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208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节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节日.docx

《中国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节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节日.docx

中国节日

中国节日

春节由来与传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

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节前夕,从农历腊月起,人人都呈现出一种紧张忙碌并夹杂着喜悦期盼的心情,准备热热闹闹过个好年,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三百多天才有一个年,其意义是很重大的。

过去一年里诸事顺利的人希望新一年里继续行好运,而触霉头的人则希望新年新开始,可以交到好运。

所以,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对于人们而言,它预示着一年的运势,祝福庆祝的活动就显得尤其隆重。

举国上下要放假庆贺。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就算开始了。

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

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春节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非常凶恶的动物叫做“年”,没腊月三十日就出来吃人。

有一天“年”来到一个村子,它看见孩子们甩辫子。

“年”听到“啪”,“啪”的声音,就跑了。

“年”到了另一个村子,看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服,有吓跑了。

“年”跑到第三个村子,看见火,又被火吓跑了。

从此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红”,怕“火”,于是每腊月三十日,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春联,挂红灯。

春节传统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讲求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门神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是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所贴的各种剪纸。

“福”字指福气、福运,倒贴“福”字,表示“福运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挂贴年画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初一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

“饺子”和“交子”发音差不多,意思是新年和旧年在子时交替。

“年糕”跟 “年高”的发音一样。

“年高”就是“年年高”,“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思。

春节的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以后天气慢慢暖和起来,春耕就要开始了,人们也都忙起来了

元宵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小正月,元夕.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而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正月是农历元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唐宋更加兴盛。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不久,就宣布要连续赏灯十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吃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观灯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提倡佛教的汉明帝时期(公元58—75年)。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明代南京最盛,观灯日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

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薄暮须臾,灯船毕集。

火龙蜿蜒,光耀天地。

扬槌击鼓,蹋顿波心。

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

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

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里。

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

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端午节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有些地方端午节也被称为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

纪念屈原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后来,端午节、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筒粽”(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和悬艾叶、菖蒲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艾和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杀虫灭菌、净化空气的功效。

佩香囊和悬艾叶、菖蒲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艾和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杀虫灭菌、净化空气的功效。

七夕节

七夕,也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七夕起源于汉代,在这一天有乞巧的习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也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

“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

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

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当天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也称“团圆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即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赏月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祭拜月神。

唐宋时期,中秋赏月、玩月更为盛行。

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的《梦梁录》。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恒景除魔的传说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杜甫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

1989年,在中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腊八节

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始于先秦,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在北方也称浴佛节腊八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

除夕

除夕又叫“除夜”、“年夜”或“年三十”。

中国农历年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叫做除夕。

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

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迎接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

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去故纳新”。

扫尘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包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