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u 人文中国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8004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xmu 人文中国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mu 人文中国史.docx

《xmu 人文中国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mu 人文中国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mu 人文中国史.docx

xmu人文中国史

中国史

1、史料问题:

传统史料和民间文献、其他史料

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

史料可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认识历史和重建过去,都离不开史料。

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史料、辩证地质疑、利用史料

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2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

明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明赋税政策调整及商品经济发展;冲击自然经济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对地主依附关系的减弱,大量自由的劳动力的出现。

产生标志是:

明清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自由雇佣劳力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模式。

表现:

一是江南一带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工场,里头有一些机械,工场老板雇佣工人生产,发放工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二是白银作为货币媒介,普遍使用;三是商业城市的兴起,随着商业城市的增加,商人、手工业工人也增加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这个阶层主要是指手工业者、中小商人)。

(缓慢发展的原因:

(1)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牢固。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就使得手工业很难扩大再生产,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起着限制作用。

(2)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明清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这些政策从各方面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等往往把剥削来的钱财用来购买土地,这就严重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从土地流向商品生产。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制约。

大量资本又不断被投入到土地之中

(2)明政府的经济政策(小农经济的再生产)。

⏹(3)明清时期生产发展水平不高。

⏹(4)封建社会本身特征的制约。

⏹(5)封建国家统治力量强大。

⏹(6)旧的生产关系以及旧的思想影响太深,新的因素十分脆弱。

(许多场主经营的目的最终还是买地变成大地主,或者还是通过科举纳人到旧式官僚体制中去,许多原始工业化进程推进主体的市民阶层反而被异化为封建官吏。

傅衣凌先生的看法:

“死的拖住活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多元结构。

→傅衣凌:

“中国传统社会:

多元的结构”

3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

欧洲中心论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

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

这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让欧洲无视于历史真相的存在,也忽视其他地区的文明贡献,因而导致欧洲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终造成整个世界,包含学术界在内,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

很多国际标准(如本初子午线、公元纪年、拉丁字母)都包含欧洲中心主义。

4“华南学派”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史学界出现的少数学术流派之一。

该学派同人以“华南”为试验场,在中国区域社会文化史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

社会经济史的学术传统

对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

对历史研究主体的理解(研究对象、研究方向)

寻求新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尝试

5新清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一种清史研究的学派。

该学派与以往清史研究相比,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族因素,一是重视利用满、蒙等少数民族史料,在理论方法、研究角度、研究观点上突破了以往中日清史研究的成规。

观点:

清朝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风格、政治模式和政治统治。

满洲人从未失去过自己的族群认同,以致满汉分殊一直到清末甚至以后都始终存在,而满汉分殊存在可以解释为何反满言论在十九与二十世纪都还能如此有力。

(1)满文史料的重要性

(2)反对汉族中心主义,修正“汉化”观汉化带来了成功?

民族交流与融合?

汉化:

广义上的中国化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也被称作汉化。

这个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历史。

自古以来,汉人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悬殊的人口优势,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主导角色。

所谓政统,就是通过权力的垄断与集中实现对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与军事到社会与环境的管理。

它的特点是是强化政治权力与行政官僚,权力等级分明,权威集中突出。

所谓道统,就是通过确定奉行同一的道德与观念实现国人意识形态、观念思想的统一,以维护国人对王权的膜拜与遵从。

它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思想”,消除潜在的抵制、对抗王权的思想。

政统与道统是中国王朝历史上实现对国家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但两者孰轻孰重,却显现出此消彼长、跌荡波动的关系。

6军机处,清代官署名。

亦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宣统三年(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初最高中枢决策机构,为满洲贵族政治特权的体现,对皇权有较大的制约力。

康熙中叶,由于采取了种种限制诸王权力的措施,使亲郡王无法参加,于是改其名为“议政大臣会议”。

雍正时已徒有虚名。

7帝制国家成熟时代的政治与制度

(一)明王朝的历史地位与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建立

(二)明代的朝贡体制与东亚政治秩序

(三)清帝国的历史地位与多元的政治架构

(四)清帝国的汉化问题与中原统治制度

(五)明清的对外交往及其政策

全球视野下的明清中国经济

(一)明清经济制度

(二)明清时期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发

(三)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城市发展与全国市场扩展

(四)中国卷入世界经济体系

(五)讨论课

8明王朝的历史地位:

黑暗的时代?

没有多少特点的朝代?

停滞的社会?

汉民族为主所建立的最后一个传统中国王朝,传统中国社会(或称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最成熟,甚至是烂熟的阶段。

在疆域上,明王朝与清朝共同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在政治体制上,明代彻底确立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体制。

在社会经济方面,明代农业与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在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庶民阶层与商人阶层地位日渐重要,明代文化在综合、普及和反传统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

9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

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

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实行原因:

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试图通过推行里甲制度规范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形成以安分守法的地主富民为乡村社区领导层的社会政治秩序。

但这一理想化的制度设计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到明代后期,特别是到晚明,在一系列因素——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迁移率的提高,乡村社区成员之间贫富分化程度的加剧,商品经济发展对乡村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等等——的综合作用下,建立在里甲体制上的原有乡村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分解趋势,粮长、里长之类的职役性地方精英的社会地位大幅衰落,乡村社会的支配权力转移到绅士、土豪等非职役性地方精英手中。

这一现象是晚明社会变迁总体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里甲户籍的固定化、世袭化:

●明初的里甲组织:

110户编为1里,即10户编为1甲,10甲编为1里,其中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户→1里=10里长户+100甲户/甲首户;登记人丁(户口)、事产(土地)、税粮,黄册里甲户籍。

●里甲的职能与编审:

每年由1里长户率1甲10户轮流承担差役,十年一轮,包括“催征钱粮,勾摄公事”(1里长户+10甲户)×10甲/年;依据人丁、事产的变化,3年一微调,10年重新编制一次,是所谓“大造黄册”。

●永乐、宣德以后,里甲户籍的固定化、世袭化:

人口、土地的变动,胥吏的作弊,里甲户籍编审的失实与失控,里甲户籍与差役不再编审,赋税、差役由既有的里长户、甲户承包,里甲户籍逐渐固定下来,并由各家户、家族世代相承。

⏹里甲差役的定额化:

●明中叶前后以来,一条鞭法,摊丁入地:

地方政府把里甲差役(即丁差)逐渐固定下来,并分摊给各里甲承担,由此,每一里甲户的差役负担也逐渐固定下来,这就是所谓的里甲差役定额化。

●家族组织与里甲户籍、里甲差役的结合:

里甲户籍的固定化、世袭化,以及里甲差役的定额化,使得民间家户不再为逃避赋役而分拆里甲户籍,而是由分家后的族人共同继承原来的里甲户籍(分家不分户),并分摊差役等有关义务,这样,里甲户籍、里甲差役就与家族组织紧密结合,并由家族组织世代相承,即所谓里甲户籍的世袭化,因此,里甲户籍往往成为家族组织的代名词。

⏹家族组织:

赋役共同体

●家族组织对赋役的管理:

对于共同承担的赋役,或家族内部各房轮流负担,或分摊到各房,或设置共有的赡差役田;共同继承里甲户籍和分摊里甲差役,强化了对族内人丁和财产的管控。

●家族组织对里甲户籍的控制:

里甲户籍成为家族组织的代名词,户籍的管理与控制,家族内部形成总户与子户的关系。

特别是到了清康熙年间,政府推行“粮户归宗”、“归宗合户”政策,形成以里甲户籍为标志的合同式宗族,同姓联宗,异姓联宗。

●明清家族组织与基层政权的转型:

家族组织与里甲组织、里甲户籍的结合,使得家族组织具有基层政权的职能,强化了官僚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形成了以家族组织与里甲户籍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模式。

总结:

明清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

●宗法伦理的庶民化:

Ø民间祭祖:

突破了大小宗的界限,打破了宗子法(嫡长子祭祀权),建祠祭祖无贵贱之别和大小宗之别,祭祖活动普及民间社会。

Ø宗祧继嗣:

宗祧继承关系灵活、多元化、拟制化,超越了传统的血缘亲属关系,具有明显的“泛家族主义”,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基层社会的自治化:

Ø家族组织与各种基层政权组织的结合:

里甲、保甲、乡约、族正制等。

Ø家族组织广泛介入各种地方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户籍、赋役、土地、市场、商业、水利、教育、慈善救济、宗教信仰、治安防卫等。

●财产关系的共有化:

Ø族产的形成与种类:

代代提留,捐集;族田(祭田、学田)、山林、房屋、地基、借贷资本等

Ø族产的管理与经营:

产权共有;轮收、轮值,公管

思考题:

1、如何从宋以后祭祖礼俗的变化认识明清宗族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宗法伦理的庶民化”?

2、怎样看待明清宗族组织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

血缘、地缘、利益关系

3、如何理解明清宗族组织的发展与“基层社会自治化”的社会转型过程?

10、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1. 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2. 宣扬明朝国威,显示中国的富强 3. 发展海外贸易 4. 包抄帖木儿帝国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11原额:

原额观念,是影响明清两代土地数字编制的指导原则之一。

传统王朝在财政方面大都遵循“量入以为出”的原则,并受到先朝赋役原额的影响。

就明代言,明中叶以降,皇室日益奢靡,边境骚乱,内忧外患,政府固定收入远远不敷成倍累进增加的开支。

但是,尽管晚明政府想尽名义去穷征暴敛,至少在原则上仍是尽力维持田赋的原额。

12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

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

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

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

”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

13明清社会文化史的主要内容

●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文化传统

1、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2、家族组织与乡族自治

3、宗教信仰与社会整合

4、民间结社与社会秩序

5、精英思想与大众文化

●明清中国:

社会、文化与国家的关系

14士绅文化

士绅:

作为国家的代理人

⏹明清官僚体制与地方行政职能:

Ø省、府、州县:

钱谷、刑名;教育教化、祭祀;其他公共职能

Ø县以下:

里甲、保甲、乡约,半官方、非公职、差事

Ø有限的政府,无为政治

⏹士绅:

代理国家/政府行使诸多地方职能,管理社会意见领袖

Ø修身、齐家、化乡、治国、平天下

Ø克己复礼,道德楷模,教育子弟

Ø排忧解难,调解纠纷

Ø家族、宗族组织:

建祠堂、设族产、修族谱、祭祖礼仪

Ø神道设教:

建庙修庙,组织仪式

Ø水利、修桥、铺路

Ø治安、防卫

Ø慈善、救济

士绅:

作为地方社会的代言人

⏹经世济民型:

乡贤,民望,保护型经纪

Ø申请赋役的蠲免

Ø代理诉讼

Ø乡党舆论、乡评

Ø公愤意识

Ø甚者领导“抗粮(税)”、“民变”

⏹升官发财型:

劣绅,掠夺型或赢利型经纪

地方精英的其他类型

⏹道德:

长老、耆老,乡贤、乡饮正宾、大宾

⏹财富:

地主、商人

⏹武力:

孔武有力者

⏹仪式专家:

礼生、地理先生、道士、香花和尚

⏹其他技能者:

医生、

15宗族zōngzu 宗与族,大宗与小宗,父系亲属集团

人类学术语,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

宗族可以并入更大的称为部落(tribe)的社区,也可以由于部落性庆典、狩猎活动或战争而偶尔结合起来。

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

类似的用语还有“家族”,小范围内,有时“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

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五服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

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

九族: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泛指亲属。

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

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

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1]

宋以后宗法制度/祠庙祭祖礼制的演变

宋以后民间祭祖习俗的变迁与宗法伦理的庶民化

☐宋以后的民间祭祖习俗:

●家祭:

居室之内祭祖(寝祭),祭祀祖父母乃至三代、四代之祖

●墓祭:

祖墓致祭,墓祠,祭祀代数逐渐不受限制,乃至远祖

●祠祭:

Ø宋代,名宦、乡贤,祠堂规制小,祭祀的代数有限;

Ø至明中叶,仍主要是士大夫和官僚家族

Ø明中叶以后,特别是到了清代,民间祠庙祠堂祭祖活动的普遍兴起:

祠堂大量兴建,大宗祠、小宗祠,祭祀的代数和人数均无限制,尊者、贤者、贵者皆可入祠供奉

☐明中叶以后宗族组织的普遍发展

●地方志:

南方,北方

●文集

●族谱

●祠堂、碑刻

☐明清宗族:

士大夫化?

庶民化?

礼下庶人!

●刘志伟、科大卫:

士大夫推广“家礼”,民间模仿士大夫,士大夫化,标准化,正统化

●郑振满:

民间在宗族实践中使用了士大夫的话语,但在具体做法上,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条件,对“家礼”进行突破、改变、甚至创造新的宗族形式,宗法伦理的庶民化

●礼下庶人:

等级性、贵族性的宗法制度在民间被实践、被突破、被改变,化礼成俗!

明清宗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

小家庭(核心家庭):

配偶家庭/只有一对配偶的家庭

●大家庭(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家庭(未分家,同居共财)

●分家:

从家庭到家族、宗族,分家文书、分关、阄书

●—→继承式宗族:

分家(分房)

Ø分家不分祭:

香火祭祀

Ø分家不分产(部分):

父母的赡养资产、族产

Ø分家不分户:

明清时代的里甲户籍

Ø成员关系:

从家庭成员(家人)变成家族成员(族人),血缘、继嗣

Ø继承:

成员资格,权利(族产)和义务的继承,按房轮值

Ø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继承式宗族:

族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各自的血缘关系(拟制的血缘关系)、继嗣关系

●—→依附式宗族:

族人或房支之间的贫富分化

Ø贫富分化与族产权益的不均等化,富者支配贫者,贫者依附富者

Ø富者捐集族产:

支配与依附

Ø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依附式宗族:

聚族而居(地缘关系),族人的权利及义务取决于相互之间的支配或依附关系

●—→合同式宗族:

族人之间对公共事业的共同合股投资

Ø对祖先祭产的合股捐集

Ø对市场的合股投资

Ø……

Ø同姓联宗:

拟制祖先,联修族谱(合族谱),联建宗祠(合族祠)

Ø异姓联宗:

改姓,甚者不改姓

Ø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合同式宗族:

族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既定的合同关系

●族谱:

家族历史文献汇编

Ø世系继嗣关系与个人基本生命信息

Ø族谱的编修、制作与使用保管

Ø家族伦理与规范

Ø家族组织与家族事务

Ø家族人物与家族声望、地位

家谱:

又称族谱、宗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16明清时代的宗教系统:

地方志的记载

⏹官方宗教祭祀系统:

行政宗教,官方组织,官员主持

●朝廷-省-府-州县-乡里

●天地祭祀、文庙、城隍庙、名宦祠、乡贤祠、风云雷雨山川坛、社稷坛、邑厉坛、里社

⏹经典宗教系统: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民间宗教系统:

民间自发组织、主持

●诸神崇拜:

全国性神灵、区域性神灵、地方神、角落神

●迎神赛会:

神诞节庆

●巫术信仰:

禁咒画符、印剑镇妖、占卜扶箕、祈雨止风、镇宅镇墓、童乩扶乩;法师、巫师、道士

●岁时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初八(斋会)、五月初五(端午赛龙舟)、七月十五(中元盂兰盆会)

明清中国宗教的多元形态与互动交融:

●官方宗教与经典宗教:

Ø经典宗教(佛道)的官方化、正统化、政治化

Ø经典宗教(佛道)的异端化(教派运动)、脱俗化(远离政治)

●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

Ø民间宗教(地方神信仰)的祀典化、合法化

Ø官方宗教的社会化,如城隍庙、社稷坛、名宦祠、乡贤祠、忠烈祠等由地方或民间人士接管,又如明清里社组织的家族化、社区化

●经典宗教与民间宗教:

Ø地方神信仰的经典化,如保生大帝(吴夲)的道教化

Ø经典宗教(佛道)的地方化、世俗化

◆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差异性与整体性、统一性问题

明清宗教信仰与仪式生活

1、仪式领域:

●家庭:

生老病死,人生礼仪(冠、婚、丧、葬、祭)

●社区(村落、城镇):

年节习俗,地方神崇拜

●官方宗教:

祀典庙

●经典宗教:

佛教(寺庙)、道教(宫观)

2、社会阶层:

●庶民、大众

●官员、士绅

●僧尼、道士

●其他仪式专家(法师、巫觋、乩童等)

明清时代中国宗教的世俗化问题

各种宗教之间的相互交融:

官方宗教、经典宗教与民间宗教

人们的仪式生活:

各种宗教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

祭祀组织与地域社会的关系:

●关于“祭祀圈”:

Ø研究:

冈田谦、王世庆、许嘉明、施振民、林美容

Ø特征:

共同的主祀神、共同的祭祀组织和祭祀仪式活动、明确的地域范围、多层次的从属关系;

Ø层次:

聚落性祭祀圈(土地公或角落神为中心),村落性祭祀圈(以村庙为中心),超村落祭祀圈(以地方神祖庙或主要寺庙为中心)

Ø性质:

祭祀圈既是一种宗教组织,更是一种社区组织、一种地方社会组织,以神明信仰和祭祀仪式来组织地方社会人群的一种方式。

Ø内涵:

社区成员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社区认同,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权力关系

●关于“信仰圈”(林美容):

Ø信仰特征:

自愿性、个体性,无共同的祭祀组织,不涉及社区关系,无确定的信仰范围,比如一般的寺庙信仰

1、如何从明清时代宗教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