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405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docx

哲学第七章明清实学

[哲学]第七章明清实学

第七章明清实学第一节明清实学概述

一、明清实学简介

1、实学的涵义

2、实学兴起的原因

二、明清实学的特点

1、重视经验知识

2、注重经世思想

一、明清实学简介

1、实学的涵义

•关于实学,有两种说法。

(1)广义的实学

•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内涵上看,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

(2)狭义的实学

•指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致用”之学。

•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

•2、实学兴起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思想原因

二、明清实学的特点

1、注重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明清实学学者贵识时务,重视实效,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而深切关注。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明清实学学者都提倡勇于任事的精神

•3、致力创新的精神。

•明清实学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绝不蹈袭古人,重复陈言。

•4、研究课题的扩大。

•明清实学跳出了理学道德性命的范围,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

第二节黄宗羲

一、生平与著作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

二、“一本而万珠”的学术史观

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

1、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论的批判

2、改革君主专制的方案

四、哲学思想

1、“气外无理”

2、“心即是气”

一、生平与著作

1、生平

世称梨洲先生。

浙江省余姚县黄竹•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

浦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终年八十五岁。

•2、著作

•政治著作以《明夷待访录》为代表(可称作十七世纪的中国民权宣言)。

3、实学思想的体现

(1)注重史学,开辟了清代史学研究的风气。

关注政治,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鲜明的民主思想。

(•2)

的•(3)对宋明理学进行修正,提出“气外无理”、“心即是气”哲学思想,此为他经世之学的哲学基础。

•史学著作《明儒学案》(第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史)、《宋元

学案》(黄百家、全祖望)等为代表。

•哲学著作以《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等为代表。

二、学术史观

1、尊重史实。

(1)客观的态度

•他认为,必须如实介绍、评论不同的学术思想言论,反映其真实面貌。

而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成见去取舍、改编。

(2)详细地占有史料

•只有详细地占有史料,才能“甄别”各家思想的真伪异同,把握其“宗旨要领”。

•2、把握宗旨

(1)介绍学派思想的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简单地抄写几条材料,对材料不加取舍,更不加分析,结果只见“语录”,不见“精神”。

•另一种方法是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纂要钩元”的改造制作,从“语录”材料中“透露”出学派“精神”。

(2)“宗旨”及把握宗旨之难

“宗旨”是学派思想精华之所在,最能够概括一个学派思想本质•

特征。

•研究者要从“微言”中看出“大义”,必须“工夫积久”,才“能见本体”。

•3、清理学脉

(1)分源别派

•思想家的宗旨,是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竭其心之万殊”,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加工的结果。

故根据宗旨的不同,可以对各种思想学说分源别派。

(2)学脉一贯

•思想家及其学派虽然万殊,但可发现理论宗旨的历史发展又是一贯的,此即所谓学脉。

•4、提倡创见

(1)学术的发展在于思想家的创见

•不同学派以理论创造精神来发展前人思想的精华。

(2)编写学术史的重要原则在于重视创新之见•他的学术史观是“一本而万殊”。

所谓“一本而万殊”,指学脉一贯而形态万殊的学术发展史。

•他强调从“一本”中爆发出“万殊”,此“万殊”指“相反之论”、“自得之见”。

三、政治观

1、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1)君民关系的变化•?

早期君民关系:

“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反对“君权神授”论,认为君主的统治不是“天予人归”。

他指出,最初君主的设立,是由于有人能为天下兴“公

利”,除“公害”,受到人们的拥戴而为君主。

•?

现在的君民关系:

“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但以后君主的统治大多是靠武力征服来的,君民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君主成为天下人民的主人,天下人民服从、服务于君主。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2)君主成为天下人民的大害•君民关系颠倒以后,君主进而把天下看作自己“莫大之产业”,强迫天下人民为他一人服

务。

由此,君主成为天下人们的大害。

•(3)对“王法”的批判•黄宗羲又对君主所制定的法律——“王法”进行批判。

•?

“一家之法”

•他认为“王法”是保护他们自己私人产业的目的,乃“一家之法”,也是“非法之法”,其作用是“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其结果造成“天下之乱”。

•?

“天下之法”

•他理想中的法是“三代以上

之法”,它是为天下人民的生养教化而设立的,故称为“天下之法”。

它又称作“无法之法”,因为“法虽疏而乱愈不作”。

•(4)君臣关系

•?

“臣”与“仆妾”之分•臣以天下为事,为万民的安乐;而“君之仆妾”则仅仅是君主的“奔走服役之人”。

臣应该是君主的“师友”,不应该作君主的私人奴仆。

•?

君臣名异实同

•他指出君臣是共同治理天

下的人,君与臣的名份虽不同而地位应是平等的,故提出君臣名异实同。

•“岂知臣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

对“君为臣纲”的否定•他反对臣是“为君而设”,更反对臣应“杀其身以事其君”的传统道德,这是对“君为臣纲”的否定。

•2、改革君主专制的方案•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批判的同时,提出了政治改革的方案。

(1)反对人治,强调法治•他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必须有正当的法(“治法”),人们才能依法办事,而“治法”是为天下设立的“天下之法”。

(2)重视宰相的作用•黄宗羲十分重视宰相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认为不仅应恢复宰相的职务,还应加重其职权,以至同天子“同议可否”。

•(3)以学校为议政机关•他认为应扩大学校的职能。

•?

一切政治措施出于学校•“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关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

各级学校的“学官”由学校中的人推选,不由皇帝任命。

•?

学官可以监督政府,批评政事之失。

•天子应当受太学祭酒的监督,太学祭酒有权直接批评朝廷政事;郡县设立学校,有学官,郡县官吏应受学校监督,郡县学官有权“纠绳”直至驱逐郡县官吏。

四、哲学思想

1、理气关系

(1)气为实体,理为气中的条理

•气为万物共同的实体,理是气在运动变化时所遵循的法则。

•2)理依气而存在,随气而变化

•理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它

必须依赖于气而存在。

并且气有变化,理也随而有变化。

•2、“心即是气”

(1)心与气一体

•?

“盈天地皆心也”

•黄宗羲认为,世界是气的世界,又是心的世界。

•(“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

……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

”)

•?

“心即是气”

•那么,气与心的关系如何,他

将气理解为心,心即气之灵处。

(2)“心无本体”

•黄宗羲虽然也将心看作是最高本体,但与王阳明的心学有所不同,这表现在:

•?

心是多样的、是变化的。

•王阳明强调心的永恒不变,是惟一无二。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而黄宗羲认为心是万殊的,是变化不测的。

•“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

”•?

否认心有本来状态

•王阳明讲“心之本体”,是固定

不变的。

•而黄宗羲认为“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

”,强调的是“工夫”,心修养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心底本来状态。

第三节方以智

一、生平与著作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浮山愚者,安徽省桐城县。

二、“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1、学术分类

2、“质测”和“通几”的关系

3、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三、气一元论

1、“盈天地间皆物”

2、“物物之生机皆火”

3、理在气中

四、辩证法思想

1、“常统常变”、“相反相因”

2、“交、轮、几”

一、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与著作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浮山愚者,安徽省桐城县。

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11年),

卒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出生于世代书香家庭,九岁能诗文,他青年时期,面对社会危机,投身于改革活动,“接武东林,主盟复社”,愤世嫉俗,慷慨悲歌,“早以文章誉望动天下”。

与侯方域、陈贞慧、冒襄相友善,人陈明末四公子。

与黄宗羲相识,并为治疟疾。

崇祯十三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其父方孔炤(zhao)当时被阉党系狱中,几死,他上书请代,父得减死。

李自成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曾指名留用他,并用酷刑,他不从,后乘机逃去,投奔南明,但又阉宦王坤诬害,长期流亡岭南,与王夫之结为知交。

清军南下,指名搜捕他;他不得已在梧州削发为僧,后潜隐著书,但终为清廷所执,由南昌解送广州,死于

途中(自沉于赣江)。

方以智的一生坎坷而悲苦,但学识渊博。

“年十五,群经史子略能背诵,博涉多奇„„凡天人、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下逮琴剑、技勇,无不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

”同时由于受汤若望、毕方济等天主教传教士的影响,对西方的自然科学有一定研究,成为会通中西,并尝试以新观点重验传统思想的第一人。

他的曾祖父就开始标榜崇实之学,方以智的思想,依循其祖训,对明末理学和禅学空谈心性、脱离实际、师心自用、排斥技艺的流弊,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他提出了“欲挽虚窃,必重实学”。

代表作为《通雅》、《物理小识》等,其他重要著作有《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性故》、《—贯问答》、《愚者智禅师语录》等。

二、“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1、学术分类

反映时代要求,他把整个学术按其对象不同而区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大类。

“质测”(“质”指实物,“测”指考察),是研究“物理”的,概指自然科学;“宰理”,是研究“治教”的,指社会政治学说;“通几”(“几”,指深微的变化),是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即根本原理的,乃指哲学。

“考测天地之家,象数、律历、音声、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

皆物理也。

专言治教,则宰理也。

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

2、“质测”和“通几”的关系

(1)“质测即藏通几”

“质测”之学的具体知识中就蕴含了“通几”之学所探求的原理,“通几”不能离开“质测”而应以“质测”为基础。

“质测即藏通几者也。

有竟扫质测而冒举通几,以显其宥密之神者,其流遗物。

”如果排斥质测之学去抽象空洞地讲通几之学,自以为高深莫测,不过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2)“通几护质测之穷”

“通几”之学又可以帮助克服各门实验科学的局限和片面,科学应以哲学为指导,探求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合外内,贯一多”的全面认识。

科学和哲学不相妨害,两者应当结合。

既不能“遗物”、“舍物”,又需要“善于统御”;既不能“病于言物”,又不能局限于“耳目之前”。

这两种偏向,“其蔽均也”。

根据“质测”和“通几”的关系,方以智对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有自己的评价。

“万历年间,远西学入,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然智士推之,彼之质测,犹未备也。

”,“泰西质测颇精,通几未举。

3、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1)将宰理看作是唯一学问

至于所谓“专言治教”的“宰理”,当时流行的是宋明以来道学家们鼓吹的一套封建纲常,并认作唯一的学问。

方以智对此十分鄙视、他指出“儒者守宰理而已”,其他“质测”和“通几”之学皆不懂。

(2)其学风是“蹈虚空谈”

方以智认为应代之以“深求其故”的怀疑、实证精神,要“深求其故”,必需“核实”。

他说;“核实难,逃虚易,洸洋之流,实不能知其故,故吹影镂空,以为恢奇。

”三、气一元论

1、“盈天地间皆物”

(1)“天地一物也”

他肯定整个宇宙是统一的物质存在。

这里把天地间一切存在的现象,都归结为“一物”,强调其客观性,从根本上否定“舍物以言理”、“托空以愚物”的所谓“穷理见性之家”的主观独断。

“盈天地间皆物也。

人受其中以生,生寓于身。

身寓于世。

所见所用,无非事也,事一物也。

圣人制器利用以安其生,因表里以治其心,器固物也,心一物也。

深而言性命,性命一物也。

通现天地,天地一物也。

”(《物理小识》)

(2)“虚空皆气”

他进一步分析构成盈天地的“物”的统一的基础,他认为是“气”,“气之为质”。

“一切物,皆气所为也。

空,皆气所实也。

”,“虚,固是气;实形,亦气所凝成者,直是一气而两行交济耳。

(3)“气形光声为四几”

统一的“气”展现出的四种主要的变化状态。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而末凝未发末激之气尚多,故概举气、形、光、声为四几焉。

”。

“四几”是指四种变化状态,形是气所凝聚而成,光声是气所发出,都是气的表现状态。

(4)“惟气不坏”

“考其实际,天地间凡有形者皆坏,惟气不坏。

”,“气且不死”。

肯定了气有多种形态,互相转化,但作为物质本质的气本身“不死”、“不坏”,贯通虚实,“其所以昼夜不息者,以一元之乾气耳”。

2、“物物之生机皆火”

方以智不仅沿着传统的气一元论思路,肯定了物质性的“气”是宇宙万物统一和变化的基础;而且,他的自然观的特点,就在于试图探求气所以能动变不用而化生万物的内在根源。

他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哲学范畴——“火”。

“火”是弥漫于空间、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元素,是“气”所化生的天地万物之所以运动不息的内在根源。

(1)“一气而两行交济”

他将中国古代的五行概括为水火二行。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非用二乎?

谓是水、火二行,可也;谓是虚气、实形二者,可也。

”。

五行统一于二行,二行只是一气。

“火与气,一

也”。

(2)“火运水火也”

在水火二行中,火又是主要的。

“天道以阳气为主,人身亦以阳气为主。

阳统阴阳,火运水火也。

生以火,死以火,病生于火,而养身者亦此火。

”。

方以智进而认为“满空皆火”,并以光学和医学来证明。

在阳光下,把可燃物放在凹面镜的反射焦点上“一点即燃”,可见阳光就蕴藏着火;认为“人身以阳气为主”,受明末医家温养派影响。

如张介宾重视温补元阳,认为相火是元气之本,人之生气,以补阳为主。

(3)“凡运动,皆火之为也”

方以智强调“火”的基本特性是“内阴外阳而主动”,概括当时医学理论的成果,肯定“火”有“君火”、“相火”的对立,“火”本身是“君相适合”的矛盾统一体,即自身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一君一相,一阳一阳,一主一从。

由这方面的互相作用,就产生了自然界的物理运动和生命运动,成为物质自我运动的内在源泉。

“天恒动,人生亦恒动,皆火之为也。

”。

3、理在气中

(1)理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

方以智也谈到理,“物有则,空亦有则,以费知隐,丝毫不爽,其则也,理之可征者也。

”,理即是物则。

“此则有所以为物,所以为心,所以为天者”,也就是物、心、天的所以然。

(2)理在气中

方以智强调理在气中,“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

理是物之理,离开物则无所谓理。

“舍物则理亦无所得,又何格哉,”。

由此,他对程朱的“离气执理”,陆王的“扫物尊心”,都进行了批评。

“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

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

岂能离气之质耶,”。

4心物不二

对于心与物的关系问题,他倾向于唯物,但没有完全摆脱心学的影响。

(1)“心一物也”

他认为心也是一物,但它能认识天地万物。

“天地一物也,心一物也,惟心能通天地万物,知其原,即尽其性矣。

”,心可谓特殊之物。

(2)“舍心无物,舍物无心”

他认为心物不可分离,“舍心无物,舍物无心”。

并由此将心物等同起来。

“无非物也,无非心也,犹二之乎,”。

晚年他更倾向于心学,提出“气理皆归一心”。

四、辩证法思想

方以智在探讨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及其规律性的过程中,体现了比较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1、“常统常变”、“相反相因”

(1)“常统常变”

他发展了古代哲学中的“常变”理论,论述了万物生灭变化是一

个无限的过程。

他提出,新物不断“创产”,旧物不断“变灭”,是宇宙的普通法则。

但同时,他认为“变有不变者存”,即“常”,事物变化有常规可循,而常规寓于变化之中。

所以我们应做到“常统常变,灼然不惑”。

(2)“相反相因”

他又提出“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原理,肯定事物的变化源于内部的矛盾性。

他认为不只是构成万物的“火”具有君相“二端”,天地万物都有“二端”。

万物的变化正由于内部矛盾双方——“二端”的“相反相因”,对立统—。

如此天地万物才能生成。

具体来说,“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岂非天地间之至相反者,本同处于一原乎哉?

”,“一不可量,量则言二;曰有曰无,两端是也。

”,“尽天地古今皆二也。

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者。

相反相因,因二以济。

”。

(3)“相捄、相胜而相成也”

如何“相反相因,因二以济。

”,方以智提出了对立而相捄相胜而相成的原则,“所谓相反相因者,相捄、相胜而相成也。

”。

“相捄”,即对立面的结合、凝聚、统一;“相胜”,即矛盾双方一方战胜另一方;“相成”,即矛盾双方经过斗争而形成新的统一体,开始新的相捄相胜过程。

他将此原则称之为“天地间之至理”,并引用大量事例来加以验证。

以医药为例,有时两种性质本来极相反的中药,由于其相捄相胜的结果,反能产生意外良好的疗效。

如射箭时弓的一张一弛,社会生活中的“危之乃安,亡之乃存,劳之乃逸,屈之乃伸。

”等。

2、“交、轮、几”

(1)“交、轮、几”

方以智试图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交、轮、几”的特殊概念。

“‘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几’者,微也,危也,权之始也,变之端也。

”,“‘交’以虚实,‘轮’续前后,而通虚实前后者曰‘贯’,贯难状而言其‘几’。

”。

“交”,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互相交感而互相联结、渗透,即对立面的同一。

“轮”,指事物前后相续的变化推移,即矛盾促成的事物的转化。

“几”,指事物变化的微妙契几,即贯通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源泉。

(2)“随、泯、统”

在论述如何认识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时,方以智提出了“随、泯、统”等认识范畴。

“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混一切法,贵位人泯;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统。

”。

这样把对客观矛盾认识和态度,分为三个层次。

所谓“明天地”的“随”,即随顺正常认识,肯定客观存在的差别和对立;所谓“暗天地”的“泯”,即深一步的认识,模糊和消除一切差别和对立;所谓“合明暗”的“统”,即综合以上两种认识,把两者贯通、统一起来。

这里受到佛教天台宗的“三谛”说的影响,他用佛教的语言说:

“俗谛立一切法之二,即真谛泯—切法之一,即中谛统一切法之一即二、二即一。

”,认为这样把“三谛”贯通,“随”、“泯”、“统”三者统一起来,才算达到最高的认识。

方以智从自然哲学这个侧面,试图冲破宋明理学的羁绊。

但历史洄流的制约,使他晚年违反自己的初心而走上“逃虚”的道路,又有“随、泯、统”,“三即一、一即三”之类的相对主义观点。

总之,其哲学思想和其人生经历一样,充满着曲折与矛盾。

第四节王夫之

一、生平与著作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二(气一元论

1、“太虚一实”

2、“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三、辩证发展观

1、“天地之化日新”

2、“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

3、“奉常以处变”,“变不失其常”

四、认识论

1、能与所的关系

2、认识的过程

3、知行关系

五、人性论

1、“性日生日成”

2、“天理寓于人欲”

六、历史观

1、“今胜于古”的进化观

2、“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一、生平与著作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又号船山。

王夫之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由他父亲和叔父传授经学,14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举人。

1643

年张献忠率军攻占衡州,以其父为人质,迫船山兄弟想随,船山用刀把自己刺成重伤,叫人抬到献忠的军营,以交换自己的父亲。

第二天,父子以计逃脱,并隐藏起来。

1644年清兵入关,船山作悲愤诗,第二年清兵攻陷金陵,再续悲愤诗。

1648年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永历政权,任行人司小官,因内阁王化澄弄权,谋害忠良,船山上书弹劾,险遭残害,幸降帅高必正仗义营救,才得脱险,后辗转逃回湖南。

1652年李定国举大军反攻,恢复衡州,招请王夫之,他又“进退萦回”,终于未去。

从此,隐伏湘南一带,过了流亡生活。

所谓遁藏深山,窜身瑶洞。

始终未剃发。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进行着学术研究。

根据其子王敃记述:

“自潜修以来,启瓮牖,秉孤灯,读十三经、二十一史,及张、朱遗书,玩索研究,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

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

”故其著作甚丰,留下著作一百多种,四百多卷。

其中主要是哲学、史学著作。

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读四书大全说》、《老子衍》、《庄子通》、《黄书》、《春秋世论》、《续春秋左传博议》、《读通鉴论》、《宋论》等。

死前,他自题墓石,鉴定自己一生政治学术活动的宗旨是:

“抱刘越石之孤愤”来“希张横渠之正学”。

即反对异族的侵略与压迫,批评各思想学派,提出所谓“正学”。

二(气一元论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

1、“太虚一实”

在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王夫之继承了张载“知虚空即气则无无”的观点,也肯定“太虚即气”、“太虚一实”。

(1)“凡虚空,皆气也”

王夫之认为,气是世界的惟一实体,“天人一蕴,一气而已”,而所谓的虚空也为气。

他说:

“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

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

”,“凡虚空,皆气也。

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

人所见的空虚,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

宇宙间除了气,“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2)“生非创有,死非消灭”

同时,他认为气只有聚散变化而没有生灭。

“生非创有,死非消灭,阴阳自然之理也。

”,故气是永恒存在的,“散入无形适得气之体,聚为有形而不失气之常。

”。

或聚或散,有形无形,都是气的运动状态。

“故曰往来,屈伸,聚散,幽明,而不曰生灭。

”。

他还以实例来论证物质不灭论,如木柴燃烧成烟灰后,似乎消灭了,但实际上“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耳”。

(3)“诚也者,实也。

他由此进一步强调“气”及天地万物的客观实在性,并以“诚”这个概念来表示客观实在性。

“诚也者,实也。

实有之,固有之也。

”,“夫诚者,实有者也。

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

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

”。

他强调诚是一个最高的概念,“说到一个诚字,是极顶字,更无一字可以代释。

”。

2、“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在理气、道器关系问题上,王夫之坚持“理依于气”、“道在器中”,而批判程朱理学的“理主气”、“离器而言道”的观点。

(1)“气者,理之依也”

理不是存在于气外的一物,理依存于气。

“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

理”,“理本非一成可执之物,不可得而见;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可见者也。

”理是气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