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132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 3.docx

人美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玩泥具》教案3

第7册第17课泥玩具-人教版小学美术四上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属于本套教材中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

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手工捏塑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借物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

在这些技法中,手捏成型技法最适合创作泥玩具,适合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

  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河南民间的“泥咕咕”、甘肃民间的泥马、北京民间的兔儿爷、陕西民间的泥狗泥鸡、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等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

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造型质朴天然,色彩上也极具特色:

用色浓烈鲜艳,纹饰简洁质朴,别有一番率真、清新的美感。

教材中选择的民间泥塑玩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制作、装饰泥玩具的方法,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与持久魅力。

让学生在捏泥涂色的真实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承担起民间文化的传承、交流之任。

  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网络中搜集一些民间泥玩具的图片资料(生活在出产泥玩具地域的学生也可搜集一些风格各异的民间泥玩具),作为创作前的资料准备,既可以锻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本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创作眼界。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共两页,其中第34页中的图片展示了祖国各地民间艺人制作的泥玩具,形象优美质朴,色彩绚丽明快。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造型、用色的规律,参考民间艺人的作品,大胆创作自己的泥玩具。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

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间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难点:

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五)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

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

  学生用具:

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和同学交流,回忆童年时的玩具。

贴近儿童生活,创造亲切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1.沙盘:

在我们祖国地貌沙盘上,按不同的省份地区,展示老师和同学们课前共同搜集的民间泥玩具。

2.资料:

除了这些,你还找到或向爷爷奶奶问到了哪些关于民间泥玩具的资料?

通过直观的展示,欣赏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瑰宝,拉进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分析探究。

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分析比较:

我国民间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

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

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

又概括了哪里?

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色?

培养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述能力。

技法学习

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揉、捏、压等

刻、拧,连接小铁丝、弹簧等使作品朴拙中流露出俏皮。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独立或与同学合作,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丰富想像,发散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组织学生评价:

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了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欣赏评述水平。

启发学生大胆进行传承与创新。

课后拓展

展示欣赏其他种类的民间玩具。

进一步欣赏、发现。

延伸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保持激情,进行艺术间的横向沟通与借鉴。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制造悬念引发激情

同学们,请你猜猜魔术箱中的物品是什么?

教师请学生把摸出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请学生上台把手伸进魔术箱,猜想手摸到的这个造型是什么。

仔细观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小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想。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泥塑玩具的造型、色彩和特点。

品评作品启迪灵感

欣赏教材中民间泥塑玩具。

你能从造型、色彩两方面谈谈它们带给你的感受吗?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探讨、表述:

(1)这个泥玩具表现的是哪种动物?

(2)民间艺人把它们的形象进行了怎样的概括和夸张?

(3)民间玩具最常用的色彩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这些色彩?

(4)书中同学们的作品给了你哪些创作灵感?

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民间泥塑玩具造型、色彩的独特美感。

探究示范学习技法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掌握的陶艺制作技法。

结合欣赏图片,回忆技法,并激发创造新技法。

解决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小组合作发现窍门

试一试:

可以怎样又快又好地给泥玩具穿上美丽的衣裳?

底色怎样涂彩更均匀?

民间艺人是怎样画花纹的?

有什么小窍门?

请各组分为两队进行着色比赛(获胜一组的同学介绍窍门)。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色彩。

组内协作大胆创新

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提供陶泥、水粉用具、塑好的未着色泥玩具,供学生实践。

(捏塑、涂色任选一项)

你还能结合哪些装饰与捏泥技法,将作品制作得更加具有民间风味?

学生运用新的技法,结合观察到的民间泥玩具的造型、色彩和特点,捏塑或着色装饰一个带有民间特色的泥玩具。

根据教材中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用色特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要特别鼓励有创新构思的学生。

互相欣赏尽情表述

引导学生发现组内同学作品的优点。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们推荐的作品。

通过互相欣赏,学习好的方法,引发更新的创造思维,延续创造美的兴趣。

培养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

知识延伸拓展课堂

你还想了解其他地方的民间泥塑玩具知识吗?

课后请和同学或家长去查找相关资料,开阔自己的眼界吧!

 

引导学生课后从网络或图书馆搜集有关民间泥塑玩具的图片资料与家人、同学们分享。

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实物

激发兴趣

把各地带有地域特色的彩绘泥塑动物玩具分类错落地摆在“多宝格”展台上。

(用布盖好)

掀开布引导学生观察。

(板书课题)

学生讨论后教师贴出“造型(简练、生动)”、“色彩(大色块、对比强烈)”。

1.欣赏、观察、思考。

2.小组讨论下列内容:

(1)这组泥玩具外形设计的共同之处。

(2)这组泥玩具色彩设计的共同之处。

开门见山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泥玩具上。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自主发现民间泥塑造型简练生动、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特点。

感知体验

尝试技法

教师示范泥塑的技法:

揉、捏、按、压、搓、黏合…(特别强调动物的头颈,可以用手直接从泥团中捏拉出来。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

学生分组:

用学到的方法,参考“多宝格”上的民间泥玩具造型,尝试塑造简单泥玩具。

(组长上台去抓阄,按条上命题去“多宝格”选一个泥玩具做参考。

解决重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培养学生用眼、用手、用耳的协调性。

利用教材

总结窍门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

学生作品的造型,民间玩具的色彩。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板书强调造型和用色的要求。

书中小作者用了哪些泥塑手法?

民间艺人的泥塑玩具用了哪些色彩?

(主色、花纹)你想用哪些泥塑手法把刚刚做的泥玩具修改得更生动?

你想用哪些色彩给自己的作品上色?

充分利用教材,解决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例,自主发现泥塑和装饰泥玩具的技巧。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的本领。

自主创作

大胆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贴出)请参考民间艺人泥塑玩具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灵活地制作一个漂亮的泥玩具。

巡视、答疑、指导。

1.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将刚才尝试捏塑的泥玩具修饰细致。

2.个人用教师调好的颜色参照民间玩具尝试着色。

根据范例,进行命题式创作。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认识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着色特点。

传承文化

大胆评价

1.引导学生积极评价。

2.简介民间美术定义。

(贴出文字)

1.给学生们介绍一下(组内)你的作品什么地方借鉴了民间艺术的形式?

你认为今天自己的作品哪里最成功?

请你给同学出一个好主意,帮他把作品变得更棒。

引导评价,鼓励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作品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述水平。

培养习惯

知识延伸

1.出示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实物(图片)简介。

2.组织整理用具,清洁卫生。

课下去了解陶公仔的特点,查一查、问一问有关上釉的知识。

培养良好习惯,渗透文化理念。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媒材向学生展示民间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造型及色彩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表现能力。

造型及着色的难点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或步骤录像(挂图)帮助学生掌握。

对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做得更精致或多制作一个不同造型的作品;对于拘谨的学生,鼓励其信心的同时,请小组同学与他交流,在相互帮助中取得进步。

(三)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课设计的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常常影响作品的效果,使学生丧失信心。

问题常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和泥不到位。

除了要选择柔韧性好的陶泥,揉练水分适合、柔软度适中的泥也十分重要。

如果要让学生在一课时尝试捏形与着色两个步骤,揉泥的过程最好在课前进行,(可以前一天把泥发给学生,请学生揉好后用保鲜袋包好带来。

2.小细节的泥造型会由于学生反复揉捏被体温烤干,裂细口儿。

教师可每人发一块湿的棉质抹布,捏塑时用布隔着或垫着揉捏。

3.学生制作泥塑作品时,连接的部分会由于没按步骤操作,出现干后脱落的现象。

教师要叮嘱学生在黏合处划印儿,抹泥浆;还可以教学生用捏拉的方法塑头颈、耳、鼻,以减少黏合的次数。

4.学生调色时水分的多少掌握不好,作品着色时会出现流色或遮不住泥色的现象。

教师可提前调出几大碗颜色供学生使用。

5.捏塑泥玩具造型与着色在一课时完成会很紧张,可以有所侧重,或以泥塑为主,或以着色为主,另一步骤可以让全组同学共同尝试,鼓励学生课后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完成整体作品。

6.作品阴干,未干时避免摸碰。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

鼓励学生的创新,肯定学生的成绩,适当给予好的建议。

(二)教学评价点

1.能否通过观察、分析、制作引发了思考。

2.能否大胆与同学交流,勇于表达想法和创意;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同学的作品,大胆发表独特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