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084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doc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次作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考试改革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9、11、17章练习题除外,因不作考试要求)

【以下按题型给出参考答案,不分章节】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B)

A.为零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C.为边际消费倾向   D.为负

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C.总是大于1   D.总是等于1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A.边际消费倾向   B.1+边际消费倾向C.1-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4.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A)

A.绝对收入假说   B.持久收入假说C.生命周期假说   D.预期收入假说

5.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B)

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B.生命周期理论C.持久收入理论D.相对收入理论

6.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C.小于1   D.与1无关

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C.小于1   D.与1无关

9.引致消费取决于(D)

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

A.收入增加   B.利率提高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D.政府支出增加

11.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水平增加C.储蓄增加   D.利率增加

1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1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

A.I=S   B.I+G=S+TC.I+G+X=S+T+M   D.AD=AS

14.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

A.国民收入减少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5.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

17.投资乘数(B)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8.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   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D)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   B.边际储蓄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20.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B)

A.I=S   B.I+G=S+TC.I+G+X=S+T+M   D.AD=AS

21.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 C  )

A.零B.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 D.平均储蓄倾向

22.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

A.1B.0.1C.0.9D.0.5

23.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B)

A.紧缩缺口 B.通胀缺口C.失业减少D.收入增加

24.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A)

A.紧缩缺口B.通胀缺口C.失业减少D.收入增加

25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B)

A.保持不变B.增加100万元C.减少100万元   D.增加500万元

2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C ) 

A.500万元 B.80万元C.400万元   D.100万元

27.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 

A.500万元    B.80万元C.400万元  D.100万元

28.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C)

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0亿元C.增加500亿元  D.减少100亿元

29.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

A.1B.0.1C.0.9D.0.5

30.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C )

A.增加100亿元B.减少5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 D.减少100亿元

31.当消费函数为C=C0+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3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4.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B)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35.总需求曲线表明(D)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36.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

A.消费增加  B.税收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  D.投资减少

3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38.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B)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39.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D)

A.政府支出  B.投资C.净出口  D.税收

40.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B.加上净出口C.减去净出口  D.加上出口和进口

41.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D)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4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43.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44.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B)

A.资源没有被利用  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C.国民收入减少  D.国民收入增加

45.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C)

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B.社会投资减少C.社会投资增加  D.利率水平上升

46.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

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47.公式I+G+X>S+T+M说明(D)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  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48.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

A.I=S  B.I+G=S+TC.I+G+X=S+T+M  D.I+T=S+G

49.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50.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51.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

曲线是(A)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52.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53.总需求曲线(D)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54.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B)

A.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B.货币政策效果差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 D.无法确定

55.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B)

A.财政政策效果差 B.财政政策效果好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D.无法确定

56.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 D )  

A.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 B.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C.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

57.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58.总需求曲线(D)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59.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     )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60.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 )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61.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62.失业率是指(D)

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63.自然失业率是指(D)

A.周期性失业率  B.摩擦性失业率C.结构性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64.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

A.就业  B.失业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65.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66.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67.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B)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B.半日工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68.奥肯定理说明了(A)

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69.通货膨胀是(A)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70.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71.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72.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73.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7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

75.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A)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76.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B)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77.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

78.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C)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79.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D)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80.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线  D.垂线

81.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82.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83.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

A.正相关  B.负相关C.无关  D.不能确定

8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C.平行于横轴  D.垂直于横轴

85.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C)

A.新古典综合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新凯恩斯主义

86.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

A.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87.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B )

A.144  B.150C.160D.216

88.“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  B )

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

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一条不规则曲线

89.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D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增加过快

90.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B)

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一项公共政策

91.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92.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93.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94.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相关

95.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A)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96.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97.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

A.总需求   B.公债C.税收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98.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

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C.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

99.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

A.提高税率  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降低再贴现率

100.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C.利率为零   D.利率为负数

101.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A)

A.增加,利率上升   B.增加,利率下降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102.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

A.经济衰退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C.高通货膨胀时期   D.低失业率时期

10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04.“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  A)  

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

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

D.以上说法都对

105.影响美元资产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有(  C  )

A.美国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B.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

C.预期美元会升值D.政府有预算赤字

106.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D)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

107.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D)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

108.在下列选项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C)

A.旅行支票B.活期存款C.定期存款D.现金

109.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A.M1B.M2C.M3D.M4

110.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

A.变得不足B.变得过多C.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D.没有变化

111.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

A.财政部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中央政府

112.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

11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114.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C)

A.利息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减少D.以上答案都不对

115.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

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C.提高利息率水平D.降低利息率水平

116.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17.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

A.购买设备B.偿还贷款C.增加贷款D.增加库存现金

118.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

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

119.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

A.卖出国债B.提高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D.减少货币供应

120.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B)

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121.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

A.增加,利率下降B.增加,利率上升C.减少,利率上升D.减少,利率下降

122.下列选项中是货币的(A) 

A.支票存款B.银行的支票C.信用卡D.大额定期存款

123.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C)

A.汇率升值B.增加进口C.增加出口D.外汇管制

124.一个国家顺差过多,表明(B)

A.外汇利用充分B.积累了外汇C.通货膨胀D.实行了汇率管制

125.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

A.平衡预算B.净出口C.国际贸易原理D.复式记帐原理

126.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

127.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