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9493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docx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教材

产业扶贫实用技术指导丛书之一

茶叶高产高效栽培

 

竹山县农业局

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

 

 

序言

竹山县地处秦巴腹地,雨热同步,四季分明,适宜茶叶生长。

多年来,竹山县持之以恒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产业发展呈现厚积薄发之势,先后荣获“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等称号,在全省茶叶主产县综合排名升至第七位。

截止2015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9.5万亩,基地遍布15个乡镇、120个村,茶农近3万户,年产干茶5780吨,产值近6.2亿元。

为进一步加快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茶叶产业效益,推进产业扶贫,我们组织编写的这本《茶叶高产高效栽培实用技术》手册,目的在于普及茶叶栽培生产知识,提高茶叶生产水平,为培育更多的茶叶生产实用技术人才服务。

茶叶高产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一、茶园基地建设

(一)基地选址

基地选址要符合发展无公害生态茶园标准,选择在植被丰富、大气、水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要因地制宜,实现茶地园田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要有自然防护林带或易建防护林带。

茶园基地要求集中连片,不可过于零星分散,沟渠路旁树木成行,提倡不占用基本农田,实现宜林则林,宜茶则茶,不可毁林种茶。

(二)园地土壤选择

土壤是茶树赖以发展的基础。

茶园要求土层深厚,一般应达到80—100cm.。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植物,不适于中性或碱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以4.5—6.5为宜。

茶树是喜湿怕渍植物。

地下水位一定要低于80cm,茶树有是忌氯植物,由于我县新建茶园大部分以前为农作物用地,农民喜欢长期施用氯化物,这样土层必有大量氯离子的残存。

新辟茶园时一要进行抽槽换土,把表土回填到中间或底层,底土回填到表面,这样即可避免氯离子对茶树的毒害,又可改良土壤。

对氯离子含量少的地块,可应用免深耕剂改土,达到省工、易建、效果好的目的。

(三)规划、改土技术

1、抽槽换土技术

(1)水田,首先解决园地排渍问题。

打平田埂、四周取边沟,间隔15cm取中沟,做到沟沟相通,一般沟宽20—30cm,深60—80cm。

其次根据走势,按与人行道与机耕路垂直方向进行抽槽,槽深各80cm。

(2)缓坡地,坡地在5—10度的缓坡地要先规划作业道,主作业道宽1.8m,副作业道1.5m。

作业道一律用石头钉平,其次是按照“水平线,绕山转”等高水平线方式抽槽,槽深宽各80cm。

(3)挂坡地,坡地在20度以上的挂坡地,首先按缓坡地一样规划主作业道。

第二是筑土坎,打坪台,宽视坡度而定。

一般以1.5—3m为宜,第三按深宽80cm抽槽。

坡度较大的坡地,可以避石留树,保护好园地内现有林木,清除杂草,再深翻,以穴播方式,直接播种。

2、松土剂改土技术。

在土层深厚的平地和缓坡地内,按每亩2瓶松土剂用量,选择在足墒后,均匀喷洒在种植行1m以内。

喷药1周后深翻土壤,深30cm,宽100cm,并起垄。

(四)回填标准

抽槽后每亩按不低于2000—30000杂草、农作物秸杆填如槽底,特别是水田、平地应加大用量,然后复土回填。

(5)复土作垄标准

待槽内回填物充分后,要进行复土填槽,熟地一定要表土在下,生土在上,防止氯离子中毒化苗,土表作垄标准:

高出地平面30cm,底宽80cm,顶宽60cm,形成倒梯形。

(6)播种技术

每亩用种量120斤,采取双行错窝播种,大行距1.5m,小行距40cm,穴距25—30cm,种子播后复土3—5cm。

二、茶园管理技术。

(一)茶园耕作管理

1、茶园浅耕。

(1)春茶前浅锄除草。

于3月底以前进行,深10厘米。

此次浅主要是为了积蓄雨水,提高地温(茶种播种当年茶苗未出土时不进行)

(2)春茶后浅锄草。

在春茶采摘完毕后进行(于5月中下旬左右),深10厘米左右。

茶种播种当年,此时正值茶苗出土之时,故不能浅锄,只能用手把茶苗附近杂草拔掉。

(3)夏茶后浅锄除草。

夏茶结束后,于7月底进行,深7—8厘米。

除以上三次浅锄外,应根据杂草情况,增加1—2次浅锄,特别是8—9月间,气温高,杂草开始结籽,一定要抢在开花之前彻底消除以减少第二年杂草源。

2、茶园深耕。

时间在10月底左右进行,耕作深20—25厘米,注意幼龄茶园要离开茶苗10厘米左右进行。

由于茶树幼苗极易遭受冻害,故深耕时一定把茶苗根颈部用土培起(对于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或是一次中耕施足肥料的茶园,可实行铺草和隔年深耕)。

3、茶园修剪技术。

(1)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当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在一块茶园内达到标准的茶苗占75%时,便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

修剪方法:

在离地面15厘米处剪去主枝。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树高达到35—40厘米,剪口高度25—30厘米。

如茶苗达不到此高度,应推迟修剪。

第三次定型修剪:

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高度上提高10厘米,剪口高度35—40厘米,由于此次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分枝或形成茶棚,故可用平剪按要求剪平。

要注重整枝。

剪去细弱枝、病虫枝、以减少养分消耗。

定型修剪时间:

每年的2—3月间,或9月底以前进行。

(2)成龄茶园修剪技术。

①轻修剪方法:

成龄茶树修剪主要有轻修剪、深修剪和清兜亮脚。

轻修剪:

主要目的是刺激腋芽萌发,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使茶树冠面整齐,便于采摘或管理,修剪高度在第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2—5厘米处剪去。

②深修剪:

是一种改造树冠的修剪措施,只有树冠经过多次的轻修剪和采摘后,树冠面上形成了大量鸡爪枝后才采用深修剪的办法。

深修剪深度一般剪去树冠上绿叶层的1/2。

约10—15厘米。

要尽量通过修剪清除茶园细弱枝和枯死枝,深修剪后继续保持轻修剪。

③清蔸亮脚:

由于成年茶树覆盖度大,茶丛下部比较郁闭,行间采茶和管理操作不便,所以在进行轻修剪或深修剪同时,实行整枝及边缘修剪。

用整枝剪把树冠内部及下部病虫枝、细弱徒长枝、枯老枝全部剪去,使茶行间保持20—30厘米的空隙,但这种修剪不能过多进行,以免减产。

④修剪时间:

轻修剪:

我县3月上、中旬进行为宜,以一年进行一次为宜。

修剪树冠形状以水平或弧形为好。

深修剪:

时间与轻修剪相同,即在3月上、中旬为宜。

为保证春茶产量,也可以在春茶后进行,但必须在5月底以前完成,注意剪后必须有充足的水肥供给。

清篼亮脚:

时间同轻修剪,并与之结合进行,但不能年年运用。

(3)衰老茶园改造技术。

①台刈培蔸:

针对衰老茶树,春茶前进行台刈,能使树势长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极为有利,采取以离地面5—10厘米处刈去,切口要求不要破裂,最好向阳倾斜,光滑清洁,台刈后用药物进行消毒或采用黄泥封口。

②加强肥水管理:

对台刈的茶树要及时补充养分,加强肥水管理,使其快发新梢。

③疏枝修剪:

衰老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茶树幼苗分枝有规则,会发生许多细弱浓密小枝,影响骨干枝的生长和形成,应留壮去弱,留稀去密,选留5个健壮枝条即可,经打顶修剪使其快速形成茶蓬,达到采摘之目的。

④防治病虫害:

一般衰老茶园中发生较多的有茶蛀虫、茶天牛和苔藓、地衣等,因此当树冠改造后应立即进行统一防治。

4、茶园田间管理技术。

①合理间作:

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

②合理疏苗,培育壮苗:

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劲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合理修剪:

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参照茶园修剪技术)。

③及时施肥:

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幼龄茶园投茶叶专业肥80斤/亩或尿素50斤/亩,成龄茶园投茶叶专用肥120斤/亩。

④病虫防治:

我县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剌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

⑤清沟排渍:

经常对茶园的排灌系统进行全面的整修,做到灌能进、涝能排。

5、茶园施肥技术。

茶园施肥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效果最佳;(3)重视基肥,分期追肥。

追肥:

肥料品种:

以速效氮肥和茶叶专用肥为主。

追肥时间及次数:

成龄茶园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上中旬(又叫“催芽”肥),第二次在5月下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在追肥用量上掌握“前多后少”,年施两次追肥的第一次占全年追肥总量2/3,第二次占1/3。

由于我县肥料投入水平较低故追肥宜于3月上旬一次投入,一般亩施速效氮肥40公斤或茶叶专用肥60公斤,幼龄茶园追肥宜于3月上旬,一般亩施速效氮肥30公斤或茶叶专用肥50公斤。

施肥方法:

开沟或打穴深施,一般沿树冠垂直向下开沟或打穴,深10—15厘米,追肥时要随施随盖土。

施基肥:

1、基肥种类:

人粪尿、厩肥、饼肥、堆肥、茶叶专用肥或生物肥料等。

2、时间:

结合秋季深耕进行,时间在10月上中旬。

3、用量:

成龄茶园一年施基肥一次的茶园,亩施饼肥150公斤,或茶叶专用肥75公斤或农家肥1500公斤;两年施基肥一次的茶园,亩施饼肥250公斤或农家肥2500公斤,幼龄茶园亩施饼肥100公斤或茶叶专用肥50公斤。

三、茶树病虫害防治

(一)茶树主要虫害。

1、叶蝉类,包括小叶绿蝉和假眼小叶绿蝉。

2、螨类,有茶橙瘿螨、茶跗线螨和茶短须螨。

3、黑刺粉虱。

4、蚧类,有角蜡蚧等。

(二)茶树主要病害。

茶树主要芽叶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茶芽枯病等。

成叶、老叶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煤病等。

茶树根病主要是根腐病类和茶苗根结线虫病。

(三)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止,合理复种,避免大面积单一栽培;重施基肥,适量配施有机追肥和叶面肥;及时采摘,抑制芽叶虫害的发生;及时中耕,破坏害虫生存环境。

2、物理防治,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势,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性诱剂诱杀;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3、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和螨类防治害虫的方法;以菌治虫,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以病毒治虫,利用病毒防治害虫。

(四)化学防治。

1、合理选用农药品种,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间隔期智囊,对茶叶品无不良影响的农药品种;

2、适时喷药,根据虫情,选择病虫在生长发肓过程中最薄弱环节适时喷药,这样既有效又经济。

同时考虑到尽量保持茶园生态平衡;

3、适当使用剂量和浓度,根据农药的有关键人物成分含量,防治对象,经过试验后确定农农药施用的适当剂量;

4、掌握好喷药技术,喷药要求均匀,并且使农药尽可能地多喷洒到病虫和茶树上,这样才能经济有效地防治;

5、按安全间隔期采茶,安全间隔期是指农药喷施到茶树上后距采摘的最少间隔天数。

为了确保采下的茶叶农药残留低于允许残留的极限标准,必须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采茶;

6、轮换用药,连续使用同种农药防治某病虫,这种病虫就会对该农药产生适应性而出现抗药性,导致药效明显下降,使用药量不断提高。

(五)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就是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有机地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在习题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控制病虫的数量达到防治指标之下。

茶小绿叶蝉的为害及防治

茶小绿叶蝉在湖北省的茶区普遍发生,年发生约10代,一般年份可使夏、秋茶产量损失10%-15%,重害年份损失可高达50%以上。

该虫的为害特点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法液,被吸取后的芽叶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芽梢红褐枯焦,萎缩、质地变脆,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1、及时分批采摘,采下鲜叶可带走大量的虫卵,降低虫口密度。

2、及时除草,减少虫源,茶小绿叶蝉常在草里栖息,及时除草可以减少虫口数量。

3、保护天敌,茶园中蜘蛛对茶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可达60%以上,螳螂等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捕食能力。

4、药剂防治,如2.5%鱼藤酮150毫升/亩-200毫升/亩稀释溶液防治,或喷施联苯菊酯、50%辛硫磷1000倍液,98%巴丹2000倍液进行防治。

5、秋、冬季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

茶毛虫的危害及防治

茶毛虫在湖北省一年发生2—3代,绝大多数以卵块在休树的中、下部叶背越冬。

茶毛虫的幼虫取食茶树成叶、老叶及部分嫩叶;龄年幼虫群集在成叶叶背,取食叶肉形成黄绿色,并透明网膜状斑,后成枯焦斑;龄起进入暴食期,连新梢、枝皮、花果均可食尽,严禁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幼虫虫体上的毒毛及触及人体皮肤后,可引起皮肤红肿、奇痒,影响采茶及田间管理工作。

其中茶毛虫黑卵蜂、细菌软化病及核型多角体病毒是茶毛虫的主要天敌。

防治方法主要有:

1、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在当年末代茶毛虫发生严重的茶园中,可在11月至次年的3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也可利用该虫群集性强的特点,在初孵幼虫期结合田间操作随时摘除虫群。

2、灯光诱杀,利用茶毛虫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的初发期安装杀虫灯诱杀。

3、病毒防治,促进田间天敌繁殖,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的年份,收集病死虫体制成水溶液喷于茶行,核型多角体病毒使用浓度为每毫升1亿个多角体,或每亩用30—50头虫尸滤液。

4、药剂防治,采用植物源药剂,如0.6%清源保1000倍以及B制剂1000倍液,或者20%杀灭菊酯类药剂6000—10000倍液

茶尺蠖的危害及防治

茶尺蠖在湖北一年发生6—7代。

1龄虫集中为害,食嫩叶上表皮和叶肉,呈现褐色小型凹斑;2龄幼虫食叶缘行成缺刻;3龄幼虫则全叶取食;4龄后连叶柄、枝皮全部食尽。

1、农业防治结合耕和冬耕施肥,将根际附近划等落叶和表土中的虫蛹埋入土中;2、灯光诱杀,在茶尺蠖蛾期可在茶园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

3、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天敌是茧蜂、蜘蛛、真菌和鸟类。

4、药剂防治,喷施人工提纯的茶尺蠖核型多角病毒,每亩用量为100亿-200亿个多角体,该病毒全年以第1、2、5、6代致病率最高,施毒时期掌握在1、2龄虫期。

茶橙瘿螨的危害及防治

茶橙瘿螨害1年发生约25代,发生期限各虫态混杂,世代重叠。

成螨和幼、若螨刺吸茶树嫩叶和成叶汁液危害茶树使被害叶失去光泽,呈黄绿色,叶片主脉发红,严重被害时叶背也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干枯,千百万大量落叶,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树势均有严重的影响。

1、分批及时采摘,茶橙瘿绝大部分布在1芽2、3叶上,及时分批采摘可摘除大量的成螨、卵、若螨和幼螨。

2、药剂防治,可选用矿物源药剂99.1%敌死虫100-200倍液,在秋茶采摘后,可喷施0.5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

茶饼病的危害及防治

茶饼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茶树叶部病害,病原菌主要侵染茶树幼嫩的芽叶和嫩茎部,在嫩叶上先出现浅绿、浅黄或带点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型透明斑,后病斑逐步扩大,在周围形成一个黄色晕区和一个暗绿色带。

叶片正面逐渐凹陷有光泽,色泽较叶色浅。

叶片背面突起,形成镘头状的疮斑,上覆有一层白色粉末和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分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

1、加强苗木检疫,不从病区调入苗木,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予以消除,防止病害随苗木传入。

2、加强茶园管理,勤除杂草,适当砍除遮荫树,使茶园通风透光良好,登记不利发病的生态条件。

适当增施磷钾肥事者复合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

分批多次采茶,尽量少留嫩叶在树上,减少病源。

选择适宜的修剪时间,使新梢抽生避开发病的适宜季节。

3、切剂防治,可先用20%萎锈灵1000倍液、75%十三吗啉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一般在发病期间需要喷药2——3次。

在非采摘茶园可使用0.2%——0.5%硫酸铜液喷雾,保护茶树不爱为害。

四、茶叶质量安全

(一)无公害茶

1、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含义。

无公害茶:

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茶叶。

无公害茶叶注重产品的安全坦,东奔西走准予满足食用安全为第一目标,以不会产生急性中毒为基本要求。

2、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大力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健康武警型、生态型的茶叶产品的要求。

二是农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调整的核心就是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是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但是茶叶有害物质的污染尤其是农药的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茶叶出口的重要原因,无公害茶叶适应了茶叶出口创汇的要求。

四是发展无公害茶叶可以大量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效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3、无公害茶、绿色食品及有机茶的区别。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都是属于茶叶安全生产的范畴,无公害茶是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是在无公害茶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提高。

无公害、绿色食品茶、有机茶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茶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4、无公害茶叶标准。

无公害茶产地的环境要求:

必需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作为生与加工的基地。

产地必须是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产区的大气、水质、土壤和茶叶经过检测分析各项污染物的邻里必须低于我国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值。

①空气质量应该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屯3095-19960)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

②用水质量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加工用水必须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质量和《生活用水卫生标准》。

③土壤质量要求,基地茶园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1.5%,ph值为4.5-6.0。

茶园土壤质量应符合《土壤质量标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不得超过各项浓度值。

(二)无公害茶园生产

1、土壤改良。

一是幼龄茶园和改选茶园的茶树行间,应种植豆科绿肥作物,在开花结果寝期,结合茶园耕翻埋入土,培肥土壤。

二是茶树行间辅草桥头,可以保蓄土壤水分,稳定土温,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

三是土壤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高、病虫草害少的茶,实行减耕免耕,放养蚯蚓等生物改善土壤正理化性状。

四是禁止在茶园使用土壤肥力化学改良剂和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染等。

2、施肥。

一是根据土壤理化性擀、茶树长势力、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平衡施肥,防止缺肥和过量施肥。

二是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应配合配合合理使用。

三是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经过堆制腐熟、高温发酵。

四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开采前15—30天开沟放入,沟深10厘米左右。

五是根据茶树生长善,可以使用叶面肥,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五、怎样制作红茶

1、采摘。

当茶树有5%——6%的一芽一叶时,可及时分批采摘,鲜叶采摘时,在手中不紧捏,不紧压,用竹筐、竹篓等透气性好的容器盛装鲜叶,采摘时严禁随带鳞片、茶果等非茶类物质,采摘时时间符合农药间隔期要求。

2、摊凉。

鲜叶进厂后按标准分级,并及时分级摊放,摊放时,应通风凉爽,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清洁卫生,摊叶厚度不能超过2㎝,匀度为1㎏/㎡用竹席或竹筛摊放。

摊放时间4—6小时,鲜叶含水量不超过70%。

3、杀青。

原则高温钉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嫩叶适度老杀,老叶适度嫩杀,我县主要采用60型或80型,11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筒温为200—220℃,手感筒热有剌手的感觉,杀青时间一般为6—10分钟。

杀青适度的标准为手握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子失去光泽,变为暗绿色,青草气散尽,清香透出,杀青叶含水量58—60%。

4、揉捻。

揉捻机

型号

投叶量

(㎏)

揉捻时间

(分钟)

成条率

加压原则

6CR—35

4—6

10—12

≥80

冷揉,轻重轻

交替进行,

以轻揉为主

6CR—40

8—10

15—18

6CR—45

13—16

20—25

6CR—55

28—32

35—40

5、整形。

使用6CMIJ—2型热风整形平台灶,以手工进行,铝板温度80℃—90℃,做形投叶量2—3㎏,采用理条搓条,抽条等手法交替进行,至茶叶含水量15—20%时下灶摊凉,摊凉回潮30分钟以上。

6、烘干。

一般采用名优茶自动烘干机,上叶厚度1—2㎝进风口温度根据机械特性,坚持先高后低,逐步降温的原则。

一般第一道温度为130℃左右,第二道为120℃,第三道为100℃,第四道为90℃。

每烘一道需下机摊凉回潮,至茶叶含水量3%—4%为宜。

六、如何品尝茶叶

1、茶叶审评分干看外形,湿评内质,干评外形主要为条索、嫩度、色泽,净度、毛茶香气。

湿评内质也叫开汤审评,主要为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个方面。

2、茶叶贮藏。

应贮藏在清洁防潮防高温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并保持干燥、避光、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高温季节产品应冷藏保鲜,温度5℃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下,产品保质期18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