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771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docx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1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卷一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9页,4大题,36小题。

2.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3.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N-14O-16Na-23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

5.本卷计算中g取10N/kg。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每小题4分,第11~15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5年5月20日,美国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如图)。

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天,距地球500光年。

由上述信息推断出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B.该行星上肯定也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

C.若将地球上4kg的铅球投到该行星上,质量仍为4kg,重力约为40N

D.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实际上是500年前的模样

2.2014年12月9日,在浙江金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将被大风刮落在地的电线用一个树杈将它举高半小时(如图),使360多辆车安全通过,当时气温低达-1℃。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举着树杈不动时,老奶奶没有对电线做功②对电线施力的物体是地球和老奶奶的手

③她的机体耗氧量会降低④她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增加⑤她手背的皮肤血管会收缩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第2题图第3题图

3.2015年1月2日13时14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陶瓷市场的三层仓库起火,过火面积1.1万平方米。

火灾扑救过程中,起火建筑多次坍塌,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人民币,下列关于火灾时逃生和急救方法正确的是()

A.发生森林火灾时,应该逆风跑出火区

B.房间内发生火灾时,应打开所有的门窗,让浓烟排出,以防窒息

C.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该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救火

D.从火灾中救出的人若呼吸已停止,应立即以约75次/分的频率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各种“影”与相关的科学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

5.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依次是蝙蝠、鸟类、脊椎动物、动物

B.依次是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D.依次是肾小囊、肾小体、肾单位、肾脏

6.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实验中的现象

①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只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③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②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

C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

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③使用天然气可缓解温室效应

①金刚石坚硬可用作划玻璃

②石墨有润滑作用可作润滑剂

③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7.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

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B.乙图中:

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

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D.丁图中:

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8.如图为市售盐酸的标签内容,倒出一半盐酸后(不考虑盐酸的挥发),不能表示剩下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B.36.5

C.1.19g/cm3D.37%

9.“大胖儿子和瘦小爸爸”的有趣组合让小科和他爸爸成为了小区里茶余饭后的谈资,小科爸爸想到了用滑轮组锻炼身体,如图就是他们自己设计的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

爸爸固定不动,儿子用力F1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儿子固定不动,爸爸用力F2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

C.三个滑轮都是定滑轮D.当两人将绳子拉过相同的长度时,消耗体内的化学能相同

10.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能控制反应的进行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11.分析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12.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

根据检查结果,张大爷没有患()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4.8

男:

4.0~5.5×1012

女:

3.5~5.0×1012

白细胞(WBC)

16

4~10×109

血小板(PLT)

275

100~300×109

尿常规

蛋白质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未检出或微量

血压

19.1/13.7kPa

12~18.7/8~12kPa

A.贫血B.体内炎症C.高血压D.糖尿病

13.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到眼和手的分工,下列实验操作中眼和手的分工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手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目镜中的视野

B.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的示数

C.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手将点燃的木炭放入集气瓶,眼睛观察火焰的颜色

D.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手移动蜡烛,眼睛看着光屏上的像

14.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

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②图1中x点的值为106

③图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④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右图所示是小科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0=20Ω;R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和MP(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小科用该测量仪对小江、小宁和小甬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

若已知小宁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小江

小宁

小甬

A表示数I/A

0.20

0.15

0.12

V表示数U/V

2.0

3.0

3.6

身高h/m

1.6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20Ω

B.小江的身高是1.7m,小甬的身高是1.5m

C.小江的身高是1.5m,小甬的身高是1.7m

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2~1.8m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世界无烟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位置(选填“A、B、C、D”);

(2)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选填“①”“②”“③”“④”)。

1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血涂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1是推血涂片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上图2中的A、B、C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A在抗传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3)如果图2是低倍镜下的观察图像,现在该同学想进一步用高倍镜观察图2中的A细胞,你认为他最先要做的一步是

18.2014年5月20日,谢倍珍等三位志愿者从生活了105天的“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如图),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获得成功。

“月宫一号”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舱内种植有青菜、黄瓜等21种植物,还有一种黄粉虫(以植物为食)为人提供动物蛋白。

请回答:

(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2)该微型生态系统选择多种植物的理由是,黄瓜的食用部分是由发育而成。

19.根据化学性质不同,氧化物主要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它有如下化学性质: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编号)

A.HClB.COC.SO2D.Fe2O3

(2)NaAlO2的名称是偏铝酸钠,它属于盐类物质。

根据你的理解,给两性氧化物下的定义是。

20.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

,重力G=900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N。

21.分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震荡边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画了上图,表明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请看图分析:

(1)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abc折线点)

22.为避免汽车超速行驶带来的危害,某校科技创新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自动限制车速。

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保护电阻R0的阻值是5Ω,Rx是一个阻值随车速增大而减小电阻原元件(装置中其他的电阻忽略不计)。

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A的上端相当于电磁铁的极;当车速达到130km/h时,电路中电流恰好为1A,电磁铁刚好能够吸下衔铁B,使油门C喷油量受到限制而控制车速,此时,Rx的阻值为Ω。

2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F1和F2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9N,F2=5N。

则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N;水平桌面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N。

2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5cm)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当他按照如下图示位置固定好蜡烛和光屏,然后左右移动凸透镜,发现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只是像成在光屏下方,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调整(选填“上”、“下”、“左”、“右”);

(2)为了再次成像,他将烛焰向左移动10cm,同时将光屏向左动一定距离,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此时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烛焰的移动速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

25.下列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图的下面注明了部分实验的现象,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1)A图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

(2)B图可探究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C图中塞子冲出,试管口会形成白雾,这说明了。

26.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

A.淀粉糊;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C.花生油。

实验仪器:

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

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以及新采集的纯净胃液等。

(1)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①胃液的采集:

利用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获得纯净的胃液。

②实验材料选择:

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应选择,并各取2mL胃液,分装在甲、乙两支试管中。

③方案设计:

试管

实验材料

2mL

2mL

实验药品

胃液

蒸馏水

水浴温度

37℃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甲试管中液体变澄清,乙试管中液体仍浑浊;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支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3)以上探究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选填字母)。

A.胃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B.胃液的催化作用需要合适的温度

C.胃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胃液的消化作用需要酸性环境

27.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如图实验,甲同学认为:

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

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A

B

C

D

E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反应后溶液温度(℃)

24℃

34℃

46℃

54℃

54℃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填烧杯编号)

28.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复习电学实验,有两个额定电流相同,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灯泡L1和L2。

(1)连接电路后,开关闭合,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

(2)排除故障后,甲组同学用灯泡L1进行“研究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收集的信息如表,请分析信息并写出相关的结论。

1

2

3

U/V

1.0

1.5

2.5

I/A

0.20

0.25

0.30

R/Ω

亮度

稍亮

较亮

更亮

(3)乙组同学想用该电路,通过更换L1、L2的方法,探究“在电压相同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他们能否完成实验目的?

若能,请说出实验思路;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2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如图所示:

(1)要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应(填K1,K2的打开、关闭情况)。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应装(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

②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题3分,第32、36题各10分、其余每题各8分,其余每题8分,共55分)

30.今年五一假期,小明和同学一起观看了赛马表演。

在表演中,坐在奔跑马背上的演员突然从马背上腾空跃起,正当小明和其他观众都担心他会摔在马后时,他却稳稳地站在了马背上(如图)。

这是什么原因?

请从有关科学原理去分析。

31.如图一表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某植物部分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中某个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三表示该植物一昼夜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

请分析回答:

(1)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一中标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图二中①表示的物质是;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2)在图2中,植物进光合作用的时段是段(填图中代码)。

32.中国酿酒历史悠久。

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酵母菌可以在适宜的境中快速的繁殖。

(1)啤酒的酿制过程中先把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目的是;

(2)啤酒发酵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的缘故。

(3)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酵母菌株。

某酒厂的菌株已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多代,但酒的风味却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生物都具有的特性。

(4)酒精可在中被吸收。

酗酒有哪些危害?

请写出两点

33.人体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等,当人体缺乏时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或引起疾病。

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溶液以补充能量。

(1)当人体缺乏时,易得坏血病。

(2)某种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含氮量为16%左右,若一个成年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该蛋白质完全转化为尿素[CO(NH2)2]排出体外,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约25g,则成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克。

(3)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若1000g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34.在马航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批搜救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

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106kg,吃水深度6m(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长春”舰以36km/h的速度匀速航行6h,海水平均阻力为1.0×106N,则这一过程中军舰所做的功至少为多少?

 

35.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

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

(2)称取10.6g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10.6g

148.5g

146.3g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6.下图是一种煲汤用的电热锅工作原理图,其中温控器的作用是在标准气压下每当水沸腾后能自动断电一段时间。

电热锅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容积

4.5L

额定电压

220V

保温功率

80W

加热功率

500W

(1)三脚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相连,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相连。

(2)调节切换开关可以使电热锅处于“关、高温、自动、保温”四种工作状态,则原理图中的切换开关连接触点“”时为保温档。

小明发现,当电热锅处于保温档正常工作时,不论加热多长时间,都不能使锅内的汤水沸腾,原因可能是。

(3)该电热锅处于高温档正常工作时,使4.5L46℃的水由烧开,用了42min,那么电热锅的效率为多少?

[c水=4.2×103J/(kg·℃),设当时锅内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押题卷一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每小题4分,第11~15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A

C

A

D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A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题3分,第32、36题各10分、其余每题各8分,其余每题8分,共55分)

30、演员坐在马背上,他同马一起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

当他从马背跳起,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在他跳起腾空的这段时间内,人和马向前运动的距离相同,所以演员稳稳的落在马背上。

31、

(1)2、3氧气减弱

(2)BH

32、

(1)杀死原料中的其他微生物,防止对酒精的发酵产生影响

(2)酵母菌呼吸作用时会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

(3)遗传

(4)胃危害身体健康,导致胃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喝酒误事,使人反应迟钝,如酒后驾车易出交通事故等。

33、

(1)维生素C

(2)72.9

(3)解:

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6H12O6+6O2==6CO2+6H2O

180192

1000g×5%x

180:

192=(1000g×5%):

x,解之得:

x≈53g

34、

(1)由流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当船并排前行时,两舰艇间流速快压强小,外侧压强大,两舰艇可能发生碰撞事故,采用“一”字形编队能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电热锅的效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