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464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x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高中历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

(考试总分:

21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史载: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2、(4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A.国家加大干预经济力度B.政府推行“混合经济”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新经济”的全面展开

3、(4分)科技的进步既推动经济发展,也催生新职业的出现。

以下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汽车司机——火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B.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飞行员

C.飞行员——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4、(4分)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

例如:

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B.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

C.互联网使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D.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经济都虚拟化了

5、(4分)有一句广告词说: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

”这个“他”及其发明是指

A.史蒂芬孙和火车机车B.瓦特和万能蒸汽机

C.富尔顿和汽船D.卡尔·本茨和汽车

 

6、(4分)下图被人们称为“万能的原动机”,它在19世纪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人物中以它为动力最早开拓新领域的是

A.史蒂芬孙B.富尔顿C.阿克莱特D.卡尔·本茨

7、(4分)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B.②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③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D.④马可尼采用电磁波的理论,促成有线电报的发明

8、(4分)钱学森认为: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9、(4分)美国作家查尔斯·穆雷在《人类成就》一书中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位。

瓦特与爱迪生对人类的共同贡献是

A.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B.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改变

C.从信息封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D.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0、(4分)下图所示为2016年参与新春“网络红包”活动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参与目的分布。

这主要反映了

A.中国网民规模的扩大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C.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手机日益受到广大网民青睐

11、(4分)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

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A.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B.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D.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12、(4分)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

C.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改良了蒸汽机

 

13、(4分)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14、(4分)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造成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5、(4分)2016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最开始的1分12秒就成交了10亿元,11日24时,全天交易额超1207亿,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我国司法机关也对消费者进行网购提醒(如图)。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D.是利弊共存的双刃剑

 

16、(4分)20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创作了一部高科技大片《侏罗纪公园》。

该片大量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

电影艺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是

A.影像与声音合成技术日趋成熟

B.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升

C.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17、(4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被称为“蒸汽时代”是因为

A.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蒸气机发明开始的B.蒸气机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C.蒸汽机促使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出现D.蒸气机使工厂突破了河流的限制

18、(4分)下图是中国唐代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何时成为现实

A.19世纪初B.19世纪中晚期C.20世纪上半期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4分)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乘坐舒适的火车旅行。

更愿在明亮的的灯光下读书,这些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给人们的便利,至于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名称,我们习惯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通讯工具不同B.生产方式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

20、(4分)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

应用研究年代

生产推广年代

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21、(4分)工业的发展历程体现着人类历史的变迁。

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

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1.0时期,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B.依赖工业2.0创造的生产力,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

C.互联网的诞生推动了工业3.0时代的到来

D.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2、(4分)“他的发明使人类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他”应指

A.瓦特B.爱迪生C.史蒂芬孙D.西门子

23、(4分)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

24、(4分)2008年6月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正式上映。

该片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

这最能说明

A.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B.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C.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D.更好体现影片的主题

25、(4分)美国《时代》杂志曾把某一年的年度人物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

C.网络技术的发展D.电脑的普及

26、(4分)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

观察下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B.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27、(4分)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

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新的创新。

这里的“它”是指

A.水车B.万能蒸汽机C.石油D.电力

28、(4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的变化主要是

A.机械种类的变化不同B.制造材料的变化

C.交通工具的变化D.能源动力的变化

 

29、(4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与下列哪位科学家分不开

A.牛顿B.达尔文C.瓦特D.爱迪生

30、(4分)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的科技成就是

互联网B.生物工程C.航天技术D.核能技术

31、(4分)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B.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资产阶级与平民实现了完全平等

32、(4分)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之称的有好几位,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国人图灵和美国人诺依曼。

下列有关计算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

B.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C.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多国科学家的合力

D.冷战时代美苏两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上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33、(4分)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

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瓦特说:

“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

“是力量,陛下。

”“力量”指

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

34、(4分)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

“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

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

”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理论转化为生产应用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35、(4分)继1876年爱迪生建立工业实验室后,美国数十家大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实验室,每年提供上百万美元供自己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研究。

这种做法

A.提高了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B.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C.推动了美国垄断组织的产生D.有利于美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36、(4分)“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37、(4分)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早在数千年的时候,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把摄入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

……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

”工业革命哪一发明为我们解决能源转换问题:

蒸汽机车B.轮船C.珍妮纺纱机D.改良蒸汽机

38、(4分)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结合材料中的“发明”,请给该宣传资料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

39、(4分)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蒸汽机B.汽船C.汽车D.电视机

40、(4分)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顿D.莱特兄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城市化和休闲时间的延长,体育运动目益普及。

体育全球化的核心表现就是现代奥运会。

但奥运会一开始就受到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变成纳粹的宣传表演会;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意味着进入东西阵营同场竞技的时代。

此后20年两大阵营主要以运动成绩的比拼为主,将奖牌数量作为验证社会制度优劣的最重要指标;70年代美苏开始竭力争取承办奥运会。

但美苏分别于1980年、1984年带头抵制了对方承办的奥运会。

大规模政治抵制成为了80年代前期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巨大挫折。

政治介入奥运的最根本原因……奥运会中体现出的民族主义。

不管是开幕式上运动员以国家为单位入场的形式,还是颁奖仪式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礼仪,都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各国政府、运动员以及普通民众比的民族主义思想。

——摘编自李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冷战研究《(1950年代一1990年代初)》

材料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

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体育运动的全球化。

1912年斯德哥尔摩引进电子计时器精确记录时间和准确保存运动员成绩成为现实。

而运动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运动会信息的传播手段,还使运动员能更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并组织训练。

1936年在柏林,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

现代科技还更新了体育科学研究和奥运选手训练的面貌,一系列先进的传感、测量和遥测技术、高速摄影分析器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引起体育器材、运动服甚至运动场技术的变化。

此外,反对违禁药物的斗争,也促进了生物化学科学和检测分析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超大屏幕的电视系统、大型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大跨度的或移动的屋顶结构、大型的照明与通风系统等无一不是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运动会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科技成果,并分析说明科技与现代体育的关系。

4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曾经给中国带来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

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已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

第一次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是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最初的意识并不清晰,最终可谓把握了一半,仍然没有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

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只把握了一半。

(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4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经历了三个历史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国家间融合,开始于“新大陆”发现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第二个时代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现在则是第三个时代,网络的普及让世界从小缩成了微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时代,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哪两场革命促成了国家间融合?

(2)第二个时代,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第三个时代,互联网的产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4)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全球化的结果。

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引领时代

(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那一场世界大战?

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

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

进入90年代党和政府又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4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会在哪个国家兴起呢?

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经济反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同英法苏相比,美国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德国相比,美国还有吸引科学家的民主制度,这使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条件发展科学……还应指出美国的人力(科技人员)条件……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才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

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

结果形成了世界科技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趋势……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对孪生姊妹。

材料二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价惨重。

世界历史不幸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

现代化一旦在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就必然采用现代化之道。

因为现代化作为一种理性化和效率化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物力。

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

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

在现实版本中,这一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被缩减为工业化,进而再被简化为诸经济要素的重组,社会和政治变革也经常服务于这一经济目的。

纵使今天的世界已全然不同,但这一得自历史的记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忽略。

它仍在深层推动着中国人的集体行为,尤其是在其精英阶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战后世界科研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加以说明。

作者指出“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迎头赶上的?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答案】C

【解析】材料提供的三大成果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最初用于战争,可见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故选C;材料没有揭示科技与战争胜负的关系,排除A;科技并非基于战争而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二战结束的关系,排除D。

2、(4分)【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产业升级,主要在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B;“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D。

3、(4分)【答案】D

【解析】据题干“科技的进步既推动经济发展,也催生新职业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在1825年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飞机是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的;电脑网络技术是1945年在美国最早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先后顺序为: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故选D。

4、(4分)【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制造不属于生活方式,所以A的说法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可排除A;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所以B的说法不准确,故可排除;通过材料可以看到,互联网使经济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选C;D项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

5、(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及其发明是指瓦特改良蒸汽机,故B项正确;ACD项是交通方面的成就,排除。

6、(4分)【答案】B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利用蒸汽动力交通工具的火车英国史蒂芬孙是在1814年,而汽船是美国富尔顿在1804年发明的,故排除A,选B;阿克莱特发明的是水力纺纱机,卡尔·本茨的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故CD错误。

7、(4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是意大利,法拉第是英国科学家,故排除A项;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排除B项;马可尼采用电磁波理论,促成无线电报的发明,故排除D项;③是俄国,俄国的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故选C。

8、(4分)【答案】C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科学革命推动了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又推动了产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磁感应理论,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奠定了基础,而发电机的出现,又推动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错误;B项中的电动机不属于科学革命,而属于技术革命,排除;D项中的电磁波和无线电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故排除。

9、(4分)【答案】A

【解析】爱迪生的发明中没有对交通运输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故排除B项;使信息封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是通讯事业的发展,瓦特没有在通讯事业方面做出贡献,故排除C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他们的共同贡献是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而不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故排除D项。

故选A。

10、(4分)【答案】B

【解析】网络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