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诊治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199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8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甲亢诊治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亢诊治指南.docx

《甲亢诊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亢诊治指南.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亢诊治指南.docx

甲亢诊治指南

甲亢诊治指南

1.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1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甲状腺素(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仅有20%直接来自甲状腺,其余约80%在外周组织中由T4经脱碘代谢转化而来。

T3是甲状腺激素在组织实现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

 正常情况下,循环中T4约99.98%与特异的血浆蛋白相结合,包括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占60%-75%)、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占15%-30%)以及白蛋白(Alb,占10%)。

循环中T4仅有0.02%为游离状态(FT4);循环中T3的99.7%特异性与TBG结合,约0.3%为游离状态(FT3)。

结合型甲状腺激素是激素的贮存和运输形式;游离型甲状腺激素则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不受血 清TBG浓度变化的影响。

结合型与游离型之和为总T4(TT4)、总T3(TT3)。

正常成人血清TT4水平为64-154nmol/L(5-12μg/dl),TT3为1.2-2.9nmol/L(80-190ng/dl),不同实验室及试剂盒略有差异。

目前多采用竞争免疫测定法,趋势为非核素标记(标记物为酶、荧光或化学发光物质)替代放射性核素标记。

正常成人血清FT4为9-25pmol/L(0.7-1.9ng/dl),FT3为2.1-5.4pmol/L(0.14-0.35ng/dl),不同方法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差异较大。

将游离型激素与结合型激素进行物理分离(半透膜等渗透 析、超滤、柱层析等)后行高敏感免疫测定被认为是本测定的金标准,但技术复杂,测定成本昂贵,不能在临床普遍使用。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测定FT4和FT3所采用的方法并非直接测定游离激素,其测定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所以称之为“游离激素估计值(free hormoneestimate)”。

血清TT4、TT3测定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最佳指标,它们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增高,甲状腺功能减 退症时降低。

一般而言,二者呈平行变化。

但是在甲亢时,血清TT3增高常较TT4增高出现更早,对轻型甲亢、早期甲亢及甲亢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更为敏感,T3型甲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TT3测定,TT4可以不增高。

T4型甲亢诊断主要依赖于TT4,TT3可不增高。

而在甲减时,通常TT4降低更明显,早期TT3水平可以正常;而且,许多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可有TT3降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uthyroidsicksyndrome,ESS)。

因此TT4在甲减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如上所述,凡是能引起血清TBG水平变化的因素均可影响TT4,TT3的测定结果,尤其对TT4的影响较大,如妊娠、病毒性肝炎、遗传性TBG增多症和某些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三苯氧胺等)可使 TBG增高而导致TT4和TT3测定结果假性增高;低蛋白血症、遗传性TBG缺乏症和多种药物(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则可降低TBG,使TT4和TT3测定结果出现假性降低。

有上述情况时应测定游离甲状腺激素。

理论上讲,血清FT4和FT3,测定不受TBG浓度变化影响,较TT4.TT3测定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因血中FT4、FT3含量甚微,测定方法学上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测定结果的稳定性不如TT4和TT3。

此外,目前临床应用 的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尚不能直接测定真正的游离激素。

血清TBG明显异常、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内源性T4抗体及某些非甲状腺疾病(如肾衰竭)均可影响FT4测定。

药物影响也应予注意,如胺碘酮、肝素等可使血清FT4增高;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可加速T4在肝脏代谢,便FT4降低。

所以,TT4、TT3的 测定仍然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指标。

ﻫ1.2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ﻫﻫ1.2.1血清TSH测定方法ﻫﻫ  血清TSH测定方法己经经历了4个阶段的改进。

第一代TSH测定,主要采用放射免测定(RIA)技术,灵敏度较差(1-2mIU/L),下限值为0mIU/L,可以诊断原发性甲减,但无法诊断甲亢;第二代TSH测定以免疫放射法(IRMA)为代表,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灵敏度达0.1-0.2mIU/L,称为敏感TSH(sensitiveTSH,sTSH)测定,其正常值范围为0.3-4.5mIU/L,该方法已经能够诊断甲亢;第三代TSH测定以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为代表,灵敏度为0.01-0.02mIU/L;第四代TSH测定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IFA)为代表,灵敏度可达0.001mIU/L。

第三、四代TSH测定方法称为超敏感TSH(ultrasensitiveTSH,uTSH)测定。

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室使用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TSH测定方法。

建议选择第三代以上的测定方法。

1.2.2 血清TSH正常值

  TSH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3-5.0mIU/L。

转换为对数后呈正态分布。

近年来发现,如果严格筛选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TSH正常值参考范围在0.4-2.5mIU/L,故许多专家建议将血清TSH上限降低到2.5mIU/L,但是内分泌学界尚未对这个观点达成共识。

我国学者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发现,1.0-1.9mIU/L是TSH的最安全范围。

随访这个范围内的人群5年,发生甲亢和甲减的几率较这个范围之外的人群显著降低。

各实验室应当制定本室的TSH正常值参考范围。

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建议,正常值应来源于120例经严格筛选的正常人。

正常人的标准是:

(1)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阴性;(2)无甲状腺疾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3)未触及甲状腺肿;(4)未服用除雌激素外的药物。

国内学者还发现当地的碘营养状态也影响正常人的TSH水平。

1.2.3TSH测定的临床应用

(1)诊断甲亢和甲减:

sTSH是首选指标。

ﻫﻫ

(2)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

ﻫ(3)监测原发性甲减左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

TSH目标值设定为0.2-2.0mIU/L;老年人适当提高,建议为0.5-3.0mIU/L。

(4)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L-T4抑制治疗:

抑制肿瘤复发的TSH目标值,低危患者为0.1-0.5mIU/L,高危患者<0.1mIU /L(低危患者是指手术及131-I清除治疗后无局部或远处肿瘤转移,肿瘤切除完全,无局部浸润,无恶性度较高的组织学特点及血管浸润,治疗后第一次行131-I全身扫描时未见甲状腺外131-I摄取。

高危患者是指肉眼可见肿瘤浸润,肿瘤切除不完全,有远处转移,或131-I清除治疗后。

131-I全身扫描时可见甲状腺外131-I摄取)。

(5)对ESS,建议采用较宽的TSH参考范围(0.02-10mIU/L),并联合应用FT4/TT4测定;这些患者TSH水平在疾病的急性期通常暂时低于正常,恢复期反跳至轻度增高值;TSH轻度增高((20mIU/L)通常不影响预后,可于出院后2-3个月复查评价。

(6)中枢性(包括垂体性和下丘脑性)甲减的诊断:

原发性甲减当FT4低于正常时,血清TSH值应大于10mIU/L。

若此时TSH正常或轻度增高,应疑似中枢性甲减(见本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

ﻫ(7)不适当TSH分泌综合征(垂体TSH瘤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

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TSH正常或增高的患者需考虑本病,但首先要排除结合蛋白异常和测定技术问题。

ﻫ1.3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ﻫ临床常用的是TPOAb、TgAb和TSH受体抗体(TRAb)。

近年来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但各个实验室的方法差异较大,建议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提供的国际参考试剂标化,以实现各实验室抗体测定结果的可比较性。

1.3.1TPOAbﻫﻫ   TPOAb是以前的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主要成分,是一组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

主要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TPOAb对于甲状腺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目前测定TPOAb多应用高度纯化的天然或重组的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作为抗原,采用RIA,ELISA,ICMA等方法进行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提高。

传统的不敏感的、半定量的TMAb测定己被淘汰。

TPOAb测定的阳性切点值(cut-offvalue)变化很大,由于各实验室使用的方法不同、试剂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而有差异。

NACB建议,甲状腺抗体的正常值范围应从120例正常人确定。

正常人标准:

(1)男性;(2)年龄<30岁;(3)血清TSH水平0.5-2.0mIU/L;(4)无甲状腺肿大;(5)无甲状腺疾病的个人史或家族史;(6)无非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等)。

1.3.1.1TPOAb测定的临床应用

(1)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Graves病等;

(2)TPOAb阳性是干扰素a、白细胞介素-2或锂治疗期间出现甲减的危险因素;ﻫ

(3)TPOAb阳性是胺碘酮治疗期间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ﻫﻫ(4)TPOAb阳性是Down综合征患者出现甲减的危险因素;

(5)TPOAb阳性是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异常或产后甲状腺炎的危险因素;ﻫﻫ(6)TPOAb阳性是流产和体外授精失败的危险因素。

1.3.2TgAbﻫ

 TgAb是一组针对甲状腺球蛋白(Tg)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也有IgA和IgM型抗体。

一般认为TgAb对甲状腺无损伤作用。

TgAb测定方法经历与TPOAb相似的改进,敏感性显著增高。

1.3.2.1TgAb测定的临床应用ﻫ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其意义与TPOAb基本相同,抗体滴度变化也具有一致性; ﻫ

(2)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血清TgAb测定主要作为血清Tg测定的辅助检查。

因为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TgAb可以干扰Tg测定。

视采用的Tg测定方法可引起Tg水平假性增高或降低。

因此,Tg测定时要同时测定TgAb。

ﻫﻫ1.3.3TRAbﻫ

1.3.3.1TRAb类别

ﻫ TRAb有三个类别:

ﻫﻫ

(1)TSH受体抗体(狭义TRAb):

也称为TSH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 (TSHbinding inhibitoryimmunoglobulin,TBII);TRAb阳性提示存在针对TSH受体的自身抗体,但是不能说明该抗体具有什么功能,Graves病患者存在TRAb一般视为甲状腺刺激抗体 (thyroidstimulatingantibodies,TSAb)。

(2)TSAb:

是TRAb的一个类型,具有刺激TSH受体、引起甲亢的功能,是Graves病的致病性抗体。

ﻫ(3)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thyroidstimulatingblockingantibodies,TSBAb):

也是TRAb的一个类型,具有占据TSH受体、阻断TSH与受体结合而引起甲减的功能,是部分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发生甲减的致病性抗体。

个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有TsAb和TSBAb交替出现的现象,临床表现甲亢与甲减的交替变化。

ﻫ测定TRAb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为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项目;测定TSAb和TSBAb则采用生物分析法,通常仅用于研究工作。

目前TRAb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够理想,对预测Graves病缓解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

ﻫﻫ1.3.3.2TRAb测定的临床应用

(1)初发Graves病60%-90%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可以阳性。

(2)对预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复发有一定意义,抗体阳性者预测复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约为50%,但抗体阴性的预测意义不大。

(3)对于有Graves病或病史的妊娠妇女,有助于预测胎儿或新生儿甲亢发生的可能性。

因为该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的甲状腺产生过量甲状腺激素。

1.4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ﻫﻫTg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储存的载体。

血清Tg水平升高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

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炎症和损伤;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TRAb对甲状腺刺激。

甲状腺组织体积、TSH水平与血清Tg浓度的关系见表1-1。

ﻫﻫ表1-1甲状腺组织体积、TSH水平与血清Tg浓度的关系

甲状腺体积TSH(mIU/L)Tg(μg/L)

正常0.4-4.03-40ﻫ <0.11.5-20

单叶切除术后<0.1<10

近全切除术后<0.1<2

1.4.1 血清Tg测定的临床应用

1.非肿瘤性疾病:

血清Tg测定可用于:

①评估甲状腺炎的活动性,炎症活动期血清Tg水平增高。

②诊断口服外源甲状腺激素所致的甲状腺毒症,其特征为血清Tg不增高。

2.分化性甲状腺癌(DTC):

血清Tg主要作为DTC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其复发,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是前提是TgAb阴性,因为TgAb干扰 Tg的测定结果。

DTC患者中约2/3在手术前有Tg水平升高,但由于许多甲状腺良性疾病时均可伴有Tg水平升高,故不能作为DTC的诊断指标。

ﻫﻫDTC患者接受甲状腺近全部切除和131-I治疗后,血清Tg应当不能测到。

如果在随访中Tg增高,说明原肿瘤治疗不彻底或者复发。

手术后有3种情况说明肿瘤切除不彻底或肿瘤复发:

(1)在基础状态下可测到Tg,或原为阴性变成阳性。

(2)停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3-4周(内源性TSH增高),Tg增高达2μg/L以上。

(3)外源性TSH刺激后,Tg增高达2μg/L以上,即注射重组人TSH(rhTSH,thyrogen)后测定血清Tg,认为优于测定基础Tg。

在后两种情况下均要求TSH>30mIU/L。

1.5降钙素测定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是循环成熟降钙素的主要来源。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5%。

C细胞增生 可以是MTC微小癌的早期组织学发现。

降钙素是MTC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并与肿瘤大小呈阳性相关。

RET原癌基因突变与本病有关,也是本病的标志物。

降钙素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待改进,其结果随不同方法而异。

目前建议采用双位点免疫测定,可特异性测定成熟降钙素。

正常基础血清降钙素值应低于10ng/L。

激发试验可协助早期诊断C细胞异常,通常用于:

(1)当基础降钙素仅轻度增高(<100ng/L)时,手术前证实MTC的诊断;

(2)在RET重排突变体阳性携带者发现C细胞病;(3)手术前监测RET阳性儿童;(4)手术后监测肿瘤复发;(5)无法进行遗传学检查时,可采用五肽胃泌素激发试验或钙激发试验。

ﻫ1.5.1血清降钙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ﻫ 主要用作MTC的肿瘤标志物,诊断MTC及进行MTC术后随访监测。

如果基础及激发后降钙素水平均测不出,才能排除存在残留肿瘤组织或复发的可能性。

鉴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型90%以上合并MTC,而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主张对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常规监测血清降钙素,以排除MTC和 MEN2型的可能性。

 

MTC以外疾病也可以引起降钙素水平增高,包括:

(1)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肠道类癌及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

(2)良性C细胞增生,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桥本甲状腺炎或Graves)及分化型甲状腺癌;(3)其他疾病:

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胃酸血症、高钙血症、急性肺炎、局部或全身性脓毒血症 等。

ﻫ1.6尿碘测定ﻫﻫ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碘主要储存在甲状腺池和细胞外液池,两池的储量相对恒定。

甲状腺内以甲状腺激素和碘化酪氨酸形式储存的有机碘高达8-10mg细胞外液池碘离子总量为150μg。

碘代谢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1)甲状腺每天从细胞外液碘池摄取碘离子120μg,其中60μg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其余60μg返回细胞外液碘池;

(2)每天甲状腺释放60μg激素碘,经脱碘酶作用在外周组织脱碘,60μg碘返回细胞外液池。

鉴于上述碘代谢特点,摄入的过量碘都经肾脏排出,所以测定尿碘水平可评估机体碘摄入量。

ﻫﻫ尿碘的测定方法采用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国标WS/T107-1999)。

温度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砷铈催化反应温度应在20-35℃之间的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下(室温或控温)进行,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0.3℃。

由于该方法中使用的氯酸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目前该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以过硫酸盐取代氯酸。

尿样的收集可采用空腹单次尿样或全天24h尿样,后者需要添加适当防腐剂。

一般地说,晨起空腹单次尿样可以代替24h尿样。

尿样采集后严密封口,室温可保存2周,4℃可保存2个月,-20℃可保存4个月。

居民的碘营养状态通常用尿碘中位数(MUI,μg/L)表示。

国际上规定采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反映地区的碘营养状态。

1.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试验

 原理:

基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以前该试验主要用于不典型甲亢的诊断。

随着TSH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增高,这个作用已经被sTSH所取代。

目前主要用于中枢性甲减病变位置(下丘脑或垂体)的确定。

试验方法:

TRH200-400μg(一般500μg可达到最大刺激作用)5min内静脉注入。

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5、30、60、120min采血测定TSH。

正常情况下,血清TSH在注射后20-30min达到高峰,达到10-30mIU/L,平均增加12mIU/L。

2-3h返回至基线水平。

ﻫ结果:

(1)甲亢时,TSH无分泌,呈现一条低平曲线;

(2)原发性甲减时,因为基值较高,呈现一条高平曲线;(3)中枢性甲减时有两种情况:

下丘脑性甲 减,TSH分泌曲线呈现高峰延缓出现(出现在注射后的60-90min),并持续高分泌状态至120min;垂体性甲减,TSH反应迟钝,呈现一条低平曲线(增高小于2倍或者增加≤4.0mIU/L);(4)垂体TSH肿瘤时,TSH分泌不增加。

糖皮质激素、多巴胺、左旋多巴、生长抑素类似物、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等药物对本试验结果有影响,需要停药1个月。

副作用轻微,1/3受试者有轻度恶心、颜面潮红,尿急等,多在2min内消失。

ﻫﻫ1.8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FNAC)检查ﻫ

  FNAC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

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辨良性和恶性病变;此外,它诊断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也有很高特异性。

FNAC检查的关键在于穿刺取材和阅片。

检查前须停用阿司匹林和其他影响凝血的药物数天。

一般采用22-25号针头,10-20ml注射器。

穿刺时应尽可能避免损伤。

建议至少在结节的不同部位进针两次以减少取样误差。

抽出囊液时,要记录量、颜色、是否存在血液以及抽吸后是否还有包块;若抽吸后还有残留包块,需要再次穿刺以确保在实质性部分取样。

抽吸后要局部加压10-15min。

送检时应附带临床资料,包括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等。

FNAC检查涂片的质量要求:

在2个不同的涂片上,至少含6组以上质量好的滤泡细胞群,每群至少有10-20个细胞。

FNAC检查结果:

(1)良性病变(占70%);

(2)恶性病变(占5%-10%);(3)疑似恶性病变;(4)因为标本取材不满意而不能诊断(占检查结 果的5%-15%)。

常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抽吸物太少、肿物太小或存在囊性病变,需重复操作,最好在超声检查指导下进行。

超声检查指导FNAC检查的指征:

触诊不满意的小结节;对囊性和实体性的混合性结节,为确保在实质性部分取样。

ﻫ1.8.1 FNAC检查的并发症

 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出血、感染等;个别患者穿刺时可能误入气管或血管,发现后及时把细针拨出,压迫数分钟即可;也有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和晕厥的报道。

FNAC检查前需向患者说明检查意义、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ﻫﻫ1.9甲状腺超声检查ﻫ

 随着高分辨率的超声显像技术的应用,B超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B超检查可以测量甲状腺的体积、组织的回声。

特别对于发现结节和确定结节的性质有很大帮助。

B超检查可以发现一些临床不易触摸到的小结节,确定结节的数量、大小和分布,并鉴别甲状腺结节的物理性状,例如是实体性或囊 性,有无完整包膜等。

实体性结节有微小钙化、低回声和丰富血管,则可能为恶性结节。

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和术后复查,B超检查颈淋巴结有无肿大极为重要。

此外,眼球后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眼外肌肥大、协助诊断Graves眼病和观察其病程发展。

ﻫﻫ1.10 甲状腺核素检查

1.10.1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

ﻫ  空腹口服131-I经胃肠吸收后随血液进入甲状腺,迅速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摄取的量和速度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利用间接测定不同时间的甲状腺摄131-I率来评价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可据此绘制出摄131-I曲线。

ﻫﻫ患者在检查前需停食含碘丰富的食物(海带、紫菜等)2-4周,停用含碘药物2-8周,停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抗甲状腺药、L-T4、甲状腺片等)2-4周。

检查时成人患者空腹口服131-I溶液或胶囊74-370kBq(2-10μCi),服后继续禁食1h;于口服131-I溶液或胶囊后6、24h测定甲状腺部位放射性计数,有效半衰期测定时可加测48、72h等,按以下公式计算摄131-I率;与标准源比较并绘制摄131-I率曲线(各实验室应制定各自正 常参考值);妊娠、哺乳期妇女禁忌。

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部位计数-本底)/(标准源计数-本底)×100%ﻫ

摄131-I率高峰在24h出现,食盐加碘以前正常参考值:

24h吸131-I率为25%-50%,食盐加碘以后全国各地吸131-I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幅度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应参考当地实验室测定值。

甲亢时甲状腺摄131-I能力增强、高峰提前。

近年来因为第三代TSH测定技术的普及,该检查已不作为甲亢诊断的首选指标。

本检查的适用范围包括:

(1)计算131-I治疗甲亢时需要的活度;

(2)鉴别甲亢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所致的高甲状腺激素血症。

亚急性甲状腺炎因 甲状腺滤泡遭受炎性破坏而出现甲状腺摄131-I能力明显减低,同时有FT3、TT3,、FT4、TT4升高以及TSH减低,呈现摄131-I能力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离现象;(3)非毒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鉴别,前者甲状腺摄131-I率因缺碘也可升高,但高峰不前移,后者高峰提前。

ﻫ1.10.2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ﻫﻫ1.10.2.1甲状腺核素显像做法ﻫﻫ甲状腺可以摄取和浓聚99-TcmO4或放射性碘;前者仅显示甲状腺的摄取能力,后者可以反映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和有机化能力;通过显像可以显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放射性分布状况。

检查前停进高碘食物、必要时停用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99-TCmO4常规用量74-185MBq(2-5mCi)静脉注射30min后显 像;131-I常规用量1.85-3.7MBq即0.05-0.1mCi(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74-148MBq即2-4mCi)口服24h后显像;123-I常规用量7.4-14.8MBq即0.2-0.4mCi口服3-24h后显像;儿童甲状腺显像宜用99-TcmO4,以减少甲状腺所受辅射量。

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131-I显像,慎用99-TcmO4显像。

1.10.2.2甲状腺核素显像意义ﻫ

 正常甲状腺图像:

甲状腺双叶呈蝴蝶状,叶内放射性分布均匀,双叶上极因甲状腺组织较薄,放射性分布略有些稀疏,峡部一般不显像或其浓集程度明显低于双侧甲状腺叶,偶尔可见到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