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19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docx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2

余文坼意外遂愿

【参考译文】

余文坼,浙江人,少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和母亲寄居在京江这个地方。

他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

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

虽然他的志向是读万卷书,但是却没有钱来买书,只能靠借书来读。

人们说他有一次到湖州做生意的时候(置贷的意思翻译不是很确定)暂住在一个村子的旅店里面。

恰巧春季发大水,村子被洪水包围,为了安全起见他移到主人的楼上暂住,刚开始还在为洪水阻碍了他的行程郁郁寡欢,突然看到楼上一侧有四架书,都是经史子集一类的书,非常高兴,于是夜以继日的读书,唯恐怕时间不够读不完这些书,到最后竟然连读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做生意的时候都忘记了。

洪水快要退去的时候,他又生病了,只好在这里地方继续养病,住了几个月之后书架的书已经全部被他读完了!

【文言知识】

常与尝。

常作经常、平常解,古今相同。

但文言中常又同尝,作曾经解。

上文常云于湖州置贷,意为曾经说是在湖州办货。

又,《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意为汉高祖担任亭长时,曾告假回乡。

尝,通常,又解为曾经。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幼时失父亲客居甜美味商人、买卖藏油到满

2.翻译:

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

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文人相轻

【文段翻译】

长兴人臧寿恭眉卿、乌程人严可均铁桥(眉卿、铁桥应该是他们的号或者字之类的)两人,籍贯都是湖州,两人都自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对对方都很不友善。

太守杨岘,是臧先生的高徒,也曾跟从严先生游学。

有一次,太守从长兴回来,他的船停靠在城外,旁边的船上有个人拿着酒独自品尝,仔细一看,是严先生。

(太守)问他从哪里来,(严先生)把实话告诉他,(太守听后)诧异地说:

这个村里的人,难道都是老师吗?

以后有一天,太守叩问臧先生严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啊臧先生回答:

粗略懂点《三字经》吧。

《三字经》,童子刚入私塾考试时要解释翻译的,文人们(常用它)彼此轻视,想不到很有学识的博士也这样。

【文言知识】

说游。

游指游泳,古今相同。

游原写作遊,与行走有关。

上文从严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游学指去远方求学;游宦指在外地做官。

【评说】

古人云:

文人相轻,武人相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意思是,武功虽然有很大的门派之争,但是到底谁第一,出来打一下就知道了。

高手之间过招,一般点到即止,然后相互都非常佩服,成为了好朋友!

而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却难分伯仲,因此由于各个门派各执一词,谁都不服谁,最后不欢而散了!

真正的大师,更希望去理解别人的思想,而不会做自己思想的代言人。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号称学生惊讶问背诵尝试

2.翻译:

这是个村夫子,怎能做你的老师?

想不到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

杨维桢执教

【文段翻译】

蒋氏,是姑苏城的大户。

有一个儿子8岁了,想给他找一位老师,仰慕郑徳明先生,备了礼物去请他,先生不愿意去。

蒋氏是一个不想放弃的人,于是又送厚礼给铁崖的杨维帧先生,仔细的说郑先生不同意的事。

当时杨先生住在吴淞,放情山水,每天带着宾客和妓女,以作诗喝酒为乐,和蒋氏说:

能顺从我三件事就行,钱就不用计数了。

一是不能拘泥于每天的课上,二是资助我的游玩费,三是给我一处别墅送给我的家人。

蒋氏高兴的答应了他。

杨先生竟在蒋家留了三年,后来他的儿子也在当时出了名。

【文言知识】

说竟。

竟属音部,下面的儿似人的脚,意为音乐到底了,引申为终、结束。

上文铁崖竟留三年,意为杨维桢最终在蒋家留了三年。

竟年、竟月、竞日分别指终年、终月、终曰。

谚语有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志气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

它在文言中不指竟然(出乎意外),这点要特别注意。

【参考答案】

1.解释:

才、刚重(礼)供给买安顿

2.翻译:

准备了重礼邀请他;

一一地说明郑明德不肯前往(为师)的经过

能够听众我三件事便可以。

3.之;欲为[之]求师。

青文胜为民请命

【文段翻译】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龙阳毗邻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青文胜情绪激昂的样子,来到宫门外呈上给皇帝的奏章,为百姓请命,再三上书,(皇帝)都不答复。

青文胜叹息说:

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

又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来上诉,于是在鼓下上吊自尽。

皇帝听闻(这件事)后十分惊讶,同情他为了百姓而牺牲了自己,下令宽贷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

乡里人建立了祠堂来祭奠青文胜。

文胜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用百亩公田奉养她。

万历14年,皇帝下昭给有关部门,要他们为文胜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

【文化常识】

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

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而自杀的吗?

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做官靠近准备同情县祭

2.A;B

3.翻译:

每年遭遇水灾;

死者接连不断;

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

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郑板桥知潍县

【文段翻译】

郑板桥,乾隆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

正逢连年受灾歉收,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

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

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

驮着钱的骡子有什么要说的?

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刺击他们面部,然后赶出云。

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

【文化常识】

城与池。

城与池是古代都市的防御工事。

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筑起高高的城墙。

明清以前,城墙大多仅用泥土夯实,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

明朝起,外墙砌砖。

城头上盖有小楼,可瞭望亦可射击。

筑城要用大量泥土,于是城墙下成了宽阔的天然护城河,这叫池。

池上有浮桥。

入侵者想攻入市内,首先要越过池,这是不容易的事;过了池再想爬上几丈高的城墙,则更难。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救济又县诉讼、告状拜见瞪大眼睛述说请求

2.A

3.翻译:

正逢连年欠收;

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

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

王恭从会稽还

【文段翻译】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

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

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

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

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文化常识】

古人的坐具。

椅子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

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上。

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有正襟危坐。

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垫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

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

王恭从会稽带回家的是竹制的。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您;对人亲热的称呼拿认为回答了解

2.(A)王恭(B)王大(C)这件事

3.

4.已经没有多余的坐席。

5.翻译:

既无余席;

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条件不好。

韩云门娶盲女

【文段翻译】

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堳,聘娶戚家的女儿。

不久。

戚家的女儿双目失明了。

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

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

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

但韩云门断然不肯。

仍然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

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

韩云门说:

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

还不如不见。

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

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

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在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叫教谕的官。

带着妻子一同上任。

夫妻亲密无间。

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

【文化常识】

壬子及其他。

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

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

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配对答应坚决的样子按送专一的品行

2.翻译:

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

携带妻子一同前往;

夫妻亲密无间。

3.

4.

蔡邕被害

【文段翻译】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

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

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让我们失人心吗!

王允说:

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诽谤汉朝的《史记》流传后世。

如今国运衰弱,边境的战火不断,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还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蔡邕)的诽谤和讥讽。

马日磾退出后,对别人说:

王允不会有后代了!

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

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

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

【文化常识】

太尉及其他。

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

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

他们均为朝中高官。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超出花言巧语

毁谤难道

2.翻译:

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

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

观第五泄记

【文段翻译】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

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

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

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

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

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

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

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文言知识】

说掉。

现代汉语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

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

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

从这个词看出,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

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迅猛因害怕而心跳厉害

水雾突然

仿佛

2.翻译:

;快步走,度过石逢,瀑布出现了;

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最好的景象;

所看到的已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无穷。

宴客摆阔

【文段翻译】

我小时看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罢了现在平常的宴会,而且水陆食品都摆出了,或寻觅远方珍品来胜过别人。

有一位士大夫请赵循斋,杀了30多头鹅,于是就被写在奏章中。

近来有一士夫请袁泽门,听说有数百余道菜,鸽子、斑鸠之类的都有。

曾经做过地方官,口袋里钱多虽不费吹灰之力,但这是百姓的血汗。

把它们拿过来这样的浪费,难道不怕天地来惩罚你吗!

【文言知识】

说寻常。

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

,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

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

又,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辛弃疾《永遇乐》: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口袋

糟蹋

2.翻译:

而且水、陆食品全摆出了;

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

3.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文段翻译】

皇甫谧年龄到了二十岁,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不守规矩,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

曾经弄到瓜果,他总是进献给过继的母亲任氏。

任氏说:

《孝敬》上说:

‘只给父母牛、羊、猪的奉养,尚且是不孝。

’你今年二十多了,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

说到这里,任氏就叹息着又说:

唉,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居处而成就了孟子的大仁,曾子的父亲兑现对小孩杀猪的诺言来教育他,难道是我居家没有选择好邻居,对你的教育有所疏漏,为什么你竟这样愚钝不开窍呢!

你修养自身,勤奋学习,是你自身的收获,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说着说着就对着皇甫谧涕泣起来。

皇甫谧于是被感动而振作起来,跟着同村人席坦读书接受教育,勤勉努力从不懈怠。

皇甫谧居家贫寒,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之言。

为人沈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

写有《礼乐》、《圣真》之类论著。

【文化常识】

感激及其他。

现代汉语中的感激指感谢,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动而奋发。

上文谧乃感激,犹言因感动而奋发。

又,《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形同而古今义异的词还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交通,古指互相往来;妻子,古指妻与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业的人。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限制有人就送给超过专心泪生活工作、职业

2.翻译:

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

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

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

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

亲自种田。

3.C

4.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商於子驾豕

【文段翻译】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

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

你错啦!

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

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

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

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啊?

商於子说:

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

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

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

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

这原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文言知识】

上文子以予颠之倒之中的以,作动词用,解为认为。

有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也解为认为。

上文必以贤中的以,解为任用,也作动词用。

上文无犊以耕中的以,作连词用;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词用,解为把。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小牛责备错回答近于回头大概

2.翻译:

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

我同情你才告诉你;

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

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

诸葛亮传略

【文段翻译】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

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遇到汉末,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

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

这是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

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

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

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非常雅致,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

刘备能够用兵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都平定了,后来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

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文化常识】

九州之说。

我国古代历来有九州之说,意为中华大地由九州组成。

但说法不一。

《尚书。

禹贡》上指冀(今山西一带)、兖(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一带)、徐(今徐州一带)、扬(今长江下游地区)、荆(今湖北、湖南一带)、豫(今河南一带)、粱(今四川一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

而《吕氏春秋》上有幽州而无梁州;《尔雅》上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

上文所说的荆州与益州(今四川一带)是古代两大行政区划。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年轻时超出特殊的才能交已任命

2.翻译:

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人数少而且没一块地盘;

孙权早就敬佩刘备。

3.赤壁

申屠敦之鼎

【文段翻译】

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

(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

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

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

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

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

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

我也有一个鼎,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

不是真的。

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

确实不是真的。

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

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

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了。

龙门子听了笑着说:

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

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文化常识】

说诚。

诚可指诚实、诚心。

如心诚则灵,又如无诚意则去。

上文是诚非真也中的诚,解为确实、的确,作副词用,句意为这的确不是真品。

又,吾诚章某之子,意为我确实是姓章的儿子。

它又解为如果,如诚能如此,则王业可兴矣,意为如果能这样,那么大王的功业可兴盛了。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平民指代汉鼎模仿打地洞大体相同只是哪个依次停闭口

2.翻译:

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

那开头极像这鼎;

我召集经历这事之后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

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

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

杭世俊喜博

【文段翻译】

杭世俊一年必然回钱塘两次。

归家以后无事,有时拿着数百铜钱与家乡中的少年在望仙桥下赌博。

当时钱文敏以视学身份在浙江视察学校。

一天正值酷暑,(钱文敏)正要到宅子去拜访杭世俊。

踏过桥下,钱文敏从轿子里看见先生穿着短衣,手拿着芭蕉扇,与各位少年赌博兴致正浓。

钱文敏立刻走出轿子拱手说:

前辈是在这里吗?

当时先生用扇子遮住自己,却已经知道不可以躲避了,立即过脸说:

你已经见到我了吗?

钱文敏说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杭世俊)说:

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杭世俊坚持推辞他。

(钱文敏)才寻找原路返回了。

钱文敏离开后,各位一起赌博的少年从桥下走出,吃惊地问道:

你究竟是什么人?

学使如此尊敬你?

(杭世俊)说:

这是我衙门中后辈。

就不告姓名离开了。

【文化常识】

说固。

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

一、指坚固。

如成语固若金汤。

二、指坚持。

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

三、指本来、诚然。

如《六国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四、指岂、乃,表反诘。

如仁者固如此乎?

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有时赌博兴致正浓拱手已经推辞同返

2.翻译:

坐轿子前去拜访杭世俊;

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3.

里社祈晴文

【文段翻译】

百姓非常穷苦啊!

生产所得的粮食和禽畜,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但却官吏强夺而去。

已经被官吏夺去,百姓不敢怨恨。

希望将补偿前面所失去的收入,都期盼在今年的丰收上,可是神灵却又来惩罚。

就要成熟的稻谷倒在潮湿的田地上,暴风大雨整月地连续下着,几乎全都打掉了谷穗。

如今虽然已经无可奈何,但是一些

没有被风雨冲走而散落下来的稻粒谷穗,还有百分之十的希望,神灵为什么不赶紧向天帝报告而阻止下雨呢?

官吏贪腐、昏庸,眼看着百姓穷苦而毫不怜悯同情,而老百姓认为官吏坏透,不值得去怪罪,所以就没有去怪罪他们。

神灵有智慧,有仁慈怜悯之心,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

百姓虽

然愚昧无知,不能够很好的顺从并取悦于神,但是春、秋社时用祭祀来报答神的赏赐,如果在丰收之年,从来没有敢怠慢过。

假如老百姓得不到所应得的粮食,那么对于神也不利呀。

这样,神为什么不看清楚呢?

老百姓的生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而不连续做下去。

该说的话不说出来,老百

姓则有罪过;知道了百姓的苦情而不怜悯同情,难道可以与之结交吗,请神灵还是决断吧!

【文化常识】

分数表示法。

文言中的分数表示与现代汉语不同。

上文犹有百十之可冀,其中百十是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几十。

它不需要用分母、分子表示。

又,死者十九,意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

又,年赋十三,意为每年交纳赋税十分之三。

【思考与练习答案】

1.解释:

被希望将过分希望如果无体谅

2.翻译:

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

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

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

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

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赞刘谐

【文段翻译】

有一位办事迂腐的人,脚穿宽大而高底的木屐,身上的服饰长袖阔带,俨然以纲常为冠、以人伦为衣,从故纸堆里拣来了只言片语,又从对话中窃取到了一些陈词滥调,便自以为是真正的孔子信徒了。

这时他遇见刘谐。

刘谐,是一位聪明博学的才子,见了他微笑说:

这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是孔子的兄长啊。

那位道学先生顿时

生气地变了脸色,站起来说:

上天如果不降生孔子,世界就会千秋万代如在黑夜之中。

你是什么人,敢直呼孔子的名字而以兄长自居?

刘谐说:

怪不得羲皇以前的圣人都是整天点着纸烛走路啊!

那人无言答对,但他又怎能理解刘谐一番话的深刻道理呢?

我李贽听说以后赞美道:

这句话,简明而恰当,概括性强而又启人思考,可以冲散云雾的遮蔽而使天空晴朗。

他的言论这样,他的人品也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这虽然是出于一时的玩笑话,然而其中的深刻道理却是千百年不可改变的。

【文化常识】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

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

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