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30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热爱祖国

一、教学内容:

识字3、课文《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二、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教学时间:

识字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二、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

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换偏旁:

伸——神勇――涌 减一减:

写――与  眠――民

加一加:

夹――峡      猜谜语: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

川、州。

难写的字:

民、族。

(3)重点讲解。

夕:

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

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

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

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

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

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

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

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

“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

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板书设计:

识字3

黄河长江珠峰可入画相似的字:

川、州。

台湾 大陆是一家难写的字:

民、族。

教学反思:

 

9欢庆

一、教学要求

1.会认带拼音的7个生字,会写“亿、洁、欢”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课欢庆的是什么吗?

(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不认识、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

3.自由试读课文,读准字音。

4.小组比赛读,互相评价。

5.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吗?

三、识记生字。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学生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组词练习,巩固识字。

5.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

洁:

左窄右宽右边是“士”,不是“土”。

祖:

偏旁为“示”字旁。

旗:

左窄有宽,右边有顶小帽子。

2.练习“我会写”。

先描红,再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

1.教师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以后每年的十月一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庆祝。

2.指名读,思考:

谁在欢庆?

怎样欢庆?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十三亿孩子载歌载舞。

3.师示范读,提问:

你想到了什么?

(祖国到处都是一派繁荣富强的景象,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

4.指导朗读,说说我们读时要读出什么样感情?

(欢乐地心情,热爱祖国妈妈的感情。

5.指名读,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6.你还想到了哪些欢庆的画面?

(小朋友们举着气球欢快地奔跑,大哥哥们身着节目的盛装在放声歌唱,大街上到处都飘荡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拓展练习。

1.把你想象的欢庆画面画下来。

2.收集欢庆国庆的图片。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     献上     果实

           枫林(图)     举起     旗帜

           蓝天(图)     飞着     鸽子

           大海(图)     奏起     乐曲

课后反思:

 

10北京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

能用部分词语说话。

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四、课前准备:

图片或CAI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你去过北京吗?

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每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4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13个生字。

2.认读6个新词。

用图片或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

3.把含有新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你认为哪些字最难认,你是怎么记住的?

5.重点指导。

矗、似、厦的读音。

6.你认为@隆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央:

第三笔为长横。

优:

右半部分为尤。

城:

左半部分为土字旁。

7.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率、词。

2说说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些什么?

“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您哪些建筑物?

画出描写这些建筑物的词语。

(3)出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结合理解“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

相机简介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4)指导朗读。

读下面较长的句子,读出对天安门的赞美。

天安门前面店打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3.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

(3)比较句子,把句子中不同的地方画出来。

北京有柏油马路。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4)“许多”、“又宽又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说明北京马路多,街道宽阔平坦,北京很大,交通很方便。

(5)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马路两旁的?

(理解: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6)课文是怎样描写立交桥和它四周的景物?

(理解:

“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川流不息”等词语。

(7)看插图结合学习词语,让北京美丽的市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

(8)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北京的什么美?

(9)指导朗读。

①读出赞美之情。

(许多、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图案、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等词语要重点读。

②注意读好较长的句子。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10)小结:

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市容美。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一句话讲的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公园?

(4)出示有关的名胜古迹、公园和高大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许多”“有……还有……”。

(5)指导朗读。

(6)小结:

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风光美。

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l)齐读。

(2)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

“真”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读出对北京的赞叹和热爱。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6.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美丽的北京,你爱北京吗?

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北京的美。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抽读13个生字,给生字组词。

2.抽读10个会写字,说说在课文中的词语。

3.抽读6个新词。

4.从哪些地方看出北京美?

你喜欢北京吗?

为什么?

二、指导用“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说话。

1.读一读词在课文中的句子。

2.仿照词在课文中的用法自由说话。

3.指名说、评议、订正。

三、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齐读全文。

说一说五自然段的先后顺序。

五、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

2.同桌互背互评。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

4.集体背诵。

六、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北京的图片或照片,举办一次图画展览。

板书设计:

10北京(热爱)

天安门———庄严

广场———宽阔

纪念碑———矗立

柏油路———多、宽、长、美

立交桥———多、美

名胜古迹——多

公园———优美

高楼大厦——多

课后反思:

 

11我们成功了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由生率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三、重点是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想象申奥成功那一刻中国人民欢呼、庆祝的热烈情景。

四、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奥运会,激发学习兴趣。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届。

奥运会上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

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生听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生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4.指导读准字音。

平舌音:

泽翘舌音:

传、申后鼻音:

5.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汇报。

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识字方法。

记笔顺:

申、匹、互、京

熟字加偏旁:

目→泪羊→洋用→拥包→抱目→相

熟宇换偏旁:

杨→扬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看清田字格里的生字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

互:

匹:

2.指名在黑板上书写,集体评议。

3.完成“我会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齐读。

二、感悟课文。

1.板书课题:

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是指我们干什么成功了?

成功之后怎么样了?

(我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成功之后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2.学习第1自然段。

(l)读一读,画一画。

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现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事先没有商量,但人们都涌上了街头。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有同样的心清,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把北京城比作了海洋,这海洋里装满了欢乐,指北京城里每一个人都非常高兴。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理解句子。

①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说明来的人非常多。

②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

“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

a.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b.齐读,把你所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4.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2)学生交流。

①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②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③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5.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l)齐读这一段。

(2)从中读懂了什么?

(3)你从中体会到了人民群众什么样的感情。

(为申办奥运会成功而高兴,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

(4)再读,读出无比自豪办心情。

三、指导阅读。

1.朗读对感情要饱满,要读出为祖国的伟大而兴奋、激动的情感。

2.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我们成功了

几十万群众

天安门广场挥舞国旗

一遍遍欢呼

人如海

中华世纪坛歌如潮

击掌、拥抱、泪水流淌

(激动自豪)

课后反思:

 

12看雪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地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讲台湾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

二、出示地图。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介绍台湾省的有关历史情况,知道台湾虽然现在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它仍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自读情况。

1.这篇文章分几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五、指导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学会字:

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会认字:

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认?

想什么办法记住的?

“惊、省”是后鼻音。

“银”是前鼻音。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故:

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

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

说说主要讲什么?

(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

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

3学习第3~10自然队

(l)自由读。

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

老师的故乡是北京。

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导读四个问句。

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

教师范读。

学生仿读。

(3)指名读写老师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的句子。

“雪毯”、“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

4学习第11自然段。

(l)范读。

“那里”指什么地方?

“你们”、“他们”分别指谁?

(2)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3)小结。

(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

5.朗读全文。

三、指导完成“我会连”。

1.读一读,连线。

2.同桌互查。

3.齐凌连好的词组。

板书设计:

12看雪

             台湾   北京

               盼着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

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伙伴的话。

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

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

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

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

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

3.“我会读”。

(1)自由读。

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

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

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

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第三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有很多同学爱在课外读书看报,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请他们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拿课外书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读,读后大家拍掌鼓励。

2.有些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出来了,也请他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大家读一读。

3.交流识字的方法。

4.你以后还准备怎样识字?

二、“图片展示台”。

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位观赏。

2.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图片内容,说说为什么收集这张图片。

3.对有意义的图片给予表扬。

三、课外兴趣“露一手”。

1.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在课外学会的歌曲、舞蹈等。

2.对表演好的给予表扬。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