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526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docx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1、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

(第三卷30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2、忠实于崇高的理想,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顶峰。

这种高尚的情感,是从对人的忠诚开始的,也是从爱戴与忠实于为使我们社会里自由的人能得到诞生、幸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那些人开始的。

(第二卷301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3、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

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

  

  4、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5、只有在一个人将个人的命运融入祖国的命运之中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才会真正地珍惜自己的荣誉、自尊心,珍惜家庭、家族、姓名的尊严。

(第二卷24324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6、只有在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育。

  

  7、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8、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

  

  9、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10、只有能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的人,才配称为善良的人,才有权力当学生的导师。

善良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细微含义之一,就是教育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对精神空虚、虚情假意的任何表现采取决不妥协的态度。

(第四卷71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11、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12、只有当我们培育的人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女,并用为祖国服务这一最高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时,庄严和美才会成为学生易于了解的东西。

(第五卷588页《寄语后来人》)

  

  13、正因为教育者能够使用明智的、真挚感人的语言,正因为教育者要求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国主义者。

  

  14、整个数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

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

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学校就是不可想象的。

  

  15、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

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

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

  

  16、真正的教育大师很少去同个别偷懒的学生进行斗争,他们同作为智能冬眠的后果的懒惰进行斗争。

(第三卷23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7、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

是登上,而不是降下来。

不要过分迁就儿童,不要适应儿童兴趣的局限性,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导师。

(第二卷8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18、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7页)

  

  19、真正的爱情,这首先是崇尚真理、诚实、正直、原则性,对伪善和欺骗行为持不调和态度,为维护真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40页)

  

  20、这类不可救药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集体的精神生活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色彩。

(第一卷79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21、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

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

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

  

  22、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细致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

要掌握注意力,就应当深刻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

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使我深信,要能掌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这样一种方法:

就是要先形成、确立并且要使儿童保持一种内心状态,即要做到儿童精绪高涨和智力振奋,这些都是由于产生驾驭真理的感觉和思想上有一种自豪感。

  

  23、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化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24、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

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

没有父母的榜样,没有父母在相互关心和尊敬中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光和热,儿童的自我教育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25、在学校里,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活跃和炽热的思想,是研究精神。

只有当教师具有活生生的个性时,只有当他把自己某种深思熟虑的东西注入普遍的东西时,最优秀和最精明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第五卷415页《惟有依靠你们》)

  

  26、在学校的学习不应当是终结性的,而是人们在整个一生中全面教育的开始,智与美日臻完善的开始。

(第五卷584页《我的教育信念》)

  

  27、在学龄初朋,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的世界的人。

  

  28、在形成学生道德面貌时期所培养的情感,不应局限于认识周围世界。

感情应是积极的。

学校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是非观、要爱憎分明,感情丰富。

一个人到了成年时期,他的情感、爱情是否高尚,取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爱什么,恨什么,同情什么。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00页)

  

  29、在小孩子的意识中,我极力灌输一种信念:

忘恩负义是最恶劣的行为。

人应该知恩图报,因为他是人。

对忘恩负义的蔑视,是一种从幼年起就应当培养的高尚情操。

忘恩负义――不仅是心灵上的无知,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恶行。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49页)

  

  30、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

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

一个共产主义新人,并非所有良好特点和品质的机械堆积,而是他们和谐结合的统一体。

  

  31、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所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人。

(第五卷589页《寄语后来人》)

  

  32、在集体精神生活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女生用女子的亲切而严格的目光去唤醒男生,使他们渴望具有丈夫气概、坚强意志和无畏精神。

换句话说,要男孩和男青年力求像真正的男子那样去行动,不在女生面前丢脸。

男青年对姑娘的意见和评价特别敏感,虽然男青年往往竭力不流露出这种感情,其实它是培养真正男子的一种强大力量。

(第一卷753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33、在激情的促使下,孩子们随时准备立即采取某项行动。

要知道,儿童的心灵才刚刚开始为他人的忧而忧,为他人的乐而乐,因此不让他们心中这股炽热的感情冷却,而让它流入人们的心中是那么的重要啊!

我以为一个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使孩子们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感情日益加深并永远保持下去。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43页)

  

  34、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

我们通过鲜明生动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讲述精神美的人物,让人类在过去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

这些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45页)

  

  35、在跟孩子们谈论构成良心、羞耻、义务、责任的意义的一切真理时,应当说得细致一点,亲切一点,而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启迪孩子们的良心,召唤他们用良心去从事某种活动。

启迪良心,这意味着相信、信赖。

(第二卷35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36、在对少年进行性教育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做女孩子的工作。

应该把它称为培养母性自豪感的教育。

(第三卷501页《公民的诞生》)

  

  37、在道德上让孩子们做好体验爱的伟大情感的准备,这就意味着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要在集体成员的各种相互关系中经常提出道德审美因素。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39页)

  

  38、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39、再教育工作中,要使公开的和隐蔽的、社会的和私人的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人类幸福的谐音就产生于这种结合之中。

  

  40、育人先育心。

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和谐的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的旋律当属于人的心灵。

(第五卷499页《没有惩罚的教育》)

  

  41、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权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禁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假若对孩子只是一味禁止的话,就等于给他加上了镣铐,会使他变得畏缩、消极、无进取心。

父母的要求不应只表现在禁止做这,禁止做那上,而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提醒孩子去从事某些有益的活动。

  

  42、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斯多德的那句名言: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43、由于我们很少教育年轻人要像珍爱无价之宝那样珍惜爱情财富,致使部分男女青年在意识中竟把许多丑陋卑污的东西同晶莹、纯洁的思想和情感混杂在一起。

昙花一现、瞬间即逝的迷恋,常在年轻人的心坎上留下不快之感,模糊地感觉到他们的爱情似乎是不够体面的。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213页)

  

  44、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少年的思想成长,最主要的是应该看到,少年在确立公民的尊严感与自尊心。

(第三卷459页《公民的诞生》)

  

  45、应当教育孩子们,特别是少年们能主宰自己的良心,能够管束住它,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人一生行为举止的聪慧的、卓越的卫士。

(第二卷36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46、一向使教育者感到不安的是:

大多数棘手的、困难的问题都同教育少年有关。

少年时期被称为是困难的年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

它难在少年往往把独立性、主动性看做是自己道德尊严的表现,然而他主观的力量和可能还不允许他在各个方面不依赖外力。

成人旨在对少年进行教育所做的努力被少年看做是对自己独立性的限制。

(第一卷376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47、一刻也不能忘记,学生的使命是培养有教养的、爱好劳动的、忠于祖国的公民,也就是培养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准备把自己的道德传给自己的子孙,使后代人的精神世界更为完善。

(第一卷729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48、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

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

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

  

  49、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

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

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他永远不会说:

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

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

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50、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51、一个人只有在其童年和少年时期同大自然和人们打交道的那种条件下使他的心灵不平静、忧虑、柔弱、敏感、易受刺激、温柔、富于同情感,他才会成为有教养的人。

(第二卷18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52、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应该接受爱、善心、热忱等品德的教育。

培养善心,像识字一样需要有人教导,生活本身即环境是进行这种教学的课堂。

一个人的善心是由人培养起来的,人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善心。

每当一个新人诞生时,就要培养他的善心。

(第一卷68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53、一个人在童年能进行精神上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善于要求自己、指导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卷21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54、一个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获得了最高的乐趣――进行创造的乐趣,劳动的道德意义就在于此。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

如果少年们不是从童年起就习惯于劳动,那么对他们来说,就谈不上什么劳动的乐趣。

(第三卷633页《公民的诞生》)

  

  55、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复杂性,有时也是悲剧性就在于:

虽然草稿里蕴藏着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人的各种素质卓越的才能、禀赋、倾向性、天才但是负责对这一草稿进行加工,以便使其变得更为美好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用自己那双笨拙而又漫不经心的手把草图中美好的东西弄得丑陋不堪。

  

  56、一个人能在一生中对唯一心爱的人忠贞不渝,始终保持高尚、纯真的爱情,这不是因为事情的一帆风顺或偶然巧合,而是因为在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以前早已在一个人身上培养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同学生们的家长一道,通过施加教育影响或以每日的生活方式来有明确目的地培养这种品质。

关心培养这种品质,也就是关心未来一代的幸福。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6页)

  

  57、一个人的个人需要越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利益,则他的动机就越高尚,他的道德水平也越高,其行动也越自觉。

崇高的思想动机,是形成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尚道德的人的重要前提。

(第二卷36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58、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它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59、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60、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

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时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

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61、一个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他就应当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个性使知识发出光彩,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话是针对他讲的。

集体中应当有人感到羞愧,有人感到骄傲;而总的说来,在同教师交往的此时此刻,集体的精神生活应当受到这样的愿望所鼓舞,那就是要追随教师,象教师教导的那样去生活。

  

  62、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

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

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

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

一个真正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种欢乐。

  

  63、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的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情况下才会是一个教育者。

  

  64、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于,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65、一个好教师是这样的人,他桔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以成为学校的骄傲。

  

  66、要用炽热的、犹如明亮的火炬一样的语言,向青少年说明我们的祖国从古到今所走过的艰难而光荣的道路,向他们指出通向光辉未来的并非平坦的道路,使年轻的公民感到自己正在进行一场千年历史的接力赛他要对前辈们交给他的一切负责,他有责任把接到的一担无价之宝完好无缺地传到未来,不忘记在为我们伟大、光荣的祖国而进行的斗争中所获得的任何一条英明的真理。

(第二卷74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67、要使我们的社会里没有一个道德上不坚定、心灵上不纯洁的人,这就首先要培养人对于美好的、惹人喜爱的、令人神往的东西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对于丑恶的、不能容忍的东西的敏感性。

(第四卷749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68、要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他的学生的榜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热爱知识,不知疲倦地探索求新事物。

  

  69、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他应当准备承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使命。

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善于有分寸地、细致地、不厌其烦地提示孩子,他在生活中将要干什么,将怎样劳动,将承担何种义务。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79页)

  

  70、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少年人的爱情――这样一种对人的利己主义――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和作为被教育者的少年在精神领域协调一致的极其重要的前提。

这种尊重和理解主要应当体现在哪里呢?

据我看来,在学校里不应当不知分寸、毫无必要地谈论学生之间的恋爱。

应当只字不提谁爱上谁这样的问题。

(第三卷686页《公民的诞生》)

  

  71、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及宝贵的财富相互爱恋,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

  

  72、要利用人类文明提供的丰富经验,把年轻人的本能的性欲变成高尚的爱的情感。

任何时候也不要忘记,玷污爱的情感,这首先是对人格的侮辱。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617页)

  

  73、要进行教育,首先得有活生生的、富于钻研精神的、好探求的思想。

没有思想,就不能想象会有所发现即令是微小的、初看不易觉察的发现也罢。

而没有发现,就没有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第二卷64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74、要教育学生心目中看得见别人。

让他们学会把别人当作镜子,在镜子里照见自己。

把这面镜子交给每个青年男女,教他们学会照自己这是教育智慧的高峰之一。

如果你想成为青少年真正的教育者,那就教他们学会在这面镜子里看出自己最细微、最隐秘、最不寻常的特征吧!

(第二卷76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75、要记住,现在对人来说,如同需要空气一样,需要细腻的感情,而思想的细腻、智力的丰富,是它的源泉。

感情可以使思想高尚,但是真正人的感情不能离开思想而存在。

感情来自思想,思想滋润感情,感情寓于思想之中。

丰富的思想使人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独立力量,它激励人们去实现高尚的行为。

(第三卷890页《给儿子的信》)

  

  76、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一个学生可能整整一年什么也学不懂和学不会,但他学懂和学会的时刻眼看就会到来。

这种顿悟(指思想的觉醒)、这种蕴含在儿童意识里的内在精神力量,有一个渐进的积聚过程。

而我们教师则要用信赖去促进这种力量的积聚。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急于求成和悲观失望。

(第五卷412413页《惟有依靠你们》)

  

  77、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应当不只是让其掌握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在于形成未来的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

因此,不能不谈许多学校教育工作中都存在的一个严重缺点,这就是:

在对劳动的心理、道德培养上,学生的基本注意力被引向成为哪一行的人,而不是被引向成为怎样的人的问题。

(第二卷1112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78、学校应当成为丰富的共产主义道德熊熊燃烧的熔炉,这种道德应在每个人的行为志向和激情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卷95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79、学校同生活相联系以及学生的智育和道德相结合,是学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卷7页《帕夫雷什中学》)

  

  80、学校是知识、教养、智力文明和劳动的策源地;教师年复一年地领着自己的学生沿着知识的小道向人类智慧的顶峰攀登:

智力财富和脑力劳动――这是我们手中借以造就人的最重要的工具。

(第一卷93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81、学校是人民的摇篮,就这个意义来说,它是人民灵魂的主要塑造者。

学校对其学生们的文化面貌能够打下永不消失的印记。

真正的学校引以为自豪的是所有具有高尚品格的成年人把自己称为是它的学生。

你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使所有的送自己的子孙到你们学校去学习的成年人,永远处在这个学校的精神影响之中。

(第二卷31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82、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全面和谐的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能力与需求的协调赋予人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幸福。

  

  83、学校丰富多采的文明的精神生活,乃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各种综合机能的温床。

  

  84、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

所谓高尚情感,这首先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文化,尊重本国每个同胞和世上每个诚实人的人格,对劳动人民的友爱、同志和兄弟情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快乐,以及对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无私享用。

(第四卷24页《帕夫雷什中学》)

  

  85、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

(第四卷549页《帕夫雷什中学》)

  

  86、学校的任务,不在于使年轻一代免受非共产主义道德的影响而把他们隔绝于现实生活,而在于学会积极地影响周围环境,确立共产主义道德,反对一切旧残余。

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教育者应竭力帮助青年人去解决它。

(第二卷88――89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87、学校的理想就是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在智力方面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

不学无术的人,不管他们(名义上)受过哪一级教育,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危险的。

不学无术的人,其本人不可能是幸福的人,还会给别人带来危害。

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人,可能有某些知识不懂,但是他必定应当是一个聪明的人。

  

  88、学校并非知识的仓库,而是启蒙的灯塔。

所有儿童的能力不可能相同,因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培育他们的能力。

(第五卷620页《要慎待儿童》)

  

  89、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

(第四卷41页《帕夫雷什中学》)

  

  90、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发展和加深的最主要道德观念之一就是对祖国的义务。

对祖国的义务的深刻意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开端和源泉。

对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义务这个问题理解有多深,对祖国和理想有多忠诚,决定着其道德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