化物

C.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D.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

11、请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物质

性质

用途

具有氧化性。

抢救危重病人,支持燃烧。

甲烷

 

作燃料。

12、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

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燃料。

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根据以上途述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

氮气

氮5

不同点

分子构成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相同点

(2)请你想像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

(致少写两条)

13、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

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欲探究Fe2O3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甲、乙、丙三位同学同时进行H2O2的分解与气体的收集实验。

实验时间均以30秒为准(H2O2均未全部分解),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相关数据如下:

同学序号

质量分数相同的H2O2溶液

溶液中加入的物质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100ml

未加其他物质

aml

100ml

Fe2030.5g

bml

100ml

MnO20.5g

cml

(1)若要检验乙同学收集的气体是否为O2,可在乙同学盛有气体的容器中

(2)欲探究Fe203在实验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首先应比较____和___

(选填a、b、c)的大小,其次需补充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①;

②Ee203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3)乙同学的实验表明:

Fe203能加快H2O2的分解。

据此,他预测铁锈也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

他的预测是否正确?

并简要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