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600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田径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径试题库.docx

《田径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试题库.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田径试题库.docx

田径试题库

田径课程理论试题库

目录

田径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二、判断题 --------------------------------------------------------------------------1

三、选择题 --------------------------------------------------------------------------5

四、填空题 --------------------------------------------------------------------------9

五、问答题 -------------------------------------------------------------------------13

《田径》理论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7

二、判断题 -------------------------------------------------------------------------20

三、选择题 -------------------------------------------------------------------------21

四、填空题 -------------------------------------------------------------------------21

五、问答题 -------------------------------------------------------------------------25

 

田径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田径运动 2 、田赛 3 、径赛 4 、实效性 5 、经济性 6 、运动能力 7 、周期性运动 8 、技术质量 9 、内力 10 、外力 11 、步长 12 、步频 13 、后蹬角 14 、重心波动差 15 、补尝作用 16 、腾起角 17 、腾起初速度 18 、出手角度 19 、超越器械 20 、工作距离 21 、地斜角 22 、冲击角 23 、最后用力 24 、身体训练 25 、一般身体训练 26 、专项身体训练 27 、训练程 28 、心理训练 29 、恢复训练 30 、内外突沿 31 、计算线 32 、 直、曲段分界线 33 、切入差 34 、起跑线前伸数 35 、赛次 36 、轮次 37 、附加赛 38 、免跳 39 、“极点”现象 40 、“腾空步” 41 、支撑时期 42 、腾空时期 43 、后摆阶段 44 、前摆阶段 45 、着地阶段 46 、后阶段段 47 、周期48 、“退让” 49 、纵轴 50 、中心点 51 、轨迹角 52 、倾斜角 53 、直段 54 、直道55 、跑道宽 56 、分道宽 57 、分道线 58 、背越式跳高 59 、俯卧式跳高 60 、三级跳远 61 、撑杆跳高 62 、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 63 、正弦丈量法 64 、余弦丈量法 . 65 、讲解法 66 、示范法 67 、完整练习法 68 、分解练习法 69 、游戏法和比赛法 70 、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71 、间歇跑 72 、直接指示法 73 、诱导法 74 、身体锻炼 75 、田径运动锻炼 76 、推铅球 

二、判断题

1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的竞赛项目。

( ) 

2 、田径比赛是奥运会奖牌最多的项目。

( ) 

3 、男子成年组的铅球重量为 7.27 公斤。

( )

4 、用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径赛。

( ) 

5 、用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田赛。

( ) 

6 、竞走是一项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的周期性运动。

( ) 

7 、竞走时身体重心的最高点是在单脚支撑阶段。

( ) 

8 、跑时,着地缓冲动作一般不能为人体移动提供动力。

( ) 

9 、跑时,重力既是阻力是动力。

( ) 

10 、跑时,摩擦力虽是阻力,但可使人体间接地获得运动的动力。

 

11 、跑时,脚着地时的前撑冲力,对人体向前运动起动力作用。

( ) 

12 、人体起跳时的腾起角与起跳角是相同的。

( ) 

13 、因为起跳是改变人体运动的方向的动作,所以它是跳跃中的主要技术动作。

( ) 

14 、起跳时的放脚动作,应为制动式着地。

( ) 

15 、起跳时,摆动腿及两臂快速的摆所产生的动量,向下传递到支撑点,从而增大对地面的作用力,提高起跳效果。

( ) 

16 、人体起跳腾空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其身体重心运动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 ) 

17 、投掷项目助跑的目的,是为了使身体在器械出手前获得一个良好的姿势。

( ) 

18 、投掷中的超越器械是由于上体主动后仰而形成的。

( ) 

19 、在旋转投掷中,当角速度一定时,旋转半径越长,其线速度越大。

( ) 

20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顺风时投掷角度应加大,逆风时投掷角度应减少。

( ) 

21 、在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时,要多做专门辅助性练习。

( ) 

22 、田径运动训练是在田径运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训练中仍有教学因素。

( ) 

23 、运动训练的内容,通常指的是身体训练。

( ) 

24 、田径运动的优异成绩,是通过系统的、不间断的多年训练获得的。

( ) 

25 、发展爆发力,可多采用一些小重量,多次数的力量练习方法。

( ) 

26 、长跑训练一般不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练习。

( ) 

27 、径赛分组时,同一单位运动员应尽量排在同一组里。

( ) 

28 、全能运动的 110 米 栏项目的比赛分组时,每组以三个人为宜。

( ) 

29 、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比赛,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不要衔接进行。

( ) 

30 、编排竞赛秩序时,要把决赛项目和比较精彩的项目安排在最后集中进行。

( ) 

31 、总裁判长,可根据规则精神解决比赛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 ) 

32 、总裁判长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修改规则。

( ) 

33 、径赛项目检录时,凡点名不到者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 ) 

34 、径赛运动员犯规时,检查长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 ) 

35 、各项接力比赛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应以接力棒的位置为准。

( ) 

36 、运动员完成传棒后退出跑道时,阻碍了邻道运动员的跑进,但裁判员认为是无意的,可以不作任何处理。

( ) 

37 、在跨栏比赛中,运动员无意用手推栏架,应判为犯规。

( ) 

38 、运动员如跑出自己左侧分道线,均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 ) 

39 、发令员对几名运动员同时抢跑时,应分别提出警告。

( ) 

40 、计时员见烟开表,至运动员躯干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停表。

( ) 

41 、终点裁判员与计时员的判定不一致时,终点裁判应服从计时裁判。

( ) 

42 、跳远运动员单脚落入沙坑,其成绩有效。

( ) 

43 、跳高运动员请求免跳后,该运动员又要求恢复试跳,裁判员应允许。

( ) 

44 、某跳高运动员试跳时触及横竿,当迅速离开垫子后,横杆落下,裁判员应判试跳成功。

( ) 

45 、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且使撑杆插入穴斗,但两脚未离地面,裁判员也应判其试跳失败。

( ) 

46 、铅球比赛中,器械落地后,只要身体完全平衡,可以从圈的前半部走出。

( ) 

47 、标枪出手后,在空中折断,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

( ) 

48 、全能投掷项目,所有运动员均有六次试掷机会。

( ) 

49 、田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可以接受教练员的指导。

( ) 

50 、所有投掷项目,场地的落地区均为 40 角。

( ) 

51 、半圆式田径场,只要分道宽和道数一样,其起跑前伸数一样。

( ) 

52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的周长为 400 米 。

( ) 

53 、半圆式田径场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直道长。

( ) 

54 、国际上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半径除 36 米 外,还有 36.5 米 、 37.898 米 。

( ) 

55 、 100 米 和 200 米 跑,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是一样的。

( ) 

56 、加速跑时,要求步幅大、步频快、重心低。

( ) 

57 、途中跑时,要求上体前倾大,步幅小、步频快。

( ) 

58 、跑时摆动腿应为全脚掌着地。

( ) 

59 、跑时两臂摆动动作,肘关节角度始终没有变化。

( ) 

60 、弯道跑时人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是为了克服离心力的作用。

( ) 

61 、在短跑技术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强调自然放松、有弹性的大步幅跑的技术。

( ) 

62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接棒人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下一次传接。

( ) 

63 、“上跳式”传接棒技术特点是:

动作自然,传接棒时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快跑。

( ) 

64 、当前中长跑技术正向着适当步长,高频率跑法的趋势发展。

( ) 

65 、为快速攻栏,摆动腿可以伸直膝关节做攻栏动作。

( ) 

66 、过栏时起跨腿膝关节应大幅度屈膝外展。

( ) 

67 、弯道跨栏跑时,最好用左腿起跨。

( ) 

68 、为获得下栏后第一步的步长,摆动腿下栏着地后,起跨腿仍应保持较高的位置。

( ) 

69 、跳高起跳时,摆动腿的迅速向上摆动,不仅增大了起跳蹬伸的反作用力,而且提高了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 ) 

70 、背越式跳高,有利于自然地降低身体重心和快速地起跳。

( ) 

71 、俯卧式跳高起跳速度慢,但起跳产生的支撑反作用力较大。

( ) 

72 、俯卧式跳高的杆上翻转动作是靠扭腰动作而获得的。

( ) 

73 、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至起跳结束时身体形成背对横杆,其间身体是沿纵轴转的。

( ) 

74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放脚位置应与横杆平行。

( ) 

75 、背越式跳高,在上体越过横杆时,做“仰头”动作能使背弓做得更充分。

( ) 

76 、跳远起跳时的着地动作,应以全脚掌积极着地。

( ) 

77 、跳远助跑步点不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加速不均匀,节奏和步长不稳。

( ) 

78 、三级跳远第一跳的换步动作,做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第二跳的远度。

( ) 

79 、三级跳远的三跳节奏不好,主要是第一跳过高或过远造成的。

( ) 

80 、撑杆跳高的举竿动作应在助跑最后一步开始进行。

( ) 

81 、推铅球滑步时,摆动腿(左腿)应积极向低趾板方向摆动。

( ) 

82 、滑步结束时,铅球投影点应远离右脚支撑点( ) 

83 、在推铅球滑步过程中,右腿蹬地后快速收小腿和左腿摆动后的积极下压是完成“超越器械”动作的关键。

( ) 

84 、掷标枪时做“交叉步”是为了取得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 ) 

85 、掷标枪最后用力的一步,左腿前迈时,大腿不宜抬得过高。

( ) 

86 、掷标枪的“满弓”动作,是由投掷臂的主动动作形成的。

( ) 

87 、旋转掷铁饼的下肢动作过程是双腿支撑——单脚支撑——腾空——单脚支撑——双脚支撑。

( ) 

88 、在中学田径教学中“循环练习”法是一种可以采用和推广的教学手段。

( ) 

89 、游戏比赛教学法,虽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但不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 ) 

90 、把用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赛项目称之为径赛 ( ) 

91 、把用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竞赛项目称之为田赛 ( ) 

92 、田径运动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功能 ( ) 

93 、我国女子运动员郑凤荣在 1966 年曾以 1.77 米 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 ( ) 

94 、评定田径运动技术时身体素质这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 ) 

95 、田径运动技术原理是人们从事田径运动的理论依据 ( ) 

96 、人体的身高也是决定跳跃项目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 ) 

97 、在投掷器械时 , 空气阻力对长投项目影响很大 , 对短投项目影响不大 ( ) 

98 、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快乐 ,” 三基 ” 不是太重要 ( ) 

99 、通常把终点线处设置为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 ) 

100 、栏间跑主要就是速度 , 栏间节奏并不重要 ( ) 

101 、跳远落地过程中触及沙坑以外的地面 , 沙坑外触点较沙坑内最近触点离起跳点近, 

既为犯规( ) 

102 、接力跑比赛时应由检查员准备接力棒。

( ) 

三、选择题

1 、田径运动的分类是_______ 。

 

A 、竞走、跑、跳、投及全能项目。

 

B 、跑、跳、投、全能项目 

C 、竞走、跑、跳、投 

2 、合理的竞走技术应使身体重心轨迹呈_______ 形状。

 

A 、曲线 B 、直线 C 、接近直线 

3 、人体跑时,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

 

A 、重心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4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

 

A 、速度 B 、爆发力 C 、步频和步长 

5 、根据公式:

  可以看出:

在腾起初速 Vo 一定时,腾起角 a 越接近 90 o ,其身体重心腾空的高度值_______ 。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6 、人体腾空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 _______。

 

A 、不能改变 B 、可以改变 C 、随意改变 

7 、在跳跃项目中,起跳脚着板时,应以_______ 先触地。

 

A 、脚前掌 B 、全脚掌 C 、脚跟 

8 、在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 。

 

A 、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 、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9 、投掷项目的用力顺序是_______ 。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由中间的两端 

10 、技术教学时,对因概念不清而产生的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是 _______。

 

A 、鼓励、启发、提高信心 

B 、加强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C 、通过示范,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 

11 、对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一般是_______ 。

 

A 、加大运动量 B 、减小运动量提高强度 C 、减小运动量和强度 

12 、发展速度主要是指_______ 。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13 、在编排比赛程序时,应首先安排_______ 项目。

 

A 、田赛 B 、径赛 C 、全能 

14 、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应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编在_______ 。

 

A 、一组里 B 、各组里 C 、任意一组里 

15 、长距离跑的计圈工作应由_______ 直接负责。

 

A 、径赛裁判长 B 、终点裁判长 C 、计时裁判长 

16 、计时小组三块表计取的成绩各不相同时,应以_______ 成绩为准。

 

A 、平均 B 、较差 C 、中间 

17 、径赛项目比赛, _______有权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A 、检查长 B 、检查员 C 、径赛裁判长 

18 、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应由地面垂直丈量至横杆_______ 最低处。

 

A 、上沿 B 、下沿 C 、中间 

19 、田赛各项比赛的检录工作应由_______ 完成。

 

A 、田赛各裁判组记录员 B 、径赛检录员 C 、田赛裁判长 

20 、标枪比赛时,每次掷出的标枪应由_______ 起掷处。

 

A 、裁判员扔回 B 、运动员自取 C 、裁判员送回 

21 、规则规定铅球运动员使用镁粉的部位仅限于_______ 。

 

A 、双手 B 、双手和脚 C 、投掷圈内地面 

22 、全能裁判员在_______ 领导下进行裁判工作。

 

A 、全能裁判长 B 、田赛裁判长 C 、径赛裁判长 

23 、与计算起跑前伸数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 。

 

A 、内突沿半径大小 B 、分道数、分道宽 C 、弯道数、弯道长 

24 、规则规定,径赛跑道的分道宽为_______ 。

 

A 、 1.12 米 或 1.15 米 B 、 1.22 米 或 1.25 米 C 、 1.21 米 或 1.23 米 。

 

25 、丈量径赛项目距离的方法是_______ 。

 

A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B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C 、从起点线的前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26 、短跑途中跑的上体动作应该是_______ 。

 

A 、稍前倾 B 、较大前倾 C 、正直 

27 、短跑的脚掌着地动作应用_______ 落地。

 

A 、全脚掌 B 、脚跟 C 、脚前掌 

28 、短跑技术教学应把 放在主要地位_______。

 

A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B 、直道途中跑 

C 、弯道跑和终点跑 

29 、 110 米 栏,起跑至跨第一栏跑八步时,应把 _______放在前起跑器上。

 

A 、摆动腿 B 、起跨腿 C 、任意一腿 

30 、女子 100 米 ,栏间跑三步,其三步的比例为_______ 。

 

A 、中、小、大 

B 、小、中、大 

C 、小、大、中 

31 、摆动腿下栏着地时,只有 _______关节可以缓冲。

 

A 、髋关节 B 、膝关节 C 、踝关节 

32 、传接棒时最适宜的位置是_______ 处。

 

A 、离接力区前沿 4 - 5 米 

B 、在接力区中线 

C 、离接力区后沿 4 - 5 米 

33 、传棒人向接棒人发出“接”的信号时,应在距接棒人_______ 处。

 

A 、约 1.5 米 处 B 、约 2 米 C 、约 2.5 米 

34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的距离为_______ 厘米。

 

A 、 50 - 60 B 、 60 - 80 C 、 60 - 100 

35 、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身体重心应 _______。

 

A 、垂直向上 B 、向横杆方向倾斜 C 、向助跑反方向倾斜 

36 、跳远起跳时的腾起角一般为_______ 。

 

A 、 18 o -24 o B 、 45 o C 、 70 o - 76 o 

37 、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教学时,应以掌握 动作为主_______。

 

A 、头和躯干 B 、上肢 C 、下肢 

38 、撑杆跳高左脚起跳时,双手握竿的位置是_______ 。

 

A 、左手在上 B 、右手在上 C 、双手齐平 

39 、撑竿跳高,用金属竿试跳举竿时,握在下方的手向上滑动至上方手_______ 厘米处。

 

A 、 5 - 10 B 、 10 - 20 C 、 15 - 20 

40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右脚落在圈的中心附近与投掷方向的构成角度约为_______ 。

 

A 、 45 o B 、 60 o C 、 90 o 

41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两脚着地的顺序是 _______。

 

A 、先右后左 B 、先左后右 C 、两脚同时 

42 、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在完成推动作过程时,躯干应做_______ 动作。

 

A 、挺胸 B 、制动 C 、前倾 

43 、背向滑步推铅球比侧向滑步推铅球在技术上的优越性是_______ 。

 

A 、提高了予先速度,便于发挥力量 

B 、提高了出手速度 

C 、加长了球在出手前的运行距离 

44 、掷标枪时,应在投掷步的_______ 就开始做引枪动作。

 

A 、第一步 B 、第二步 C 、第三步 

45 、投掷步完成引枪后,应使枪尖靠近_______ 处。

 

A 、头顶 B 、右眉 C 、下腭 

46 、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应在_______ 时开始。

 

A 、右脚刚着地 B 、左脚着地后 C 、左脚即将着地 

47 、掷铁饼最后用力时,左脚的落地点为_______ 。

 

A 、在投掷方向的左侧 15 - 20 厘米处 

B 、与投掷方向一致 

C 、在投掷方向的右侧 10 - 20 厘米 

48 、掷铁饼旋转的第一圈的核心是_______ 。

 

A 、速度快 B 、大幅度 C 、平稳 

49 、奥运会(夏季)每隔_______ 年举行一次。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50 、蹲踞式跳远腾空后容易产生前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

 

A 、摆动腿的大腿抬的不高 

B 、下肢靠近身体重心,旋转半径较短 

C 、摆动动作没有做“突停” 

51 、跑、跳、投教材在中学各类体育教材中所占的比重_______ 。

 

A 、最大 B 、最小 C 、一般 

52 、通过走跑的交替练习、定时跑、越野跑等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_______ 。

 

A 、一般耐力 B 、专项耐心 C 、速度耐力 

53 、在初中的跳高技术教学中,应先教_______ 技术。

 

A 、起跳 B 、助跑起跳 C 、过杆落地 

54 、决定投掷项目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 ____ 

A 、出手角度 B 、出手初速度 C 、用力时间 

55 、步长是指 --------------________ 

A 、后蹬距离 B 、腾空距离 C 、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56 、跳跃技术的关键部分是 ______ 

A 、助跑阶段 B 、起跳阶段 C 、助跑和起跳阶段 

57 、在逆风情况下投掷标枪时,出手角和倾斜角应 _______

A 、出手角大些,倾斜角大些 B 、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大些 

C 、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小些 

58 、运动员在径赛项目比赛中犯规,有权决定取消其比赛资格的是 _______ 

A 、径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 、检查主裁判 

四、填空题

1、十一届亚运会于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

 

2 、公元前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3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4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于 ______ 年,随后拟定了国际统一的田径 和 ______ 。

 

5 、中国运动员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曾先后打破过 ______ 项目的世界记录。

 

6 、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 ______ 和 ______ 。

 

7 、合理的田径运动技术,在动作形式和内容上都必须符合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的基本规律。

 

8 、走的一个周期包括 ______ 支撑 ______ 支撑。

 

9 、跑的一个周期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10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和 ______ 。

 

11 、影响后蹬效果的因素有后蹬力量 ______ 、 ______ 后蹬角度和 ______ 。

 

12 、影响人体跑动的外力主要有重力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13 、根据个人特点,合理调整 ______ 和 ______ 的比例关系是提高跑速的有效途径。

 

14 、摆臂对跑的动作不仅起 作用,而且还能加强 的效果。

 

15 、跑的全过程可分为起跑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个部分。

 

16 、短跑技术教学的顺序是 ______ 、 ______ 起跑后的加速跑 ______ 和弯道跑。

 

17 、接力跑传接棒的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18 、中长跑一般是跑 ______ 一呼气,跑 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