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21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相应的表格中)

1.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

A.研究地球四季变化时,自转中的地球

B.研究前进中列车车轮的转动时,前进中的列车

C.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裁判员在打分过程中,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2.坐在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树木迅速后退”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  )

A.列车B.铁轨C.地面D.路边的房屋

 

3.下列各种说法中,指时间的是(  )

A.列车员说:

“火车9点45分到站.”

B.“您这么早就来啦,我才到的呢!

C.“第5秒初”

D.“第5秒内”

 

4.甲、乙两人都从A点出发到达D点,如图所示,甲沿着弧线A﹣D,乙沿着A﹣B﹣C﹣D的路线,则有(  )

A.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5.a、b两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Va>VbB.Va=VbC.Va<VbD.无法比较

 

6.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

A.mB.sC.m/sD.m/s2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比赛,以12.5s的好成绩获得了第一名.这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8m/sC.9m/sD.10m/s

 

8.小华从A点向正东方向走了30米到达B点,然后再从B点向正西方向走了40米到达C点,问小华从A点走到C点的位移是(  )

A.﹣10米B.70米C.50米D.0米

 

9.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变为20m/s,则汽车在这10s的加速度是(  )

A.1m/s2B.2m/s2C.20m/s2D.10m/s2

 

10.下列是物体运动的x﹣t图象,能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空格内)

1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路程B.位移C.速度D.加速度

 

12.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示数为150km/h,则(  )

A.9km指的是位移的大小B.9km指的是路程

C.15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15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13.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A.

B.

C.

D.

 

14.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诗句中,前一句说竹排在江中向前游是以      为参考系;后一句说两岸青山往后走是以      为参考系.

 

1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1)在0﹣2s内加速度为      m/s2,物体做      运动;

(2)在2﹣4s内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物体做      运动;

(3)在4﹣6s内加速度为      m/s2,物体做      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选“相同”或“相反”).

 

17.田径场跑道周长是400m,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了100m和800m两个项目.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则小明跑完全程的路程是      ,位移大小是      ;而800m比赛中小明处在第一跑道,则跑完全程的路程是      ,位移大小是      .

 

 

四、探究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8.(18分)(2015秋•从江县校级月考)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经阅读“使用说明书”知道: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且电源电压为      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步骤如下: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接通电源

C.安好纸带

D.松开纸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2)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此纸带是不计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A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A、B、C…那么每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计数点与A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标数字(单位:

cm),则:

BD计数点位移△XBD=      ,CD计数点位移△XCD=      ,小车通过C点的速度Vc=      ,通过D点的速度VD=      ,小车从A运动到E的平均速度为      .

 

 

五、计算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9.小明去学校的过程中,前200m用了100s,后300m用了300s.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2015秋•从江县校级月考)小明去学校的过程中,前200m以2m/s的速度行驶,后300m以1m/s的速度行进.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1.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赶时间司机加速前进,经10s后速度变为20m/s,求:

(1)此过程中速度变化量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是多少?

 

22.(2015秋•从江县校级月考)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遇到紧急情况后刹车,经10s后速度变为10m/s,求:

(1)此过程中速度变化量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是多少?

 

23.一辆车以10m/s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12s后速度达到多少?

 

24.(2015秋•从江县校级月考)一辆车以36Km/h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12s后速度达到多少?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相应的表格中)

1.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

A.研究地球四季变化时,自转中的地球

B.研究前进中列车车轮的转动时,前进中的列车

C.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裁判员在打分过程中,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考点:

质点的认识;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解答:

解:

A、研究地球四季变化时,地球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前进中列车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火车的形状能忽略,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旋转的滑冰运动员,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2.坐在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树木迅速后退”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  )

A.列车B.铁轨C.地面D.路边的房屋

考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解:

行驶着的列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之所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

故选:

A

点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通过本题充分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3.下列各种说法中,指时间的是(  )

A.列车员说:

“火车9点45分到站.”

B.“您这么早就来啦,我才到的呢!

C.“第5秒初”

D.“第5秒内”

考点:

时间与时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

解答:

解:

A、火车9点45分到站,9点45分是指时刻,故A错误;

B、这里的早和才到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第5秒初,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指时刻,故C错误;

D、“第5秒内”指的时间的长度,都是时间,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4.甲、乙两人都从A点出发到达D点,如图所示,甲沿着弧线A﹣D,乙沿着A﹣B﹣C﹣D的路线,则有(  )

A.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

解:

A、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可知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故A错误,B正确;

C、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可知,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故C错误,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是基础题,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抓住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5.a、b两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Va>VbB.Va=VbC.Va<VbD.无法比较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x﹣t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

解答:

解:

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则Va>Vb,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

对于位移图象要能直接读出位置坐标、位移大小和方向,根据斜率等于速度能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6.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

A.mB.sC.m/sD.m/s2

考点:

加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a=

判断单位.

解答:

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可知,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定义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比赛,以12.5s的好成绩获得了第一名.这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8m/sC.9m/sD.10m/s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位移为100m,时间为12.5s

解答:

解:

平均速度为v=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关键是找总位移与总时间

 

8.小华从A点向正东方向走了30米到达B点,然后再从B点向正西方向走了40米到达C点,问小华从A点走到C点的位移是(  )

A.﹣10米B.70米C.50米D.0米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确定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解答:

解: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以向东为正方向,x=30﹣40=﹣10m;

故选:

A.

点评:

本题要理解路程和位移的物理意义,画出示意图,求解它们的大小.位移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直线距离的大小,不会大于路程.

 

9.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变为20m/s,则汽车在这10s的加速度是(  )

A.1m/s2B.2m/s2C.20m/s2D.10m/s2

考点:

加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汽车的初末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

解答:

解:

汽车在10s内的加速度a=

故选:

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10.下列是物体运动的x﹣t图象,能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B.

C.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斜向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解:

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

对于图象,通常要从轴、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角度分析,要能区分x﹣t图象与v﹣t图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空格内)

1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路程B.位移C.速度D.加速度

考点:

矢量和标量.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

解:

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C、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CD均正确.

故选BCD

点评:

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

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而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12.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示数为150km/h,则(  )

A.9km指的是位移的大小B.9km指的是路程

C.15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15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瞬时速度为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为一段时间的速度

解答:

解:

A、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9km位移的大小,故A正确,B错误;

C、车内速度计指示示数为150km/h指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位移与路程,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关键是抓住概念即可

 

13.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A.

B.

C.

D.

考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对于v﹣t图象,要读出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如何变化;对于s﹣t图象,要读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解答:

解:

A、是x﹣t图象:

随时间的增大,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

B、是x﹣t图象:

物体位移均匀增大,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是v﹣t图象:

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是v﹣t图象:

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逐渐增大,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属于基本能力的考查,读懂图象信息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速度都是矢量,既包含平均速度也包含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故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加速度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

解:

A、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故A正确;

B、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故B正确;

C、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C正确;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

ABCD

点评: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加速度是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要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诗句中,前一句说竹排在江中向前游是以 江岸 为参考系;后一句说两岸青山往后走是以 竹排 为参考系.

考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是相对于江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的运动是相对于竹排

解答:

解:

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其参考系是江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的运动,其参考系是竹排.

故答案为:

江岸,竹排

点评:

本题考查参考系的确定,明确参考系的选取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1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1)在0﹣2s内加速度为 2 m/s2,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 运动;

(2)在2﹣4s内速度为 4 m/s,加速度为 0 m/s2,物体做 匀速直线 运动;

(3)在4﹣6s内加速度为 ﹣2 m/s2,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相反 (选“相同”或“相反”).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

(1)0﹣2s内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2)根据图象可知,2﹣4s内速度为4m/s,不变,加速度为0,做匀速直线运动,

(3)4﹣6s内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

(1)2;匀加速直线;

(2)4;0;匀速直线;(3)﹣2;匀减速直线;相反.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7.田径场跑道周长是400m,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了100m和800m两个项目.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则小明跑完全程的路程是 100m ,位移大小是 100m ;而800m比赛中小明处在第一跑道,则跑完全程的路程是 800m ,位移大小是 0 .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

解:

百米赛跑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所以x=s=100m,

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田径场跑道第一跑道的周长是400米,800米比赛跑2圈,路程是800m,位移是0.

故答案为:

100m,100m,800m,0

点评:

本题关键区分位移与路程,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四、探究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8.(18分)(2015秋•从江县校级月考)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经阅读“使用说明书”知道: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交流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且电源电压为 220 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0.02 s打一次点,其工作步骤如下: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接通电源

C.安好纸带

D.松开纸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CBDFE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2)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此纸带是不计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A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A、B、C…那么每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计数点与A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标数字(单位:

cm),则:

BD计数点位移△XBD= 3.40cm ,CD计数点位移△XCD= 1.60cm ,小车通过C点的速度Vc= 0.17m/s ,通过D点的速度VD= 0.25m/s ,小车从A运动到E的平均速度为 0.195m/s .

考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具体使用,尤其是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要明确,要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和周期的含义和关系.

按照组装器材,抓住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进行排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解答:

解:

(1)经阅读“使用说明书”知道: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使用交流电源且电源电压为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实验时对于实验器材通常是先固定,后安装连接,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时注意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故可得正确的是排列顺序为:

ACBDFE.

(2)BD计数点位移△XBD=4.40﹣1.00=3.40cm,

CD计数点位移△XCD=4.40﹣2.80=1.60c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c=

=0.17m/s,

VD=

=0.25m/s,

小车从A运动到E的平均速度v=

=0.195m/s,

故答案为:

(1)交流,220,0.02,ACBDFE

(2)3.40cm;1.60cm;0.17m/s;0.25m/s;0.195m/s

点评: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深刻了解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计算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9.小明去学校的过程中,前200m用了100s,后300m用了300s.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求的总位移与总时间即可求得

解答:

解:

平均速度为v=

答: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1.25m/s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抓住总位移与总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