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7756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巴音郭楞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2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5)不饱,力不足,          。

韩愈《马说》

(6)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8)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9)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6分)

我喜爱苏州,特别喜爱它那恬静的小巷。

因为在小巷中往往最容易看到生活的(A巨变B剧变),城市的新生,由此而产生一种自豪和喜悦。

苏州的小巷是ráo_____有风味的。

它整洁yōu_____深,曲折多变。

巷中都用弹石铺路,春天没有灰沙,夏日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

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jiàn_____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在庭院的深处,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那沙沙沙沙的是织绸缎;那吱呀嘁嚓的是织章绒。

我见过苏州的绸缎和弹绒,象蓝天上嵌着彩云,像朝阳、像晚霞、像bó_____暮升起的轻烟。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_______(A举世瞩目B举世闻名)的丝织品,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ráo_____有风味yōu_____深jiàn_____或bó_____暮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的?

”我惊叫起来:

“这就是北极鼠?

B.“怎么样啦?

小涛?

这次你可伤得不轻啊!

”小明担心地望着小涛的扭伤的脚。

C.这次的大扫除任务是由第三队、第四队值日小组共同完成的。

D.今早,小学一年五班的黑板擦不见了,老师想知道是哪位同学藏起来的?

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 。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景致  揭穿  珍稀      B、情景  揭露  珍奇 

C、景观  揭开  珍稀      D、景致  揭露  珍贵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

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改句:

难道我们还不

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B.原句: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改句:

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C.原句: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改句: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

D..原句:

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改句:

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是因为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6、与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樊川诗集》——杜牧——唐代

B.《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罗贯中——明代

C.《藤野先生》——散文——鲁迅——现代

D.《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英国

7、综合性学习(5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

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3分)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2分)

二、阅读(55分)

【一】(12分)

睡眠这件“小事儿”

闫冠男

①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

生的1/3都在睡觉)。

睡眠看似是一种简单的24小时周期性活动,但其背后却涉及复杂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从行为层面上,睡眠被定义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

它并非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而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

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②一般正常成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

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非快速眼动

(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称为一个睡眠周期。

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

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③人为什么要睡觉?

④首先,从保养论的角度看,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

动物需要睡觉,而没有大脑的植物不睡觉;人体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脏,是不休息的。

因此可以说,睡眠是脑部特有的现象,睡眠可以使脑部修补自由基所造成的损害。

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

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

只能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⑤其次,从功能论的角度考虑,2014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发被试者体内711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

⑥另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就认为,睡眠时的梦境可以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最佳捷径。

⑦冬去春来,转眼又要到“春眠不觉晓”的时节了。

好的状态源于好的睡眠,让我们从当下开始,培养好的睡眠习惯吧!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8.第②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9.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尤其是”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4分)

10.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睡眠对人有什么作用。

(4分)

【二】(20分)

槐花是槐树的白发

葛亚夫

⑴不喜欢槐花。

总以为槐花是吃的,就像一道菜,它只是食物,不是风景。

正因如此吧,我对槐花的态度很粗暴,就像对母亲,总是一副张牙舞爪的面孔。

⑵经过市场,被一阵清香俘虏,是槐花!

我舔舔嘴唇,记忆里、舌尖上,满是槐花的味道。

我忙给母亲打电话,问家里的槐花开了吗?

母亲说,开了,等你采呢。

你再不回来,槐花就老了。

我连声答应,因为我知道,等我的不是槐花,而是母亲。

⑶世上最不公平的,就是爱吧?

我和母亲之间,爱永远是倾斜的,母亲总扮演着“一厢情愿”的角色。

这些年,求学,恋爱,工作,我关心母亲的时间微乎其微。

然而,无论我在哪里,母亲都牵挂着我,就像守着一树槐花,日复一日,等我回去,然后送我离开。

⑷我不知道,在母亲眼里,我是否也是槐花。

在花开花落里,在我回家离去间,老去的不只有时光,还有槐树和母亲。

姐姐已出嫁,为帮我还房贷,父亲也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母亲。

每次回家,看着槐树下遥望的母亲,我都有种负罪感。

⑸作为儿子,我亏欠母亲的不只是一条生命,还有一份流离失所的爱。

⑹为让母亲开心,回家时,我带上女友。

女友在城里长大,到乡下,什么都觉稀奇,孩子般问这问那。

母亲也不烦,乐呵呵地解释。

于女友,母亲是“对牛弹琴”;于母亲,女友是“秀才遇到兵”。

她们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这是我做不到的。

⑺女友说,天下母亲都一样,她们并不在意说什么,只要亲人在跟前,说着话,这样她们的爱就不会无依无靠。

我恍然,顿时理解了母亲在我面前的“唠叨”,只是从何时起,我和母亲失去了共同语言呢?

那些雀鸟般围绕母亲的时光,恍若前世。

⑻“云芳星蕾浮香远”,“一树珍珠一树银”。

看着满树槐花,女友雀跃不已,要和母亲争着采。

母亲把她推到身后:

太危险,我来,你在后面捋花。

采槐花讲究力气和技巧,把镰刀系在长棍上,力量小,很难举起来。

扳花枝则需要技巧,落点要恰到好处,不能顺着枝丫,否则,非但扳不断,枝丫反而会把镰刀

扯掉,达摩克利斯剑般悬着,那就危险了。

⑼我说:

让我来,我力气大。

母亲摇头:

你再扳,树就没命了。

我悻悻然,她说得没错,少时顽劣,把树扳得遍体鳞伤,虽然如今都已结疤,寻不见,但母亲没有忘,我也仍记得。

母亲吃力地举起棍,我惶恐站着,莫名地担心树丫会把母亲拉走。

或许槐树太老,让着母亲,那些槐花枝,像往事一般轻盈,从母亲身边袅袅落下。

⑽花如雪,发也如雪。

我让母亲歇会,掸她满头的槐花。

可任凭我多么用力,槐花就是不落。

女友问我干嘛,我说,这槐花怎么掸不掉?

她顿时笑起来:

真不愧近视眼!

那是白头发,哪是槐花。

我愕然,母亲竟和槐树一样,老了!

⑾歇口气,母亲又采起槐花来。

槐花飘落,白发闪烁。

“谁教花开繁胜雪,似留霜鬓照天涯。

”原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

⑿“满树槐花遮望眼”,此刻,母亲就在我面前,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

(选自2012年4月24日《宁夏日报》)

11、请根据文意

填空。

(2分)文中的“我”面对槐花,感情态度经历了变化:

开始,我对槐花和母亲粗暴;经过市场,被清香所俘虏,引起我对母亲的;当我发现母亲满头不是槐花而是白发时,“我”对母亲是。

12、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小节的作用。

(2分)

13、结合文本说说第⑸段中“流离失所”一词的含义。

(3分)14、请分析第⑥段女友和母亲为什么“总说不到一块,但依然相谈甚欢”的原因。

(2分)15、结合全文,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3分)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

16、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就在我面前,可我怎么也看不清她。

作者真的看不清母亲吗?

结合文本谈谈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17、.本文以“槐花是槐树的白发”为题有何好处?

(4分)

【三】(8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8、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1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4分)

【四】(15分)

《荆溪集》自序

杨万里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①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②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③。

学之愈力,作之愈寡。

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

“择之之精④,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

”予喟曰:

“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

戊戌三朝⑤,时节赐告⑥,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⑦,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

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⑧焉无复前日之轧轧⑨矣。

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⑩,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讎⑪,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

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

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⑫之难也。

(节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序跋卷》)

【注】①后山:

北宋著名诗人陈师道,晚年号“后山居士”。

②半山老人:

指王安石,他自号“半山老人”。

③唐人:

特指晚唐诗人。

④择之之精:

指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作为学习对象,又单单挑选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种体裁来学习模仿。

⑤三朝:

指阴历正月初一。

⑥时节赐告:

指节日放假。

⑦窹:

通“悟”,领悟。

⑧浏浏:

顺利流畅的样子。

⑨轧(yà)轧:

思路堵塞,很难出口的样子。

⑩便面:

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

⑪讎(chóu):

通“酬”。

未讎:

未及酬答。

⑫作州:

这里指做州官。

2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始学江西/诸君子B.学之愈/力

C.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D.试令/儿辈操笔

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寡()

(2)毕()

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

(2)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23、诗人说“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作者所说的“诗人之病”是什么?

(3分)

24、南宋杨万里的“诚斋体”,自成一家,但得之亦辛苦。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对我们的学习特别是写作方面有什么启示。

(3分)

三、写作(55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在书本上看到富有哲学的话语时,点个赞;在网络上,看到精彩绝妙的视频时,点个赞;在看到刘翔跨栏第一时,点个赞;在看到中国繁荣富强时,点个赞……生活中点滴全是赞。

(2)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地,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鸟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继续忍饥挨饿艰难度日终老一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任选一个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标题自拟。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1)悠然见南山

(2)日暮乡关何处是(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病树前头万木春(5)才美不外见(6)赢得生前身后名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1)饶有风味幽深间或薄暮

(2)A巨变B举世闻名

3、C4、C5、B6、B

7、

(1)“低碳生活”指:

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示例:

①今天你低碳了吗?

②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④低碳,让生活更美好;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二、阅读(55分)

8、(4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说明每个夜晚的睡眠周期、周期时长和短暂觉醒的次数,使说明更准确,令读者信服。

(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

9、(4分)不能,“尤其是”表示强调(2分),强调了非快速眼动睡眠对大脑修补作用之大,但并不否认快速眼动睡眠的修补作用(1分),如去掉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尤其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

10、(4分)①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②睡眠会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③睡眠对人体基因产生影响;④睡眠时的梦境可以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

(每点1分)

11、思念;感动。

12、是对上文负罪感的具体阐释,突出了我的离家在外增添了母亲的思念之苦。

(1分)。

也为下文采花过程中对母爱的进一步感悟做铺垫。

(如写引出下文回家采槐花的情节做铺垫给1分。

只写承上启下不给分。

13、“流离失所”本义是指辗转离散,无处安身,这里指长期离开家而无法回报的母爱。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14、女友理解母亲在乎的不是谈话的内容,而在于理解和陪伴,让她们的爱有所安放。

(1分)也体现了女友的善解人意。

(如果从母亲的角度回答也可以酌情给1分。

15、槐花是槐树的白发,白发是母亲老去的年华,照着天涯的我,和我脚下回家的路。

槐花让我想到母亲的白发,想起母亲突然老去这一事实,让我伤感。

(1分)有了母爱的陪伴,让身在尾箱底我感到温暖和明亮。

(1分)母亲的白发又是我的牵挂,提醒我回家。

(1分)

16、母亲善解人意,从她和女友对话中可知,虽然她们“总说不到一起,但总是相谈甚欢”可以看出。

(2分)。

她又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人,从她不让孩子捋槐花可以看出。

(2分)

17、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将槐花和母亲的白发联系起来,抒发了我对母亲年华老去的慨叹。

(2分)槐花也是文章的线索。

(1分)槐花唤醒了我对母爱的记忆,也促使了我对母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分)如答促使了我对母亲的态度有了转变也可以。

18、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

哀情,衬托梁园更加萧条。

19、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20、C

21、

(1)少

(2)全,都

22、

(1)这天就写一些诗,忽然间若有所悟。

(2)这个时候,我不只不觉得作诗的困难,也不觉得做州官的艰难。

(4分,每小题2分。

23、仅仅模仿,没有创新,难以写出自己的作品,更难以写出好作品。

(2分)

24、示例:

学习上要敢于质疑,要多体验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不仅仅是模仿,更要有创新,不无病呻吟。

(2分,答案开发,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我的诗,起初学习江西诸君子,以后又向后山居士陈师道学习五言律诗,再以后又向半山老人王安石学习七言绝句,最后才向晚唐诗人学习绝句。

学得越卖力,作的诗越少。

我曾经与林谦之在一起多次为之感叹,林谦之说:

“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作为学习对象,又单单挑选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种体裁来学习模仿,要从中有所收获是很难的,想要创作的诗歌不少,可以吗?

”我长叹道:

“诗人大概缺点(不足)不同但根源却是一样的,难道只有我是这样吗?

戊戌年正月初一,是朝廷规定的节假日,少有公事,这天就写一些诗,忽然间若有所悟,于是告别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等人的风格,这些都不学,之后却觉得很高兴。

试着让儿辈拿起笔来记录,我随口念了几首,觉得文思顺畅不再有以前的艰难。

从此之后,每天一过晌午,官吏散去,庭院空阔,我就携带一个遮脸的面具,步入后花园,登上古城墙,采摘杞子菊花,攀折花草树木,大自然的一切景象全都来献给我,成为我作诗的材料,挥之不去,前面的还没写完,后面的已到了眼前。

原先所有的疑虑完全消除,不再觉得作诗艰难了。

大概诗人的毛病离开我已经有些日子了。

这个时候,我不只不觉得作诗的困难,也不觉得做州官的艰难。

3、作文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55-48分)

二等

(47-39分)

三等

(38-30分)

四等

(29-21分)

五等

(20-0分)

内容

(25分)

分数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10分

9-O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尚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O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很差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明:

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

评卷要求:

(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的同一篇作文的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所评之

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最后的得分

卷面书写(5分)卷面书写要求

及得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使用规范、

通行的汉

字字体端正、匀称

书写、标点、格式正确

卷面整洁

使用规范、

通行的汉字

字迹清楚

书写、标点、格式正确

面整洁

字迹较清楚

有多处错别字

和标点错误

卷面较整洁

字迹潦草

错别字、标点

错误多

卷面脏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