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72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docx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9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2005年10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电路与系统学专业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好的品德、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电路与系统学科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知识,熟悉该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

3.初步具备能独立进行电路与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案工作的能力。

4.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1.通信技术与应用

2.多媒体信息处理与网络工程

3.通信信号处理与调制解调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各方向的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参加教案实践和调查研究分别为四周。

每个方向的总学分为38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22学分<含三个方向的公共必修课),教育实践为2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2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任课

教师

00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辨正法)

54

3

1

考试

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0003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240

6

1、2

考试

5101

随机过程

36

2

1

考试

凌毓涛

6202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54

3

2

考试

谭明新

1602

多媒体信息技术

54

3

2

考试

刘清堂

1603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54

3

1

考试

王忠华

 

<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研究方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任课

教师

通信技术与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

36

2

3

考试

吴彦文

光纤通信工程

36

2

2

考试

王继新

软件工程

36

2

2

考试

彭文辉

移动通信技术

36

2

2

考试

吴彦文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网络工程

视音频数字信号处理

36

2

2

考试

凌毓涛

面向对象技术与C++编程

36

2

2

考试

彭文辉

软件工程

36

2

3

考试

王洪亚

信号处理

光通信工程

36

2

2

考试

王继新

矩阵论

36

2

1

考试

谭明新

纠错码

36

2

2

考试

谭明新

<三)任意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任课

教师

1606

人工智能导论

54

3

3

考查

刘晋萍

161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36

2

3

考查

彭文辉

1615

传感技术

36

2

4

考查

姚远

1617

计算机模拟

36

2

3

考查

赵呈领

1618

光纤电视传输技术

36

2

3

考查

王继新

1619

DSP技术及应用

36

2

3

考查

罗小巧

计算机图形学

36

2

4

考查

吴彦文

TCP/IP原理与技术

36

2

4

考查

官金安

现代数据库原理

36

2

3

考查

王忠华

MATLAB应用

36

2

5

考查

罗小巧

近世代数

36

2

1

考查

谭明新

通信系统

36

2

2

考查

谭明新

小波变换

36

2

5

考查

谭明新

现代控制理论

36

2

3

考查

瞿少成

五、教案实践

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均要参加本科的教案工作,主要是参加与两个方向有关的实验教案工作,或协助老师辅助答疑,或协助毕业设计工作等,均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年,总计不少于40课时的教案工作,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六、调查研究

在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科研学位论文的需要,引导和支持硕士生进行资料收集、科技咨询或学术研讨等,进行调研活动累计为一月左右<四周),无论进行哪一种调研,必须有充分和周密的前期准备,调研结束后,要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2篇课程论文。

其中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在理论与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

<2)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解决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3)能结合论文的内容综述国内外有关方面研究的动态和发展方向;

<4)努力做到在理论研究、技术水平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1.采用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案方法。

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

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

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工程均必须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成绩评价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生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

6202课程名称: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待定

内容概要:

内容主要包括参数估计理论,信号检测,波形估计,现代谱分析,自适应滤波,谱分析,二维和多变元信号分析,时频分析和小波分析。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6203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彭文辉

内容概要:

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uc/os内核结构、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以及在x86和单片机系统上的实现,同时介绍嵌入式Linux的相关知识,并在32位的嵌入式CPU上实现该系统。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UC/OS-Ⅱ:

theRealTimeKernal》,JeanJ.LabrosseR&DBooks,animprintofMillerFreeman,Inc。

2.《嵌入式系统技术育应用》,许海燕,付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嵌入式Linux设计与应用》,邹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讨论、实验

课程编号:

6204课程名称:

TCP/IP原理与技术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4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官金安

内容概要:

内容包括TCP/IP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和各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各种路由协议、TCP协议、SMTP、FTP、Telnet、TFTP协议等,并基于Linux的Socket的编程实现。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周明天,江文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易大义,陈道琦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3.《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朱水根,龚时霖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6205课程名称:

现代通信技术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吴彦文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现代通讯为背景,在《通讯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效数字通讯技术。

内容包括QAM正交调制、多维TCM网络编码调制、DMT,WAP,DWT等无载波调制技术。

对数字化扩频通信技术也作一定的探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

2.《数字化扩频技术》,HarrusCorpCCITT/ITVV.32plusIEEE802.11Draft5.0。

教案方式:

授课、实验

课程编号:

6212课程名称:

现代数据库原理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王忠华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支持现代工程型<非传统事务型)应用的现代数据库

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工程型应用的特征与要求及现代数据库的功能特性、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时态数据管理、实时数据管理、实时数据库、主动数据库、内存数据库、超文档<超文本/超媒体)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和发展等。

本课程内容应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反映数据库技术的最新进展。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现代数据库技术》,刘云生,国防工业出版社;

2.《特种数据库技术》,何新贵等,科学出版社;

3.《数据仓库中的决策支持》,PaulGray,HughJ.Watson,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实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张志檀等,中国石化出版社;

5.《面向对象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雷光复,国防工业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近世代数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谭明新

内容概要:

内容包括群论、陪集、环和域、理想。

熟练掌握近世代数中群的同态基本定理和同构定理,Lagrange定理以及环的同态基本定理,代数学基本定理。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张禾瑞主编《近世代数基础》<1978年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冠章主编《应用近世代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石生明主编《近世代数初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杨子胥主编《近世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矩阵论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谭明新

内容概要:

内容包括矩阵代数、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内积空间、等距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矩阵与Jordan标准形、特殊矩阵、矩阵分析、矩阵分解、广义逆矩阵。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矩阵理论》(讲义>苏育才、姜翠波、张跃辉编,2003

2.《矩理阵论与应用》,陈公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代数特征值问题》,JH.威尔金森著,石钟慈邓健新译,科学出版社,2001。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小波变换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5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谭明新

内容概要:

小波变换、小波级数、框架、抽样理论、Gabor变换与短时Fourier变换;多分辨分析、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初始函数的选取与图形显示算法;正交、半正交、双正交尺度函数与小波的构造;多元小波分析;正交、半正交、双正交小波包。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小波变换的工程分析与应用,杨福生著,科学出版社,2000,1。

2、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刘贵忠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3、实用小波分析,秦前清,杨宗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程控交换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谭明新

内容概要:

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交换系统的终端和接口、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交换技术基础、电话通信网。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程控交换与交换网》叶敏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现代交换原理》桂海源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现代控制理论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瞿少成

内容概要: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等。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现代控制理论简明教程》王声远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现代控制理论》刘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11月。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6213课程名称:

光纤通信工程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王继新

内容概要:

内容包括光纤通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主要内容有光纤通讯的基本原理、光发射机、线路码型、光接受机、模拟光通讯技术、光纤通讯网、光纤通讯的发展。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光纤通讯原理》,张煦,上海交大出版社;

2.《光纤通讯工程》,赵辛森,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通信系统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谭明新

内容概要: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性信号的分析和传输,随机信号、噪声和信道的分析。

数字信号的基带、频带传输,差错控制编码。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现代通信系统》鲜继清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通信系统原理》<第二版),上海铁道大学,张树京主编,中国铁道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

3.《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教案方式:

授课

课程编号:

2602课程名称:

多媒体信息技术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刘清堂

内容概要: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多媒体在教案软件中的应用特性分析;多媒体软件工具评估;超文本的链接系统的实现;热区、多媒体接口编程;人机界面设计;图形图像特技显示效果。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多媒体软件设计技术》,陈启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多媒体系统设计》,PrabhatK.AndLeigh&KiranThakrar著,徐光佑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3.《VisualBasic4多媒体开发工具》,ScottJarol&AnthonyPotls著,宋开潘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

预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美术

课程编号:

2603课程名称: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王忠华

内容概要:

1.软件工程的基础概念及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2.Windows编程的特点及方法,包括Windows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编程方法、Windows编程、Windows下开发工具,如VC++、VB等。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何克清,武汉大学出版社;

2.《精通VisualC++》,胡俭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与自学

课程编号:

2605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4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官金安

内容概要:

1.ISO之OSI模式;

2.TCP/IP协议集;

3.局域网原理与实践;

4.Internet原理、资源及使用;网络开发简介。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网络原理》,李增智编,西安交大出版社;

2.《Internet使用手册》,王伶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实验

预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

课程编号:

2616课程名称:

网络工程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王洪亚

内容概要:

现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概念、新技术及热点问题。

网络系统互联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中继器和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服务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等。

目前常用的网络协议如快速以太网、TCP/IP、FDDI、ATM、ISDN产生、发展、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等。

Windows2000网络部件工作原理和常见网络服务如DHCP、WINS、DNS的工作原理和管理配置。

网络管理原理和相关的工具与技术应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现代网络技术》,GraigZacker著,王建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下)》,震亚,余雪丽,陶世群,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Andrew.S.TanenbaumComputerNetworks(ThirdEducation>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1996.

4.《TCP/IP原理及应用》,周明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教案方式:

讲授、课堂讨论及实验

预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编号:

2618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导论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刘晋萍

内容概要: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知识表示、基本问题求解方法、基本推理方法、实用推理技术、专家系统的结构、知识获取与机器学习、智能教案系统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田盛丰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智能教案系统设计与实现》,守云娴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

预修课程:

数理逻辑、数据结构

课程编号:

2621课程名称:

传感技术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4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姚远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传感器的理论基础与特性,着重介绍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传感器、力学量传感器、流体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离子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及光纤传感器等的原理、结构与特性,并介绍传感器应用中的共性技术及各种传感器的具体应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半导体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牛德芳,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讨论

预修课程:

普通物理、模拟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

课程编号:

2627课程名称:

DSP技术及应用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罗小巧

内容概要:

《DSP技术及应用》课程介绍了DSP处理器的基本概念、结构与特点,DSP系统的构成及实现过程;DSP常用算法,用DSP硬件实现FFT变换、IIR滤波器、FIR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DSP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流程,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本课程将有关DSP原理、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实现作为教案的重点内容。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DSP应用系统设计》,朱铭锆,电子工业出版社;

2.《DSP原理及应用》,张卫宁,国防工业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与演示

预修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等。

课程编号:

2615课程名称:

视音频数字信号处理

总学时:

54学分:

3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宁国勤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视频处理技术,数字视频的描述,包括:

视频图像结构的建模,时空采样和不使用运动信息来进行采样点阵的转换,二维运动估算;

动估算和分割;视频滤波;静态图像压缩;视频压缩;各种视频应用和标准。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数字视频处理》,A.MuratTekalp著,崔之诂,江春,陈丽鑫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视频压缩与音频编码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预修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号:

2620课程名称:

计算机模拟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赵呈领

内容概要:

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连续系统的模拟,离散系统的计算机模拟,连续法计算机模拟实例,离散系统的模拟实例,计算机模拟语言和若干模拟实例。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模拟技术》,傅延亮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2.《计算机模拟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郭俊义编,宇航出版社,1998。

教案方式:

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课程编号:

2622课程名称:

光纤电视传输技术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王继新

内容概要:

光纤传输原理,光无源器件,光源,光探测器,电视信号,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模拟电视光纤传输系统,光纤CATV网的结构与设计。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光纤电视传输技术》,林如俭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光纤通信原理》,张煦著,上海交大出版社,1983;

3.《光缆及工程应用》,胡先志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案方式:

讲授、讨论、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计算机图形学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4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吴彦文

内容概要: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最令人兴奋的且发展最快的计算机领域,本课程从图形系统、二维图形生成技术、图形的裁剪及几何变换、图形学中的交互技术与用户接口、三维形体的表示和输出流水线、消隐及真实感图形生成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从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图形学与图象处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图形学》<第二版),[美]DonaldHearn著,蔡士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唐泽圣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教案方式:

讲授与指导学习相结合

预修课程:

C语言编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技术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吴彦文

内容概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典型移动通信系统<如GSM、CDMA、小灵通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当代数字移动通信发展的诸多新技术。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移动通信》<修订版),郭梯云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邮电部北京设计院电信工程设计手册——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教案方式:

讲授与指导学习相结合

预修课程:

通信原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技术与C++编程

总学时:

36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信息技术系任课教师:

彭文辉

内容概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如何利用C++进行编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的各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面向对象编程方法、C++语言的各种特性、STL、C++输入/输出流、MFC等。

教材和主要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