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052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当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感悟语言的文字的美。

2.领会散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会联想,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教学重点:

走进作者的“荷塘”,体会“月色”之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

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

提问:

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

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3)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他一人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6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

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

“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一起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作者散步的路线是怎样的?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

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观四周  回家门

(1段) (2~3段)  (4~6段)  (7~10段)

第一部分(第1节)点明心境,交代缘由。

第二部分(2—3节)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第三部分(4—6节)荷塘月色,景语情语。

第四部分(7—10节)忆江南采莲,向往憧憬。

四、研读文本

 

(一)讲读第一部分。

1、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节奏要慢,思考:

这段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作者此刻的心情如何?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原因(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想到荷塘散步,舒缓一下情绪)。

那么为什么会颇不宁静呢?

这个,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是因为当时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使作者感到愤怒,情绪激动;一种认为是因为作者思念家乡,因为结尾有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作者家庭生活不和谐。

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很不宁静,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才有了这一次荷塘之行,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讲读第二部分。

2、朗读第2自然段,作者在通往荷塘的路上,写了哪些景色?

——小路,树木,月色。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3、朗读第3自然段,第3段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

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

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在后面部分,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我们可以从后面看出来“这是独处的妙处”。

 

(三)讲读第三部分。

(赏析4、5、6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1、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作者写了哪些景?

各自用了哪些修饰词来描写?

(1)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

叶子非常稠密。

亭亭:

姿态优美。

层层:

高低有序,错综相间。

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

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

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

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

用到了哪些修饰词?

荷叶:

田田(多,密)亭亭(优美)层层(高低错落)

 

(2)零星:

花之少。

点缀:

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

“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

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

年轻女子的神情。

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小结:

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

用到了哪些词?

荷花:

零星点缀(少)袅娜羞涩(姿态美妙)明珠 星星美人(光亮纯净)

 

(3)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

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

细微,时断时续。

缕缕不绝。

 渺茫:

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

以上写了荷香。

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

荷香:

缕缕 歌声(细微,不易察觉)

 

(4)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

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

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

幅度小。

时间短。

(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颤动:

幅度小,频率快。

(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闪电:

快。

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

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的波痕,何谓凝?

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

以上写了荷波。

荷波:

闪电(快)凝碧(颜色深)

(5)脉脉:

无声,深情。

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

流水:

脉脉(深情)

——所以,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

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

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4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问题2: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段,把用到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来。

体会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在哪里。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②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比喻。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

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

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

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

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

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时断时续,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这是它们的共通之处。

“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

(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

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

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2、朗读第5自然段,进行赏析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直接写——静静地泻,隔了树照,光与影和谐。

间接写——叶子和花:

仿佛……又像;青雾:

浮;云:

淡淡的;灌木:

落下……黑影;杨柳:

弯弯的、稀疏的倩影。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

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

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3、朗读第6自然段,进行赏析

①“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②“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点面结合

③“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

作者的心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

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4、小结:

文章第三部分456自然段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四)讲读第四部分。

(赏析最后四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这里作者从景色欣赏中清醒,想到自己和景色的差别,由淡淡的喜悦回到现实。

最后三段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

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

“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

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五、总结

 

1、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

(从课文中找出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心情从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回到现实,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