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4140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docx

中级机动车教练员考试复习

✧简答题

一、雨天行车的交通特点和安全行车的方法?

答:

(1)雨天行车的交通特点:

①视线模糊;②路面湿滑。

(2)雨天安全行车方法:

①加强日常维护;②改善驾驶视线;⑧仔细观察路况;④适当加大行车间距;⑤避免太靠近路侧行驶。

二、行驶车辆发生突发故障,应如何处置?

答:

1)在一般道路上发生突发故障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时,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10m处设置警告标志,必要时迅速报警。

(2)在夜间发生突发故障,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100M处设置警告标志,同时开户示廓灯和尾灯。

(3)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故障,必须提前开启右转向灯驶离行车道,停在应急车道内或右侧路肩,同时在来车方向150m以外设置警告标志,并开启危瞳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必须立即开启示廓灯和尾灯。

三、情绪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有哪些?

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的情绪,带有高兴和骄傲的情绪时,驾驶员易于分散注意力,降低对交通情况的判断能力,或者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开“英雄”车,带有生气和仇恨的情绪时,驾驶员也容易分散注意力,操作失误会增加,甚至有开“斗气”车的影响。

行车前产生强烈情绪时,驾驶员应及时通过心理调节,进行化解。

四、大型客、货车的交通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答:

大型客、货车的交通特性:

(1)车身大、盲区大。

(2)惯性大、制动较慢、转向困难。

遇到大型客、货车的防范措施:

遇到大型车时,要注意提前减速,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特别要留意观察盲区内的交通信息,发现情况立即避让或停车。

在不能摸清盲区内交通的情况下,不要强行超车。

五、安全驾驶的影响因素?

答:

1)情绪、精神压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2)交通冲突中的紫外控制和礼让。

3)疲劳驾驶的危害和预防。

4)注意力不集中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5)饮酒和药物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六、转向突然失控的应急驾驶方法?

答:

(1)充分利用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避免紧急制动。

当发生转向失控时,要及时将车速降下来,车速较高时,不要彩用紧急制动来降速,否则容易发生车辆侧滑,造成车辆倾翻。

此时驾驶员要立即松抬加速踏板,逐渐踏下行车制动踏板或者配合使用驻车制动达到停车的目的。

(2)发出警示信号。

在采取制动措施的同时,注意及时将危险警示信息传递出去,提醒道路上的其他车辆以及行人注意。

如开启危险警报灯、开大灯和鸣喇叭、挥手示意等。

七、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

答:

交通事故责任通常分为五级:

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彼此对应的,即全部责任对应无责任、主要责任对应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对应同等责任。

八、夜间安全行车的方法?

答:

1)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行车距离。

2)合理使用灯光,避免开车内照明灯和注视来车灯光。

3)正确判断路况。

4)避免疲劳,去除睡意。

5)出车前加强车辆的检查和维护。

 

九、行车速度与视觉、制动距离的关系?

答:

1)人的视野会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变窄。

当车速为40km/h时,视野范围可达90°—100°,车速90km/h时,视野范围只有40°。

也就是说,速度越快,驾驶员越看不到近处周围的情况。

而且单位时间内遇到的情况也越多,行驶的危险性也越大。

2)行车速度加快,制动距离增长。

当车速是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就会达到原来的4倍。

也就是说,速度越快,制动的非安全也越大,发生事故的几率就更大

一十、行驶车辆发生爆胎的正确处理措施?

答:

(1)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轮胎突然爆裂时,应握稳方向盘,立即平稳停车,不能急刹车。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应尽量控制住车辆,驶入安全地带后停车。

(2)前轮胎爆裂时,要轻踩制动踏板,用手握稳方向盘及时矫正方向。

(3)后轮胎爆裂时,可反复踩踏制动踏板,使车辆的重心前移,同时双手紧握方向盘。

 

✧论述题

一、试述操作动作的准确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操作动作的反应时间与驾驶动作有何关系?

答:

1)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方向、幅度、速度和力量。

2)驾驶动作的反应时间有以下规律:

动作越熟练,反应时间越短,动作越生疏,反应时间越长,对强的刺激物,反应时间短,对弱的刺激物,反应时间长,简单的动作,反映时间短,复杂的动作,反映时间长。

二、试述汽车驾驶技能形成有那几个阶段?

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答:

驾驶技能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基础学习、动作提高、动作熟练、动作完善四个阶段。

1.驾驶基础学习阶段

基础学习阶段使驾驶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主要是讲解、示范,让学员模仿练习分解动作,逐渐掌握单一的整体动作。

2.驾驶动作提高阶段

主要通过跟车指导、讲解,让学员逐步熟练基础驾驶动作,把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综合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动作定势,能正确的进行驾驶操作。

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让学员自己体会每个动作的细节,把握动作的准确性,缩短操作时间,逐步使动作熟练、完善。

3.驾驶动作熟练阶段

这个阶段是适应道路交通环境的变化,能够准确、灵活、连续地训练,在心智技能的作用下,将一般驾驶操作动作转换为熟练的动作,形成完整、熟练的驾驶技能。

这个阶段的训练,要侧重于巩固基础动作,提高在一般道路交通情况下观察、判断、操作等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员安全驾驶意识和安全驾驶习惯的养成

4.驾驶动作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是无意识地进行驾驶操作的阶段。

学员经过长时间的驾驶操作实践,驾驶经验逐步丰富、技能逐渐巩固、完善和协调,能够独立进行驾驶操作。

这个阶段的训练,教练员侧重于帮助学员建立协调和完善的动作系统,从观察能力、注意力、感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员的心智技能,适当加强特殊条件驾驶和紧急情况驾驶等理论教学,提高学员处置突发情况的理论水平。

三、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员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

答:

(1)培养学员具备较熟练的驾驶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安全知识.由于交通肇事的主要因素是驾驶员,所以预防交通事故,要从培养驾驶员着手,使他们具备较熟练的驾驶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安全知识。

(2)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平时事故苗头较多的驾驶员,必须有针对性地从心理、生理特性这方面找出规律,克服不良的行车习惯和作风。

交通管理机关应该经常开展驾驶员安全学习活动,加强对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四、试述车辆着火的应急处理措施?

答:

(1)车辆着火时,驾驶员应立即切断油源(关闭油箱开关,搬走车上的燃油),关闭点火开关,避免产生车辆爆炸。

(2)迅速撤离乘客,尽早逃离危险环境。

(3)当车辆油路着火时,要用消防器材补救,也可以采用棉衣、棉被、篷布、衣物等覆盖使其窒熄。

扑救汽车火灾时,还应注意保护好外露的皮肤。

若事故现场有浓烟和毒气弥漫,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以免烟火灼伤呼吸道或导致窒息。

(4)如果是在停车场发生火灾,应迅速将其他车辆疏散,或将着火车辆驶离危险区及人口稠密的地方,再设法灭火。

(5)火势较大难以扑灭的要及时报警、报消防(电话:

122、119、110)。

 

五、试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如何进行两种技能的训练?

答:

按驾驶人主体运动方式包括:

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按驾驶人应掌握的对象包括:

驾驶理论知识和实际驾驶操作。

按安全的属性分为驾驶安全意识和驾驶安全操作。

具体分述如下:

1.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主要是指驾驶人的肌肉运动。

它表现在驾驶人身体的外部动作上以及对事物的直接行动,通过练习和训练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它在完成驾驶任务时,所涉及的是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

如操作方向盘、换档等都属于动作技能。

而心智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时的心智活动形式。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并以思维为中心。

如驾驶人根据道路、交通情况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判断、反应等都属于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的驾驶技能。

学习驾驶的初期,主要是形成过硬的动作技能。

学习的后期主要是建立和形成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的心智技能,并相互补充、相互定位。

在独立驾驶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心智技能。

所以在复杂的现代交通环境中,心智因素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实操题

一、车辆出车前的检查项目及要求?

答:

(一)检测项目:

1、外观清洁:

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清洁,保持车容整洁。

2、燃润料补给:

各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电解液补给。

3、安全检视:

轮胎、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部位和发动机运转状态检视。

4、车辆安全检视部位:

分为左前部、左中后部、车后部、右中后部、右前部、车前部、驾驶室内部等7个部分。

(二)检查要求:

1、车辆外部的检查

(1)观察停车位置的地面是否有可疑水迹(因开空调而出现的小量滴水可视为正常),检查车底是否有燃油、机油、水或其他液体渗漏。

(2)轮胎及螺栓:

气压标注,无夹石,无破裂;轮胎螺栓齐全、我松动。

(3)牌照、灯光:

完整、有效、清晰。

(4)横、直拉杆及球头:

不松脱、不碰擦。

(5)制动管路、储起、储气筒:

完好、无漏气。

(6)钢板弹簧及U型螺栓:

要求齐全,无断裂、无错位、挠度正常、无松动。

(7)后视镜:

要求完好、调整得当。

2、驾驶室内部的检查

(1)制动踏板:

踩下自如,抬起回位迅速;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为10—15mm。

(2)离合器踏板:

踩下自如,抬起回位迅速;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30—40mm。

(3)驻车制动操纵杆:

移动量3—5齿为合适,锁紧有效。

(4)方向盘:

转动灵活、操纵轻便、无阻滞。

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应小于15°

(5)发动机:

要求无异响。

(6)雨刮器:

完好、有效。

3、发动机舱内的检查

(1)润滑油:

油量正常、色清、无杂质。

(2)散热器:

要求无漏水,冷却水量充足。

(3)制动液:

要求充足。

制动液量在贮液罐的上限(MAX)与下限(MIN)刻线之间。

(4)蓄电池:

要求清洁、无漏液、连接牢靠。

电解液浸过极板10—15mm为宜。

(5)风扇皮带:

要求无起皮、无脱壳、无破损。

(6)发动机高压线:

要求无松脱

二、车辆行驶途中突然出现制动失灵时,驾驶员应如何处置?

答:

驾驶员正确掌握制动失效的应急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稳定方向,合理实施发动机制动。

驾驶机动车遇制动失灵时,要沉着冷静,应当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实施发动机制动,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双手稳握方向盘控制方向,利用抢挂抵挡减速或使用驻车制动器配合制动,但驻车制动不能一次拉紧。

下坡时突然失灵,要迅速逐级或越一级减档,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迅速利用避险车道成上坡道减速停车。

紧急情况下,可用车身靠向山坡、路旁的岩石或树木碰擦,迫使车辆减速停车,不可采用拉紧驻车制动或越多级减档的方法减速。

(2)避让中要做到“先避人,后避物”。

以免扩大事故。

(3)确保车辆不发生倾翻。

三、行车途中发生爆胎时,驾驶员如何应急处置?

答:

1、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轮胎突然爆裂时,切忌慌乱中向相反方向急转方向盘或急踏制动踏板,应握稳方向盘,尽量采用“抢档”的方法使车辆减速,平稳停车,不能急踩制动踏板。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应尽量控制车辆,驶入安全地带后停车。

打开危险指示灯。

2、前轮胎爆裂时,危险较大,应松抬加速踏板,要轻踩制动踏板使车辆缓慢,用手稳握方向盘、及时矫正方向,尽可能将车逐渐停靠在路边。

3、后轮胎爆裂时,可反复踩制动踏板,双手紧握方向盘,控制车辆保持直线行驶。

四、行车途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如何应急处置?

答:

车辆发生火灾时,切不可惊慌失措,应迅速掌握失火部位,冷静地采取果断措施,从而降低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防止火势蔓延

(1)将车辆停在远离加油站等的空旷地带,设法救火,以防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2)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应将车辆停靠在路肩上并尽可能远离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以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3)发动机着火,应迅速关闭发动机,不打开发动机罩,从车身通气孔等进行灭火。

(4)因翻车、撞车等事故引起火灾时,首先抢救伤员并对车辆采取有效扑救措施使其窒熄。

二、灭火方法、逃离火灾

1)车辆着火时,驾驶员立即切断油源(关闭油箱开关,搬走车上的燃油),关闭点火开关,避免产生车辆爆炸。

2)迅速撤离乘客,尽早逃离危险环境。

3)当车辆油路着火时,要用消防器材扑救,也可以采用棉衣、棉被、篷布、衣物等覆盖使其窒熄。

扑救汽车火灾时,还应注意保护好外露的皮肤。

若事故现场有浓烟和毒气弥漫,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以免烟火灼伤呼吸道或导致窒息。

切不可用水,要做好防爆工作。

4)使用灭火器时,人要站在上风处,尽量远离火源,灭火器要瞄准火源,借风势将灭火器泡沫吹响火源。

如果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灭火,切不可盲目灭火,应及时求助。

5)如果是在停车场发生火灾,应迅速将车辆疏散,或将着火车辆驶离危险区及人口稠密的地方,再设法灭火。

6)火势较大难以扑灭的要及时报警报消防(电话122、119、110)。

五、行车途中因交通事故出现伤员时,驾驶员如何采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

答:

(一)判断危重病情

在行车途中因交通事故出现伤员时,驾驶员应对伤员作初步评估,可通过检查伤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对危重病情予以判断。

1.意识

先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醒,高声呼唤、轻拍、推动时伤员会睁眼或有肢体反应,表明伤员有意识,否则表明意识丧失,以陷入危重状态。

2.气道

伤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检查清除。

3.呼吸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疏通气道后,对无反应的伤员进行呼吸的检查,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4.循环体征

可通过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等情况进行判断,正常人心跳每分钟60—80次,儿童每分钟1110—120次。

严重心脏急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严重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超过每分钟100次;或减慢,每分钟40—50次,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均为心脏呼救信号。

5.瞳孔反应

当伤员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到针尖大小,也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

对上述生命体征进行判断后,再对伤员的头、颈胸腹、盆腔和脊柱进行检查,是否有开放性损伤、骨折、触痛、肿胀等体征。

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应立即止血。

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二)交通事故对伤员的处置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可能是第三者受伤或乘客受伤,可能是单人也可能是多人受伤,抢救时应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伤。

抢救过程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把伤员救离事故现场,尽量选择救护车能够接近的安全地点实施抢救。

2.伤员被卡不能自行下车是,要尽可能设法分开物体,设法轻柔地将伤员移出车内,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3.抢救伤员时,如发现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步骤如下:

(1)将伤员放置于心肺复苏体位,救护人跪于病人的一侧。

(2)采用仰头举颏,打开气道,判断呼吸,用5秒,看,听,感觉检查伤员呼吸。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捏紧鼻翼,包紧嘴唇,连续吹气2次,每次2秒,同时观察胸部起伏。

(4)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观察有无咳嗽和其他运动,用5—10秒判断有无心跳。

(5)心脏挤压定7位,救护人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沿伤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处。

(6)定位准确,双手掌根垂直向下用力,下压深度4—5厘米,连续15次胸外挤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挤压操作反复进行,吹气,挤压之比为2:

15,每3—4分钟停止一次操作,检查呼吸与循环。

4.应尽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员,可以使伤员平卧,减少运送途中的再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