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68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docx

九月季第1周方案A解析版

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ABC九月季第1周

周一A方案

成语巧记

1.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

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

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

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

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

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

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

没有长处。

文化积淀——人的称谓

(1)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

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

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宋词写意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写意】

六年前的春风又吹起来了!

我心相依的夫君呢,却永远留在了石头城的黄泉下。

谁与携手,春风中同看庭前花开花谢?

——我的家破碎在了六年前的颠簸流离中!

十年前的金戈铁马声消逝了!

我大明湖畔杨柳的倩影,却永远留在了我子夜时分的不眠的思念里。

谁与同行,暖阳下同听檐下的燕语莺喃?

——我的故国倾颓在十年前的仓皇南渡中!

草原纵然辽阔,没有骏马掠过,便只剩下空茫;大海纵然浩瀚,没有帆影飘过,便只有死寂。

家国都成梦的我啊,也只有春风中茫然的回忆!

更何况,人间四月天,春天所有的花儿都谢了。

江南的阳光虽然明媚,能融化我心海三千六百个日子日复一日凝成的坚冰?

江南没有春天,我也无心看窗外的风景。

明诚君与我一同收藏的金石还有几片,那是一份记录,一份见证,全写着劫难、流离、飘零!

物还在,人却不是昨天的我,万事都成空!

一切都如梦,只有我的泪是真实的,冰冷!

人说金华城外的枝头残花还在,那是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吗?

我多想走近你啊!

但双溪的扁舟啊,你怎能载得起我三千六百个日子层层叠起的浓愁?

文学悦读

天堂回信

【美】马戈·法伊尔

1993年10月的一个清晨,朗达·吉尔看到4岁的女儿戴瑟莉怀中放着9个月前去世的父亲的照片。

“爸爸,”她轻声说道,“你为什么还不回来呀?

”丈夫肯的去世已经让她痛不欲生,但女儿的极度悲伤更是令她难以忍受,朗达想,要是我能让她快乐起来就好了。

戴瑟莉不仅没有渐渐地适应父亲的去世,反而拒绝接受事实。

“爸爸马上就会回家的,”她经常对妈妈说,“他现在正上班呢。

”她会拿起自己的玩具电话,假装与父亲聊天儿。

“我想你,爸爸,”她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肯死后朗达就从尤巴市搬到了利物奥克附近的母亲家。

葬礼过去近两个月,戴瑟莉仍很伤心,最后外祖母特里施带戴瑟莉去了肯的墓地,希望能使她接受父亲的死亡,孩子却将头靠在墓碑上说:

“也许我使劲听,就能听到爸爸对我说话。

1993年11月8日本该是肯的29岁生日。

“我们怎么给我爸爸寄贺卡呀?

”戴瑟莉问外祖母特里施。

“我们把信捆在气球上,寄到天堂去怎么样?

”特里施说。

戴瑟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她选了一个画着美人鱼的气球,图案的上方写着“生日快乐”。

以前戴瑟莉经常和爸爸一起看美人鱼的录像。

在墓前摆放鲜花时,戴瑟莉口述了一封给爸爸的信。

“生日快乐,我爱你,想念你,”她说着,“但愿你在天堂能收到这个气球,在我一月份过生日时给我写回信,好吗?

”特里施将那段话和她们的地址记在了一张小纸片上,裹上一层塑料,最后戴瑟莉放飞了那只气球。

将近一个小时,她们就看着那个闪亮的光点慢慢地越飘越远、越变越小,戴瑟莉却兴奋地喊道:

“看啊,爸爸收到我的气球了!

”才不过几分钟,那气球就不见了。

“现在爸爸要给我写回信了。

”戴瑟莉说着向汽车走去。

在一个寒冷、微雨的11月的早晨,在加拿大东面的爱德华王子岛上,32岁的维德·麦金农准备出去打猎。

他是一位森林管理员,与妻子和3个孩子住在美人鱼镇上。

但那一天他没有去经常打猎的地方,而突然决定去两英里外的美人鱼湖。

在岸边的灌木丛中,他发现杨梅树丛的枝条钩住了一只银色的气球,上面印着美人鱼的图案,线的顶端系着一张包着塑料的小纸条,已经被雨浸湿了。

回到家,维德小心地将潮湿的纸条摊开晾干。

妻子唐娜回来时,维德给她看了气球和纸条,上面写着:

“1993年11月8日,生日快乐,爸爸……”通信地址是加利福尼亚利物奥克。

“现在才11月12号,”维德说,“仅仅4天这只气球就飞越了3千英里!

”“而且你看,”唐娜说着将气球翻了过来,“气球上印着美人鱼的图案,又正好落在了美人鱼湖边。

“我们应该给戴瑟莉写封信,”维德说,“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帮助这个小姑娘。

在沙勒特镇的书店里,唐娜·麦金农买了一本改编的《小美人鱼》。

圣诞节过后几天,维德又买回了一张生日卡,上面写着:

“给我亲爱的女儿,温馨的生日祝福。

1994年1月3日,唐娜坐下来给戴瑟莉写了封信,然后将信夹在贺卡中,与书装在一起寄了出去。

1月19日的傍晚,麦金农夫妇的包裹到了,那时朗达和戴瑟莉已经回尤巴市了,特里施决定第二天再送过去。

那天晚上特里施看电视时,怀着好奇心,她打开了包裹,先是看到一张贺卡,上面写着:

“给我亲爱的女儿……”第二天清晨6点4.哭红了眼睛的特里施将汽车停在朗达的门前。

特里施说:

“戴瑟莉,这是送给你的,”特里施将包裹放在她手里,“是你爸爸寄来的。

”“代你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特里施念道,“我想你一定会奇怪我是谁。

其实一切都是从我丈夫维德11月去打野鸭的那一天开始的。

你猜他发现了什么?

是你寄给爸爸的美人鱼气球……”特里施停了一下,发现戴瑟莉的脸颊上闪烁一颗泪珠。

“天堂里没有商店,但你爸爸希望有人能帮他给你买一份礼物,所以他就选中了我们,因为我们就住在一个叫做美人鱼的镇上。

特里施继续读着:

“我知道你爸爸一定希望你能快乐,而不要为他伤心;我知道他非常爱你,并会一直注视着你的成长。

爱你的:

麦金农夫妇。

特里施读完看着戴瑟莉。

“我知道爸爸不会忘记我的。

”孩子说。

特里施眼里含着泪水,搂着戴瑟莉又读起了麦金农夫妇送的那本《小美人鱼》。

故事中,邪恶的女巫割断了小美人鱼的尾巴,杀死了她,3个天使将她带走了。

特里施读完,担心悲惨的结局会使外孙女伤心,但戴瑟莉却快乐地用双手托住了脸颊。

“小美人鱼进天堂了!

”她喊道,“爸爸送给我这本书,因为小美人鱼就像爸爸一样进了天堂!

2月中旬麦金农夫妇收到朗达的来信:

“1月19日收到你们寄来的包裹时,我女儿的梦想实现了。

如今戴瑟莉每次想要和爸爸说话时,就会打电话给麦金农夫妇,只有这种方式能安慰她幼小的心灵。

“人们都对我说:

‘气球能落到那么远的美人鱼湖边,简直太巧了。

’”朗达说,“但我知道是肯挑选了麦金农夫妇将自己的爱带给戴瑟莉,她现在懂得了父亲的爱会一直陪伴着她。

名师点睛

这篇小说的开头首先点明了戴瑟莉的父亲已于9个月前去世,交代故事发生缘由,照应小说标题。

其次引出文中戴瑟莉拒绝接受父亲去世,给父亲寄贺卡的情节。

也为揭示小说主题提供了故事背景。

特里施这个形象,很有特色,他关怀备至,充满亲情。

为了使她接受父亲的死亡,带戴瑟莉去了肯的墓地,希望戴能接受现实。

当接到维德夫妇的来信之后,仔细给戴瑟莉读来信,化解戴瑟莉的悲伤。

呀体贴、细心。

为了实现戴瑟莉思念父亲的愿望,“把信捆在气球上,寄到天堂”,并且仔细的在“小纸片上,裹上一层塑料”。

他善意说谎。

接到维德夫妇的来信,善意说是她父亲的来信。

小说中戴瑟莉放飞气球这个情节值得关注。

首先,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了戴瑟莉拒绝父亲去世事实而在爸爸生日那天放飞气球给爸爸寄贺卡的情节。

其次,设置悬念,为后文维德帮助女孩作铺垫。

戴瑟莉放飞的气球被维德发现。

正是有放飞气球这个情节,才推动情节的发展。

再次引出文中重要人物维德夫妇。

戴瑟莉放飞的气球,落在了3千英里之外的美人鱼湖边,被维德发现。

充满爱心的维德决定帮助这个小姑娘。

而且使小说主题有了依托。

女孩对父亲深挚的爱,维德夫妇通过对陌生小姑娘的帮助体现出来的广博的爱,都是借助这个情节得以展示和推动,从而表现人人皆应有爱的主题。

名句默写

【2019届广东汕尾高三1月质检】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反复论证了苦难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并深切指出:

如果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难以避免灭亡的命运。

2.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与古代圣人的谦虚好学对比,来批评当时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敌占区的百姓已忘记国恨家仇,令人痛心。

【答案】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语段综合

【2019届福建福州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0多年前,詹天佑用“人”字形设计方案破解了巨大的施工难题,这超人智慧曾一度让外国专家。

而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的京张铁路地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作为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

京张高铁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有砟轨道高速铁路。

目前它已全面进入建设攻坚阶段。

其中,位于怀来县土木镇和官厅水库之间的土木特大桥正在地施工,它将跨越京包线、大秦线、京藏高速三条交通要道,施工难度很大。

为了降低施工对于这些交通线的影响,工程师将大桥设计成转体桥,先平行施工,再进行旋转,完成大桥建造。

这一创举与詹天佑当年的“人”字路。

京张高铁建成后,();八达岭长城站,地下建筑面积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车站最大埋深102来;八达岭隧道,穿越两层断层,采取预留核心、重点锁定、分层下挖、一次浇筑成型的“品”字型隧道工程;土本特大桥,全长3503.48米,转体重量5613吨。

其中,在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建成后,目前将成为世界上下埋最深、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

土木特大桥不仅构建了交通枢纽,还会成为壮美的景观。

1.下列依次填入原文横线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惭形秽大名鼎鼎紧锣密鼓相得益彰

B.赞叹不已闻名遐迩争分夺秒相映生辉

C.自惭形秽闻名遐迩紧锣密鼓相映生辉

D.赞叹不已大名鼎鼎争分夺秒相得益彰

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线路上将诞生一批创纪录的标志性工程

B.将在线路上诞生一批创纪录的标志性工程

C.将有一批创纪录的标志性工程诞生在线路上

D.一批创纪录的标志性工程将在线路上诞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对其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目前下埋最深、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

B.建成后的八达岭长城高铁站,目前将成为世界上下埋最深、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

C.在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上下埋最深、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头车站。

D.建成后的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将成为目前世界上下埋最深、亚洲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

【答案】

1.B2.A3.D

【解析】

1.“自惭形秽”,意思是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

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赞叹不已”指连声赞赏不止。

语境中说超人智慧让外国专家佩服,应选用“赞叹不已”。

“大名鼎鼎”和“闻名遐迩”都形容名气很大,但“大名鼎鼎”多用于人,而“闻名遐迩”多用于物。

语境说京张铁路,应选用“闻名遐迩”。

“紧锣密鼓”多用于准备工作。

“争分夺秒”是抓紧时间赶工期的意思,语境中说特大桥的施工紧张程度,应选用“争分夺秒”。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用来形容两项工程不合适。

“相映生辉”是相互映衬,二者都增色不少。

语境中说这一工程与“人字路”一样好,应选用“相映生辉”。

故选B。

2.结合语境,括号后面是冒号,后面紧挨着就是对工程的介绍,所以应将“标志性工程”放在最后,排除CD;“将在线路上诞生一批创纪录的标志性工程”省略主语,句子主干为“京张高铁诞生工程”,搭配不当,排除B。

故选A。

3.A项,成分残缺,“在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建成后”是滥用介词缺主语;B项,语序不当,“目前将成为”应改为“将成为目前”;C项,成分残缺,“在八达岭长城高铁站建成后”是滥用介词缺主语。

故选D。

诗歌鉴赏

【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夕旅怀

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

B.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

C.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

“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

2.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2.①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

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

【解析】

1.C项,“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

诗人在梦中梦到银河落下,长梦过后天上星以稀少,诗人只能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没有人来为他擦拭眼泪。

“谁能挥”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孤独。

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故选C。

2.诗人放目远去,却只看到了层叠的山峦,没有家乡的影子,流水不停的向远去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就像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归家一样。

借用“连山”和“流水”两个极具内涵的意象,把诗人的愁苦具体化。

第三联,诗人抬眼望去,只有灰色的浮云,寒冷的月光,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月光更是令作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月晖”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目之所到,体之所感,只有深深的愁思。

借景抒情,通过这些意象,来抒发羁旅之愁、乡思之苦。

小说阅读

【2019届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下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连枷

李锐

天很冷,心也很冷。

炉子早灭了,屋里一股浓浓的膻腥气。

学校原在村庙里,后来庙塌了,村里没钱盖新房子,就把羊圈用的通房隔出两间来做教室。

青石涧小学成了羊圈小学。

尽管已看见可怜的结局,王光荣还是拍拍手,笑着说:

“同学们,下午劳动课还打豆子,都有谁把连枷带来了?

没有应声

“都有谁把连枷带来了?

还是没人应声。

他把眼睛转到刘开放身上。

刘开放低下头,搓着两只乌黑的手,说:

“王老师,我爸叫我甭来学校劳动,我爸说,功课都考不及格,再来就拧断我胳膊……”

王光荣很寒心。

他心想:

我真是名誉扫地呀。

可他脸上却放出爽朗的笑容:

“哈哈,行呀!

那就算了吧。

我还说给同学们上最后一课,那就不用啦。

反正联校校长来考过试了,反正咱们一到四年级没一个及格的,反正咱们青石涧羊圈小学过了今天就正式解散了,我这个民办教师就下岗啦,最后一课不上就不上吧!

我往后再想种黑豆,回家种去啦。

同学们,放学吧!

说着,他一阵一阵心酸,就使劲拍手,使劲碱,“行啦行啦,放学吧!

放学吧!

一至四年级一共十五个学生,大学纷纷背上书包站起来。

然后,纷纷仰起脸规规矩矩喊“老——师——再——见!

王光荣说了两声再见,忽然觉得眼泪要下来了,赶紧转身擦黑板,其实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等他转身时,空荡荡的教室只剩一个人。

他问:

“馍妮儿,你为啥还不走?

没见同学们都放学了?

馍妮儿从座位底下抽出一把连枷来,说:

“老师,我带连枷了,我想和你打豆子,上最后一课。

他眼泪一下子哗哗地流出来。

看见老师哭,馍妮儿也哭,说:

“老师,你别哭,他们都走了,他们都没良心!

我不走,我跟你打豆子……”

王光荣很不好意思地抹干眼泪,说:

“馍妮儿,不是同学们没良心,是老师没良心,尽叫你们打豆子,没教好你们,一个及格的也没有……”

这么说着,他眼泪又下来了。

师生二人在教室里哭了一阵,鼻子里都是呛人的膻腥味儿。

馍妮儿固执地拿起连枷,说:

“老师,打豆子吧。

于是,二人来到羊圈前空场上。

馍妮儿把场上新鲜的羊粪蛋扫干净,王光荣从教室后面把晒干的黑豆秧抱出摊在平地上。

然后,两人就挥起连枷。

劈劈啪啪的敲打,紧闭的豆荚爆裂开来,豆子像黑珠子一样蹦来蹦去。

他边打边问:

“馍妮儿,你知道老师为啥种黑豆吗?

馍妮儿挥着连枷不抬头:

“知道。

城里人现在要吃绿色食品,黑豆营养高,能卖高价,卖了高价老师就能多挣钱。

他木然地笑笑。

这个问题他给学生讲过无数次了。

乱流河乡联合学校每月只给自己八十块工资,另外六十块村里补。

村里穷,常年拖欠那应补的六十块。

乡政府给了政策:

工资不够,老师可以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一番斟酌之后,他决定开荒种黑豆。

事实证明,这决定是英明的,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准确预判了价格前景。

第一年,他的黑豆就卖了好价钱。

第二年他决定增加投资,扩大种植规模。

扩大之后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给学生和自己增加了劳动课时,二是学生成绩普遍下降,乃至联校统考他的学生没一个及格。

最终导致学校被解散,自己被解雇。

翻来覆去敲打一阵之后,他们把打过的豆秧抖一抖抱到一边,再把落地上的豆子和豆荚扫成一堆,把豆荚和豆梗簸干净。

很快装满半袋子,看着收获的果实,他来了兴致,替学生抹抹额上的汗珠,说:

“馍妮儿,我教你背首古诗吧,课本上没有的。

“啥古诗?

“写连枷的。

“老师,干活儿的家具也能写诗?

“能写。

馍妮儿,你听,‘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声歌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

“老师,这都说的是啥呀?

“新做成的场院镜一样平,家家都趁下霜的晴天打稻子,一边劳动一边又笑又唱,天边响起打雷声,大家就用连枷赶紧打,直到天亮。

可惜,题目我忘了,作者好像是宋朝一个姓范的人……”说到这儿,他愧疚地笑起来,“咳,馍妮儿,老师到底是个半吊子,到底是个民办教师,啥都记不住。

馍妮儿笑笑,说:

“老师,他胡说。

“谁胡说?

“就是你说的这个姓范的。

“咋胡说啦?

她又笑笑,“老师,我跟我爸打过一宿连枷,胳膊都肿了,把人累死!

我就没唱歌儿!

王光荣笑着收起连枷,说;“馍妮儿,咱们今天就下课吧,我可不想把你的胳膊累肿喽!

老师笑,学生也笑,刚才的不愉快忘得干干净净。

吕梁山干冷的暮色又透彻,又凝重,清晰地勾勒出西山高耸的山顶。

(有删改)

【注】连枷;一种农具,用来拍打谷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简要叙写天气、人物心情、教室环境,突出青石涧小学的破落,渲染了黯淡、阴郁的氛围,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小说反复使用“反正”“使劲”等词语,写出王光荣面临学校解散和自己被解雇的际遇时心寒、不舍、无奈、痛苦等复杂微妙的感情。

C.馍妮儿对老师教背的古诗直言不讳的质疑,显示了现实的苦涩与诗人笔下的美丽的巨大反差,增强了小说的张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结尾一段写吕梁山的暮色、山顶,暗示主人公在陷入艰难的境地之后,又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希望,给文章增添了一些暖色。

2.小说中的王光荣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改用“最后一课”好不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坚忍平和:

作为乡村民办教师,待遇微薄,他仍坚守岗位;面临解雇的遭遇,他以平和的心态淡然接受。

②善良朴实:

作为乡村民办教师,他爱护学生;学生成绩不好,他内心充满白责,不推卸自己的责任。

③有私心,不乏市场意识:

为了贴补工资不足,他在政策许可下开荒种豆,让学生劳动帮他打豆,以此多赚点钱,贴补工资收入的不足。

3.示例一:

以“连枷”为题好。

理由:

①标明叙事线索:

连枷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媒介物,民办教师王光荣经常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帮他用连枷打豆子,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学校解散,自己被解雇。

②暗示主题意蕴:

连枷象征着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揭示了农村经济落后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困境的严峻现实。

③揭示人物处境与情感:

王光荣让学生带连枷来校劳动帮他干私活,表明他生存的困境;王光荣“最后一课”教馍妮儿背连枷诗,也透露出他对乡村教育的留恋与未能尽职的愧悔。

示例二:

以“最后一课”为题好。

理由:

①统摄情节主干:

小说围绕着民办教师王光荣的“最后一课”这一事件展开情节。

②揭示人物处境:

“最后一课”是在青石涧小学被解散,民办教师王光荣被解雇的背景下进行的,表现了王光荣苦难生活中两难的精神困境。

③提示小说主题:

“最后一课”勾面了吕梁山区乡村教育的落后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发展面临严峻问题的反思。

【解析】

1.小说的结尾部分确实增添了一些暖色:

王光荣看着自己收获的果实,来了兴致,教馍妮儿背一首古诗,最终学生笑了,老师也笑了,他们把刚才的不愉快忘得干干净净。

但最后一段写吕梁山“干冷的暮色”“透彻”“凝重”,投射出冷峻、沉重的色调,客观冷静,与全文氛围相合。

故“暗示主人公在陷入艰难的境地之后,又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希望,给文章增添了一些暖色”这一解读不当。

故答案为D。

2.据“乱流河乡联合学校每月只给自己八十块工资,另外六十块村里补。

村里穷,常年拖欠那应补的六十块”“尽管已看见可怜的结局,王光荣还是拍拍手,笑着说”可总结出“坚忍平和”;据“王光荣很不好意思地抹干眼泪,说:

‘馍妮儿,不是同学们没良心,是老师没良心,尽叫你们打豆子,没教好你们,一个及格的也没有……’”可总结出“善良朴实,爱护学生”;据“乡政府给了政策:

工资不够,老师可以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一番斟酌之后,他决定开荒种黑豆。

事实证明,这决定是英明的,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准确预判了价格前景。

第一年,他的黑豆就卖了好价钱。

第二年他决定增加投资,扩大种植规模”可总结出“有私心,不乏市场意识”。

3.以“连枷”为题的好处是:

情节上,是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人物上,表明他生存的困境以及未能尽职的懊悔之情;主题上,揭示了农村经济落后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困境的严峻现实。

以“最后一课”为题的好处也分别从这几个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