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0438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docx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15篇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

摘要: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需要从造型设计、风格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得以体现,而针对细节部分的刻画我们还需要突出景观设计对于建筑思维的导向意义,重视设计过程中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部分,而是需要在最终设计目标的指引下全面考虑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要素,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构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渗透方式,彰显现代化建筑与景观设计的新概念。

关键词

景观建筑设计设计论文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

简析景观建筑设计中美术色彩的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景观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对美术色彩完整性进行充分考虑。

本文阐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美术色彩与建筑的关系,对建筑设计中美术色彩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景观建筑设计;要点;美术色彩;作用

一、景观建筑设计的要点

景观建筑设计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形状。

最直观的的东西就是形状了,它可以体现建筑外表的特点,这也是建筑物给人的基本形感。

(2)色彩。

在建筑美学中,美术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的表达运用美术色彩的情感、特征,是一名专业的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在现代景观建筑形态的要素中,美术色彩可以对所有的基本元素进行调和。

要很好地表达建筑形态,就要合理的运用美术色彩这一因素。

(3)肌理。

因为物体的表面光滑度、纹理等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可以说肌理就是质感,所以一般可以将肌理认识为物质的材质。

由于丰富多样设计材料,是人们会对不同的材料质感产生不同的感触。

(4)光影。

光影变幻在建筑景观的空间功能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主要是根据光的强弱、明暗或者光影变幻将建筑中的光进行适当的补充及调节。

(5)形态场。

很多时候人会对某个场合产生特别的感觉,这些特别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场合中有某种物体存在,我们通常将这些感觉称之为形态场(感)。

二、景观建筑设计中美术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1、美术色彩与建筑功能。

在建筑单体中,如果建筑功能不一样,可以用颜色进行有效的划分。

与此同时,运用合理的美术色彩进行区分,不仅可以区分建筑功能,还能很好的区分四周建筑与该建筑,将建筑物的识别度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运用美术色彩进行建筑功能区分,能有效引导人流迅速找到其想去的功能区,进而将建筑功能明确,提高运行效率。

2、美术色彩与建筑造型效果。

人的视觉艺术活动的两大主要方面是美术色彩与造型,运用美术色彩结构原理进行建筑环境美术色彩造型设计,要综合分析建筑的基本情况,比如其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体积大小、建筑功能、区域文化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依据建筑所传达的不同的意义进行进一步全面的规划,用美术色彩的特点有效的传递建筑意义。

可以说美术色彩和造型相互依托,假如将造型看做躯壳,那么美术色彩就是外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物体完整的意义才能完全表现出来。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审美信息载体的视觉语言,经过实物的造型体现出来,将视觉符号适当组合起来,并以此表现出真正的视觉价值。

3、美术色彩与建筑的象征意义。

因为区域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各个国家对美术色彩的认知与理解也完全不同,所以,美术色彩不仅仅是传达一种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建筑中,运用不同的美术色彩,人们则会根据其外表美术色彩猜测其象征意义。

例如,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黄色被当做帝王专属颜色,只有皇族服装或者建筑装饰才能使用该颜色。

三、建筑设计中美术色彩的作用

人对于建筑的审美偏重于建筑造型以及建筑美术色彩两个方面。

人对美术色彩常常有一种特别的视觉以及心理感受,这就是美术色彩功能的表现。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美术色彩可以使人居住的美术色彩环境有所改观,达到人的视觉和心理与四周美术色彩环境融合、协调的目的。

1、装饰美化。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没有美术色彩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少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首先美术色彩起的的作用就是装饰作用。

自然界中,美术色彩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不同的美术色彩其表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没有颜色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当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上的需求。

美术色彩不仅能放大建筑物本身的表现力,也能带来美感,对建筑物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增加。

2、表现建筑物氛围。

对于美术色彩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建筑物本身的氛围以及基本的格调。

利用美术色彩来体现建筑物的性格,在对美术色彩的运用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为了美观。

通常来说,冷色系主要表现建筑物的肃穆以及庄严;温暖以及欢乐依靠的就是暖色系的美术色彩来表现。

比如想要表现出健康和清洁的感觉就要利用白色来表现,尽管目前有很多科学家的研究说明,黄以及红色比较鲜艳的一些颜色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能引起其好感,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感,在卧室装饰成蓝色格调,还能对于头疼以及发热、失眠等有助于减轻,因为这种色调的环境能使人感到宁静和幽雅。

通常医院的主色调就是白色,在幼儿园等主要使用的是黄色以及红色灯比较鲜艳的美术色彩。

3、标识区分。

美术色彩能为建筑赋予一些独特的个性,在分辨许多信息都能传达出来,比如,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还有对建筑的识别。

目前的建筑设计的形体都是单纯化了的建筑,而美术色彩在其表现方式是也是非常经济和直接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使得在城市大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能很直接的被识别出来。

在小区中,不同的美术色彩对于不一样的部分能很好的区分出来,在办公型的建筑中,为了能将工作效率提高,应尽量使用冷色,将明度提高;在大众化美术色彩的商业型建筑中,利用对比色以及纯色,可以对商业的气氛加强,能吸引大量的人群。

4、烘托情感。

美术色彩能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能表现出来,因此,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其在审美方面以及心理的结构框架方面都是比较独特的。

相对于北方人来说,性格比较豪放,对于一些温暖和对比性强烈以及大气的美术色彩比较常用,而对于细腻的南方人来说,在建筑美术色彩方面,则比较喜欢清淡且有些低调的建筑美术色彩,其在情感的表达上通常也是比较含蓄的。

四、结束语

如何有效的规划城市美术色彩,改善被美术色彩污染的景观建筑是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

美术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上的应用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运用美术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可以展现城市魅力,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

浅谈建筑设计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开始不断提升,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开始提升。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建筑城市景观发展逐渐迅速,不同地方的绿地比值也开始逐渐增加,并对园林景观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

建筑设计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实现城市园林景观不断丰富的基础之上也让人们关于休闲空间的要求得以满足。

本文主要是对建筑设计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加以分析和探讨,从而促进我国园林景观绿化工作获得更加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运用技巧

园林景观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园林建筑的支持,园林建筑还具有点缀风景的功能,一般状况下发挥着园林景观的高潮以及点景的作用,并且能够在园林游览娱乐、休闲活动以及生活服务中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1]所以,对于园林景观中的建筑设计技术加以分析和探讨,有着较为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建筑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特点

首先,园林景观中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和功能就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们文化娱乐以及休憩的需求,其艺术要求相对较高,园林景观建筑需要能够达到观赏性和诗意性的要求。

其次,园林景观建筑受到强烈观赏性和休憩游乐性的影响,在设计方面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将其归纳为“构园无格、无规可循”,设计者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抽象性和愈空泛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2]所以,在对园林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灵活性进行分析时,要能够将其一分为二,在看到起空间组合多样化的同时,还要能够切实对其可能给设计工作造成困扰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最后,园林景观建筑属于建筑和园林进行充分结合的一种产物,市区内造园或者风景区都能够充分显示出自然景观所具有的发展态势。

要想能够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更多的色彩,就要能够充分协调建筑设计与园林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技巧

(一)确定立意

在园林景观中进行建筑设计需要能够充分考虑设计意向和设计意念等因素。

意念从根本上属于设计者通过对园林研究之后而创造出的设计意图,这种设计意图还处在概念性范畴之内,并和特定的各种设计条件存在紧密的关系;意向属于意念朝着形象化发展的表现,设计者通过对建筑语言的运用来发挥积极的想象,并且构成较为形象的意图。

[3]立意对于设计者的艺术涵养、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考验较为显著。

设计者只有具备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广阔的联想以及渊博的知识,才能够迸发出更加鲜明的设计灵感。

(二)做好选址工作

园林景观建筑的选择和组景构思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怎样才能够协调园林景观建筑和周边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构成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

所以,首先要能够结合园林区域的周边环境因素来对地形、建筑、植物以及水体所具有的配置问题加以思考,要能够让不同自然景观所具有的特色更加凸显,实现收放自如,还要能够考虑并了解风向、水质、土壤以及方位等因素对于建筑物本体造成的影响。

(三)进行合理布局

首先,在对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加以明确时,要能够由独立的建筑环境和建筑物构成,从而构成较为开放园林空间;其次,要能够通过建筑物群所具有电子邮件组合式结构构成开放式的空间;最后,要能够通过混合式的建筑空间组合来构成总体布局的有效性和统一性。

在确定园林建筑对比渗透以及层次时,要能够通过这种对比来实现生物协调的统一性,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时,其对比性就是要能够把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在互相衬托的作用下突出自我特征,还要能够对重点或者主从关系的强调。

对比作为园林建筑布局中保证艺术效果实现不断提升。

在使用对比渗透或者曾层次性设计理念时,需要避免不正当运用而导致园林空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

园林建筑时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单调性而造成的空间变化,一般需要使用组织空间所具有的层次和渗透性来对空间的层次和渗透加以处理,从而让空间形成的局限性得以突破,实现可持续的变化效果。

渗透和层次主要分为室内室外渗透和层次以及相邻空间渗透和层次等。

[4]所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框景、对景、利用建筑空间或者走廊错落、穿插,保证空间所具有的层次得以强化。

空间序列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分为自由不对称和规则对称两种不同的构成形式,其中前者主要是用于思想意境和功能要求较为愉悦、轻松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设计活动中,后者则是使用在艺术思想意境和功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建筑组群和建筑空间布局设计中。

(四)借景

借景这种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式地位较为特殊,其借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不同的声、形、香以及色综合运用在增添园林艺术情趣、实现画面构图的不断丰富之上,通过本景空间的应用来是实现景色的变化性和特色型。

[5]通过借声、借形、借香以及借色等不同的组景方式来达到画面构图和艺术意境的设计需求。

(五)做好比例和尺度的控制工作

园林景观建筑的空间尺度把握难度较大,不同的艺术意境需要实现不同的空间尺度把握,要想能够保证这种尺度要求达到理想化的标准和水平,大都需要能够对房屋构件的具体尺寸进行协调,让其与树木、山石等景物进行协调和配合,还要能够保证室外空间的大小也要紧密配合,不可出现过度闭塞或者过度空旷的现象。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和空间尺度研究的另外内容就是能够对建筑比例加以推敲,和其他建筑设计不同的地方是园林景观建筑除了要能够对房屋本身所具有的比例加以计算之外,还要能够把园林环境中的石头、水、树木等景物都纳入到具体的范围之内,在进行高度计算的同时还要能够对比例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从而保证园林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6]

(六)选择色彩和质感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所用的质感和色彩方法除了在提升其景观的艺术效果之外,还要能够明确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园林景观建筑对于质感和色彩加以处理过程中,除了要对建筑本身的因素加以考虑之外,还要能够从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和艺术质量两个角度来分析;其次,进行质感和色彩的处理方法大都是通过微差或者对比来实现协调,从而保证重点能够更加突出,实现艺术表现力的不断提升。

结语:

建筑设计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

在人类心理、思想以及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并且需要经历演进和实践等。

现代园林不仅能够为区域居民提供休憩场所,对于实现地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时,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加以思考,通过经验的不断总结来实现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

浅析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上的应用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可以充分的展现城市魅力,满足人们的要求。

如何有效的规划城市色彩,改善被色彩污染的城市景观是我们建筑设计人员的一大课题。

本文从色彩景观设计色彩的现状,景观建筑设计的词汇,色彩与建筑的关系及其作用进行探究。

景观建筑设计;色彩;应用现状;作用

一、景观建筑设计的语汇

1、色彩。

在建筑美学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的表达运用色彩的情感、特征,是一名专业的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在现代景观建筑形态的要素中,色彩可以对所有的基本元素进行调和。

所以说,要很好地表达建筑形态,就要合理的运用色彩这一因素。

2、形状。

最直观的的东西就是形状了,它可以体现建筑外表的特点,这是人们很容易就发现的。

当建筑物的外表特征进入到人们的视线时,人们的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

而这种联想会跟个人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而产生不同的反映,这也是建筑物给人的基本形感。

3、肌理。

因为物体的表面光滑度、纹理等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可以说肌理就是质感,所以一般可以将肌理认识为物质的材质。

在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素中,肌理有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对于其他的因素来说没有的功能。

由于丰富多样设计材料,是人们会对不同的材料质感产生不同的感触。

一般是依据对景色与自然物质的模仿来充分表现现代景观建筑的形态效果。

4、光影。

现阶段景观建筑的环境汇集了各种空间功能,光影变幻在建筑景观的空间功能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现今景观建筑设计中,运用光影变幻进行建筑设计构思创新的情况很多,其主要是根据光的强弱、明暗或者光影变幻将建筑中的光进行适当的补充及调节,假如建筑物光源太强,就对其进行适当的弱化,假如其不足,就对其光进行补足。

5、形态场。

在很多时候,人会对某个场合产生特别的感觉,这些特别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场合中有某种物体存在,我们通常将这些感觉称之为形态场(感)。

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设计要根据某个实物才能将建筑形态的设计构思表达出来,此实物即是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的一种,其包含着诸多的建筑基本元素,比如点、线、面、体等元素。

二、色彩在我国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城市景观建筑设计色彩规划进行统一,所以在城市风貌上很难进行色彩控制,展现不了城市景观的整体美。

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出现了无序化发展趋势,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再加上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景观建筑色彩的设计并不是很重视。

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主要研究的就是对城市色彩的完整性,就像德国哲学家谢林说过的,世间并不存在个别的美,只有整体才是美的。

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对城市色彩完整性进行充分考虑。

三、景观建筑设计中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1、色彩与建筑造型效果。

人的视觉艺术活动的两大主要方面是色彩与造型,运用色彩结构原理进行建筑环境色彩造型设计,要综合分析建筑的基本情况,比如其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体积大小、建筑功能、区域文化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依据建筑所传达的不同的意义进行进一步全面的规划,用色彩的特点有效的传递建筑意义。

可以说色彩和造型相互依托,假如将造型看做躯壳,那么色彩就是外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物体完整的意义才能完全表现出来。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审美信息载体的视觉语言,经过实物的造型体现出来,将视觉符号适当组合起来,并以此表现出真正的视觉价值。

2、色彩与建筑功能。

在建筑单体中,如果建筑功能不一样,可以用颜色进行有效的划分。

与此同时,运用合理的色彩进行区分,不仅可以区分建筑功能,还能很好的区分四周建筑与该建筑,将建筑物的识别度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运用色彩进行建筑功能区分,能有效引导人流迅速找到其想去的功能区,进而将建筑功能明确,提高运行效率。

3、色彩与建筑的象征意义。

因为区域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各个国家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也完全不同,所以,色彩不仅仅是传达一种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建筑中,运用不同的色彩,人们则会根据其外表色彩猜测其象征意义。

例如,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黄色被当做帝王专属颜色,只有皇族服装或者建筑装饰才能使用该颜色。

四、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审美的观念也在更新,其对建筑评价偏重于建筑造型以及建筑色彩两个方面,如果这两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人们就认为其设计是成功的设计。

人对色彩常常有一种特别的视觉以及心理感受,这就是色彩功能的表现。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色彩可以使人居住的色彩环境有所改观,进而达到人的视觉和心理与四周色彩环境融合、协调的目的。

1、装饰美化。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没有色彩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少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色彩起的的作用就是装饰作用。

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色彩其表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没有颜色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当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上的需求。

色彩不仅能放大建筑物本身的表现力,也能带来美感,对建筑物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增加。

2、标识区分。

色彩能为建筑赋予一些独特的个性,在分辨许多信息都能传达出来,比如,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还有对建筑的识别。

目前的建筑设计的形体都是单纯化了的建筑,而色彩在其表现方式是也是非常经济和直接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使得在城市大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能很直接的被识别出来。

在小区中,不同的色彩对于不一样的部分能很好的区分出来,在办公型的建筑中,为了能将工作效率提高,应尽量使用冷色,将明度提高;在大众化色彩的商业型建筑中,利用对比色以及纯色,可以对商业的气氛加强,能吸引大量的人群。

3、表现建筑物氛围。

对于色彩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建筑物本身的氛围以及基本的格调。

利用色彩来体现建筑物的性格,在对色彩的运用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为了美观。

通常来说,冷色系主要表现建筑物的肃穆以及庄严;温暖以及欢乐依靠的就是暖色系的色彩来表现。

比如想要表现出健康和清洁的感觉就要利用白色来表现,尽管目前有很多科学家的研究说明,黄以及红色比较鲜艳的一些颜色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能引起其好感,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感,在卧室装饰成蓝色格调,还能对于头疼以及发热、失眠等有助于减轻,因为这种色调的环境能使人感到宁静和幽雅。

通常医院的主色调就是白色,在幼儿园等主要使用的是黄色以及红色灯比较鲜艳的色彩。

4、烘托情感。

色彩能对于地域性的信息传达以及在空间上的差异能表现出来,因此,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其在审美方面以及心理的结构框架方面都是比较独特的。

相对于北方人来说,性格比较豪放,对于一些温暖和对比性强烈以及大气的色彩比较常用,而对于细腻的南方人来说,在建筑色彩方面,则比较喜欢清淡且有些低调的建筑色彩,其在情感的表达上通常也是比较含蓄的。

五、结束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景观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运用色彩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可以展现城市魅力,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景观建筑设计论文:

项目式教学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文章分析了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论述了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的必要性,结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市场行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的过程进行了探讨。

项目式教学景观设计,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就是把具体的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包括方案的信息踏勘,方案构想,方案绘制,现场施工以及后期成果检验和评价等的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最后还包括分析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是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景观方案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从方案的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以及效果图绘制,立体模型设计的全套核心技能。

但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此课程除了具有这些基本技能之外还应熟练掌握景观与建筑设计知识融合渗透对接的能力。

所以把建筑设计技术的学生培养成为通识景观和建筑设计的通才也是此门专业课的任务之一。

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常采用重理论轻实践,大多以理论为主的模式。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出来工作后短时间很难融入到用人单位的岗位中去,与企业要求脱节的情况很严重。

不能短时间内适应企业角色,实践能力不强。

这种情况下我们倡导在建筑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及其相关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制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依托、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特点:

1.缩短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时间。

2.形式灵活,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3.有利于检验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漏洞,能做到查漏补缺。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紧跟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信息,加强实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既能从事真实的项目工作,比如亲自接触来自一些设计公司的方案项目,也能接受到来自企业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提早适应职业,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能。

(二)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扩大知识面提高师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加入到具体的项目当中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出,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师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三.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精心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

一般教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与之相关的几个项目任务,经过与学生的研究讨论,最终确定较合适的一个来实施。

所选项目要尽量涵盖多项知识点;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项目的难易度[5]。

对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来说可以选择项目的内容既包含建筑设计又包含景观设计的项目来让大家实践。

这样可以起到建筑和景观知识的交融。

例如:

可以选择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让大家来实施。

建筑和景观相关的知识都得到了实践。

(二).现场踏勘考察,制定项目计划

在项目实训的前期阶段,教师应该多次引导学生到项目现场仔细踏勘了解设计场地概况,通过项目调研满足学生对现场设计所需要的信息的要求。

随着设计阶段不断地反复都到现场观摩,加深学生对场地设计的理解,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

(三).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

学生按照计划任务和步骤开始动工,分工合作的过程终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老师以及同学讨论,以最佳的方案解决问题。

此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的时候给与提示。

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以及成果,指导教师应注意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