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53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 2.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作业2

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

1.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2.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像如下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下右图: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⑤⑧

B.①④⑥⑧C.②④⑤⑦

D.①③⑥⑦

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D.30min时减小压强,40min时升高温度

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

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

已知,t3~t4阶段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

5.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1

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t1时刻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5~t6C.温度为T℃时,将2amolH2和amolN2充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a2

D.在t2~t3时间段,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N2的浓度不变

6.乙酸乙酯能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2O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CH3COOC2H5的水解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反应初期水解速率增大可能是溶液中c(H+)逐渐增大造成的C.A、B两点表示的c(CH2COOC2H5)相等

D.图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ΔH=-116.1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ΔH=75.9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

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图1)。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8.某兴趣小组探究锌片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

0.20mol·L-1与0.40mol·L-1的HCl溶液、0.2mol·L-1与0.40mol·L-1的CH3COOH溶液、0.10mol·L-1CuCl2、锌片(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秒表、碳棒、导线、烧杯、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

(1)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若

(1)中实验①锌片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锌片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下图。

假设:

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度是盐酸的1/2。

请你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用实线)、“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用虚线)的锌片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

(3)某实验小组在做

(1)中实验④时误加少量0.10mol·L-1CuCl2溶液,发现反应速率与

(1)中实验①接近。

该组同学对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

Cu2+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

假设二:

Cl-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

假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三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

9.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O

+H2C2O4+H+―→

Mn2++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L-1KMnO4溶液与2mL0.01mol·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二元弱酸)溶液能将KMnO4溶液中的MnO

转化为Mn2+。

某化学小组研究发现,少量MnSO4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常温下,控制KMnO4溶液初始浓度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t1<t2,则根据实验①和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MnSO4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完成下表中内容。

(5)化学小组滴定法测定KMn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取ag草酸晶体(H2C2O4·2H2O,摩尔质量126g·mol-1)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酸化,再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mL。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所需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该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11.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某课题组利用Fe粉和酸性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理想的脱氮原理为4Fe+NO

+10H+===4Fe2++NH

+3H2O。

(1)研究发现:

随着KNO3溶液酸性的减弱,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

课题组用酸性弱的KNO3溶液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气体生成,则该条件下KNO3的还原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发现:

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体系中NH

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生成的Fe2+水解

b.Fe2+被氧化生成Fe3+

c.Fe2+被还原成Fe

(3)该课题组拟利用上述脱氮反应研究不同自变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可能用到的试剂和仪器:

粗颗粒Fe粉、细颗粒Fe粉、2.0mol·L-1KNO3、0.1mol·L-1H2SO4、蒸馏水、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托盘天平、秒表、离子色谱仪等。

①设计实验方案:

在不同的自变量(温度、铁粉颗粒的大小)时,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②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

数据用字母表示)。

12.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是研究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测得t1>t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①、④的测定过程如下图,曲线a对应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填“①”或“④”)。

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14.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

(2)0.1gMnO2粉末加入5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探究MnO2在此实验中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下列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收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

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

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1)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mL和__________mol·L-1。

(2)分析实验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错误;B项,NaOH浓度越大,即pH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错误;C项,由图可知,Mn2+存在时,0.1mol·L-1的NaOH时H2O2的分解速率比1mol·L-1的NaOH时快,错误;D项,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Mn2+存在时,H2O2分解速率快,正确。

2.【答案】C

【解析】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像如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a1<a2、b1<b2;使用催化剂缩小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则t1>t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平衡状态没有改变,则阴影部分面积相同;综上所述②④⑤⑦说法正确。

3.【答案】D

【解析】若使用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B、C的浓度不变,A项不正确;由第一个图可知,A、B的浓度变化相同,故A、B的计量数相同,都为1,由第二个图可知,3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压,4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升温,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C项不正确,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v(C)=

=0.004mol·L-1·s-1,A正确;在t4~t5阶段,平衡没有移动,反应速率减小,则是减小了压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是3A(g)鸠馚(g)+2C(g),再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Δc之比,求出Δc(B)=0.03mol·L-1,则起始浓度为0.02mol·L-1,求出容器体积为2L,B和C错误;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应是升高温度,D错误。

5.【答案】D

【解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t1时v正和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应为增大压强,NH3的含量升高,t2~t3处于平衡状态,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改变的条件应为升高温度,NH3的含量降低,t4~t5处于平衡状态。

t5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正=v逆,说明平衡不移动,故改变的条件应为加入催化剂,NH3的含量不变。

由上述分析可知t2~t3时间段内NH3的含量最高,A、B项错误;温度为T℃时,利用“三段式”法可得,平衡时c(N2)=

=amol·L-1,c(H2)=

=amol·L-1,c(NH3)=2amol·L-1,故K=

,C项错误;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N2的浓度不变,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由于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中,水不是溶剂而是反应物,因此水也应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K=

,A错;本题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和c(H+),t0前c(H+)增大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因此速率加快,t0后反应物浓度减小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因此速率减慢,B正确;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反应速率而不是浓度,且随着反应的进行,乙酸乙酯的浓度不断减小,C错;t0时表示反应速率达最大,而非达到平衡状态,D错。

7.【答案】

(1)-136.2 

(2)HNO2-2e-+H2O===3H++N

 (3)2HNO2+(NH2)2CO===2N2↑+CO2↑+3H2O (4)①

 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解析】

(1)将题给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和③,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3+②)/2,则ΔH=(-116.1kJ·mol-1×3+75.9kJ·mol-1)/2=-136.2kJ·mol-1。

(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为HNO2(弱酸),生成物为HNO3,因此阳极反应式为HNO2-2e-+H2O===3H++N

(3)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为HNO2、(NH2)2CO,生成物为CO2和N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2+(NH2)2CO===2N2↑+CO2↑+3H2O。

(4)①NH3中N的化合价为-3,NO2中N的化合价为+4,N2中N的化合价为0,每生成1molN2,有8/7的N由-3价变为0价,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8/7mol,因此每生成1molN2转移的电子数为24/7mol。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同时催化剂的活性增大也会提高反应效率。

一段时间后催化剂活性增大幅度变小,主要是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增大。

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同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而使反应速率减小。

8.【答案】

(1)④298 0.20mol·L-1 实验目的a.不同温度 b.不同浓度

(2)

(3)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4)实验步骤:

①将不连接的铜、锌电极插入稀硫酸中,②将铜、锌电极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

预期现象:

产生氢气的速率②大于①,证明构成原电池后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

(1)实验①和②的不同点是实验的温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温度对Zn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和③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浓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浓度对Zn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和④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区别,所以实验④的温度是298K,醋酸的浓度是0.20mol·L-1。

(2)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度是盐酸的

,与①比较,②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所以②反应时间缩短到10s;④的反应速率是①的

,则反应时间是①的2倍,即20s×2=40s,据此画出图像为

(3)Zn置换出Cu,构成Zn—Cu原电池,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假设3:

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4)设计对照试验,其中一个为原电池,如:

①将不连接的铜、锌电极插入稀硫酸中,过程中铜电极不反应,锌电极产生氢气;

②将铜、锌电极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可以观察到在铜电极上迅速产生氢气,产生氢气的速率大于①,根据①②可知,Zn—Cu构成原电池后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9.【答案】

(1)2∶5 

(2)Ⅰ Ⅱ Ⅰ Ⅲ (3)氢离子浓度(硫酸溶液的浓度) 确保所有实验中KMnO4、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解析】

10.【答案】

(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