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8880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docx

人文景观鉴赏论文

一国际裔学猛一

BCHOCLOFfVTEEMATIOh'iU.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

武汉黄鹤楼景区鉴赏

姓名

何松坤

学号

1107714002

专业

旅游管理

年级

3

班级

11717

任课教师:

方琳

2014年04月

内容摘要

黄鹤楼与、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位于湖北武昌长江南岸。

故址在湖北武昌县,历代屡建屡毁,1884年被火焚毁,

1985年在今址重建。

相传故址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

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

楼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雄伟壮观。

层层飞檐,四望如一。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关键词:

黄鹤楼;名楼;壮丽;民族风格

—耳I言1

~二I历史1

■、)丿J门门门门,门门门门门门门门I

(—)故址2

(一)特色3

(三)底蕴3

三、布局4

(—)白云阁,,,,,,,,,,,,,,,,,,,,,,4

(一)亭台4

(三)搁笔亭5

(四)“鹅”碑亭5

(五)黄鹤归来铜雕5

(六)九九归鹤图浮雕6

四、相关诗词6

五、神话传说6

六、旅游相关8

武汉黄鹤楼景区鉴赏

引言

黄鹤楼(YellowCraneTower),“天下江山第一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国家

5A级景点,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唐朝诗人李白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武汉江城之称名扬四海;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得黄鹤楼声名大振。

因与对岸晴川阁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

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

现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及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

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

瓦覆盖。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

、历史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

(223年)。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

记载:

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

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

《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

故留成仙圣迹。

《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巍峨耸立于武汉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至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一)故址

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

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

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0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武汉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

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

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

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

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二)特色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

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

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

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

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

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

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

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

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

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

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二)底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

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

”新楼要雄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

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

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

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别并创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历代名人在黄鹤楼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其中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的楹联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

陈运和诗称“黄鹤楼,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黄鹤楼(实为奥略楼)连同蛇山脚下的红楼,则为亚洲民主的开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如今,黄鹤楼景区和辛亥革命文化区已经成为武汉的标志,旅游必到之所。

三、布局

(一)白云阁

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

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

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武汉首将书画展就在《白云阔》展出!

名人陈义经、周永基、杨受之等出席大会!

(二)亭台

毛泽东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

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三)搁笔亭

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

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

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中国铸造的最大铜钟。

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四)“鹅”碑亭

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

“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

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词诗碑廊

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

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五)黄鹤归来铜雕

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

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

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六)九九归鹤图浮雕

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

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

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

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四、相关诗词

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

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黄鹤楼》、《送康太守》、《望黄鹤楼》、《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送孟浩然之广陵》、《菩萨蛮•登黄鹤楼》、《黄鹤楼寄怀》、《游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

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五、神话传说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

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

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

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

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唐宋时期,人们渐渐把神话传说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

唐时,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转述《图经》的记载,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都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登仙,驾黄鹤在此憩息,因以为名。

费祎字文伟,而《述异记》中荀壞字叔伟,二者都是江夏人,这大概就是后人将他们混淆起来的原因吧。

唐宋之后,人们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上。

据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卷八之四载:

“相传唐时吕纯阳尝客兹地,倦寓酒家,日饮数壶,累至数百;不偿值,复索饮,主人供给无倦色。

纯阳喜之。

适啖西瓜,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

始,色瓜皮青,久之变黄,遂为黄鹤。

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自敲板为节。

已而唱时,鹤辄从壁间飞下,婆娑翔舞。

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

凡阅数月,酒家得钱数百万,骤富。

以钱酬纯阳,纯阳不受。

遂构此楼志感,故名黄鹤楼。

和上述故事大同小异的,是《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的说法。

据它所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

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

“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

”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

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

“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

”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

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客人笑着回答说:

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

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

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乾隆年间,有三个进士一起从京城返乡•一个是河南的,一个是四川的,一个是湖北的。

午饭时刻,他们在一酒馆聚酒,谈起家乡的名俗景观,均夸口赞叹------

河南进士道:

“河南有个开封塔,离天只有一丈八。

四川进士道:

“四川有个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此时,只见湖北进士仍慢悠悠的吃着酒,两人目光齐刷刷向他投去,湖北进士呷了一小口,大声摇头晃脑:

"湖北有个黄鹤楼,半截伸在天里头."

两进士不服,都说不可能,要罚湖北进士酒,湖北进士仍慢吞吞道:

"

若不信,乘船游"。

湖北进士通晓天文地理,能观星象,知道三日后即有大雾,便邀约两人游江,及至长江黄鹤楼脚下,此时黄鹤楼上大雾弥漫,顶端全像是没入云里,两人便齐赞:

"黄鹤楼的高度果然名不虚传!

"

六、旅游相关

国家5A级景区武汉黄鹤楼2010-06-11日迎来重建开放25周年纪念日。

在过去的25年中,这一江南历史名楼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90万人次,

累计接待游客4800万人次,成为大武汉最具地标性的旅游名片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

交通:

电车1路、电车4路,公交10、61、64、108、401、402、411、413、584等路到黄鹤楼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