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145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2.docx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2

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校园环境,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还要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长期坚持与保留,具有延续性。

牢固树立“培养好习惯,成就你自己”的观念,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以《小学生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入手。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工作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各年级实际,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每项训练内容均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年段,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一学期分别提出二个训练点。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意义

目标细化要求

1、

学会

倾听

的习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

善于

思考

的习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6、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

敢于

提问

的习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8、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

与人

合作

的习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9、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10、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

自主

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1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1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

认真

书写

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1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16、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

自评

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

搜集

资料

的习惯

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18、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9、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

动手

操作的习惯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20、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

按时

完成

作业

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

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意义

目标细化要求

1、

举止

文明

的习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23、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4、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25、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26、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26、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27、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28、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2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

诚实

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30、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31、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2、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

尊重

他人

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33、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34、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5、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6、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37、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38、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

守时

惜时

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39、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4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41、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2、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5、

懂得

感恩

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43、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44、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45、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6、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7、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

勤俭

节约

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48、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49、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50、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51、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2、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

遵守

秩序

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没有秩序, 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5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54、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55、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6、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

勤于

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58、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

锻炼

身体

的习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

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59、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60、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61、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

讲究

卫生

的习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

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6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63、饭前便后洗手。

64、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6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66、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7、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具体操作

 1、在确定养成教育主题时,班主任要有计划、有课时、有年段要求、有评价、有课外结合、有周期强化训练过程。

2、良好习惯养成的基本周期是一个月,巩固期是半个月。

模式有“课例引导——行为训练——反馈——评价”四个环节。

3、学校每天在早7:

:

45开始进行基本的“站、立、行、走、文明礼貌”进行训练。

4、学校会买一些养成教育的有关书,采取自学--——谈体会交流你如果看这本书你想带着什么问题去看——在传阅—在交流。

5、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1)全员互动,每名学生参与好习惯培养的实践,自主养成,互相提醒。

建立监督岗,,选出监督员

(2)多方关注,即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共同关注。

每上完一节课后,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引导,开班会

(3)自评自省,准备一个“自省自悟本”每个阶段评价自己养成了那几个好习惯还有那些习惯有待培养,不断提醒自己积极改变

(4)月末讲评,每个班级每月月末开展“好习惯大搜查”活动每个学生自主谈好习惯养成的故事

(四)、家校联动。

学校是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主课堂,家庭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

我们组织家校联动活动,学校主导,家庭监督配合,从在家学习,生活行为,爱护环境等等,每一个训练点家长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评议(学校自制表格),学校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及时知道他们在家在校的表现,逐渐地养成家里、学校一致的习惯。

学校利用广播搞一次养成好习惯方面的讲座。

(五)、建立督导机制

    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建立学校值日检查评比制度,对全校各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评比,并对每天对全校各班级的评比结果进行公布(可以利用中午的红领巾广播站或揭示牌),每月对全校各班进行“星级”评比,并且与评选优秀学生挂钩。

(六)、 开展“校社团活动”

1、成立“小社团”

学校成立“小社团”,目的是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给学生们营造了快乐成长的氛围,搭建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2、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结合,成立 “形体小社团”“科技制作小社团”“书法小社团” “手工小社团”、 “心理小社团”等。

同学们利用小社团活动互相帮助,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制作、发明、创造、研究等能力。

学生自已组织管理,心情放松,学习效果很好。

    3、快乐展示

为了巩固“小社团”的活动成果,展示师生风采,定期举行“小社团”展示活动,也可与艺术节、重大节日的庆典合并举行(校园艺术节)。

    4、快乐课间

    鼓励学生们在课间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等。

课间老师们、同学们会一起做课间操和一些有意义的游戏,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情谊以及规则意识、公平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