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22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忏悔(chàn)迸溅(bìng)孱头(càn)久久伫立(zhù)

B.枯槐(huái)颤抖(chàn)矜持(jīn)忍俊不禁(jīn)

C.遗憾(hàn)猥琐(wěi)恍然(huǎng)一摞一摞(luó)

D.凝望(níng)服侍(shì)萋萋(qī)仙露琼浆(qíng)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应为迸溅(bèng);B.正确;C.应为一摞一摞(luò);D.应为仙露琼浆(qióng)。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他在华灯初上之时,与家人徜徉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畅饮,同享天伦之乐。

D.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笑”语意重复。

故B项不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啊,我的小桃树啊!

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

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你开的是灼灼的吗?

香香的吗?

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D.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B.“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

”这不是一个问句,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4.下列对短语类型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列短语:

报刊杂志仙露琼浆雄伟壮丽开花结果

B.偏正短语:

诚实地讲话初中学生热烈欢迎小桃树

C.主谓短语:

老师讲课桃花开了个子很高祸不单行

D.偏正短语:

驿路梨花人生之路血气方刚亲切的怀念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短语的类型。

短语有以下几类: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

D.“血气方刚”是主谓短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把“只要”改为“只有”即可。

B残缺宾语。

在句末加“乐章”。

C一面对两面。

去掉“能否”。

点睛: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6.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_______)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

如: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

“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答案】

(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解析】

(1)第一题,抓住题干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中的月”,分析各项内容,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判断。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是苏东坡写中秋景物的诗句,所以答案为C。

第二题,抓住诗题中“登高”一词,结合诗的内容即可判断出节日为“登高节”,然后再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写出有关的诗句。

(2)仔细阅读所提供信息,了解对联的要求,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提供的各项,判断对联。

7.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经常被后人用来描述绝处逢生的处境,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2).

(2)独怆然而涕下(3).(3)造化钟神秀(4).(4)会当凌绝顶(5).(5)落红不是无情物(6).(6)自缘身在最高层(7).(7)山重水复疑无路,(8).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郁、怆、涕、凌、缘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8.名著导读。

尼摩船长说:

“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

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

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

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

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

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

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国人。

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之父。

(2)补充故事情节: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__________的大怪物,生物学家__________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__________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___________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儒勒·凡尔纳

(2).海底两万里(3).法(4).现代科学幻想小说(5).

(2)独角鲸(6).阿龙纳斯诺第留斯(7).两万(8).(3)搁浅、(9).土著人围攻、(10).同鲨鱼搏斗、(11).冰山封路、章鱼袭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根据语段中的关键词“尼摩船长”“诺第留斯号”,可知此语段选自名著《海底两万里》。

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熟读名著《海底两万里》,识记其故事情节,即可完成填空。

注意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的那艘潜艇名字为“诺第留斯号”。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据此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9.前两句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

10.“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案】9.

(1).⑴追

(2).⑵(纳凉时)悠闲自在

10.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解析】试题分析:

9.这首诗的首句就点明题意:

“携杖来追柳外凉。

”人们着到的,是诗人携杖出户,来到柳外追寻清凉世界的情景。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

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

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

“画桥南畔倚胡床。

”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

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

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

胡床,即交椅,可躺卧。

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0.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

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自在”;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颇思赵

  赵师数困于秦。

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使者还报曰: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④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

再起用。

②廉颇:

赵国的大将。

③毁:

诽谤,说坏话。

④矢:

通“屎”。

11.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只划一处)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赵师数困于秦

(2)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3)多与使者金

(4)使者还报曰

1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顷之三遗矢矣B.被甲上马

C.使者还报曰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4.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11.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12.

(1)军队

(2)派(3)给予(4)返回13.C

14.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解析】选自《史记》作者:

司马迁年代:

西汉

参考译文:

1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

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

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根据句意“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来划分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注意识记“师(军队)、使(派)、与(给予)”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注意“还”在这里读作“huán”,“返回”的意思。

13.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识记通假字的意思。

A.“矢”通“屎”;B.“被”通“披”;C.没有通假字;D.“邪”通“耶”。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根据“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的句意“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可知此句表现了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

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

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

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萌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茸茸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

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只把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

超强的生命力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的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

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

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

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

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

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

它已经尽力了。

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

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

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

我们应该知道:

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15.“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6.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7.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

请你对第一段中下列句子赏析。

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

18.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19.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

(1)花期早

(2)花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

16.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7.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以“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了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这些拟人化的词句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欣赏之情。

18.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

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9.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

过分的呵护,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解析】

15.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归纳。

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金银花的描写,归纳出其独具的特点即可。

“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交代它花期早;“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它开得多;“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写出它的花朵美和花味香;“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写了它的叶子绿而且生长快。

据此作答即可。

16.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

从文中“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可提炼出“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

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7.此题考查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

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

“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生动形象地表现金银花花期早和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表现作者内心的惊喜与赞赏之情。

点睛:

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18.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理解与作用分析。

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作者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进行对比,突出文末“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引人深思。

19.本题考查句子含意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表面义与深层含义。

这里画线的句子处于文章的末段,还应从文章的主旨角度去思考。

句子“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作者写“草”实则写人,意思是说:

对于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

有的时候,过分的呵护,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有些路不能省略

龚细鹰

每年的9月3日,卡尔顿都会来到南迦•帕尔巴特。

对着巍峨的雪山,他轻轻说道:

“老朋友,你还好吗?

我来看你来了。

”他把一束鲜花、几本地理杂志放在一块石头上,拿出经书念诵经文,虔诚地祈祷。

异国朋友秋野长眠于此已有十年,漫长的岁月没有抹去心中的记忆,在卡尔顿的脑海中,永远鲜活着秋野年轻的容颜。

十年前,卡尔顿工作的合资公司来了位日本工程师,他叫秋野。

秋野爱好旅游,是个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来巴基斯坦工作,主要缘于对南迦•帕尔巴特雪山的神往。

南迦•帕尔巴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海拔8126米,因坡度小于珠穆朗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