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888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4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4页
亲,该文档总共1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

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1、《祖国、妈妈》

教学设计

批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过程与方法;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情感价值观;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二、课时安排

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

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听赏歌曲。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56|51|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唱一唱v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五、课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教学难点

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

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1、听一听。

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

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

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

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

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

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三、学唱《牧童谣》并为之伴奏。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2、《春来了》

教学设计

批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感受牌子,舞曲的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积极参与听,表歌曲;能用画的方式表春天的美。

情感价值观;

在学会歌曲(春来了)同体会春天我来的快。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导入:

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

并且描述一下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象,使学生有身边的事物联想到大自然季节的微妙变化,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究兴趣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安排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新课。

提问:

你知道这是谁的叫声吗?

 通过聆听布谷鸟的鸣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它有叫报喜鸟。

在布谷鸟的歌唱声中,为学生营造春天的优美意境。

出示:

(书本“滴哩,滴哩”图片)

 1、 除了布谷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

”通过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在以上图片上出示一些小动物)

 2、欣赏歌曲《嘀哩,嘀哩》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专心听一遍《滴哩滴哩》歌曲。

提问:

歌曲有两个乐段,你能分辨这两个乐段吗?

 3、再听歌曲,要求同学们在第一乐段时,在位置上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加些表演动作,并在第一乐段结束时(16),重重地拍一下手,表示第一乐段结束。

第二乐段开始,要求每个同学用老师提供的舞步,根据自己离开位置的远近,朝自己的座位走去,并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

同学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4、跟着录音轻声地哼唱歌曲。

第二乐段时,教师要提示在演唱“嘀哩哩嘀哩……”时,要唱清楚,有跳跃的感觉。

(像小鹿跳一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5、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问答。

老师唱: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生答:

“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等。

第二课时

二、感受春天。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春天,你们唱的春天可真美!

真希望春天马上就来到身边!

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童声齐唱)(出示歌词)要求:

看着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身体。

1、你听过这首歌吗?

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

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2、明确管弦乐和歌曲不一样,一个是以乐器合奏为主,一个是以唱为主;两者的主旋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3、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跟着哼唱。

出示一首赞美春天的儿歌:

春天姑娘

春天是个小姑娘,

穿着满身绿衣裳,

绿山绿水是花裙,

桃花为她画粉妆。

又听姑娘咯咯笑,

小溪流水哗哗淌。

 

4、请同学读一读儿歌。

5、复听管弦乐《渴望春天》,在乐曲的伴奏下,朗诵儿歌。

6、以诗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

7、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等。

《春晓》《小豆芽芽》等。

观赏有关春天的光盘。

如舞蹈《春娃》等。

                                            

四、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

那,送什么好呢?

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

教师提示:

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

(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

师放音乐《渴望春天》,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

(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春之裳’时装设计博览窗”,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点评。

根据孩子设计出的颜色、图案、款式、风格特点评出“时尚春姑娘”、“漂亮春姑娘”、“奇特春姑娘”和“可爱春姑娘”等。

五、课后延伸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3、《愉快的劳动》

教学设计

批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过程与方法;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情感价值观;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

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玩具棒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

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

《劳动最光荣》。

 

师:

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

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叮.叮咚,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  刷.刷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

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

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

有同学见过打铁吗?

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

大铁锤“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

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

2/4xxx|xxx|xxxx|xx|| 

师:

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

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

 

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

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

 

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

同学们做得真不错。

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

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劳动。

 

5、小结 

师:

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这就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二课时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

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

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

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节奏:

2/4x0|x0|xx|x0||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

瞧!

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

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

会发出什么声音?

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

 

(2)跺脚。

 

师:

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

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

(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师:

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什么?

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

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

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体跟琴唱谱。

 

(4)引导质疑。

 

师:

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

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

 

(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

 

(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

 

(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第三课时

三、“欢庆劳动的丰收”——综合表演 

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

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

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

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

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四、小结 

师:

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

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见!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4、《两只小羊》

教学设计

批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明亮得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两只小山羊》。

过程与方法;

2.能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两只小山羊》。

情感价值观;

3.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

教学重点:

  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导入

师: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小精灵剧场,我是这个剧场的导演。

现在我们正在招聘音乐童话剧《两只小山羊》的演员,你们有兴趣吗?

好的,大家先来看看我的招聘启事。

(课件展示文字)

2.讲读招聘启事

3.简单介绍剧情

师:

这个音乐童话剧共有三幕戏,两只小山羊到底在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

二、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师:

同学们,请你们边听边想,第一幕戏发生在野外的什么地方?

主人公是谁?

(播放动画和第一段歌曲)

生:

(小桥上,白山羊和黑山羊相遇。

师:

对,这第一幕戏呀,主要表现两只小山羊在桥上相遇了!

其实,刚才你们说的就是我们第一幕戏的台词。

作为一个演员,台词可是基本功,我们一起来念念吧!

师:

我刚才说了,我们这是音乐童话剧,会念还不行,最主要的是你要会唱,我们一起来听听应该怎么唱?

(播放第一段歌曲)

师:

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段吧!

首先请大家学羊的叫声,用咩来哼唱旋律。

(学生随乐哼唱)

师:

下面我们把歌词加上,谁先学会谁就有希望当演员了!

(老师播放音乐,带唱第一段)

师:

会唱还不够,还要能表演。

我首先来友情客串扮演小白羊,谁来扮演小黑羊呀?

你们要是觉得我们演得好就给我们掌声好吗?

(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还要有动作和造型。

师:

下面我请全体同学和我一起表演一次。

(全班参与表演)

2.学唱第二段

师:

第一幕戏是最简单的!

两只小山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们进入第二幕的表演,现在卖个关子,我请两为主角先躲起来,你们听听有什么声音,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片段录音)

师:

是什么的叫声?

你们能拍出小羊叫的节奏吗?

师:

请大家模仿一下。

师:

请你们想想这两只小羊它们这时可能在干什么?

师:

下面我们就来模仿它们争吵的声音好吗?

看我的手势请第一组的同学扮演小白羊,第二组的同学扮演小黑羊,我点到哪边就请哪边的同学发出声音。

(老师带领学生模仿)

师:

刚才这两只小山羊在争吵,那你在模仿时就要将争吵的动作和表情也表现出来。

(学生表演)

师:

它们为什么会争吵?

请说一说。

(启发学生给小羊配音)

师:

好,我来问问,(点击白羊)白羊要干吗?

生:

(白羊要回家。

师:

(点击黑羊)黑羊要干吗?

(生答要上山岗)

师:

你们知道它们要去干什么吗?

(跟音乐唱第一、二段歌词)

师:

这幕戏主要讲的是两只小山羊在桥上怎么样呀?

(课件:

互不相让。

师:

接下来我这个导演来唱群众演员的台词(齐唱),你们来扮演两只小羊(独唱),我们一起来表演。

(全班唱一遍)

师:

作为一个好演员,不光要会演主角,还要会演群众演员。

下面我们反过来演,好吗?

(全班唱一遍)

师:

下面我们来拍第二幕戏。

首先请两个小演员上台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师:

这两只小山羊站在一起时,它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启发表演白羊要会家和黑羊要上山岗的表情和动作。

师:

每组派两名代表到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表演。

(全班边唱边表演第二段。

3.学唱第三段

师: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幕戏,两只小羊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呀,你们看它们会怎么办?

(课件出示带括号的文字)

师:

你们看,两只小羊的什么顶在了一起呀?

(羊角)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念这段台词。

师:

接下来我们玩游戏。

老师的两只手分别代表两只小羊,你们看到白羊就说顶呀顶,看到黑羊就说撞呀撞。

(老师演示两种节奏)

师:

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用力顶和用力撞,解决附点节奏,引导学生表演。

师:

两只小羊见这样仍不能分胜负,它们就凑到一起,顶呀撞呀,现在你们来试试。

(学生将歌词念一次。

师:

这只小白羊很狡猾,它在顶的时候偷偷用力了,你们看。

(手势表演。

师:

你们能读出来吗?

(解决附点节奏)

师:

下面,我们用手势合着歌声表演一下好吗?

请仔细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播放音乐)

师:

我来做手势,你们来唱好吗?

(学生再唱一遍)

师:

同学们,它们这样争下去,最后结局会怎样?

对了,掉进河里。

掉进水中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

“扑通”一起掉进河里。

师:

对!

这一段是表现它们掉入水中的情景。

(出示歌曲)

师:

大家想想,为什么最后一句要慢下来?

师:

落水的时候要怎么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三、整段表演

师:

好,我们三段戏都排练完了,下面我们要开始正式演出了。

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角色,既可以两人一组来扮演小山羊,也可以几个人为一组来扮演群众演员。

(指导学生排练,请第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师:

同学们,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办?

通过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

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团结协作。

师:

再请你们想想,两只小羊落入水中后会怎么样?

谁来为这个音乐童话剧加个结尾。

(学生上台表演,并共同评出最佳表演奖,当场签约。

师:

我这儿只有一个皇冠,给谁呢?

(让学生把互相谦让的美德落实到行动中。

四、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两只小山羊》这首歌,还懂得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团结协作才能成功,是吗?

今天大家表演得都很精彩,我决定全部聘用你们为小演员,你们高兴吗?

好,让我们相逢在下次的小精灵剧场吧!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5、《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过程与方法:

2、能主动参与表现乐曲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聆听二胡独奏器曲时,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热烈欢快的赛马情景。

教学重点: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2、感受《赛马》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中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2、听赏时能创造性地表现乐曲的几个场景。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体验

  在《赛马》的旋律中,老师带领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走进教室。

  1、说一说

  师:

刚才小朋友们和老师“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走进了教室,小朋友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

  生:

蒙古族。

  师:

对,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你对蒙古族的生活还了解哪些?

(生答)

  2、看一看

  师: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为新朋友,让她带领大家到草原上去游览一番。

(课件:

出现小精灵:

“大家好!

我是草原小精灵。

草原上的景色非常迷人,今天由我当小导游,带大家到草原上好好玩一玩。

”)

  

(1)课件呈现草原迷人的风光,并以内蒙古音乐作品《长调》为音乐背景,在音乐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2)课件再播放一遍草原风光。

提示学生注意聆听其中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音乐背景。

  师:

你对这个旋律有什么感受?

  生:

(略)

  3、学一学

  师:

刚才在屏幕上你们看到草原上的人在进行哪些活动?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答)

  师:

你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等。

  二、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一听

  草原小精灵:

蒙古族的小朋友看到我们来了,高兴地唱起歌来,你们听:

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学生聆听

  师:

请大家带着问题听,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歌词。

  2、念一念、敲一敲

  师:

下面让我们也当一回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交手。

请随老师的鼓声有节奏地念一念这写歌词。

  

(1)生在老师的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地念词。

  

(2)生一边有节奏地念,一边跟着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内容。

  (3)选择乐器和节奏型,边念词边进行敲击。

(双响筒、铃鼓)

  (4)一、二组边念词边律动,三、四组用打击乐器为他们加油。

  3、唱一唱

  草原小精灵:

大家想成为真正的小骑手吗?

那就先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吧。

(1)听歌曲[小精灵儿童网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课件播放《我是草原小骑手》的MTV,学生律动进教室。

  师:

草原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继续让小精灵带着我们感受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二、整体听赏——想象画面

  学生聆听全曲。

  师:

这首乐曲的名字老师要先保密,让我们接下来听它的第一乐段。

  三、分段欣赏

  1、第一乐段:

听——配图、敲击

  师:

这里有两幅图,大家边听边思考,如果要你给这样的音乐配上画面,你会选择哪一幅?

为什么?

  

(1)聆听第一乐段。

  

(2)给音乐配上相应的画面。

  (3)总结出相通之处,即二者所营造的氛围都是热烈奔放的。

  (4)揭示主题——二胡独奏《赛马》。

  (5)敲一敲

  a.出示第一音乐主题,启发学生观察节奏特点。

  b.老师敲鼓带领学生用筷子模击节奏。

  c.随音乐即兴伴奏。

  引导一部分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敲击筷子伴奏,并引导学生站起来到教室里寻找声源,如拍击桌、门、凳等,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d.让学生说一说敲起这样的节奏有什么感觉,说一说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2、第二乐段——敲击、吹奏

  

(1)聆听第二乐段(课件出示第二部分音乐主题)

  聆听要求:

  a.边听边想象相应的画面。

  b.如果你听到的是轻快活泼的音乐,可用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示。

  

(2)检查课前布置的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声源的情况。

学生展示自己所带的物品和各种不同敲击方式。

  a.课前要求所带日常生活用品能敲击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用调羹敲碟子等。

  b.鼓励学生用与他人不一样的方式敲击,看是否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敲一敲

  a.老师弹奏第二音乐主题,请学生用自己准备的乐器伴奏。

  b.比较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节奏、速度上有何变化。

  (4)奏一奏

  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二音乐主题。

  (5)说一说

  a.比较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情绪上有何变化。

  b.听到活泼轻快的旋律,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6)敲一敲

  一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二音乐主题,一部分学生用自备乐器伴奏,再次表现轻快活泼的旋律。

  3、第三乐段——跳

  

(1)聆听第三乐段:

师指出第三乐段有再现了第一音乐主题。

  

(2)在聆听的过程中鼓励大胆想象赛马场景。

  (3)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现。

  四、完整听赏——创作、表现

  1、讨论(以《赛马》为背景音乐)

  学生针对不同乐段用何种相应的方式表现进行讨论,如:

打击乐器伴奏、视奏、舞蹈、情景表演等。

  2、评价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评价,归纳出最合适每个乐段的方式。

  3、创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创编。

  4、参与、表现

  完整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