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805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武汉市第十五中学为例

黄蒂妮(指导教师:

王文)

(文理学院应用心理学0705班湖北黄石435002)

1引言

2001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同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明确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都按照教育部关于可以“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的精神,开始尝试、探索着开展心理健康课。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对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本文以武汉市第十五中学为例,结合前人的文献,试探讨现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研究背景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2.1尝试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自发、探索的特点。

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已开始尝试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或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

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个别学校自发的探索,缺乏相关的研究理论指导和国家政策支持,所以无法普及、形成规模。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尝试仍为后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深化打下了基础。

2.2发展推进阶段

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蓬勃开展起来。

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并与研究部门合作,进行这一领域的课程实验。

同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书籍、教材相继出版。

如张声远的《学校心理辅导概论》、班华主编的《心育论》和刘华山主编的《学校心理辅导》等等。

[1]大部分省、市、地区也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成员由领导、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实施组织协调、科研工作、培训工作以及推广成果等任务,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和监督管理。

2.3总结提高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在前几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也多次下发文件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这一阶段通过研究人员不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经验,以及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与监督管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层次。

3文献综述

3.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和辅导,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

[2]在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专题讲座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辅导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教育形式。

[3]

3.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与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属性和定位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有的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有的则反对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认为目前已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中,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心理学知识课,这样只能解决知识上的问题,不能解决情感和行为上的问题,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4]因此,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课程的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达到的目的这三个方面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与定位。

3.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或方法有很多,但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被认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三种最有效途径。

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调查发现,22.3%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作用很大;51.4%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是最有效的;17.1%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另有9.2%的学生模棱两可。

[5]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课程属性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课程的根本问题。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的调查表明,32.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27.6%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体验型课程;18.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操作型课程;14.1%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知识型课程。

[6]这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学科课程为基础,以活动课程为主体的综合性课程。

3.2.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许多研究者都提到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防心理疾病、疏导轻度心理问题和优化心理品质等目标。

[7]孔学东等也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服务对象是绝大多数正常的学生,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8]要达到调节心态和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仅仅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设置活动或创设情景,通过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方式达到调节心态的目的。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模式

3.3.1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

它包括两种类型:

(1)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

(2)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

[9]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

3.3.2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注重挖掘内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完善心理机能的一种课程形式。

这类课程包括三种模式:

(1)学科渗透模式,即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2)活动渗透模式,即在各种活动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3)环境渗透模式,即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3.4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

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迫切要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的调查,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情况这四个方面来了解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

3.4.1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

对中小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学校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学校比例为10.6%;“开足”的学校比例为47.3%。

这说明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课教育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表1地区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单位:

%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开足课

49.6

38.1

56.8

未开课

8.9

16.2

5.3

从地区来看,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呈“U”型,未开设情况呈倒“U”型。

其中,西部地区的开课率最搞,未开课率最低;中部地区的开课率最低,未开课率最高。

这说明西部地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三个区中是最高的,而中部地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表2城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单位:

%

大中型城市

小城市及乡县镇

农村

开足课

64.0

43.3

34.2

未开课

4.6

14.0

13.5

从城乡来看,大中型城市的开课率显着高于小城市及乡县镇,而小城市及乡县镇的开课率显着高于农村;在“未开课”方面,大中型城市的比率显着低于其他两者。

这说明大中型城市学校的开课情况较好,而农村学校的开课情况不太理想。

表3学段之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单位:

%

小学

初中

高中

开足课

53.1

40.8

33.1

未开课

7.6

11.2

27.4

从学段来看,小学的开课率显着高于初中,而初中的开课率显着高于高中;在“未开课”方面,小学显着低于初中,而初中显着低于高中。

这说明学段越高,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情况越不理想。

3.4.2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对中小学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未举行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学校占总数的20.4%,“每学期一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从未举行过”和每学期仅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的学校占了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种情况与需要考试科目的情况存在天壤之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表4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情况单位:

%

地区

城乡

学段

东部

中部

西部

大中型城市

小城市及乡县镇

农村

小学

初中

高中

从未举行过

19.5

21.8

21.8

12.7

20.1

26.1

18.8

23.6

22.6

每学期一次

29.9

35.1

34.2

31.9

40.8

33.1

31.9

33.1

33.1

每半学期一次

17.2

15.0

14.0

16.8

14.0

17.0

13.8

18.3

18.5

每月一次

24.8

20.2

18.9

31.9

18.6

16.9

25.3

18.1

21.0

每周一次

8.7

8.2

11.1

12.7

6.7

6.8

10.2

7.2

5.6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要求,以“每月举行一次”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

在“每月举行一次”方面,东部地区学校显着地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大中型城市的学校显着地高于小城市和乡县镇以及农村的学校;小学显着地高于初中。

这说明东部地区、大中型城市以及小学学段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研活动方面做得比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也会更有保障。

3.4.3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

也就是说,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小城市及乡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10]

3.4.4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情况

目前,有43.2%的校长认为学校现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中,中西部地区、小城市和乡县镇、农村和初中心理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尤其严重。

表5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单位:

%

地区

城乡

学段

东部

中部

西部

大中型城市

小城市及乡县镇

农村

小学

初中

高中

能够满足

13.2

11.2

4.1

13.9

10.7

9.4

14.2

8.2

7.3

一般

49.9

36.8

42.4

54.0

41.5

39.2

47.8

39.6

48.4

不能满足

37.0

51.2

53.1

31.7

47.2

51.4

37.9

52.0

43.5

3.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3.5.1偏重知识的传授

《纲要》强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11]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把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教学生对心理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陷入政治课、理论课的误区。

这违背了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使其失去了针对性和时效性,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特点。

[12]

3.5.2忽视课后实践和学用结合

学习是为了实践和运用。

有些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目的是学生行为的改善,在心理课结束后缺乏后续的检查监督。

3.5.3教学目标模糊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但有的学校没有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未能时刻结合教学目标有效监控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订得过大、过全,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到。

此外,心理健康课的主题缺乏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色彩,与班会雷同;心理健康课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年龄阶段性的特点,使心理健康课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心理健康课的形式过分追求多样和气氛热烈,忽视了心理课的效果。

3.5.4缺乏相应的教材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并不多,而已有的教材中也有许多在质量上需要改进。

目前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者许多都来自高校,对中小学生的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教材内容经常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有的教材以传统学科为模板,以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理论性、系统性太强;有的教材在结构编排和内容选择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的教材偏重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智力方面的素质培养和潜能的开发,造成教学内容失重。

[13]这样的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缺乏时代性和实效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课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3.5.5专业教师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

目前我国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在专业教师奇缺的情况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团队干部兼任,有的是从班主任中抽调的,还有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通过自学或培训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工作。

这固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大量的非专业教师,甚至根本就未经培训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工作,不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提高没有帮助,可能造成反效果。

[14]

3.5.6缺少制度保证

首先是没有专门的岗位和固定的编制。

没有专门的岗位和编制就无法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

目前,只有少数重点学校挤出编制引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学校由于没有专门的编制只能由一些兼职教师来担任心理健康教师的职务。

其次是缺少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情况并没有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体系中,因此一些心理健康课开设情况较好的学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励。

而从社会评价来说,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升学率高的学校,因此许多学校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升学率的提升上。

第三是缺少必要的时间保证。

尽管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对是否一定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要保证是多少等实际问题提出严格的具体的规定。

这使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有较大才随意性。

3.6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进措施

3.6.1正确把握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以传统学科课程。

传统学科课程侧重真理性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不是知识性的,而是以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心理困惑为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它的内容更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15]

3.6.2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没有课后的实践行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要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在每节课结束后,一定要明确安排相应的课后实践训练项目。

对学生提出的课后实践训练的要求应该要尽可能具体,包括时间、地点、行为及其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行动的监督,对课后实践情况进行记录,比如心理日记或行动监督表等。

3.6.3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要空洞宽泛,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活动课中可以训练、培养和评定的目标,目标要小而实,且越具体越好,[16]避免用“不可捉摸的词”来陈述目标。

[17]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特点以及相应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品质确定有针对性的目标。

3.6.4加强教材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材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必须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因此教材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活动课,强调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通过亲身感悟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材要适宜开展活动。

3.6.5加强师资建设

中小学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组织心理辅导专家研讨制定针对不同水平学习者培训工作方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国外的师资及条件进行合作培训,努力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培训。

3.6.6提供制度保证

首先要在中小学中设立相应的岗位和编制,根据学校规模不同设立相应人数的岗位和编制,为学校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提供保证。

其次要完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应该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校教育的整体状况,而不是只着眼于升学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较好的学校要立即给予积极的鼓励,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即使升学率高也要进行批评,并监督其改善。

同时社会媒体也应该把目光从升学率转移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情况上,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家长了解、认识到其重要性。

第三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时间。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指名每个学校是否一定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每个学校每学期应保证多少课时。

4研究设计

4.1研究目的

许多学校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都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中小学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将切实的有助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本文意在针对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发现其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存在的一些优点和问题,并向学校提出改进建议,帮助该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

4.2研究内容

本文以武汉市十五中为例,研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现状,包括优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4.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座谈法、访谈法和调查法三种方式进行。

(1)从武汉市第十五中学高一至高三三个年纪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人进行座谈,其中高一4人,高二3人,高三3人。

(2)对十五中一位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进行访谈。

(3)调查主要采取听课的方式。

5研究结果

5.1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利条件

一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一门课的好坏,没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不可能具有较强实效性的。

5.1.1硬件建设

首先,十五中组建了以校长为龙头,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以学校心理健康室为前沿发挥工作网的专业管理功能。

其次,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了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心理健康课程计划、年度计划等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和落实。

第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注重档案管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第四,专辟了心理活动室,为有效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场所。

5.1.2软件建设

首先,十五中自2006年起聘请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同时聘任50名左右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由各班班主任担任,每年的班主任人数不等),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活动。

心理咨询工作由具有资质证书或有多年学生辅导经验的老师担任,自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止,共接待来访学生及家长共518人次(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除外)。

所有的班主任均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学校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

心理健康教师列席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全校班主任例会,与班主任交流、探讨心理健康有关案例,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班级管理的支持功能,定期反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其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服务,开通全方位预约与辅导网络。

自2006年开始,十五中对每年高一新生进行面谈式心理普查。

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同时还开展了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并有心理信箱、电话、互联网等各种沟通形式。

第三,只有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才能使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有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并引起大家做够的重视。

在宣传方面,学校出版了《博文》杂志教师版及学生版,订阅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大参考》、《青年心理》、《心理与健康》等心理健康读物,以及《高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教程》、《把握快乐的金钥匙》、《接纳》、《天天快乐的活法》、《戒除网瘾16招》等书籍。

由心理健康室编写多篇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发表在校《博文》杂志或直接发到校园网上,并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

如“如何克服过激行为”、“影响学习的行为”、“什么是心理健康”、“学生网络成因IAD自测报告”、“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网络成瘾及其改变对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做一名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教师”、“抑郁案例分析”、“考前辅导”、“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日常维护”等。

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围绕相关主题或结合学校大型活动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广播讲座、艺术节讲座、高考考前辅导、联合校其他部门聘请专家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如对高一年级做“影响学习的行为”广播讲座;对高二年级做“如何克服过激行为”广播讲座;2006年对全校学生做“学习与休息”广播讲座;2008年对全体学生做“如何面对矛盾”广播讲座;2006年联合团委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为我校家长作“家庭心理指导”;2006年11月联合校团委进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网瘾自测,附结论及论文;2006年12月联合同济新起点教育咨询中心开展“家庭教育抽样调查”,附结论;2007年5月面向全体高三班主任做“高三心理健康的维护”主题报告;2007年6月参与武汉大学教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郁之虹“中学生学校参与经验研究”项目;2007年11月邀请武汉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章星波教授来校做“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

5.2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现状

对十五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分析,仍然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在开课情况方面,十五中主要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

每两周安排一个课时,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共同授课。

课程安排以活动课为主,以预防性、全面性为取向,住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