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433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docx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枣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医生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其目的是()

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水分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供给能量

2.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cmB.3cmC.4cmD.5cm

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

人们的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②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

③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④“虫眼蔬菜”,放心食用

⑤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⑥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⑥

D.①⑤⑥

4.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原尿和重吸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肾小球B.肾小球    肾小管

C.毛细血管   肾小管D.肾小囊    肾小管

5.下列器官或系统与排泄无关的是

A.皮肤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

6.外界空气由鼻腔进入到肺泡,依次要通过

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B.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C.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D.口→咽→气管→支气管→肺泡

7.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水、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8.小麦种子与菜豆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部位分别是

A.胚乳和子叶B.胚芽和子叶C.胚轴和胚乳D.胚乳和胚芽

9.炎热的夏天,某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疖子顶端出现了一个“脓头”,这个“脓头主要是由什么组成

A.红细胞B.血细胞C.死亡的白细胞D.血细胞和死细胞

1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进入⑥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B.痰生成的部位是③

C.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

D.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1.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只同样的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加碘淀粉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直至褪色为止。

观察结果如表。

据表可知这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的是()

滴加的蔬菜汁及数量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0滴

6滴

18滴

11滴

A.青椒B.芹菜C.白菜D.黄瓜

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

B.图b→c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C.图c→d时,气体出肺,肺回缩,胸廓扩大

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b→c过程受到了影响

14.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A.呼出二氧化碳B.排出汗液C.排出粪便D.排出尿液

15.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

(  )

①上皮组织②肌肉组织③神经组织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

17.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呼吸时胸廓体积、肺内压均会发生节律性变化。

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B点所处位置的特点()

A.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B.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C.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D.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18.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B.外界的a进入血液穿过2层细胞

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

19.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下表中内容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1

2

3

4

A

生殖系统

睾丸

附睾

输尿管

B

呼吸系统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小肠

D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A.AB.BC.CD.D

20.表中是课堂上进行“测量胸围差”活动时,某小组成员为王林同学测得的数据(单位:

厘米).王林的胸围差是()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0

91

92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

76

A.14厘米B.16厘米C.16.9厘米D.12厘米

21.地球环境质量下降,栖息地破坏或丧失最重要的原因是()

A.植物增长缓慢

B.毁林开荒

C.环境污染加重

D.人类活动的加剧

22.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浓缩为下面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四肢着地逐步进化成为直立行走

B.从只会使用工具到能制造简单工具,再到能制造复杂工具

C.大脑越来越发达

D.上肢变短,功能逐渐退化

23.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A.钙片、生长激素B.钙片、维生素D

C.钙片、葡萄糖D.钙片

24.下列关于肺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最细的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在呼吸过程中,肺泡里总是氧气最多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5.某研究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20

20

水(毫升)

50

温度上升(℃)

3

2.2

1.4

A.表中①②③分别是10、20、50

B.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黄豆

C.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

26.如图是中国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适当多摄取宝塔中哪几层的食物?

早、午、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最好的是下列哪项(  )

A.Ⅴ和Ⅲ,0:

6:

4B.Ⅲ和Ⅳ,3:

4:

3C.Ⅰ和Ⅳ,4:

4:

2D.Ⅰ和Ⅱ,2:

3:

5

27.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

28.新《环保法》实施后,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9.图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与呼吸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结构C代表的是膈B.结构D代表的是胸廓C.结构E代表的是肺D.图示为呼气过程

30.如表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态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检验淀粉是否产生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A.AB.BC.C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详解】

当伤员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糖类或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时,由于胰岛素具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当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发生血糖不足,人就会出现头晕等现象。

所以医生为了给低血糖的病人供给能量,需要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

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糖类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

C

【解析】

应该比较手指上相同位置移动的距离,如拇指移动的距离,这样就能准确读取尺子上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是4厘米。

3.C

解析:

C

【分析】

(1)合理膳食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

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

4:

3。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

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符合题意。

②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②不符合题意。

③果汁、饮料中许多添加剂,有的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③不符合题意。

④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没有虫眼的可能是生虫前喷药的,④不符合题意。

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⑤不符合题意。

⑥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⑥符合题意。

所以,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①⑥,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

【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L,这是由于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5.D

解析:

D

【分析】

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

【详解】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其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D。

【点睛】

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

6.B

解析:

B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很多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

AD.口腔属于消化系统,不属于呼吸系统,AD错误。

B.外界的空气进入肺的路线是: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B正确。

C.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是先通过咽,再经过喉,C错误。

故选B。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

7.A

解析:

A

【分析】

有机物一般是指含有碳元素且能燃烧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有碳元素且不能燃烧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详解】

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其中水、无机盐等属于无机物,分子小,不含碳,不能燃烧;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分子大,含碳,能燃烧。

故选A。

【点睛】

无机盐属于无机物,注意掌握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子的结构及萌发的知识,菜豆种子的子叶和小麦种子的胚乳是储存养料的结构.

解答:

解:

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提供营养;小麦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小麦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分别来自菜豆种子的子叶和小麦种子的胚乳;

故选A.

点评:

有关种子的结构及发育情况可结合图示对比记忆,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9.C

解析:

C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来吞噬细胞,死亡后的白细胞和病菌堆积在伤口周围形成“脓”。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故选C。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0.A

解析:

A

【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图中①为鼻腔,②为咽,③为喉,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⑥为肺,⑦膈。

【详解】

A.⑤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⑥肺由许多肺泡构成,A正确。

B.痰的形成场所是④气管和⑤支气管,B错误。

C.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⑦膈不属于呼吸系统,C错误。

D.⑥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⑦膈不属于呼吸系统,D错误。

故选A。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1.B

解析:

B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维生素C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

据此判断:

青椒汁用了6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青椒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芹菜汁用了18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芹菜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少。

故选B。

【点睛】

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的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

12.B

解析:

B

【分析】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B正确。

C.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

D.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

读懂图示是解题的关键。

13.D

解析:

D

【分析】

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详解】

A.曲线图中,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舒张,同时膈肌舒张,A错误。

B.曲线图中,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此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错误。

C.曲线图中,曲线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胸廓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由肺排出,C错误。

D.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b→c表示的吸气过程受到了影响,D正确。

【点睛】

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

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

14.C

解析:

C

【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详解】

排泄有三条途径:

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

15.B

解析:

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详解】

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

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故选B。

【点睛】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应注意掌握。

16.D

解析:

D

【分析】

本题考查眼球的基本结构。

【详解】

巩膜为白色,坚韧,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人眼的白眼球是指巩膜;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是黑眼睛,眼睛的颜色实际为虹膜的颜色,所以人眼的黑眼球实际是指虹膜,故选择D。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B

解析:

B

【分析】

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详解】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B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故选B。

【点睛】

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18.C

解析:

C

【分析】

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结合图示中箭头的指向,不难判断图示b表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表示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图示①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和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A.由图示可以判断过程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气体a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气体b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A正确。

B.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一共经过了五层细胞膜,B正确。

C.①处进行的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C错误。

D.②组织里的气体b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全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生要正确理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的特点。

19.B

解析:

B

【分析】

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

1包含2包含3包含4,2、3、4的关系是并列,据此解答。

【详解】

A.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但是输尿管属于泌尿系统,A错误。

B.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B正确。

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C错误。

D.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错误。

【点睛】

结合图示理解概念间的包含和并列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A

解析:

A

【分析】

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的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叫做胸围差,胸围差的大小可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即肺的通气能力。

【详解】

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王林第一次测量的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90﹣78═12(cm);第二次测量的胸围差═91﹣77═14(cm);第三次测量的胸围差═92﹣76═16(cm)所以,王林的胸围差是(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