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356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1)定义:

地球表面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可变性——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

差异性——区域划分的基础。

2.区域比较的方法

(1)区域定位——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

(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特征差异(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资源等)。

(3)分析在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人类活动差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人口)。

3.区域差异案例: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1)地理位置差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松嫩平原——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条件差异(热量/降水量/光照)

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

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3)土地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松嫩平原——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世界三大黑土区:

密西西比河(美国中央大平原)、乌克兰、东北三江平原和松辽流域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5)植被差异

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松嫩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人类活动差异:

(1)地理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①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②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③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④其他:

水产业发达;

松嫩平原——①耕作方式:

旱地耕作业;②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③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④其他: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春小麦:

春播秋收——适宜比较寒冷的地方种植

▲冬小麦:

秋播(次年)夏收

(2)地理环境差异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

②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③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松嫩平原——重化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4.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某些环境因素成为限制条件→→②把限制条件变为有利条件→→③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条件

※案例: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

船被广泛使用,水系成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天然水道;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限制条件;

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劳动力资源丰富,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工商业社会: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减少,耕地破碎,

粮食、棉花的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1)定义:

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

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

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

大众化应用——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RS):

获取地理信息

(1)关键装置:

传感器

(2)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业方面(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3.全球定位系统(GPS):

定位、导航

(1)定义: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用途: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三维坐标:

地理位置(经度和维度)、高程(海拔)

4.地理信息系统(GIS):

管理、查询、分析、处理

(1)应用:

城市管理

5.RS、GIS、GPS的判断

(1)“点”与“面”判断GPS

“点”选用GPS,“面”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预测、评估、计算、思考即“想”选GIS,只“看”不用“想”选用RS。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

分布:

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本质:

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表现:

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成因:

二因——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因素发生变异

强烈蒸发

↑↑

▲次生盐渍化:

大水漫灌→→→地下水上升→→→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次生盐渍化

▲石质荒漠化: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层裸露。

如我国南方地区的“红色岩漠”(流水侵蚀作用)

2.西北地区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界线:

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

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大山系和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部三山夹两盆: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周围高山高原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干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①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基本条件;

②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的干旱季节——动力条件;

(2)气候异常(主要自然因素)

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2)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5.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1)荒漠化防治内容

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

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治理措施(因地制宜)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生物措施:

绿洲外围的沙漠地带——封沙育草;

绿洲前沿地带——营造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工程措施:

沙障工程(草方格沙障)。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开发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的作用:

水气净美物(无)尘沙——“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热带雨林

(1)纬度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原因: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有暖流经过)

(2)三大集中分布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库;

④人类医学宝库。

4.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生长迅速;④群落生产力高;

5.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②生物循环旺盛,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③雨林植被一旦被毁,整个生态系统陷于崩溃,要恢复需要相当长时间;

6.雨林被毁的原因:

直接原因:

人类的开发——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

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根本原因: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7.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8.雨林的前途:

保护——从全球利益和社会利益考虑

开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

既开发又保护——在两种利益或目标之间取得协调

△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下,应该把保护防灾第一位。

9.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3保2设1结合)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②加强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④设立国家基金,使当地人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⑥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10.“湿地”问题

(1)定义:

湿地包括河湖、沼泽、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调节径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湿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气候大陆性增强;③旱涝灾害增多;④水质下降。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按使用状况分类

新能源:

潮汐能、生物能

常规能源:

煤炭、石油

2.分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

①资源状况;②市场条件;③交通条件。

3.山西省煤炭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多、广、齐、优、好)

①储量丰富(多);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燃烧发电);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冶炼钢铁)。

⑤开采条件好,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4.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5.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

①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②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③“三废”的治理(废水、废气、废渣);

④调整产业结构;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思路

河流特征

描述什么

如何描述

主要的影响因素

(径)流量/水量

大或小

气候、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含沙量

大或小

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地形坡度

汛期

(水位季节变化)

季节/长或短

大或小

补给类型、气候特征

结冰期(凌汛)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气温

流速

快或慢

地形、地势

凌汛的条件:

一是要有结冰期,二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要素

河流特征

描述什么

如何描述

描述的依据

流程

长或短

涉及长度的信息

流向

自()向()流

地势特征、方向的信息

流域面积

大或小

涉及面积的信息

支流、湖泊

多或少或无

读图

水系形状

向心状、放射状、扇形状、网状、不对称状、平行状、树枝状

地形、地势特征

河道状况

宽窄、深浅、曲直

读图

落差

大或小

地形、地势特征

3.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水能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4.河流的航运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

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5.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常用答题用语

治理原则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分洪、蓄洪

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6.流域开发的分析思路

(1)确定河流的自然地理背景(气候、水文、地形、植被、资源);

△这些开发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分析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和工农业);

(3)判断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针对问题和流域的优势提出治理和发展措施。

7.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

①上游河段发电(梯级开发):

水量大、落差大

发展旅游:

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

生态保护(建设自然保护区):

河流水源地、保护水质

地处山区、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②中下游河段航运:

水量大、水流平稳,有利于发展航运

防洪:

洪涝灾害多发,要注意防洪

灌溉:

河流中下游平原为主要的农业区

8.大坝的经济效益:

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9.埃及阿斯旺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

(1)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连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

(2)尼罗河下游流量、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缩小,海岸侵蚀后退;

(3)尼罗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

(4)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5)库区沉淀了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下游水质恶化;

10.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流水沉积作用

※河口无形成明显三角洲的成因分析(思路):

①河流含沙量少;②河流水量大、流速快;③河口地区落差大。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

(1)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适宜喜凉作物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亚麻等),

一年一熟,但农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地形:

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三类地形,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高原:

内蒙古高原

山地: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水源:

河流众多,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①良好的工业基础:

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③地广人稀,有利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④市场需求量大;

⑤政府支持。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

4.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①耕地面积广大;②机械化水平、地区专业化水平高;

③生产规模大;④人口密度小。

5.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②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条件: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但上升;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关键条件)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①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②浙江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③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④东北模式:

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区位优势: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家政策;侨乡

特点:

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相对缓慢。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升级的原因: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渐失;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发达国家或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特点:

成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5.珠江三角洲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珠三角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不如长三角;经济腹地小。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追求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规模。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6.针对以上存在为题采取的对策:

①产业结构调整;

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和管理。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分布不均;②资源的供需矛盾;

3.西气东输工程

(1)一线: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

(2)二线: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并给铁路、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

东部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5.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①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部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落后;

③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工农业不发达,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6.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对调入区的影响

对调出区的影响

资源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缓解能源紧缺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7.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能源输出地)发展的影响

①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能源优势;

②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8.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能源输入地)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缓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④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⑤减轻环境污染,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产业转移

(1)定义: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低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4.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规律:

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渐转移

5.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的原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应提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6.产业转移的形式:

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对外设立工厂,

设立研发机构(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7.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

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重点发展开发期、增长期阶段的产业(信息产业);

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重点发展成熟期、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纺织工业)。

②产业转移通过企业将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转移国:

产品的设计与营销,附加值高

转移对象国:

产品的加工,附加值低

 

产品生命周期

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衰退期(D)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②伴随着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转移国:

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转移对象国: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