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583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docx

新22初级金融串讲89章

初级经济师——金融理论与实务冲刺班讲义

第八章我国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

合计

2010年

4题4分

3题6分

1题8分

18分

本章主要考点:

1、金融险的定义和分类;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3、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

4、金融监管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

金融险的定义和分类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掌握)是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面临经营困难的可能性。

表现在:

1、经营损失可能发生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2、即使没有直接的损失也有可能出现风险。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掌握)

金融风险特征是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外在表现。

1、可能性(出现损失和经营困难的概率)

2、不确定性——难以完全预计。

3、可测性——可以根据数据指标做出综合判断;

4、可控性——预期有风险,提前需谨慎,结果是对风险的预计、控制等。

5、相关性——金融风险与经营者的行为和决策紧密相关。

同一风险事件对不同的经营者产生不同影响。

二、金融风险的分类(掌握)

金融风险的分类,实质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

金融风险的分类

说明

1

信用风险

金融企业的信用,特殊的借贷关系。

指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2

国家和转移风险

指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

其表现形式之一是转移风险。

3

市场风险

(1)汇率风险,汇率波动的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

(2)价格波动风险,银行投资到动产和不动产时,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4

利率风险

指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面临的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

(2)利率变动风险

(3)基准风险:

不同利率之间存在不完全相关性(4)期权风险

5

流动性风险

指金融企业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流动性不足时,无法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从而影响了盈利水平。

6

操作风险

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

最大的操作风险在于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

7

法律风险

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金融企业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债务增大的风险。

8

声誉风险

指因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经营管理水平差、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恶化,以及错误的舆论导向和市场谣言等其他事故而使金融企业在声誉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对金融企业各项业务的损害极大。

另外,根据引发金融险因素的特征,金融风险又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由于宏观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对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活动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不用通过组合性投资规避该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指金融机构或其他融资主体由于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违规经营或债务人

违约等微观因素引起的、个别或部分金融企业或其他融资主体在融资活动中遭受

损失或不获利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投资组合规避该类风险。

三、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掌握)

内因——内部管理不利;外因——外部环境体制

(一)外部因素

1、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

2、宏观经济波动使金融风险加剧

3、自然灾害

(二)内部因素(掌握标题)

1、商行公司治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2、内控制度不建全,存在管理漏洞

3、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强

4、制度执行力不强、管理不严、处罚力度不够

5、没有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审慎经营。

6、监管有效性尚需提高。

四、金融风险的主要危害(掌握)

1、扰乱信用秩序、破坏经济运行的基础

2、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干扰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

货币发行的倒逼机制,迫使央行扩大货币发行,容易引发恶性通胀

3、影响我国银行的国际地位,增加融资成本

4、影响改革开放政策和稳定实施

考点二: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掌握标题)

(一)减少损失,提供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二)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

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金融风险管理要涉及到金融企业和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

2、集中管理原则——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业务风险管理部门来管理金融风险

3、垂直管理原则——责任到人

4、独立性原则——规避干扰因素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掌握)

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1

金融风险的度量:

1)风险分析;2)风险评估

2

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和实施方案设计

3

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4

风险报告

5

风险管理的评估

6

风险的确认和审计

四、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掌握)

风险的新特性:

1、高传染性

2、高破坏性

3、连锁效应增强

另外,汇率风险增大、操作风险成为监管的重点、各种风险界限模糊,多种风险共生。

考点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用风险的主要特点(掌握)

1、道德风险——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

2、非系统性风险——很主观

3、缺乏量化的数据基础——判断标准

4、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分散

(二)信用风险监测指标(掌握)

1、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资产余额不高于4%

=不良贷款/贷款余额不高于5%

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不高于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不高于10%

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实际计提的损失准备/应提的准备不低于100%

4、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客户授信/资本净额不高于50%

(三)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掌握)

1、建立适当的信用风险环境

2、在健全的授信程序下运营

3、保持适当的授信管理、计量和监测程序

4、确保对信用风险的充分控制

(四)不良贷款管理(掌握)——第六章贷款质量评价(P122)

1、贷款分类:

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分类标准见P164)

2、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为不良贷款

3、商行不良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原则——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2)内部制衡原则——相互监督

(3)统一原则

(4)可比原则

4、商行不良贷款管理工作:

不良贷款管理的组织架构、不良贷款的识别与分类、不良贷款监测和分析、不良贷款评估和处置、责任认定和处理。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

(一)市场风险的影响(掌握)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使市场风险逐步上升为威胁银行生存的重要风险。

(二)利率风险的影响(掌握)

1、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利率风险容易导致银行收益下降

2、对经济价值的影响

3、隐性亏损——看不见的,比如货币购买力

(三)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

1、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之比<20%

外汇敞口头寸(汇率敏感指标)——银行的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敏感性外汇负债。

如果债权多于债务,则外汇汇率上升,银行损失,汇率下降,银行盈利!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每上升100个或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资本净额

3、风险监管措施

(1)限额管理:

交易限额、止损限额和风险限额

(2)资产负债配对管理

(3)套期保值——锁定价值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主要特点(掌握)

1、内生风险

2、操作风险损失一般与收益产生无关

3、操作风险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

(二)风险分类(掌握)——按照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划分:

1、内部欺诈

2、外部欺诈

3、雇佣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

4、客户、产品与业务活动带来的风险、

5、有形资产损失

6、涉及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的风险

7、经营中断和系统错误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产生原因(掌握):

资产负债不匹配、利率波动均可导致流动性风险,

信贷风险通常是流动性危机的先导诱因。

(二)流动性风险衡量——指标(掌握)

1、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要求不低于25%

2、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总负债不低于60%

——核心负债:

为距到期日起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发行债券和活期存款的50%。

3、流动性缺口=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不低于10%

考点四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及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掌握)指监管当局对金融企业管理和监督的总称。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管

广义的金融监管还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稽核、行业自律、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

(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掌握)

1、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而且容易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

2、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外部性强

3、金融企业的高管易受到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关联利益和经营管理水平诸因素的作用,作出不正确或不审慎的决策对金融企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金融监管是金融业稳健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

(三)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掌握)

1983年央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央行制度初步建立。

1986年《银行管理条例》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1992年证监会成立

1998年保监会成立

2004年银监会成立——正式建立分业监管体系

二、金融监管的要素、依据和边界(新增)

(一)金融监管的要素

1、金融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其他政府授权的公共机构。

2、金融监管对象——主要是银行机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类;

3、金融监管目标——防范风险、公平环境、保护利益

4、金融监管手段——法律、行政、经济、技术、自律等。

(二)金融监管的依据

金融监管的依据核心——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效率状态,,需要外在的干预。

三个假说:

1、金融市场的垄断与过度竞争;金融体系的高风险与强外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

(一)(新增)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和边界

1、金融监管的成本:

金融监管所带来的直接的物质损耗和损失;

2、金融监管的收益:

金融监管实施使金融体系稳定性增强,投资者利益有保障,目的实现。

3、金融监管的边界:

收益与成本的均衡点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掌握)

1、依法管理;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既要避免金融业高度垄断、排斥竞争;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恶性竞争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一般以内控为主外部监管为辅

4、综合性监管原则

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配套使用;5、安全稳健与风险预防原则

6、社会经济效益原则;7、统一监管原则

四、商业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准入监管——审批制,对注册资本额的要求

(二)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比率不超过4%附属资本不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三)流动性监管

(四)信贷风险监管

(五)监管评级——高风险的商业银行

(六)存款保险制度,避免破产损害债权人利用

(七)危机银行的救助与关闭

五、金融企业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

(一)金融企业设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同业监督;

(二)社会监督:

披露信息、审计监察和公众监督。

 

第九章国际金融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

合计

2010年

6题6分

2题4分

1题8分

18

本章主要考点:

1、外汇概述

2、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3、国际结算

4、国际货币体系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

外汇概述

(一)外汇的概念(掌握)

我国外汇的规定:

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1)外国货币,纸币和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

(3)外币有价证券,政府证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

二、汇率及其类型

(一)汇率(掌握):

又称汇价,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二)汇率标价方式(掌握)

1、直接标价法:

用若干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的方法,最常用。

(1)外币数量固定不变

(2)汇率涨跌都以本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如:

USD1=CNY7.7825

——直标法下,一定数量的外币折算的本币数量越多,外汇汇率上升,

外汇汇率的涨跌和本币标价的增减一致。

2、间接标价法:

用若干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币的方法

(1)本币数量固定不变

(2)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币数额变化表示。

如:

CNY1=USD0.1284

——间标法下,一定数量的本币折算的外币数量越多,外汇汇率下降,

外汇汇率的涨跌和外币标价的增减相反。

3、美元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特点:

美元单位不变,汇率的变化是通过其他货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

USD1=GBP0.5784;USD1=HKD7.6006

(三)汇率的种类(掌握)

1、即期汇率(当日或1-2个工作日使用的汇率)与远期汇率(未来一个时间内交割使用的汇率)

2、银行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站在银行的立场)

——买入汇率:

银行从客户手中买入外汇给出的价格;

——卖出汇率:

银行把外汇卖给客户所报出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是1%。

——5%。

——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中间价。

3、基础汇率、套算汇率

——基础汇率:

一国货币与主要国际金融市场货币之间的汇率;美元—人民币,美元—泰铢

——套用汇率:

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人民币——美元——泰铢

4、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法定汇率,已过外汇管理当局制定公布

——市场汇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

国际收支状况

——本国顺差:

出口大于进口;本国对外出口商品对外汇的需求量减少,对本币的需求量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本国逆差:

进口大于出口;对外汇的需求量增加,对本币需求量减少,外币均衡汇率上升

2

货币管理当局的干预

类似,国内的宏观调控,影响人民币的数量,影响购买力

3

市场预期心理

投机心理,看好某国货币和市场,大量需求,刺激外币汇率上升;

4

通货膨胀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越高,货币购买力降低,市场上抛出此货币,此货币汇率下降,即:

通胀率越高,本币汇率越低。

5

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

利率越高,短期投资多,对本币需求量增加,汇率上升。

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掌握)

(一)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人民币不贬值不利于出口

本币升值相反

(二)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促进旅游、劳务等非贸易的出口增加;本币升值相反

(三)汇率变动对外资和外债影响

本币贬值——国内资产贬值——吸引外商投资;外商投资资产存量损失、增加国内企业外债负担

本币升值相反

(四)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

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本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以进口商品为原料的商品价格下降——出口转内销增加——国内销售商品数量增加,国内物价下降;

(五)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出口增加——(若国内有闲置资源)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本币升值相反

考点二: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一、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掌握)

国际收支:

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流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之间资金收支行为。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或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

1、经常项目(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盈余,顺差,出口>进口债权国;

——赤字,逆差,进口>出口,债务国。

——贸易收支(有形贸易)、劳务收支(无形)、转移收支(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捐赠汇款等)

2、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是金融资本的交易):

——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3、结算或平衡项目:

错误与遗漏、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官方储备

——一国国际贸易收支出现逆差,可动用特别提款权偿付逆差,

还可用之还基金组织的贷款

——官方储备官方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

可动用弥补差额。

二、国际收支状况及其调节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差额

1、贸易收支差额:

商品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2、商品、服务与收益差额:

3、经常项目差额:

第2项+单方面转移收支差额

4、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第3项+长期资本移动差额。

自主性交易(掌握):

指各类微观主体出于自身特殊的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活动,自发、分散。

调节性交易(掌握):

政府有关部门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进行。

维持汇率稳定,维持资本流入流出之间的均衡而进行的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收支平衡指自主交易的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掌握)

1、经济周期的因素——周期性失衡

2、经济结构的因素——各国的经济结构,进出口结构,宏观环境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国民收入的因素——收入—储蓄和消费,影响进口;收入影响投资,影响资本流动

4、汇率波动的因素——货币性失衡,汇率是货币对外价值的指标

(三)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掌握)

持续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3)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赤字

持续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1)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2)外币贬值、本币升值,降低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3)引起国际经济争端

国际收支的调节

(1)自动调节;

(2)人为调节

(四)对汇率的影响

(1)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汇率政策——调整汇率

(3)资金融通政策——动用官方储备,很临时

(4)直接管制政策——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三、国际储备及其作用

(一)国际储备概述

1、IMF规定国际储备包括(掌握):

(1)外汇储备

(2)黄金储备(3)特别提款权(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5)其他债权

2、国际储备的特点(掌握)

(1)官方储备

(2)自由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被接受程度)

(3)充分流动性

(4)普遍接受性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掌握)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2、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3、国际信用保证——外汇储备是一国金融风险的重要评价指标。

充足,易借款。

四、国际储备的管理(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掌握)

1、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

储备规模的下限应该保证本国最低限度进口贸易量所必需的国际储备资产量——经常储备量;

上限应是应付本国最高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出现的贸易进口量、其他国际金融支付需求以及任何

突发事件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规模——保险储备量。

——上下限之间形成了一国适量的国际储备区间。

2、影响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

(1)满足正常进口的需要,正常的贸易行为

(2)设立外汇平准基金的需要,保持本币汇率稳定

(3)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弥补逆差

(4)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5)对国际信贷偿本付息保障的需要

具体数量指标见教材P183,表9-1

(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掌握)

——国际储备是一种随时用于对外支付的准备金,也是一国持有的金融资产,所以,必须遵循

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流动性是首要的、第一位;其次是安全性(国际储备的有效、可靠)

1、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层次

(1)国际储备大类资产的管理

1)外汇储备2)黄金储备3)特别提款权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5)其他债权

(2)每一类资产的动态管理

(3)对外汇储备进行经营性管理

2、对外汇储备的管理

(1)外汇储备的数量与比例控制

一般发达国家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比重大体相当;

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取型管理策略,持有更多的外汇,外汇占国际储备的比重的绝对优势。

(2)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选择

取决于:

一国对外贸易和其他金融交易中使用的主要货币;一国外债偿本付息使用的主要货币;各种主要储备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

各种储备货币汇率的走势;储备货币与利率比较;一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3)外汇储备的期限与利率安排

按照变现能力,储备资产分三级

一级储备:

包括现金与活期存款,流动性、安全性最高

二级储备:

主要是中期债券,收益性高于一级储备,流动性和安全性稍弱

三级储备:

各种长期投资工具。

收益率最高,流动性与安全性最低。

如中投公司管理的外汇储备。

五、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类型(掌握)

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包括:

国际贷款、国际投资、国际间债务的增减、国际间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外汇买卖、证券的国际发行与流通等。

国际资本流动按期限分:

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按投资主体分:

私人国际投资与政府国际投资

——比较大型的国际资本流动包括:

1、国际直接投资

指资本的输出国公民或其他主体取得在其他国家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权。

主要形式:

(1)收购外国企业的股份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

(2)在国外建立新企业;(3)利润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

即国际证券投资,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的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

3、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

国际间接投资投资目的在于获利,

而不追求企业的控制权。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原因(理解)

1、资本相对过剩;2、利用国际金融资源措施的普及化(政策措施)

3、汇率与利率的变化;4、通货膨胀

5、国际投机者的恶性投机

——上述因素对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和汇率的影响,从而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掌握)

1、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缓解本国资本不足;增加本国外汇收入。

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消极影响:

短期资本流入流了过度容易造成本国金融秩序的混乱;资本流入过多会加重外债负担;对长期投资如果利用不当,还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2、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获得高额利润——资本收益;带动本国出口贸易发展

消极影响:

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停滞

3、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充分发挥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迅速配置资源的功能

消极影响:

容易诱发国际金融动荡乃至国际金融危机。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掌握)

1、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干预国际资本流动

(1)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或利率

(2)央行采取公开市场业务稳定本币币值

(3)采取征税的办法限制资本流动

2、实施外汇管制——货币政策

我国现阶段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实行严格管制

3、颁布法令直接控制资本流动——法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