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465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docx

辐射防护一二级考试试题题库

辐射防护试题

一、单选题

1.放射性原子核经过D个半衰期后,其数目为原有数目的十六分之一。

A.1B.2C.3D.4

2.3.7×107贝克(Bq)=A毫居里(mCi)

A.1B.2C.3D.3.7×107

3.1贝克(Bq)=A衰变/秒

A.1B.2C.3D.5

4.宁德核电站控制区内使用A和TLD来监测个人外照射剂量。

A.EPDB.MPR200+PB-GM2C.6150AD5D.C2门

5.EPD发出一次声光提示信号,表示受照剂量为AμSv。

A.1B.2C.3D.5

6.外照射的时间防护法就是尽量A受照时间。

A.减少B.增加C.设置D.推迟

7.α粒子对人体的相对危害性是A。

A.内照射B.外照射C.内照射和外照射

8.辐射的躯体效应是显现在B身上的效应。

A.受照人后代B.受照人本人C.受照人亲属D.A+B+C

9.辐射的遗传效应是显现在A身上的效应。

A.受照人后代B.受照人本人C.受照人亲属D.A+B+C

10.随机性效应的发生C与受照剂量的关系是线性无阈的。

A.时间B.部位C.几率D.严重程度

11.确定性效应的C与受照剂量有关,且有阈值。

A.发生时间B.发生部位C.严重程度D.几率

12.辐射防护的目的之一在于防止有害的B的发生。

A.随机性效应B.确定性效应C.躯体效应D.遗传效应

13.辐射防护的目的之一在于把C的发生几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A.躯体效应B.遗传效应C.随机性效应D.确定性效应

14.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是指A。

A.具有正当的理由,利益大于代价

B.保护环境,保护公众

C.不得损害人的健康

D.工作人接受的剂量要尽可能小

15.辐射防护三原则中的B也可称为ALARA原则。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C.对个人剂量的限制D.剂量的最小化

16.国家标准规定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为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

C毫希弗(mSv)。

A.5B.15C.20D.100

17.NDNP规定每日个人外照射剂量的调查水平为AmSv。

A.1B.2C.3D.4

18.NDNP规定连续12个月个人外照射剂量的预警水平为BmSv。

A.5B.10C.15D.20

19.NDNP规定连续12个月个人外照射剂量的干预水平为CmSv。

A.5B.10C.15D.20

20.NDNP规定单日个人外照射剂量的干预水平为DmSv。

A.5B.4C.3D.2

21.6150AD5的测量单位是D。

A.mSv/hB.μSv/hC.rem/hD.A+B

22.所有参观人员进入NDNP核电站控制区必须佩戴A。

A.电子个人剂量计B.TLDC.A+B

23.所有进入控制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C个人剂量计。

A.EPDB.TLDC.A+B

24.人类受到的天然照射剂量主要来自C。

A.宇宙射线B.食物C.氡钍及其子体D.陆地上的γ辐射

25.功率运行模式下,进入反应堆厂房的人数控制为A。

A.20B.26C.30D.35

26.源项控制法就是想方设法A工作现场辐射源的大小。

A.减小B.增加C.设置D.不理会

27.NDNP使用A进行内照射监测。

A.全身计数器(WBC)B.C1门C.6150AD5D.C2门

28.松散的表面污染对人有C的风险。

A.外照射B.内照射C.A+B

29.下列不属于影响核电站辐射水平的因素是D

A.反应堆功率水平B.燃料包壳的完整性

C.一回路化学控制状况D.个人剂量限值

30.EPD个人剂量计应牢固佩戴在工作人员B部。

A.右胸B.左胸C.腹D.头

31.外照射的C防护法就是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屏蔽层。

A.距离B.时间C.屏蔽D.源项控制

32.D防护法就是设法减少工作现场辐射源的大小。

A.距离B.时间C.屏蔽D.源项控制

33.在60Coγ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3个半减弱层的铅屏蔽,则γ射线的强度将减弱至

原来的C。

A.三分之一B.六分之一C.八分之一D.九分之一

34.点状源外甲、乙两人,甲距源4米,乙距源1米,则甲处剂量率是乙处剂量率的D。

A.二分之一B.四分之一C.八分之一D.十六分之一

35.NDNP间接测量物体表面β污染的常用仪表是C。

A.6150AD5B.EPDC.6150AD5+AD17D.TLD

36.测量表面污染时,探测器应尽量地接近,而不要接触被测物体,这是为避免C探

测器。

A.碰坏B.击穿C.沾污D.活化

37.在既有湿表面污染又有空气污染的工作条件下,工作人员最好的防护是穿戴A。

A.气衣B.气面罩C.呼吸面具+空气瓶

D.塑料手套和塑料鞋套

38.控制区内辐射防护人员穿B连体工作服和安全帽。

A.黄色B.蓝色C.白色

39.控制区内现场服务人员穿A连体工作服和黄色安全帽。

A.黄色B.蓝色C.白色

40.控制区内,除辐射防护、现场服务人员外,其他人员穿C连体服。

A.黄色B.蓝色C.白色

41.控制区内的非放废物(或物品)应该用D塑料袋(或塑料布)包装。

A.红色B.黄色C.蓝色D.白色

42.控制区内D塑料袋用于收集有放射性的重复使用的物品。

A.红色B.白色C.蓝色D.黄色

43.有污染的T恤和白纱手套放入B收集袋。

A.红色B.黄色C.蓝色D.白色

44.在污染区使用过的塑料手套放入A收集袋

A.红色B.黄色C.蓝色D.白色

45.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出控制区前,必须经过A测量。

A.CPOB.6150AD5C.C1D.C2

46.控制区的绿区,其环境剂量率范围是C。

A.0-2.5μSv/hB.2.5-25μSv/hC.2.5-10μSv/hD.25-2000μSv/h

47.控制区的橙区,其环境剂量率范围是D。

A.0-2.5mSv/hB.2.5–25mSv/hC.2–150mSv/hD.1–100mSv/h

48.6150AD5无接探头时只能测量C。

A.松散α污染B.松散β污染、C.γ剂量率D.中子剂量率

49.6150AD5接探头时只能测量B。

A.松散α污染B.松散β污染C.γ剂量率D.中子剂量率

50.控制区的黄区,其剂量率范围从10μSv/h到AmSv/h。

A.1B.2C.3D.4

51.控制区的红区,其剂量率大于ASv/h。

A.0.1B.0.2C.1D.2

52.工作人员离开控制区时,A门用于监测工作服表面污染。

A.C1B.C2C.MPR200+PB-GM2D.MPR200+PB-GM5

53.工作人员离开控制区时,B门用于监测工作人员身体表面污染。

A.C1B.C2C.MPR200+PB-GM2D.MPR200+PB-GM5

54.控制区临时通行证的有效期一般为B。

A.1天B.1周C.1月D.1季

55.持控制区临时通行证的人必须在D的陪同下才能进入控制区。

A.单位领导B.辐射防护工作人员

C.具有辐射防护一级授权人员D.具有辐射防护二级授权人员

56.当C1、C2门显示你被污染时,你应该C。

A.在同伴帮助下小心清洗。

B.自己立刻进行冲洗。

C.及时通知辐射防护人员,不允许自己单独处里。

D.不予理会,强行通过。

57.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在C会受到放射性的照射。

A.从事放射性工作时才B.进行放射性治疗时才

C.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D.接触放射性物质时才

58.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A的风险。

A.外照射B.内照射C.A+BD.表面污染

59.办理橙区的进入许可证,需要签字人员有:

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所在处的处长(或

承包商对口处处长)、计划工程师、A。

A.辐射防护工程师和值长B.值长C.值长和厂长D.厂长

60.办理红区的进入许可证,需要签字人员有:

工作负责人、工工作负责人所在处处长(或

承包商对口处处长)、B。

A.厂长和辐射防护工程师B.辐射防护工程师、值长和厂长

C.值长和辐射防护工程师D.值长和厂长

61.对核电站工作人员集体受照剂量贡献最大的是B。

A.裂变产物B.活化产物C.燃料铀-235D.放射性废物

62.当现场所产生的废物剂量率≥BμSv/h而<2mSv/h时,工作负责人应尽快将

其送往N234废物收集点暂存;

A.600B.500C.400D.800

63.TLD佩带的正确方式是C。

A.佩戴在右胸,与个人电子剂量计对称位置B.随身带着就行

C.佩戴在左胸,与个人电子剂量计同一位置D.放在口袋里

64.无生物屏蔽体保护的状态下,操作接触剂量率≥DSv/h的物品,此项作业应按红区风险作业来控制。

A.3B.2.5C.2D.1

65.在无实体边界隔离和防护状态下,操作接触剂量率≥AmSv/h而<1Sv/h的物

品,需按橙区作业要求进行文件准备及审批。

A.25B.30C.20D.50

66.控制区内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的β固定表面污染控制标准为<CBq/cm2.

A.2B.3C.4D.5

67.手、皮肤、内衣、工作袜子的β固定表面污染控制标准为<CBq/cm2.

A.2.1B.1.4C.0.4D.1.5

68.控制区内人因非计划污染面积≥Bm2定为IOE事件。

A.8B.10C.12D.15

69.控制区外发生地面污染面积≥Am2定为IOE事件。

A.1B.2C.3D.4

70.同一现场同时发生C人·次以上体表沾污的事件,定为IOE事件。

A.1B.2C.3D.4

71.任何放射性比活度大于ABq/g的无用物品(如废油、废水&废树脂等放射性比

活度较为均匀物质)都要作为放射性废物处里。

A.0.1B.0.2C.0.3D.0.4

72.放射性物品运输时,司机座位处剂量率<BμSv/h。

A.10B.20C.0.25D.30

73.放射性物品运输时,运输车辆外表面任何一点处的剂量率<BmSv/h。

A.1B.2C.2.5D.3

74.放射性物品运输时,运输车辆外表面任何一点的2米处的剂量率<AμSv/h。

A.100B.200C.250D.300

75.射线(包括X射线)对人体的相对危害性主要是B。

A.内照射B.外照射C.内照射和外照射

76.松散型表面污染可以通过D途径对人体产生危害。

A.外照射B.内照射C.皮肤污染照射D.A+B+C

77.B不能接近更不能直接用手抓取,以防止较大剂量照射和局部放射性烧伤。

A.从外购来的燃料元件B.从反应堆中取出的金属部件

C.从未进堆的控制棒

78.检修时为了控制表面污染,对可能发生污染或已经发生污染的区域应建立D。

A.静态封闭区B.动态封闭区C.临时污染控制区D.污染控制区

7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B。

A.在核电站外照射危害主要是由α辐射产生

B.在核电站外照射危害可以由β、γ或中子辐射产生

C.α、β、γ或中子的辐射仅产生内照射

80.在控制区工作人员避免内照射的方法是D。

A.存在空气污染时戴呼吸保护装置(气面罩、气衣等)B.不吃、不喝、不吸烟

C.不带裸露伤口进入控制区D.A+B+C

81.宁德核电站,必须接受辐射防护课程培训的人员范围是D。

A.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员B.射线探伤操作人员

C.辐射防护人员D.在核电站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包括承包商工作人员)

82.下面哪一个现象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

A.轫致辐射B.光电效应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效应

83.在核电站常见的几种辐射中就其造成危害的途径而言,主要为内照射的是C。

A.α辐射和γ辐射Bβ辐射和γ辐射

C.α辐射D.γ辐射和中子辐射

84.下列呼吸保护器哪一个是开放式呼吸保护器D。

A.气衣B.气面罩C.呼吸面罩(带气瓶)D.口罩

85.进入控制区时,应该C。

A.直接领取EPDB.用自己的通行身份磁卡换取EPD

C.用自己的控制区通行证换取EPDD.用自己的居民身份证换取EPD

86.在下列材料中,哪种最适于屏蔽中子D。

A.纸片B.铝片C.铅板D.混凝土墙

87.进入控制区必须持有有效的B。

A.工作许可证B.控制区通行证C.高辐射风险区域进入许可证。

88.遗传效应是辐射生物效应呈现在B。

A.受照者自己身上.B.受照者后代身上C.受照者同事身上

89.运输重复使用的物品,其外包装所张贴的标签的颜色为C。

A.白色B.红色C.蓝色D.黄色

90.放射性衰变是C。

A.是原子核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同时放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的过程。

B.一种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变成另一种结构的核,同时放出射线的过程。

C.一种原子核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结构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的过程。

91.对于射线探伤许可证,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一张许可证只能对应一个探伤点

B.探伤区域边界应设置围栏、辐射探伤警告标志和声光报警信号

C.射线探伤许可证经值长签字批准以后,工作负责人无需通知任何人,按许可证上批准的时间窗口就可以开始探伤

D.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报告主控制室,经广播后才能开始

92.下列不属于宁德核电站的辐射工作许可的是D。

A.高辐射风险区域的进入许可证B.射线探伤许可证

C.辐射工作许可证D.放射工作人员证

93.各项维修工作的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实施,由谁负责B。

A.辐射防护人员B.工作负责人C.安全工程师D.工作执行人员

94.在下列辐射防护用品中,哪些是一次性使用的C。

A.个人防护用品中针织品B.防护鞋C.纸制品和塑料制品D.安全帽

95.工作人员在控制区内发现重伤人员,发现者应该通知D。

A.主控室和职业医疗人员B.辐射防护人员和职业医疗人员

C.伤者所属部门或单位的领导D.主控室和辐射防护人员

96.辐射事件/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通过所在处室负责人首先报告B。

A.公司办公室B.核安全与保健物理处、电站当班总值长

C.运行处D.保卫处

97.《高辐射风险区域的进入许可证》用于申请进入哪些区域作业的?

D。

A.红区B.橙区C.特定工况下的反应堆厂房D.A+B+C

98.设备的接触剂量率大于1mSv/h,或松散的表面污染大于40Bq/cm2时,属于A

A高辐射风险B中辐射风险C低辐射风险

99.剂量率大于2mSv/h的高放物,应张贴A

A红色标签B蓝色标签C黄色标签

100.属于基本防护用品的是A

A.T恤、连体工作服、工作袜、安全鞋、纸帽、安全帽和白纱手套

B.布头披、乳胶手套、塑料手套、塑料工作服

C.气衣、气面罩和带空气瓶的呼吸面具

101.禁止在控制区绿区的公共通道存放接触剂量率A的放射性物品

A≥50μSv/hB≥0.1mSv/hC≥2mSv/h

102.工作时穿上气面罩、纸衣、塑料鞋套、乳胶手套等附加防护用品,出污染区时脱下这些附加防护用品的顺序是  B  。

A.乳胶手套、塑料鞋套、纸衣、气面罩   B.气面罩、乳胶手套、纸衣、塑料鞋套

C 乳胶手套、纸衣、气面罩、塑料鞋套   D.气面罩、塑料鞋套、乳胶手套、纸衣

103.剂量限值是指C

A外照射B内照射C内照射与外照射之和

104.下列不属于时间防护法的是D

A做好准备工作B人员培训C剂量分担D穿戴防护用品

105.不需办理《高辐射风险工作许可证》的是C

A进入红区工作B运行期间进入反应堆厂房C进入辐射黄区

106.探伤的工作负责人的资质是A

A辐射防护二级B辐射防护一级C有《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

107.在控制区外射线探伤的隔离边界剂量率应小于A

A2.5uSv/hB7.5uSv/hC10uSv/h

108.探伤现场须具备F

A.射线探伤许可证B.剂量率仪和个人剂量计

C.辐射警告标志和警告带D.专用声光报警

E.A+C+DF.A+B+C+DG.A+B+C

109.宁德核电站规定的年个人剂量管理限值为BmSv。

A.7B.15C.18D.50

110.宁德核电站厂区分为A。

A.非限制区、监督区和控制区B.非限制区、保护区和控制区

C.保护区、加强保护区和控制区D.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

111.辐射防护是核电站C的共同责任。

A.辐射防护组B.保健物理处C.所有工作人员D.辐射防护人员

112.当工作人员遇到停工待检点“H”时应该C

A可由辐射防护人员同意,由工作负责人自行检查

B工作人员只需注意就行,不必经辐射防护人员检查

C必须经辐射防护人员检查,签字后才能继续工作

113.放射性物品装卸车必须在 C 进行

A,监督区   B非限制区C控制区的过度区  

114.放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有C

A辐射防护一级授权B工业安全二级授权

C辐射防护二级授权D核安全一级授权

115.从事放射源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A

A辐射防护一级授权B工业安全二级授权

C辐射防护二级授权D核安全一级授

116.皮肤和四肢(手和脚)年当量剂量限值C

A.150mSvB.200mSvC.500mSv

117.眼晶体年当量剂量限值A

A.150mSvB.100mSvC.200mSv

118.当工作人员遇到见证点“W”时,应该B

A可不必通知辐射防护人员,继续工作

B必须通知辐射防护人员,但可经辐射防护人员同意,工作负责人自行检查确认后就可

继续工作

C必须由辐射防护人员检查确认后才可以工作

二、多选题

1、核电厂常见的辐射类型有ABCD。

A.α辐射B.β辐射C.γ辐射D.中子辐射

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是ACD。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剂量最小化C.对个人剂量的限制D.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3、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其能量转移的主要方式是AC。

A电离B吸收C激发D俘获

4、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ABC。

A光电效应B康普顿效应C电子对效应D中子效应

5、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

ABCD。

A.时间防护法B.距离防护法C.屏蔽防护法D.源项控制法。

6、进入下面哪些AC区域前,必须办理《高辐射风险工作许可证》。

A.红区B.绿区C.橙区D.绿区

7、凡是进入控制区的人员都必须穿戴连体工作服、安全鞋、纸帽、安全帽、ABD

等衣物。

A.T恤B.工作袜、C.铅衣D.细纱手套

8、办理控制区正式通行证必须具备的文件是ABCD。

A.进厂磁卡号码B.辐射防护授权证书

C.个人最近5年受照剂量D.放射性工作适任性评价表

9、按工作条件和辐射风险,NDNP将工作人员(包括承包商员工)分为CD。

A.维修人员B.运行人员C.辐射工作人员D.非辐射工作人员

10、在现场工作中,可能引起个人电子剂量计EPD报警的原因有那些?

ABCD

A.累积剂量超过了剂量阈值B.现场剂量率超过了设定的阈值

C.仪表故障D.电池不够

11、常用的放射性活度的派生单位有ACD。

A.比活度B.衰变常数C.表面活度D.放射性浓度

12、对人体相对具有外照射危害性的辐射是ABCD。

A.γ射线B.X射线C.中子辐射D.β辐射

13、在堆停运时,外照射的来源主要是BD。

A.裂变中子B.裂变产物衰变产生的γ射线

C.裂变γ射线D.活化产物衰变产生的γ射线

14、当佩戴的个人电子剂量计EPD出现报警时,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AB

A.立即退出现场并查看仪表的显示B.通知值班RP人员

C.不予理会,继续干活。

D.自己把报警声音消掉

15、如果你要进入下图所示现场,请分析哪些辐射防护用品有可能需要使用的A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