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8232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策划书

1.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XX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

1.1.2项目选址

XX市XX路市城区

1.1.3建设性质及规模

改建

1、XX市财政局至火车站全长4332米。

(材料安装、路灯基础、电缆井、电缆沟及路面、人行道恢复等)

项目建设总投资292.94万元。

1.1.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市建设局重点办

XX市建设局位于107国道旁。

为更好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速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在市委、市政府地坚强领导下,成立了重点工程领导小组,重点工程办公室是重点工程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全市重点工程的前期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工1名,注册造价师1名,注册建造师1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6名。

近年来,该办在XX市建设局的带领下,认真履行职责,执行政令畅通,贴近民生办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城市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先后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向阳路拓宽改造工程、城市供水管网扩改、排污管网扩改等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实施了白云湖、长安河美化、亮化、污水厂、环卫设施等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成了环城路、福桥路、南太路、107国道转盘等改造工程;到目前为止,新建改造城市主干道路25条,完成各类建设项目50多项。

完成城区、城郊结合部240条背街小巷实施硬化改造,实施照明亮化改造130多条;先后改造36条主街和居民区下水道,以上项目投资共计10多亿元。

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曾强,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其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股室。

1.2报告编制依据

⑴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5)《XX市城市总体规划变更》(2005-2015年)

(6)《XX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1]第12次

(7)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

1.3编制范围

本可研报告以XX市巴咀坳至三角坪转盘提质改造、107国道与XX大道交叉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具体包括: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的确定、项目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项目实施进度、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

 

2、建设背景与建设理由

2.1建设背景

XX市作为湖南省湘北门户,是一个重要的城镇。

全面加快XX市经济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要想富,先修路",这既体现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人民增收致富的辩证关系,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

为了打造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实行城市化建设是XX市的一项战略目标。

因此,必须加大城区建设力度,迅速改善城区内经济环境。

作为XX市全面改造一项十分突出而紧迫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总之,必须站在城区和XX经济战略的高度。

增强加快城区改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加快城区改造作为全市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举措,以更大的气魄,花更大的精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努力开创发展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XX大道至巴咀坳全长788.8米,宽80米,三角坪交叉口及静安路全长532.1米,宽6米-30米。

该道路连接XX市市中心区,是107国道进入的南入中,三角坪交叉口及静安路是XX路与国道相边的主道路,与其他干道共同组成交通路网。

该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交通量繁重,在整修城市路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XX大道是唯一边接城区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的交通要道,是XX市的第一道风景,也是进入XX的窗口,本次改善XX的城区提质改造,加快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十五”以来,XX市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构筑化工、林业、建材、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呈现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岳阳市六县三(区)前列。

2.2建设必要性

2.2.1、加快道路建设,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基本要求。

XX大道至巴咀坳全长788.8米,宽80米。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进出入国道的车辆都是在此经过,而XX大道两侧现在有XX市工商局、XX市水利局、XX市民政局、XX市劳动局等多主要职能部门多分布在道路沿线。

该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交通量繁重,在整修城市路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近些年的使用,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比较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每到车流高峰期间,长安道路车流量有非常大的压力。

近年来,XX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越来越好,每年新增新车都在20%以上。

特别在节假日,更是有不少的外地车开回XX,城区内几条重要道路近几年都没有得到过改善和改造,区域要发展,道路起到至关的作用,只有通过整体改造才能有效的起到作用。

提高城区交通条件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

2.1.2提高城市的品位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就是要积极推进城区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区域内城区改造情况十分理想,项目实施地改造是进入XX的窗口,它的改造成为XX市一大亮点,提质改造建设标志着城区改造中又一件重要实事。

对XX市的市容市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XX城市品位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某区经济的发展,改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1.3、加快扩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十二五”期间,随着XX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扩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社会治安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XX市城市建设将进入到以快速发展、统筹优化为特征的扩容提质加速推进时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将成为主要特征。

该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打造城市核心区,提高XX大道至巴咀坳,三角坪交叉口及静安路交通质量,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拓宽和改造延伸主次干道,大大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

3.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1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XX大道至巴咀坳提质改造,三角坪交叉口及静安路、沥青路面,道路两侧路灯情况等。

3.2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包括:

1、XX大道至巴咀坳全长788.8米,宽80米,三角坪交叉口及静安路全长532.1米,宽6米-30米;

2、沥青路面工程总面积69000平方米;

3、绿化工程总面积9959平方米;

4、路灯工程16米,高杆灯29盏;

5、给水工程DN200给水管460米;

6、路面标线工程总面积4000平方米;

7、电子警察及电子监控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总投资2400万元。

3.3.项目选址

3.3.1选址原则

⑴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

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

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具有前瞻性。

⑵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⑶项目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城区道路改造的性质,最大限度地营造一个环保、节约的施工环境。

3.3.2地理位置

XX市境地处湖南省东北角,东经113°15′~113°45′,北纬29°10′~29°52′。

市域西北滨长江水道与湖北省监利、洪湖隔江相望;东南依幕阜山与本省岳阳县和湖北省通城、崇阳、赤壁毗连;东、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是湘鄂两省交界之地,扼控由湘进鄂、由鄂入湘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北门户”之称。

全市共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1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10170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

3.3.3建设地点

本项目地理位置属于城区中心,该地区为微丘地形,交通便利,环境安静,适合项目建设。

详见附图“XX市长安路(三角坪转盘-火车站广场)道路改造设计图”。

3.4.建设条件

3.4.1气候条件

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

年日照1722-1816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kcal/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d;年降雨日141-157d,降水量1469mm。

3.4.2地形、地貌

全市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本项目位于XX市城区,项目用地为微丘地形。

3.4.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质结构相对简单,地基土层层位比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适宜建构筑物的建造。

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流经市境西北边沿,全长32.7公里。

境内河流众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

3.4.4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XX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10,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

4、项目工程设计

4.1、规划设计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⑶《XX市总体规划》;

⑷XX市长安路道路改造施工图

⑸现场勘测调研。

4.2、规划设计原则

⑴建设用地应根据批准的建设计划,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⑵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应明确,各分区之间既应相邻,又应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⑶区内的道路应使各功能分区联系畅通、安全;应有利于各功能分区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应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安全、便捷、经济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4.3、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及规定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

4.4、道路现状调查:

XX大道与巴咀坳现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路幅宽度30m,现有横断面形式为:

6.5m人行道+17m机动车道7+6.5m人行道,为双向4车道;建议对原路面混凝土板进行弯沉测试,采用贝克曼梁法来测试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类破损程度和范围。

针对不同的破坏形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

更换混凝土板块和基层、更换混凝土板块、修补板块缺损、板底注浆等。

具体更换或者处理板块的数量以实际发生数量为准。

沿线侧石和人行道板老化、损坏严重,建议更换。

尽是保留人行道上的原有行道树,补充完善,新建树池。

因现场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业主与设计人员一同对现场进行踏勘,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道路两侧现有人行道不连续,同一桩号处存在较大主差,人行道纵向呈阶梯状。

2、道路两侧房屋地面标高低于人行道表面标高。

3、人行道宽度不够。

对此,与业主沟通后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对人行道存在高差的位置,按设计坡度挖高补低,进行顺接,保证线形连续完整;对于人行道宽度不够处,采取砌筑挡墙,填土的方式,保证人行宽度;对于人行道高于房屋地面标高处,在人行道外侧修建台阶,保证行人进出。

4.5、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和设计时速:

城市Ⅱ级主干道,40km\h;

2)、设计年限:

道路改建,设计年限参照国家相关规范;

3)、设计荷载:

BZZ-100;

4)、路面型式:

混凝土面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4.6、道路改建方式

(1)设计指导思想

依据规划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为目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2)、平面线形设计

维持原有平面线形不变。

(3)、纵断面设计

维持原有纵坡不变,接顺每一个交叉口。

(4)、横断面设计

维持原有横断面不变,接顺两侧人行道。

(5)、路面改建方案

1、行车道结构层

根据弯沉测试及现场观测,水泥混凝土板块处理方式分为更换破损严重板块、处理破损轻微板块、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等。

针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

1)适应于水泥混凝土板完好路段路面结构形式:

新铺3.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铺4.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骑缝铺设1米宽长丝烧毛土工布一层(200g/m2)

骑缝撒布1米宽PC-3乳化沥青粘层

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

2)适应于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处,弯沉值大于20~45(单位0.01mm)路段路面结构形式:

新铺3.5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铺4.5cm厚AC-16C粒式沥青混凝土

骑缝铺设1米宽长丝烧毛土工布一层(200g\m2)

骑缝撒布1米宽PC-3乳化沥青粘层

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

原有基层

原有土路基采用注浆处理

3)适应于水泥混凝土板破损处弯沉值大于45~70(单位0.01mm)路段路面结构形式:

新铺3.5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铺4.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骑缝铺设1米宽长丝烧毛土工布一层(200g/m2)

骑缝撒布1米宽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建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搞折强度4.5Mpa)

原有基层

原有土路基采用注浆处理

4)适应于水泥混凝土板破损特别严重处,弯沉值大于70(单位0.01mm)路段路面结构开式:

新铺3.5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凝土

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铺4.5CM厚AC-16C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骑缝铺设1米宽长丝烧毛土工布一层(200g\m2)

骑缝撒布1米宽PC-3乳化沥青粘层

新建24cm厚C15水泥混凝土垫层(抗弯拉强度4.5Mpa)

新建20cm厚C15水泥混凝土垫层

原有土路基采用注浆处理(土基E0=40Mpa,压实度不小95%)

洁净的集料。

沥青混合料掺消石灰,掺量为1%;下面层采用A-70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下表要求:

A-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数值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d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

-1.5~+1.0

T0604

软化点不小于

46

T0606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Pa.s

180

T0620

10℃延度不小于

Cm

15

T0605

15℃延度不小于

Cm

10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不小于

%

2.2

T0615

闪点不小于

26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

99.5

T0607

TFOT(或RTFOT)质量变化是不小于

%

±0.8

T0610或T0609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

61

T0604

残留延度(10℃)

cm

6

T0605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数值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26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大于

2.60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2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

%

15

T0312

12

T0312

18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T0320

磨光值PSV不大于

42

T0321

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大于

5

T0616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数值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大于

t\m3

2.50

T0328

坚固性﹥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2

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

3

T0333

砂当量不大于

%

60

T0346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T0345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大于

S

30

0345

(2)材料级配见下表: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重量百分率(%)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3

1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

~20

5

~15

4

8

AC-16

1100

90~100

70~92

60~80

34~62

20~48

13~36

9

~26

7

~18

5

~14

4

8

(3)其它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规范要求。

(4)粘层采用乳化石油沥青,用量控制在0.4L\m2,做法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沥青混凝土面层有很强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能力、水稳定性、抗滑性、耐老化能力。

沥青路面表面层抗滑性能以横向力系数SFC60和路面宏观构造深度TD(mm)为主要指标,横向力系数SFC60≧54,构造深度TD(mm)≧0.55热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技术指标:

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75,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技术要求:

渗水系数要求(ml\mim):

≧120。

4.7、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沥青混凝土面层

(1)沥青砼面层材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其施工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和进行配合设计,经选定的材料和确定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配合比设计应按照规定要求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步骤进行。

(2)沥青混合料必须彩厂拌,拌和厂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拌和时间应根据试拌确定,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车厢应保持清洁,并且配备蓬布覆盖。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机械摊铺,条件许可时最好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

摊铺机械应符合规范要求,混合料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由试铺试压确定。

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层厚、路拱、横坡,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层厚、宽度计算确定,摊铺过程中不得路途停顿。

(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连续进行,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方向、碾压次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在碾压完成但尚未冷却的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具和设备、车辆或其它杂物。

(6)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严格控制温度,各环节温度控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验。

2、原有混凝土路面处理

沥青混凝土铺筑前应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更换破碎板,修补和填封裂缝,压浆填封板底脱空,清除表面的松散碎屑等,剔除接缝中失效的填缝科和杂物,重新灌缝。

(1)水泥混凝土接缝处理

全线所有板块接缝都必须清理干净,深度达到规范要求(5cm),用手动吹风机清理缝隙灰尘,重新灌注沥青玛蹄脂至密实。

(2)水泥混凝土破损板处理

采用锯缝机将破损边切成规则的多边形(不得出现锐角),然后凿出,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杂物,浇注混凝土,修补破损部分,混凝土抗折强度为4.5Mpa。

(3)注浆

针对原路基不合格的路段采用路基注浆处理,注浆方法如下:

a钻孔的布置,孔深根据本条道路实际情况,为穿过土路基以下1.5m,按梅花形布置(见注浆孔大样图),孔距2m,行距2m,钻孔直径2.5cm。

b注浆材料,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吸浆量的大小取0.5水灰比。

设计配合比为水:

水泥=0.5=1,水泥掺加2%早强剂。

施工前必须请实验室做配合比实验,当以实验室配合比为准。

c注浆压力值0.3~0.5Mpa。

d注浆结束后,应及时封孔,首先采用水灰比为0.5的浓浆进行全孔压力封孔。

待孔内水泥浆沉降析水2~4h后,再采用C30砼进行人工封孔。

e施工监测,施工注浆时要求全段监测。

(4)改建水泥混凝土与不改建道路交接缝的处理

采用锯缝机将改建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原沥青混凝土面板切缝,切缝距两种面板交接处每侧各1.5m,切缝深8cm,切缝长度为改建路面宽度,然后凿出,清理干净,洒布乳化沥青粘层。

(5)长丝烧毛土工布的施工

纵向搭接长度为20cm,横向搭接长度为15cm。

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混凝土摊铺方向,前一幅压后一幅上。

水泥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严禁在有水和潮湿拓基面上铺设。

铺设必须拉紧后平铺于基面,不应有弯折现象,铺设完成后立即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严禁作业车辆在土工布上刹车和转弯,现场要求派专人指挥,确保长丝烧毛土工布不被损坏。

4.8、路线交叉

交叉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交叉范围内与其它道路相交的处理;

2、交叉口施工时,应注意沥青混凝土接缝的处理;

3、交叉口施工时,应注意道路排水的顺畅。

 

5.节能、环保及安全卫生

5.1节能节水措施

目前的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

“电荒”、“水荒”、“煤荒”、“缺油”等现象相继出现,“能源危机”逐渐跃入人们的视野,如何有效的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也成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关注热点。

城市区建设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做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对实现建筑节能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