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42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语句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身可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③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④非同源染色体数目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⑤l个DNA分子只能转录出1种1个mRNA

⑥人类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丢失的结果

⑦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⑧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⑨人体某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02从细胞质出来进入组织液共穿过2层磷脂分子层

A.⑥⑧⑨B.①④⑦C.④⑧D.④⑤⑥⑨

2.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

③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

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

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

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

⑦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

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

A.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B.以⑤④为实1组,①为对照组

C.以②为实验组,④为对照组D.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3.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存在于线粒体中也存在于叶绿体中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后产物一定有四种

C.组成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分子可以运动

D.神经细胞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在不断更新

4.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pH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5.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淸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其呼吸方式

C.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在屏幕上的连续光谱中变暗的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6.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葡萄糖

B.若利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利用小麦幼叶作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所得色素带只有两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

7.下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与细胞分裂图所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

A.该生物是动物,因为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B.若戊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C.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D.乙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8.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

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处于图1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②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1:

1

③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丁细胞处于DE段

④图2中甲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⑤图1中C→D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所致

A.①⑤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⑤

9.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试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试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

如图:

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童碘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

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结果是()

A.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B.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

C.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D.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

10.植物在干旱等不良环境下细胞会出现PR-5蛋白,研究人员从干旱胁迫与恢复水供应(复水)后的番茄植株的根茎叶细胞中提取的总RNA,测定细胞中PR-5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如下表。

正确的说法是()

萎蔫

复水2h

复水4h

复水8h

复水24h

对照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检出;“-”表示未检出,“+”越多表示相对含量越多。

A.干旱导致萎蔫的植株PR-5基因被破坏

B.对照组说明在叶分化过程中PR-5基因丢失

C.复水后根比茎叶产生了更多的PR-5基因

D.干旱后复水促进了PR-5基因的表达

11.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B.④转变成C0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同一场所

C.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8O2

D.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12.随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使抗寒力逐渐增强。

右图表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温度、含水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温度的改变是呼吸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自由水的数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正相关

C.蒸腾作用散失水量的上升是含水量百分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D.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3.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下图所示实验。

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l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为(3y—2z-x)/6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

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3小时再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

D.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14.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l>h2Ma>MbB.hl>h2Ma

C.hlMb

15.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假设该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是ml),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变化

充分光照下

黑暗处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22.4

44.8

......

......

CO2增加量

......

......

11.2

22.4

A.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积累的葡萄糖是0.06克

B.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0.09克

C.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是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消耗葡萄糖0.51克

D.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是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0.78克

16.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17.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酒精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毒害作用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计数的细胞过少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B.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可判断细胞死活

C.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酒精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

D.30%以上酒精溶液可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丧失选择透过性

18.如图甲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

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红细胞细胞内液浓度与9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

B.250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19.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由于细胞膜透性被破坏,色素渗出,使水的颜色变红

20.己知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Z染色体上

B.过程Ⅰ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但没有体现细胞识别的功能

C.阴阳蝶的出现是因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21.若“X→Y”表示X—定能推理得出Y结论,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X表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Y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

B.X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Y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X表示孟德尔的假说“F1的高茎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Y表示F2出现3:

1性状分离比

D.X表示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不同时刻离心分离DNA,出现轻、中、重三种条带;Y表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2.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

圆眼残翅:

棒眼长翅:

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雌性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23.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携带A和携带a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

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配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可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可为Aa

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可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可为AA或aa

24.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

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

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25.假设猫的双瞳同色与双瞳异色是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

现有三只猫,有两只双瞳同色,一只双瞳异色。

让两只双瞳同色猫交配,多次繁殖出许多小猫,大概有2/3双瞳同色,1/3双瞳异色。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①双瞳异色为隐性性状

②此三只猫中可能有一个纯合子,子代双瞳同色猫有两种基因型

③若三只猫自由交配,繁殖多次,生下许多小猫,则双瞳同色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各占1/2,双瞳异色全是纯合子

④双瞳同色和双瞳异色猫交配一次,生出的若干只子代可能全为双瞳同色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④

26.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早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27.在搭建DNA分子棋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28.研究发现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纯合黄豆与纯合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为1/4黄豆,1/2花脸豆,1/4黑豆,这种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则()

A.种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性状

B.红色花与白色花杂交后代为粉色花也属于镶嵌显性

C.镶嵌显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花脸豆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29.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灰色由显性基因(CG)控制,控制黄色、黑色的基因分别是CY、c,CG对CY、c为显性、CY对c为显性。

但其杂合子的性状表现因受性别等影响可能不能形成对应的表现型。

下表是一组小鼠杂交实验的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F1雌鼠(只)

F1雄鼠(只)

杂交1

纯合灰鼠×纯合黄鼠

灰色36

灰色:

黄色=17:

18

杂交2

纯合灰鼠×纯合黑鼠

灰色x

灰色:

黑色=y:

z

杂交3

纯合黄鼠×纯合黑鼠

黄色22

黄色:

黑色=11:

9

杂交4

杂交1子代灰鼠×纯合黑鼠

A.杂交1的F1雄鼠中灰色和黄色的基因型相同

B.杂交2的F1中CG和c的基因频率都是50%

C.杂交3的F1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c

D.杂交4的结果中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

30.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

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二、填空题(共40分)

31.(12分)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D表示。

C0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

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倍。

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

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不同。

(3)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通入C0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0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卡尔文通过停止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下图中的。

②卡尔文通过停止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找到了固定CO2的物质。

③上述实验中卡尔文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

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而分离开。

32.(10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

(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

(注:

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有人探究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

(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起点复制的。

33.(9分)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

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性别

表现型

野生型

只有黑体

只有粉

红眼

只有短腿

黑体粉红眼

粉红眼短腿

黑体短腿

黑体粉红眼短腿

雄性

25

26

25

27

27

23

26

25

雌性

26

24

28

25

26

25

25

24

(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号染色体上。

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会/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

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

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34.(9分)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由等位基因A-a(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将一只短刚毛雌蝇与一只长刚毛雄蝇杂交,得到的F1表现型为1/3短刚毛雌蝇、1/3长刚毛雌蝇、1/3长刚毛雄蝇。

将F1中的长刚毛雄蝇与长刚毛雌蝇杂交,F2都是长刚毛。

将F1中的长刚毛雄蝇与短刚毛雌蝇杂交,F2得到1/3短刚毛雌蝇,1/3长刚毛雌蝇,1/3长刚毛雄蝇。

为研究该基因的位置及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完善下列有关分析。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X染色体,雄果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条X染色体。

⑵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短刚毛为性性状,且基因型为的雄性个体致死。

(3)若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它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上述两种可能中,长刚毛均对短刚毛为性,致死的基因型依次为、。

(4)果蝇的眼形性状遗传中,也存在类似的致死现象。

已知果绳的圆眼(B)对棒眼(b)为显性。

两只圆眼果蝇杂交,F1全为圆眼,但雌雄的比例为2:

1。

分别提取该杂交系的相关个体的相关DNA片段,经过限制酶切割、电泳后,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则该基因位于(填“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雄性中致死的基因型为。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CDCDC6----10BDDBD11----15CCDDD

16---20CCDCC21----25DCCCD26----30DDCCC

二.填空题(共40分)

31.(12分)

答案:

(1)③和④丙酮酸ATP和[H]8

(2)30℃3.520℃最适温度

(3)①光照A②C02的供应③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

32.(10分)

答案:

(1)(规则)双螺旋复制起点数量

(2)如下图

(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

33.(9分)

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Ⅳ不会

(2)4EeRrTt×Eerrtt、EeRrtt×EerrTt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