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49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docx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备考试题题库

2014年

一.单项选择题(计96题。

1.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

曹操

B:

谢灵运

C:

韩愈

D:

欧阳修

2.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A:

豪放飘逸

B:

慷慨悲凉

C:

自然平淡

D:

沉郁顿挫

3.“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柳宗元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4.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是()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借代

5.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是()

A:

《声声慢》(寻寻觅觅)

B: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D:

《永遇乐》(落日熔金)

 

6.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

塞上长城

B:

江南游子

C:

千骑拥高牙

D:

龙城飞将

7.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

A:

悲观的人生态度

B: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理想

C:

寄情诗酒,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

D:

尽情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祝愿是()

A:

能找到称心的伴侣

B:

过隐逸的生活

C:

健康长寿,祈求团圆

D:

仕途发达升迁

9.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张养浩

D:

王实甫

10.“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A:

夸张、比喻、用典

B:

夸张、比喻、对偶

C:

对偶、比喻、拟人

D:

用典、比喻、对偶

11.《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

A:

诗人

B:

戏曲家

C:

小说家

D:

诗文家

12.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

 

13.《炉中煤》中作者将自己自喻为“煤”,表达的情感是()

A:

怀才不遇的幽怨

B:

愿为新生的祖国献身的精神

C:

奴仆的谦卑心态

D:

对古老中国的无限爱恋

14.“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一句出自()

A:

《炉中煤》

B:

《发现》

C:

《我爱这土地》

D:

《再别康桥》

15.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三美”的主张是()

A:

色彩美、意境深、意象新

B:

格律美、音韵美、语言美

C:

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

D:

思想美、形式美、节奏美

16.《风波》中下列典型细节,属于刻画七斤形象的是()    

A:

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

B:

知道什么地方的闺女生了个夜叉之类

C:

遇事一句口头禅:

“一代不如一代”

D:

夏天吃饭不点灯

17.《风波》中,赵七爷听说皇帝要坐龙庭了,就把原本压在箱底的宝蓝色竹布长衫穿起来,把原本盘在头顶的辫子放下来。

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

行为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肖像描写

D:

细节描写

18.《灯下漫笔》是一篇()

A:

散文

B:

文艺性论文

C:

小说

D:

报告文学

1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中不包括()

A:

《春蚕》

B:

《林家铺子》

C:

《残冬》

D:

《秋收》

 

20.老舍的戏剧代表作是()

A:

《骆驼祥子》

B:

《茶馆》

C:

《四世同堂》

D:

《月牙儿》

21.《断魂枪》里写沙子龙:

“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悉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这里所表现的沙子龙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A:

武艺高强但思想保守

B:

寂寞孤傲但深藏不露

C:

留恋往昔的绝技和英名

D:

以“不传”绝技来与时代抗衡

22.《我爱这土地》一诗着力刻画的象征性形象是()

A:

B:

土地

C:

D:

暴风雨

23.《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表现了诗人()

A:

故地重游、即将离去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深情

B:

故地重游,重觅旧梦

C:

对旧情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寻梦不得时的惆怅和落寞的情怀

24.奠定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是()

A:

《灭亡》

B:

《家》

C:

《爱情三部曲》

D:

《抗战三部曲》

25.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

屈原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26.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A: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B: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C: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27.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A:

醉翁

B:

永叔

C:

六一居士

D:

易安居士

28.《乐章集》的作者是()

A:

李煜

B:

李清照

C:

柳永

D:

欧阳修

2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

爱情失意

B:

羁旅行役之苦

C:

故国之思

D:

伤春惜时

30.李清照的词集是()

A:

《漱玉词》

B:

《乐章集》

C:

《东篱乐府》

D:

《稼轩词》

3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B:

尽西风、季鹰归未

C: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2.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

遥岑远目

B:

献愁供恨

C:

玉簪螺髻

D:

求田问舍

33.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4.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A:

欧阳修

B:

辛弃疾

C:

柳永

D:

苏轼

35.《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

A:

套曲名

B:

杂剧名

C:

词牌名

D:

曲牌名

3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

A:

直抒胸臆

B:

借景抒情

C:

寓情于事

D:

寓情于理

37.“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A:

夸张、比喻、用典

B:

夸张、比喻、对偶

C:

对偶、比喻、拟人

D:

用典、比喻、对偶

38.《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

慷慨悲凉

B:

沉郁顿挫

C:

明白晓畅

D:

优美典雅

39.《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拟人

40.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戴望舒

C:

郭沫若

D:

冰心

41.《炉中煤》的作者假借“我”向年青的女郎倾诉爱情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激情,这种表现方法是()

A:

托物言志

B:

侧面烘托

C:

象征暗示

D:

对比反衬

42.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集是()

A:

《猛虎集》

B:

《北方》

C:

《死水》

D:

《女神》

43.《发现》中最能表现诗人对祖国的至爱,但现实却让诗人产生了失望愤怒之情的诗句是()

A: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B: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C: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D: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44.在《风波》中,赵七爷将自己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这一典型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是()

A:

不学无术

B:

装腔作势

C:

愚昧无知

D:

梦想复辟

45.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借代

46.《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A:

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

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

没落保守,孤傲执着

D:

老成持重,谦恭礼让

47.《箱子岩》选自沈从文的()

A:

《话匣子》

B:

《湘西》

C:

《湘行散记》

D:

《长河》

48.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

A:

创造社

B:

新月社

C:

文学研究会

D:

语丝社

49.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

王维

B:

孟郊

C:

李白

D:

贾岛

50.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A:

豪放飘逸

B:

慷慨悲凉

C:

自然平淡

D:

沉郁顿挫

51.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A: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C: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D: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52.《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A:

抒情与叙事并重

B:

议论与叙事并重

C:

议论与抒情并重

D:

描写与抒情并重

53.柳永的词集是()

A:

《乐章集》

B:

《漱玉词》

C:

《淮海词》

D:

《珠玉集》

54.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55.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柳永

D:

苏轼

56.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

遥岑远目

B:

献愁供恨

C:

玉簪螺髻

D:

求田问舍

57.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

A: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58.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对偶

B:

排比、比喻

C:

对偶、拟人

D:

拟人、对比

5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

悼亡词

B:

中秋词

C:

端午词

D:

爱情词

6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概括全篇主旨的“曲眼”是()

A:

枯藤老树昏鸦

B:

小桥流水人家

C:

古道西风瘦马

D:

断肠人在天涯

6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对偶、用典

B:

排比、比喻、夸张

C:

对偶、拟人、用典

D:

拟人、对比、对偶

62.《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沉的愁情忧虑是()

A:

张生的金榜题名

B:

今宵的离愁别恨

C:

母亲的干涉

D:

他日的被弃掷

63.《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拟人

64.下列出自闻一多《发现》中的诗句是()

A: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

我爱这美丽的中华

C:

这是我的中华,是的,是的!

D:

这是咱们的中国

65.闻一多被称为“格律派”,他主张诗歌既要在内容上创新,形式上也要注重()

A:

古典音律

B:

修辞和用韵

C:

格调和音律

D:

平仄格律

66.《风波》选自鲁迅作品集()

A:

《呐喊》

B:

《彷徨》

C:

《故事新编》

D:

《坟》

67.《灯下漫笔》中,鲁迅主张要创建第三样时代就必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即要()

A:

反对吃人的礼教

B:

批判国民性

C:

反帝反封建

D:

反对复辟帝制

68.老舍的中短篇小说佳作是()

A:

《骆驼祥子》

B:

《龙须沟》

C:

《月牙儿》

D:

《四世同堂》

69.《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A:

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

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

没落保守,孤傲执着

D:

老成持重,谦恭礼让

 

70.《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

A:

翠翠

B:

陈白露

C:

翠喜

D:

小东西

71.《谈时间》主要论述()

A:

时间的作用

B:

要挽住时光的流逝

C:

如何打发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

D:

时间的珍贵

72.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

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

对比关系

B:

类比关系

C:

象征关系

D:

层递关系

73.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人本思想

D:

民本思想

74.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

屈原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75.《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A:

夸张

B:

对比

C:

讽刺

D:

象征

76.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自号()

A:

醉翁

B:

永叔

C:

六一居士

D:

易安居士

 

7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

爱情失意

B:

羁旅行役之苦

C:

故国之思

D:

伤春惜时

78.李清照的词集是()

A:

《漱玉词》

B:

《乐章集》

C:

《东篱乐府》

D:

《稼轩词》

79.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B:

尽西风、季鹰归未

C: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80.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

遥岑远目

B:

献愁供恨

C:

玉簪螺髻

D:

求田问舍

81.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2.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A:

欧阳修

B:

辛弃疾

C:

柳永

D:

苏轼

83.苏轼《前赤壁赋》描写的主要景物是()

A:

清风、明月、江水

B:

明月、山川、湖泊

C:

江水、孤舟、晚霞

D:

小岛、孤舟、清风

8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5.《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

A:

套曲名

B:

杂剧名

C:

词牌名

D:

曲牌名

86.《西厢记》的作者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王实甫

D:

郑光祖

87.《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

慷慨悲凉

B:

沉郁顿挫

C:

明白晓畅

D:

优美典雅

88.《饮冰室文集》的作者是()

A:

谭嗣同

B:

梁实秋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89.《炉中煤》的作者假借“我”向年青的女郎倾诉爱情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激情,这种表现方法是()

A:

托物言志

B:

侧面烘托

C:

象征暗示

D:

对比反衬

90.《死水》的作者是()

A:

郭沫若

B:

闻一多

C:

冰心

D:

戴望舒

91.《发现》中最能表现诗人对祖国的至爱,但现实却让诗人产生了失望愤怒之情的诗句是()

A: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B: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C: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D: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92.《风波》中描写七斤:

“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

肖像描写

B:

语言描写

C:

细节描写

D:

心理描写

93.在《风波》中,赵七爷将自己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这一典型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是()

A:

不学无术

B:

装腔作势

C:

愚昧无知

D:

梦想复辟

94.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借代

95.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A:

《骆驼祥子》

B:

《茶馆》

C:

《龙须沟》

D:

《月牙儿》

96.1923年,冰心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

A:

《超人》

B:

《繁星》

C:

《春水》

D:

《去国》

二.阅读分析(26题计40小题)

(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一段文字: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请回答:

1、将“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成现代汉语:

 

(二)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请回答:

将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三)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请回答:

4、这段选文的观点是什么?

 

(四)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

“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

为人廉,谨于文法。

请回答:

5、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李广?

 

(五)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请回答:

6、这里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宝钗的形象?

7、宝钗的话中包含着哪两层意思?

8、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个怎样的贵族少女?

 

(六)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

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

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请回答:

9、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证“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一论点的?

 

(七)阅读《选择与安排》中一段文字: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

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

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

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请回答:

10、作者是用什么道理和方式来阐明观点的?

 

(八)阅读《秋水》中的这一段文字: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请回答:

11、将文中“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九)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

问者曰: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故病且殆。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请回答:

12、将文中“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十)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请回答:

13、将文中“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十一)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