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4738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防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防火防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火防爆.docx

《防火防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火防爆.docx

防火防爆

加氢装置防火、防爆、防中毒

目录

1加氢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1

1.1加氢产品火灾危险性1

1.2加氢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3

1.3 加氢装置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5

2防火防爆防毒常识9

2.1燃烧及燃烧条件9

2.2爆炸13

2.3 防止中毒17

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消防器材的使用21

3.1 灭火剂21

3.2 灭火的基本方法23

3.3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25

4 装置安全操作规程28

4.1安全操作总则28

4.2装置开工安全操作规程29

4.3正常生产安全操作准则31

4.4装置停工安全规程34

4.4.1装置停工34

4.5装置检修安全规程36

4.6装置检修质量验收39

5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技术41

5.1用途………………………………………………………......42

5.2构造…………………………………………………………...43

5.3作用…………………………………………………………..43

5.4使用中注意事项……………………………………………..44

6冬季安全生产防冻、防凝46

6.1冬季安全生产特点…………………………………………..46

6.2防冻原则……………………………………………………..46

6.3解冻原则……………………………………………………..47

6.4防冻、防凝、防滑的一般要求……………………………..49

1加氢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1.1加氢产品火灾危险性

1.1.1、易燃性

石油产品的燃烧特性主要用闪点来衡量。

对于易燃液体,由于燃点和闪点很接近,闪点就已经饱含了燃点的因素。

闪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就越大。

反之着火的危险性就小些。

但是当闪点较高的油品被加热,其受热着火的危险性仍是存在的。

按其闪点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两种,闪点等于或小于45℃的属于易燃液体。

1.1.2、易爆炸

当石油产品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火既能爆炸,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该物质的爆炸上限和下限范围。

某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或爆炸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在着火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空间的油蒸汽浓度是随燃烧状况不断变化的。

因此。

燃烧和爆炸往往的相互转变和交替进行。

1.1.3、易蒸发

凡是比重轻的产品,其蒸发速度相对快些,它们的闪点比较低,因此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加氢原料产品的蒸发速度同下列因素有关:

(1)温度: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蒸发面积:

液体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蒸发表面空气流速:

速度越大,蒸发越快。

(4)液面蒸发压力:

压力大,蒸发慢;压力小,蒸发快。

(5)比重:

液体比重大,蒸发慢;比重小,蒸发快。

凡是蒸发速度快的产品,其蒸发的油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易超过爆炸下限而形成爆炸混合物。

1.1.4、易产生静电

在石油产品中,杂质是自然存在的,其含量虽然微小,但足以使油品介质带电。

当油沿着管道流动,在与罐壁摩擦或运输过程中,因受到振荡与罐壁冲击时,都会产生静电。

它们属半导体,产生的静电电极不易消除。

1.1.5、易流动扩散

油品都具有流动扩散的特性。

而油品流动扩散的强弱取决于油品本身的粘度。

粘度低的产品,它们的流动扩散性很强,如果有泄漏,很快就会向四周流散,这就成为火灾的危险因素。

重质产品的粘度虽然很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能增强其流动扩散性同样可造成火灾。

1.1.6、易沸腾突溢

重质油品发生沸腾突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辐射热的作用

油罐发生火灾时,辐射热向四周扩散的同时,也加热了油品的液面,随着时间的延长,被加热的液层越来越厚,当温度不断增高,油品被加热到沸点时,燃着的油品就沸腾溢出罐外造成火势扩大。

(2)热波的作用

油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在燃烧时,首先烧掉表面的轻馏分。

而剩下的重馏分则逐渐下沉,并把热量带到下面,使油品逐层向深部加热而沸腾突溢。

(3)水蒸气的作用

如果油品含水或油层中包裹游离状态水份,当热波面与油中悬浮水滴相遇或达到水层高度时,水被加热汽化并形成汽泡,水蒸发为蒸汽后体积增大,以很大的压力急剧冲击液面,把着火的油品带上高位,形成巨大的火柱。

由此可见,决不能因为重质油品闪点,着火危险性小,而放松重质油品的防火工作。

1.2加氢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炼油装置一般具有易发生火灾的危险,这是由于石油产品的性质所决定的。

但对于加氢装置来说,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更大。

这是因为,加氢装置不但具有高温高压和氢气存在的特点,而且整个加氢过程都是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器内聚集大量的热量,不但对温度控制带来困难,而且对设备也造成威胁。

由于原料中的含硫在加氢反应过程中被脱出生成H2S,对设备造成硫腐蚀。

由于温度、压力较高,加之有氢气存在,还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和应力伤害。

因此,设备泄漏,疲劳破裂的机会较多,着火爆炸的危险性也就最大。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2.1因泄漏引气火灾或爆炸。

由于加氢过程中采用温度压力较高,油品和氢气共存呈气相状态,漏出来后和空气接触,立即自然着火,如果泄漏很大,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爆炸混合物而着火爆炸。

尤其是在厂房内不流通,氢气泄漏后不易飘散,很容易聚集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即发生爆炸。

1.2.2由于操作不当,压力、温度升降过快,造成设备管线泄漏,变形破裂引气爆炸着火。

1.2.3由于H2S、H2腐蚀,使设备管线减薄或穿孔破裂而发生爆炸着火。

1.2.4由于应力腐蚀,钢材内部应力集中,塑性变差,使设备管线裂纹或破裂而爆炸着火。

1.2.5由于设备超压超温引起爆炸着火。

1.2.6由于操作人员乱排乱放易燃易爆物质而发生爆炸着火。

1.2.7由于在氢气、液化气等易燃气体集中区域内用铁器敲打设备,从高空乱扔铁器或穿带钉子鞋,机动车辆进入而引起爆炸着火。

1.2.8因设备接触不好,产生静电或雷击引起爆炸着火。

1.2.9因违章在装置内动火,吸烟等引起着火或爆炸。

1.2.10因电器设备不防爆,绝缘不好产生电火花而发生爆炸着火。

1.2.11装置开工或停工,因置换不合格发生爆炸。

1.2.12加氢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的因素很多。

从实践中我们只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遇事处理果断、迅速、准确,就能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事故往往都是因为责任的不强,思想麻痹,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因技术不熟练,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甚至错误操作造成的。

1.3 加氢装置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

装置内的火源:

加热炉火、反应热、电火花、局部维修用火、机械摩擦、撞击火星、违章吸烟、照相闪光、录像摄像等,这些火源经常是引起易燃易爆物着火或爆炸的原因,控制这些火源对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安全运转,对装置正常生产中的防火防爆作如下规定:

1.3.1、在装置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动火。

如果局部设备或管线需要维修动火,能卸下的设备或管线应卸下移至远离装置的安全地点进行动火。

如不能卸下,应切断有关阀门,并用金属盲板隔离。

1.3.2、局部维修动火严禁利用与生产设备、管线有关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电焊把有破损的部位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以防产生电火花。

1.3.3、机动车辆严禁在装置内行驶,如因生产需要,必须经安全部门批准,并装有火星熄灭器。

1.3.4、不准穿带钉子的鞋进入装置,不准随意抛掷金属物件或用金属物件敲击设备管线。

1.3.5、严禁在装置内吸烟,严禁将打火机、火柴带入装置内。

1.3.6、禁止在装置使用照相机、录像机、通讯设备。

1.3.7、操作人员上班前8小时不得饮酒,更不允许酒后上岗。

1.3.8、严禁用轻质油擦洗设备、管线和工具,油抹布,油纱布容易自然引起火灾,应放置在安全地点或装入金属桶内。

1.3.9、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对有引起电火花危险的电器设备和仪表,应采用氮气正压保护。

1.3.10、禁止在装置内将氢气、液化气等向地面排放,更不允许向地沟、下水排放。

1.3.11、发生易燃易爆气体泄露时,应采取水蒸汽冲淡掩护,发生火灾要用惰性气体灭火。

1.3.12、严禁在高温设备管线上烘烤衣服、食品等易燃物。

高温设备管线严禁用水浇淋。

1.3.13、无有效措施、无安全部门和公司负责人在场,严禁拆卸高温设备管线,防止高温液体喷出着火。

1.3.14、严禁带压紧固法兰、阀门盘根。

1.3.15、要防止跑、冒、滴、漏,因跑、冒、滴、漏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1.3.16、严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操作人员有权制止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1.3.17、加热炉点火前应先用蒸汽吹扫置换炉膛,合格后方可点火。

加热炉不允许在正压下操作,防止火焰喷出。

1.3.18、加氢系统,压缩系统,制氢系统引氢气前,必须经氮气置换,含氧气量小于0.5%为合格。

1.3.19、受压容器及其他设备的安全设施必须灵活好用。

装置设置的消防器材及工具,特设的防护用品,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列入交接班,公司定期检查,不能移作它用。

1.3.20、未经安全防火教育不准进入生产岗位,未经岗位安全及操作技术考核合格不得顶岗操作。

1.4装置初起火灾的补救与事故处理预案

加氢装置发生火灾后,情况十分紧急。

在场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对初起火灾进行补救,将其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有效的控制火势的发展和蔓延,万万不可贻误战机。

为此,做出如下与预案:

1.4.1人员安排

(1)加氢主操:

坚守主控制、报火警,随时作反应系统紧急放空。

(2)化验班长:

坚守化验室。

(3)制氢外操:

为消防车引路。

如制氢系统发生火灾时,由压缩操作为消防车引路。

(4)加氢外操、分馏主、外操、压缩操作人员、锅炉操作人员、化验室人员、贮运人员、保安人员一起到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用灭火器、消防蒸汽进行灭火。

(5)班长全面指导。

1.4.2报火警

装置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无法控制,立即打火警电话119报告消防队,以使其及时赶到现场扑救,报警早损失小,报警人员要讲清着火单位、部位和着火物质,最后报告自己的姓名。

1.4.3制氢外操就近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1.4.4赶到现场人员除对受伤人员施救外,事故本岗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质和物质来源,及时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物料。

这样便可有效控制火势,利于灭火。

1.4.5带压设备泄露后,物料会不断喷出,此时除立即切断物料外,还应立即打开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放空,火势可因此而减弱,便于扑灭。

1.4.6根据火势大小和设备、管线泄露或损坏程度,现场当班人员应迅速果断地作出是否需要全装置切断物料进行紧急停工,或局部切断物料进行局部紧急停工的决定。

如果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控制,加之设备管道受损严重,即使火灾扑灭后也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此时应尽早停工,这样可减少损失,而且有利于灭火。

1.4.7当着火设备内介质较多时,在允许的条件下,立即启泵尽量抽空设备内的介质,减少燃烧时间。

1.4.8装置发生火灾后,公司领导和当班人员应根据火势,利用装置配置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迅速组织人力进行补救。

若火势不大,应奋力将其扑灭,若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则要防止火灾蔓延为主。

特别要注意防止火势向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厂房或下水井、地沟蔓延。

1.4.9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为在扑救过程中不发生失误,公司领导、班组长或了解情况的操作人员主动向消防指挥员介绍装置情况,说明情况,说明着火部位、介质、温度、压力和已经采取的措施,并积极配合消防人员将火扑灭。

2防火防爆防毒常识

2.1燃烧及燃烧条件

2.1.1燃烧

燃烧是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一般常见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

如烃类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2燃烧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存在相互作用。

减三、二加氢装置这三条件主要有:

(1)可燃物的存在:

如石油液化气、甲醇、氢气、煤、原料产品等。

(2)助燃物的存在:

如空气、氧等。

(3)火源的存在:

如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高温物体、自然发热、光等。

但是,在可燃物未达到一定数量和浓度,助燃物的数量不够,着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数量时,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也不会发生,这是由于燃烧的条件都存在着极限值。

也就是说可燃物与助燃物必须有一定的混合比例。

一般的石油产品的可燃性范围为1~6%(体积)油蒸汽,99~94%(体积)的空气。

气体烃类的可燃性范围为1.9~9.5%(体积)可燃蒸汽,98.1~90.5%(体积)空气。

在可燃物浓度低于其燃烧极限值时,即使有空气和火源存在,也不会发生燃烧。

其次,发生燃烧着火源必须有一定的温度与足够的能量。

防火安全主要就是消除其中一个或二个燃烧条件开展工作,减少泄漏,控制火源。

2.1.3燃烧的过程及形式

(1)气体燃烧的过程及形式

可燃气体燃烧不需要像可燃固体和可燃液体那样要经过熔化、蒸发过程,可燃气体在常温下就已经具备了燃烧条件,其燃烧时所需的热量仅用于氧化物分解可燃气体,将可燃气体加热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由于化学组分不同,各种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和形式也不一样。

简单的可燃气体燃烧只经过受热和氧化过程。

而复杂的可燃气体燃烧则要经过受热、分解、氧化等过程才能开始燃烧。

可燃气体燃烧的形式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要先与空气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称为混合燃烧。

如果泄漏的氢气,石油液化气遇明火燃烧爆炸。

可燃气体与周围气体一边混合一边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如煮饭用的液化气灶的燃烧。

混合燃烧反应迅速、火焰传播的速度快。

扩散燃烧速度慢,通常还会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碳黑。

(2)可燃液体的燃烧过程及形式

可燃液体在火源(或热源)的作用下,首先蒸发,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开始时其速度较慢,火焰也不高,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

因为这时的液面温度低,蒸发速度慢,随着燃烧温度逐渐增大,表面温度上升,蒸发速度和火焰温度也就同时增加,这时液体就会达到沸腾的程度。

如果不断地供给空气,可燃液体就可能完全燃尽。

组分单一的可燃液体和多种组分混合物的可燃液体的燃烧是不相同的。

单一的可燃液体燃烧时蒸发出来的气体与液体的组分相同。

多种组分混合物的可燃液体燃烧时,先蒸发出来的低沸点组分,而高沸点组分开始蒸发很少。

这样,混合可燃液体在燃烧时,剩下的液体中高沸点组分相对增加,这些组分的闪点、比重、粘度也相对增高。

因此,这种混合物可燃液着火时可加强冷却,减缓蒸发速度,减弱火焰强度,使燃烧停止。

可燃液体燃烧实质上是可燃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叫蒸发燃烧。

难挥发的可燃液体的燃烧受热后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2.1.4闪点与自然点

(1)闪点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气存在,蒸气的浓度取决于液体的温度。

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遇火源即产生一闪即灭的瞬间闪光,这一现象叫闪燃。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闪点是表示物质火灾危险性的标志,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当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源点燃的可能。

(2)自燃点

各种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条件下,能自行引燃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与本身自燃两种。

可燃物质虽不与明火接触,但在外界热源的作用下,使温度达到自燃点而发生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

在加氢生产过程中,由于可燃物质接近或接触高温设备或管线均可导致自燃着火。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界热源影响的情况下,由于物质本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宜的条件下会积蓄,使物质的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并燃烧称为自燃燃烧。

燃烧时热量的传播

可燃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通常是以辐射。

对流和传导三种方式向外传播,其中以辐射对扩大火势的作用最大。

(1)辐射

以辐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叫辐射。

火焰温度越高,向周围辐射的能力越强。

在火场上,火势发展最猛烈的时候,也就是火焰辐射能力最强的时候。

火焰周围物质受热时,能否被引燃,还要看其与热源的距离和角度。

可燃物质距火场越近,角度越小,受热辐射而得到的热量也就越多,越容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

(2)对流

对流是依靠热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

通过对流方式传播热能的只有液体和气体。

通过气体和液体流动来传播热能现象分别叫做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

火场上可以看到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

气体对流对火势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流动的热气流能够加热可燃物,甚至达到燃烧程度,使火势扩大蔓延。

被加热的气体上升和扩散的同时,周围冷空气流入燃烧区起了助燃作用,会使燃烧向更加猛烈的方向发展。

如气体对流方向改变,燃烧蔓延的方向也会改变。

通过液体对流传热,影响火势发展的主要情况:

一是装在容器内的可燃液体局部受热,以对流方式会使整个流体温度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压力增大,以致使容器爆裂或蒸汽溢出遇火源而燃烧。

二是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由于对流传热的作用,使可燃液体发生突沸和喷溅,造成火势扩大和蔓延。

(3)传导

热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的现象叫传导。

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都有这种导热性能。

但固体物质为最强,尤其金属固体物质的导热性能最好。

如钢梁受到火源烘烤加热,能把热量很快传导出去,使火势蔓延。

从安全角度来看,导热性能良好的物质对防火灭火是不利的,因为热量可通过导热物质传导另一处,不能因为火源周围是不燃结构就没有问题了,应该看清楚周围建筑物和火场周围有无热传导良好的物体,以防火势扩大。

2.2爆炸

爆炸: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产生激烈膨胀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2.2.1物理爆炸

物质因装填或压力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

这种爆炸是由物质的物理变化而引起的。

物理爆炸前后物质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如蒸汽锅炉的爆炸、设备容器因超压发生的爆炸均属物理爆炸。

但在加氢装置往往在发生物理爆炸后紧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这是因为设备或容器内氢气等易燃易爆物质。

当设备容器爆裂后,易燃易爆物质大量溢出,很快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气体而发生二次化学爆炸。

2.2.2化学爆炸

由于物质发生极为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按爆炸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四类:

(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的可燃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物体本身分解时产生的。

如某些可爆气体由于分解产生很大的热量,在一定条件下,尤其在受压情况下,可能产生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可爆物危险性较简单,分解可爆物稍低,这类爆炸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之氧由本身分解时产生。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如果可燃气体或蒸气预先按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均匀,点燃以后将发生异常激烈的燃烧,甚至达到爆炸的浓度,这种混合物称为爆炸混合物,在一般的蒸烧中,可燃物与助燃物是在燃烧过程中逐渐混合的,燃烧的速度较慢,放出的热量产生的压力也小,这是燃烧和爆炸区别所在。

在加氢生产过程中,如易燃易爆物质从设备管道内泄漏到厂房或空气中,或乱排放易燃易爆物进入下水井,地沟内都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明火便会造成爆炸事故。

(4)分解爆炸性气体的爆炸

分解爆炸性气体在分解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热量,在一定条件下点火之后,火灾就能传播开来,分解热在这个范围以上的气体其爆炸是很激烈的。

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使自由基生成,称为链锁反应的作用中心。

点火后,热及链锁载体都向外传播,促使临近一层混合物起化学反应,然后这一层又成为热和链锁载体的源泉引起另一层混合物的反应。

在距离着火地点火源0.5~1米,火焰的速度只有每秒若干米或更小些,以后逐渐加速达到每秒数百米(爆炸)以至数千米(爆轰)。

若在火焰扩散的路程上有障碍物,则由于气体的温度上升及由此引起的压力急剧增加,可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

2.2.3爆炸极限

(1)爆炸的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物比例下都是可燃或可爆的,而是混合物的比例不同,燃烧的速度也不同,当混合物中可燃气体含量接近与反应的理论当量浓度时,燃烧最剧烈。

若含量减少或增加,燃烧速度降低,当浓度低于或高于某一极限值时,火焰便不再蔓延。

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达到刚好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同样,达到刚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

混合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含有过量的空气,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

当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火焰也不能传播。

所以,当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时,混合物就不能爆炸。

但对于浓度在爆炸上线以上的混合物还不能认为是安全的,因为一旦补充进空气就有爆炸危险了。

加氢主要可燃物的浓度爆炸极限

品名

分子式

浓度爆炸极限(体积)

氢气

H2

4.0~75.6%

硫化氢

H2S

4.0~46.0%

甲醇

CH3OH

6.0~36.5%

一氧化碳

CO

12.5~74%

(2)爆炸的温度极限

可燃液体除了爆炸浓度极限外,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

因为可燃液体的蒸气浓度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的。

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成等于爆炸浓度极限的蒸气浓度,这时的温度即为爆炸温度极限。

爆炸温度极限和爆炸极限一样,也有上限和下限。

爆炸温度下限,即可燃液体在蒸发出等于爆炸极限浓度下限的蒸气浓度时的温度。

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是该液体的闪点,爆炸温度上限,即可燃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气浓度,爆炸温度极限与可燃液体的组成有关。

2.3 防止中毒

加氢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毒物有硫化氢…等。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不严泄露或因保护不当,这些物质就会对职工的健康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个职工的高度重视,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2.3.1防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H2S)爆炸极限:

4.0~46.0%,相对密度:

1.19。

外观及性状:

无色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对人的侵入途径:

吸入。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的刺激味,比空气重,在空间易聚集,不易飘散,易溶于水。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经脱硫和污水处理单元分离出来,硫化氢不但腐蚀设备,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硫化氢浓度低时臭味强烈,浓度高时臭味减弱,甚至无味,但毒害强烈。

硫化氢浓度低时,人吸入后轻者产生头晕、头疼、恶心呕吐,重者全身无力,呼吸有硫化氢味,瞳孔缩小,反应迟钝,硫化氢浓度高时,人只要吸入数口便会突然昏厥窒息而死。

加氢装置的脱硫单元和污水处理、下水井单元硫化氢比较集中,最有效的办法是精心操作,认真检查,防止硫化氢泄露。

一旦发现硫化氢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3.2甲醇

分子式:

CH3OH

沸点:

64.65℃

闪点:

11℃

自燃点:

385℃

比重:

0.79

爆炸极限:

6~36.5%

性质:

易燃、易爆,有毒、有麻醉作用,火中伴生有毒气。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或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

低于500ppm吸入会引起头痛、呕吐,刺激鼻、咽喉,瞳孔放大,有醉酒感,肌肉失调、多汗、支气管炎、惊厥;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红肿,并对眼睛有刺激性。

防护措施:

严禁烟火。

泄露处理:

穿戴清洁完好的用腈橡胶或合成胶制作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戴防护镜以保护眼睛,选用适当的呼吸器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火情隐患;保持现场通风,用干沙、泥土或其他类似吸附剂吸附泄露液,置于封闭容器中,不得将泄露物排入下水道以免爆炸。

救护措施:

眼睛接触时,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

皮肤吸入:

大量清水冲洗,立即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