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157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三模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三模理综试题含答案

胡纪明周玮杨红琴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Cl-35.5

Ca-40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生物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会使多样性提高。

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ABCD

2.关于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光反应,a代表水

B.肝细胞中,过程②只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C.过程③受b的制约,还受过程①的影响

D.所有生物都有过程④所需的各种酶

3.下列垂体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存在的是()

A.葡萄糖:

细胞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CO2:

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外

C.R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D.生长激素: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4.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选取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进行的操作及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及右图:

编号

实验措施

结果

不处理

a曲线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

X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e曲线

注射胰岛素溶液

b曲线

注射葡萄糖溶液

Y

上表中X、Y对应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依次为:

()

A.d、cB.b、c

C.c、eD.e、d

5.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

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自然生态系统处于稳态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B.染色体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适用于核基因D.只有存在异常基因时才能表现遗传病

29.(9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引起胆囊分泌胆汁。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肝脏还具有解毒作用,这有助于维持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解除甲醛毒害,为验证肝脏的这种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培养环境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A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B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C组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①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

②右图中曲线是C组实验的结果,可见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甲醛。

③右图中曲线乙是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3)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能力的正常体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培养液分别等量加入备用的体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培养的体细胞染色、制片,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

③预测实验结果:

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体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体细胞正常。

30.(11分)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

例如,豌豆有两个纯种(AAbb和aaBB),前者节多且节短,后者节少且节长,二者的株高均为1.5~1.8米,杂种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2)超显性假说则认为等位基因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

例如:

豌豆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

两个只抗一种锈病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抗两种锈病。

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其原因。

(2分)

(3)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

高产:

中高产:

中产:

中低产:

低产=1:

4:

6:

4:

1。

①F2里,高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结果支持假说。

②F2里中产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现在欲利用中产植株培育出高产后代,培育方法最简便为。

③若对F2里的中高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31.(11分)请回答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⑴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①,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2分)

②,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分)

⑵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要复杂一些,其内环境的稳态需要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神经元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会产生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内,兴奋以的形式传导;在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突触以

的方式传递。

②动物激素由分泌,通过循环被运送到全身各处,微量的激素可以显著影响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③免疫系统具有功能,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发挥作用。

浮游植物

A鱼

B鱼

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3250

1500

1250

900

500

400

300

32.(8分)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由浮游植物→A鱼→B鱼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

百万J/(hm2·a)。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人工鱼塘与自然湿地相比,其营养结构更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更。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

调查鱼塘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和采集时,要考虑定量和定点等因素。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还需添加百万J/(hm2·a);若不添加B鱼的饲料,鱼塘中的B鱼将会至少减少到现有量的%。

(4)鱼的摄入量均大于其同化能量,原因是。

(5)承包人一次性将鱼全部捕捞后不再管理鱼塘,任由杂草杂鱼生长,导致弃包塘里的水草种类和数量都增多,若干年后,原来的鱼塘完全成为一个自然湿地。

可以预见的是:

变为自然湿地的过程中,鱼的总量将比人工鱼塘时有所,植物的优势种群

(是/否)发生改变,该演替过程可作为“共同进化”的证据。

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屑于。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

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________,还能破坏DNA的结构。

(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换成____,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和_______。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____。

(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多选)。

A.制作果酒B.由果酒制作果醋C制作泡菜D.制作腐乳

40.[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问题。

如右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请写出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中的2项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采用________方法获得了胰岛素基因。

(3)图中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的过程,_(是、否)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5)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运用生态工程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中的3项:

生物答案:

DDAACC

29.(9分)

(1)反射弧内环境稳态

(2)①C②丙③A肝脏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3)①分裂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③B

30.(未说明处,每空1分,共11分)

⑴AaBb多节而节长⑵(2分)

⑶①AABB显性假说 

②AaBb、AAbb、aaBB(2分)自交

③中产:

中低产=1∶1(2分)

31.(11分)

(1)①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2分)

②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2分)

(2)①反射神经冲动神经递质②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血液③防卫、监控和清除淋巴细胞

32.(每空1分,共8分)⑴简单低⑵取样⑶300062.5⑷摄入的食物中的一部分未被同化,以粪的形式排出⑸减少是

39.(15分)

(1)异养型分解者

(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灭菌 消毒蛋白质变性

(3)鉴别蛋白胨尿素酚红指示剂

(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

(5)BC(2分)

40.(除最后1空3分外,每空2分,共15分)

(1)转基因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写对1项得1分,全对得2分;错写1项扣1分,最少得0分)

(2)化学合成  (3)是(4)配子或早期胚胎(5)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写对1项得1分,全对得3分;错1项扣1分,最少得0分)

 

化学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

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经是:

CH3C≡CH+CO+CH3OH,其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9.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

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其pH随变化关系如下表:

1.0

17.8

20.0

22.4

pH

6.10

7.35

7.4

7.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NaHCO3溶液缓解

C.pH=7.00的血液中,c(H2CO3)<c(HCO3-) 

D.pH=7.40的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H2CO3的电离程度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

CO32-+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11.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

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W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X单质不可能置换出W单质

C.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

D.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ZO4

12.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共有()

A.10种B.16种C.20种D.25种

13.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O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的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4NH3+5O2===4NO+6H2O

B.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其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移动

C.电池工作时,在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3O2--6e-===N2+3H2O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电极a流向电极b

26.(14分)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

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100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冰醋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

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

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二)产品的精制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的水洗涤。

有机层继续用10 mL10%Na2CO3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 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 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5~127 ℃的馏分,得11.6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2)步骤①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②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右图所示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收集126℃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式量116)的产率是__________

27.(14分)二氧化锰可用作干电池去极剂,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玻璃工业和搪瓷工业的着色剂、消色剂、脱铁剂等。

(1)锌—锰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二氧化锰制取碳酸锰。

①将干电池剖切、分选得到黑色混合物(主要成分为MnO2)洗涤、过滤、烘干。

②将上述固体按固液体积比2:

9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完全后过滤、浓缩。

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再过滤即可得到碳酸锰。

(2)在第②步中,将上述固体与浓盐酸混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将第③步中的Na2CO3溶液换成NH4HCO3溶液,也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同时有气体生成。

请写出加入NH4HC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湿法炼锰即电解硫酸锰溶液法。

电解锰的生产过程分为化合浸取、氧化净化及沉淀除杂、产品回收。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菱锰矿中主要成份是碳酸锰,主要杂质是Fe2+、Co2+、Ni2+。

②生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若某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mol/L,则认为完全沉淀)

物质

Fe(OH)2

Ni(OH)2

Co(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7.5

7.7

7.6

8.3

完全沉淀pH

9.7

8.4

8.2

9.8

③有关难溶氢氧化物和硫化物pKsp数据(pKsp=-lgKsp):

难溶物质

Fe(OH)3

Ni(OH)2

Co(OH)2

NiS

CoS

pKsp

38.55

15.26

14.7

18.49

20.40

(4)菱锰矿粉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氨水的目的是调节pH值在________之间(填pH范围,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数字)。

在“浸出液”中加入(NH4)2S(硫化铵)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槽中使用的是惰性电极板,电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L容器中通入6molCO2、6molCH4,发生如下反应:

CO2(g)+CH4(g)2CO(g)+2H2(g)。

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质

CH4

CO2

CO

H2

体积分数

0.1

0.1

0.4

0.4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已知:

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CO(g)+H2O(g)=CO2(g)+H2(g)△H=+2.8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________________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

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

①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②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

原理是:

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

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第五主族的磷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在高温下制备黄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

SiO2(s)+CaO(s)=CaSiO3(s)△H3

用△H1、△H2和△H3表示H,则H=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如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工业上的化学镀镍。

①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_____Ni2++____H2PO2-+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