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9938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部编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观潮

1.《观潮》知道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日,浙江海宁的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课文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部分,重点描写了潮来时潮水的壮观景象,其中潮来时部分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了潮的样子(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和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从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可看出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的,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是夸张,课文把潮比作白线、水墙、战马。

夸张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写出潮的声音大,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写出潮的样子。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2.多音字:

薄,闷,奔,称,号

2走月亮

《走月亮》是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shuò)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幸福和温馨。

4.繁星

 mó模型、楷模

模mú模样、模具

摇摇欲坠:

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

昧,昏暗。

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

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1)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丢在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要珍惜水资源。

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来浇灌树木。

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在或只有几个人的话,要把电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烧散煤,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多使用筷子。

因为一个塑料袋要200年来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

因为我发现垃圾桶可分为“回收”和“不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整洁。

(7)要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

不践踏草坪。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爱护环境。

家中的死鸡死鸭可以密封,然后拿到垃圾场,让清洁工人处理掉。

千万不能丢到河中,因为这样会污染河水。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夜莺》《皇帝的新装》《母亲的故事》《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本文通过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第二粒豌豆有些自命不凡,最后一粒豌豆随遇而安,从容镇定,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告诉我们要敬重生命。

7呼风唤雨的世纪

1.《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说明文。

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可使句子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解析:

原本指人想像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

现指支配自然的能力。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解析:

古时候的“千里眼”成了现在的望远镜、视频、可视电话。

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

古时候的“顺风耳”,成了现在的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

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

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解析:

原意是指大雪好像梨花般盛开,形容事物的生机和蓬勃向上的态势。

这里用的是引用的修辞,借古诗来指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成就显著。

5.以前的人们一直依赖自然,随着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8蝴蝶的家

《蝴蝶的家》是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在家里威风凛凛,牢牢地统治着我和弟弟。

放学后,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巡视,虎视眈眈,不放过我们的一举一动。

谁要是胆敢溜出去玩,准被他的虎爪抓回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古诗三首

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

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2.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10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

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脚三部分内容,其中脚部分写了脚的样子、颜色、爬墙的过程,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

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又像蛟龙的爪子。

11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著名作品《昆虫记》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语言精炼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近视的原因:

①不注重看电视或用电脑用眼时间。

②不注重读写卫生。

③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④不注重饮食……

预防近视措施:

①重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

②坚持做到每天做眼保健操。

③积极锻炼身体。

④保证足够的睡眠。

12盘古开天地

1.《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双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

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六、阅读后回答。

1.省略号的作用是内容的省略;

2.试着写出省略的内容:

他的头发变成了小鸟;他的耳朵变成了山洞。

3.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盘古,你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13精卫填海

1.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2.精卫用西山的木石填平了东海,表现了精卫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精神。

14普罗米修斯

1.课文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赞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4段。

15女娲补天

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盘古

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后羿

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

——精卫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

——女娲

六、女娲“找啊找啊”,那么女娲都可能到过哪里找纯青石呢?

她到了(喜马拉雅山顶  ),但是(没有找到纯青石 );她到了( 阿尔卑斯山  ),但是还(没有找到纯青石的影子 )。

猪八戒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但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嘴巴甜,力气大,知错必改;加菲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只猫,它贪吃又懒惰,整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就无所事事了;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机器猫,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主人大雄解决各种困难。

中国人最喜欢“三”字,所谓“一二不过三”,像四大名著中比比皆是,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神话的特点:

1.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2.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3.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神话:

《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神谱》《变形记》

麻雀

1.《麻雀》选自《猎人笔记》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

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3.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爱的伟大力量之后,这时,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吗?

对老麻雀:

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

  

老麻雀,你真棒!

我为你竖大拇指。

 

老麻雀,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对小麻雀:

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

十一、回答问题。

1.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把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经过写具体的?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2.“小”麻雀战胜了“大”猎狗一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

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牛和鹅

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

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告诉我们: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

2.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

(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3.“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对牛:

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

对鹅:

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4.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

(拍、摸、触、扳、骑、捶)

5.《牛和鹅》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我”被鹅欺负时是惊慌失措的或者狼狈不堪、慌忙逃窜的,鹅是神气十足、胆大妄为的,金奎叔是强悍的,鹅在金奎叔的手里是弱小的,可笑的。

八、阅读第六段

1.啪嗒啪嗒(仿写拟声词):

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2.这段话从动作、神态、语言三个方面描写了“我”被鹅追赶时慌乱的情境。

3.如果你见到当时的情境,你会怎么做?

要把句子写具体。

我会拿起一根木棍,用力地赶鹅,一直把它们赶跑。

4.请仿照上一题课文片段的写法,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写运动会上拉拉队员的表现。

观众席上的啦啦队员个个满脸通红,大喊“快!

快跑!

”有的同学干脆站起来,又蹦又跳,手舞足蹈地为他们助威。

还有几个同学在一起,挥动双臂,齐声大喊:

“加油!

加油!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听写生字、词语、多音字(角、着、冲、露、哄)

2.窝囊的意思:

3.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是轻声词)

4.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

5.《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结果演砸锅的故事。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

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

正式演出时“砸”了。

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6.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表示心情的词语(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7.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

(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

考了多少分?

”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

“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8.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

谁能把题目改一改。

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20陀螺

1.《陀螺》这篇文章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而表达了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本文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

陀螺:

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现在“手捻陀螺”十分普及。

2.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是个比喻句,将我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产生的懊恼和难过比作“堆满乌云”,把消失的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

3.“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这句好说明了什么?

我对陀螺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4.谚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何理解?

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有关八个字的成语: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古诗三首

二、填空。

1.龙城飞将指的是(),他是()代名将,被世人成为()

2.“阴山”指今天的()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句中“度”的意思是(越过)

3.这首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4.《出塞》作者王昌龄是()代诗人。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图。

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关战争,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三、说说你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的理解。

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对边塞战士的同情,还写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无奈,其实后面两句更直接的写出作者对良将的向往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六、回答问题。

1.《夏日绝句》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2.“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的精神面貌。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十一、周总理在民族危亡紧急关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

面对“读书无用论”,你会怎么驳斥他?

要为建设家乡而读书,要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

“读书无用论”是荒谬的,无论是从个人素质的提高,还是祖国的建设来说,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2.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中华不振,人民备受欺辱,所以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一个志存高远,有爱国精神的人。

23梅兰芳蓄须

本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形容人的词语:

英姿飒爽,喜形于色,婀娜多姿,国色天资,

艳若桃李,花枝招展,秀色可餐,面若桃花,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喜出望外,察言观色,眉飞色舞,面面相觑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观察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26西门豹治邺

这是一篇历史散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27故事二则

1.《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述了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而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人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