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23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docx

音像产品出版待业指导书

编号:

ZRX—QZ—08.04/09.02修订状态:

A0

 

北京中润兴认证有限公司

BeijingZhongRunXingCertificationCo.Ltd

音像制品及其出版行业

审核作业指导书

(第1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002年8月1日实施日期:

2002年8月5日

目录

一前言……………………………………………………………2

二范围………………………………………………………………3

三引用文件…………………………………………………………3

四定义和术语………………………………………………………4

五产品特点与专业代码………………………………………………5

六基本制作过程………………………………………………………6

七专业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7

八取证要求…………………………………………………………………12

 

一前言

依据GB/T19001—2000标准,结合音像制品行业的生产特点,制定专业审核要点,以使审核工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为便于审核员了解专业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音像出版物(产品)行业的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和产品的质量特性,同时也涉及特殊审核方法,

对质量体系要求中与其他专业通用的审核要求,本作业指导书中不予重复。

如;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总要求和文件要求;

第五章管理职责

第六章资源管理

由本认证公司审核员编写,并由多年从事该行业的专家给予技术支持。

 

二范围

适用于出版业中录音制品的出版(08.04)和其它出版(08.05)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其中音像制品的制作部分也适用于印刷业(09类)中的录音制品的复制(09.02.01)和录象制品的复制(09.02.02),计算机软件的复制(09.02.03)也可参照。

三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音像制品行业管理办法

●音像制品防伪生产管理法规

●GB1956—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速复制录音磁带)

●CY/T26—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盒式音带高速复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7309盒式录音磁带总技术条件

●GB3791盒式录音磁带尺寸和机构特性

●GB2019盒式录音机基本参数和技术条件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6388运输包装发货标志

●出版管理条例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

●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管理的通知

●关于严格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关于批准发布《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国家标准的函

●转发国家技术监督“关于批准发布《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国家标准的函”的通知

●关于成立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中心的通知

 

四定义和术语

1)复制

用母带制成若干子带的过程。

2)基准偏磁

基准带所要求的最佳偏磁,即使基准带的315HZ和10KHZ最大输出电平之差为12dB时的偏磁量。

3)带速误差

一段时间内平均带速对额定带速的偏差为带速误差,以百分数表示。

4)额定放音状态

在放音机中重放校准带参考磁平部分,该放音机输出达到额定值时,即处于额定放音状态。

5)高速复制系统

用额定带速的速度进行复制的系统

6)抖晃

由记录载体的速度变化引起已录信号的寄生调频现象。

抖晃包括抖动和晃动。

7)反向串音

A(或B)面磁迹右通道中有用信号在其输出端的电压,与其在B(或A)面磁迹右通道输出端产生的无用电压之比,以dB表示。

8)通道隔离

A(或B)面磁迹左通道中有用信号在其输出端产生的电压,与右(或左)通道信号在左(或右)通道输出端产生的无用电压之比,以dB表示。

9)通道不平衡度

用参考频率和参考电平录制高速复制母带,并通过通道衰减器置于零的高速复制系统录制成子带,该子带在额定放音状态的放音机上重放时两通道输出电平之差,以dB表示。

 

五行业、产品特点和专业代码

1.音像制品的制作生产工艺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专业性强、产品要求严格规范,是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精神产品,是文化与视听美学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因此对工艺操作人员的综合要求较高。

2.其产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又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

3.资源的复杂性:

素材(剧本、音乐等)、演艺人员(主持人、主讲人、导演、演员等)、制作技术人员(摄像、录音、灯光、化装、音响、美工、道具、剪辑、特技等等)及充足的资金支持。

4.对资源的高要求;高质量的素材、表演、制作的完美结合,方能形成高质量的音像产品。

5.专业代码:

08.04、08.05、09.02.01、09.02.02。

 

六基本制作过程

产品实现过程(图)

产品要求输入

工序

(1)录音合成

音带过程:

工序

(2)制作标准带

质检

(1)

工序(3)母带制作

工序(4)制小样

质检

(2)

工序(5)复制

质检(3)

工序(6)装盒切带

质检(4)

工序(7)贴芯标识

质检(5)

工序(8)插盒封卡片

工序(10)装箱

工序(9)塑膜包装

质检(6)

质检(7)

入库

七专业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

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标准的要求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对体系的总要求和文件要求、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等章节中的通用要求的审核要点和方法不在此赘述。

为方便阅读,以下专业审核要点采用GB/T19001标准的条款号。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应复盖GB/T19001—2000标准的全部要求,无特殊管理过程,但该行业对以下经营、制作与管理方面应有特定的要求:

a)制作人员和检验验证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b)在确定岗位职责方面,必须将对节目内容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及合法性审定纳入岗位职责并明确责任人,作为重要控制环节;

c)对制作的环境和设备务必严格控制,其控制的要求应符合相应的“音像制作专业规定”;

4.2文件要求

审核要点按照GB/T19001标准4.2条款要求。

5管理职责

5.1~5.6按照GB/T19001标准5.1~5.6条款要求。

必要时要求受审核组织承诺尊重客户的知识产权(版权);

在关注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务必满足国家对这一特殊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

6资源管理

6.1资源配置对产品质量特性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资源配置应与产品质量水平相吻合;

6.2人力资源

录音、制作、复制生产、编剧、导演、演员、主讲人、摄录像师、灯光师、化装师、场记、音响、技术、编辑、美工、道具、拟音、特技、动画制作人员等必须是专业人员,并具备相关资质;

6.3基础设施

6.3.1主要生产设备

1)音带生产设备:

a.前期生产设备

音频工作站、调音台、效果器、DAT数码录音机、专业卡式录音机、光盘刻录机、功率放大器、监听音箱、专业电容或动圈话筒等。

b.后期生产设备

高速复制母机,高速复制子机,并带QC(监听机)、消磁机、盒式装带机、真空泵,自动双面贴标机(用手工贴标除外),磁带包装机及远红外热缩机(用手工塑封除外)。

2)录像制作设备

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示器、非线性编辑机、DVD、VCD、编码压缩机、调音台、专业话筒。

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调音台、编码压缩设备、灯光系统、等关键设备必须是广播级或业务级的设备。

不允许使用家用设备参与录像制作(成品阶段为拟家庭播放效果除外);

6.3.2设备的使用维护技能要求高,应有专项控制管理措施;对录音录像设备均应实施有效的维护和定期验证,其设备的功能特性能力;

6.4工作环境

录音录像制作作业有防干扰的环境要求,应对环境有一套有效控制措施、条件和责任人员,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各类录音录像制品均有其特定内容和使用特性要求,因此对每一类产品务必进行质量策划,开发设计,分别明确其质量指标和验收依据,其相关的制作工艺特殊要求,包括需要时提出特定的制作设备、测量装置要求等。

应对录音、录像、复制、盒封包装过程确定规范要求,确保选配和正确使用适宜的完好的制作设备、测量装置和有效的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

产品的主题内容及其产品的彩封、包装一般均以顾客特定要求为设计制作依据。

审查以上策划的结果。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组织的制作生产能力范围均应充分向顾客告之。

2)顾客对产品要求是制作的根本准则,也是产品质量水平制定依据。

3)对顾客提供的剧本和母带、彩封设计技术需重点控制,是制作的依据,也是顾客财产(知识产权),应明确并实施规范的控制。

对制作产品的内容、彩封、包装质量等要求,在制作之前需经过顾客的认可和确认,必要时有顾客参与制作过程。

7.3设计和开发

根据音像制品及出版行业特点:

7.3.1录音制品开发设计一般包括:

对灌音人员特征要求的高度;A面B面长度和速度预计;

包装及彩封设计;配音效果设计等。

7.3.2录像制品开发设计一般包括:

演员选用条件、格式编排设计、长度设计、字母设计、场景设计、载体设计、包装、盒封设计、音像制品设计输出应经法人授权的总编辑评审和批准。

设计节目长度、配套场景设计等均应作设计验证,承接的委托加工产品务必经用户作设计确认。

一般产品的设计输出的确认均由有资质的专家进行主观听觉或视觉评价确认。

7.4采购

演员的选用,对其综合素质、能力适宜性的验证,一般均由专家主观评定。

重点采购控制是录音、录像带和光盘采购过程,在合格供方中采购。

均应进行验证后,方可使用。

7.5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1录音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a)前期录音合成

该工艺需在规定的环境下,用专业的录音设备将编辑人员的文字信息通过选定的演员及专业录音师的规范操作转化为相应的音频信息。

对环境的控制、演员的选定、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及操作人员的素质是保证该工艺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该工艺的执行前必须对环境及设备的情况做好点检,在工艺执行过程中必须视演员、环境、设备的情况及时对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

b)制作标准带

该工艺需在规定的环境下,用专业的录音设备及合适的录音周边设备(如效果器、压缩限器、扩展器等)将前期录音完成的音频信息通过标准DAT数码录音机转化为标准DAT原版母带。

在该工艺的实施过程中一个高素质的录音师及高质量的录音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他们的完美合作可将编辑对节目的要求充分体现在标准带上。

完成后的标准带需经总编或相关人员审定后再可发稿。

c)母带制作

通过专业的音频设备将经审定后的标准带转化为可供高速复制系统使用的生产母带光盘。

基本忠实于标准带的声音与形式合理地运用母带制作设备并根据本企业生产复制设备的即时状态进行合理的调整是该工艺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

d)音带后期复制工序

该工序技术性要求比较强,生产复录设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26—1997要求,质量应达到左右声道平衡(左右声道不相差3db),峰值电平不得大于6db;重放电平量最大应达到0db;无明显杂音;无明显爆点;打火芦;嗤声;沙声;节目间断部分噪声电平小于-45db(不计权)。

生产制作过程应有高速复制母机,高速复制子机设备,对并带用QC机进行监听,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消磁,对由于设备原因应造成的产品结果偏差,应有技术人员用监测设备(见监测设备一览表)及时对生产设备作相应调整。

e)装盒切带工序

该工序设备应有盒式装带机,并带于引带黏结平整牢固,磁带于引带黏合强度在300gf强度拉力下,不断裂脱胶,无反带,音带头尾完整,磁带除引带外无接头。

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及时返工。

f)贴标工序

贴芯应满足标识质量要求,贴芯应平整、文字必须清晰,A、B面贴芯位置要准确,与音带内容相符,机贴时贴芯粘合剂不得漫出到C-0盒贴芯外,贴芯应牢固,无脱落现象,贴芯应贴与C-0盒贴标框内,周边平均不相差2mm。

g)插盒封工序

盒封于贴芯及音带内容必须一致,文字必须清晰,盒封必须平整,盒脊必须垂直,垂直度偏斜不得大于2mm,外盒无破损,毛刺。

h)塑膜包装工序

用OPP热膜包装,热缩后的产品应平整,无破裂及起皱现象。

i)装箱工序

装箱工序外包装应符合产品防护要求及标识要求,应核对品名,盒封是否一致,按成品规格大小用相应尺寸大小的包装,上下2面必须加封牢固,包装数量必须与装箱清单相符。

7.5.2录像(DVD、VCD)制品生产的控制

a)录像过程是一个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制作过程。

其每一个人员的岗位和每一个制作过程都有很强的专业性。

因此,参与录像制品创作的编剧、导演、演员、主讲人、摄录像师、灯光师、化装师、场记、音响、技术、编辑、美工、道具、拟音、特技、动画制作人员等必须是专业人员,并具备相关资质;

b)录像制品的质量与所用的设备等级密切相关,在制作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为此,在录像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调音台、编码压缩设备、灯光系统、等关键设备必须是广播级或业务级的设备。

不允许使用家用设备参与录像制作(成品阶段为拟家庭播放效果除外);

c)压片制作阶段为外协加工,为控制产品质量。

被委托的压片厂必须是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具有加工资格证书的单位,同时还必须是组织选定的合格供方,每加工批次交货时应有加工单位的合格证明(章);

d)盒封、标识如果是顾客指定的样式应及时与顾客沟通,满足顾客的要求。

其余组织对外发行的产品其标识应符合“标识规定”的要求。

在以上生产过程中包含了对过程的识别和充分展开、对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对过程参数的监视控制等审核要点

正确使用和维护录音、录像复制设备;按工艺规程要求对录音中的电平值进行监视,及时调整在录像中工艺重点控制,对摄像机和录像机、编辑机操作时的效果调整,及专家主观评价;产品生产制作及贮存环境必须严格防灰、防潮、防震。

7.6监视测量装置控制

主要检测设备

电子毫伏表、失真仪、抖晃仪、频率发生器、频率记录仪、计权网络、卡尺、天平、塞规、卷带力矩仪、涨力计、温度计、湿度计、高质量放音机等。

按GB/T19001标准要求,监视测量装置必须的措施严格防灰、防潮、防震。

8测量分析和改进

a.顾客满意度的测评重点应是顾客追求的音像制品的内容新颖、视听清晰、音色明亮;

b.内审无特殊要求;

c.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参见7.5条款中录音制品生产过程控制和录象制品生产过程控制。

应按产品策划及设计开发提出的要求进行检验,验证人员一般均为具备专业资质的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员、产品主要质量特性一般凭借经验作主观听(视)觉评定验证。

d.改进

按GB/T19001标准8.5条款要求审核。

八.取证要求:

1.审核员应了解音像制品及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2.熟悉音像制品及出版行业的制作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过程;

3.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行业特点,突出专业审核要点,编制较详细的检查表;没有专业特殊要求的过程,要依据GB/T19001标准进行审核。

4.按照审核计划和检查表规定的项目,通过面谈、查文件、核对记录、现场观察等方法,严格取证。

同时,认真填写现场审核记录表和编写不符合报告,不符合报告中的不符合事实应取得受审核方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