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090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docx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补充与回顾

1.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我们主要经常接触的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

"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分为人称代词(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

·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如:

“来、去、说、想、重视、注重、是、有”(判断动词:

是、为、乃……)

·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非常()这里()小()哪里()终于()已经()赋予()轰隆()大()忽然()很多()勇敢()思想()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立刻()热爱()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对于()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专家()扩大()缓慢()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

2.短语的结构类型:

·并列短语:

词与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

学生和家长,桌子和椅子·动宾短语:

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词与词之间表示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示例:

吃早餐,看风景,拿起书本,敬畏自然·主谓短语:

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词与词之间表示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示例:

心情舒畅,

面貌姣好,天气晴朗

·偏正短语:

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

词与词之间表示修

饰与被修饰关系。

示例:

可爱的人,独立思考,十分美丽

·后补短语:

前面词的意义是主体(通常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词。

词与词之间表示补充与被补充关系。

示例:

吃饱了,打扫干净,说清楚

补充练习:

风俗习惯()

历史悠久()

废寝忘食()

襟怀坦荡()

销售计划()

风和日丽()

禁止吸烟()

变化规律()

整修一新()

前程远大()

挥手之间()

色彩缤纷()

激动不已()

辛勤耕耘()

1.选出短语结构完全不相同的一项()

A.掌握规律群众满意参观展览细心观察

B.阳光灿烂死海不死苏州园林音容笑貌

C.神色慌张宏观世界竞选州长唱歌跳舞

D.精神振作振作精神英雄人物十分美丽

2.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3.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清醒过来推辞一番卧倒在地工作数月(动补短语)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内心激动增长很快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久经风霜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4.写出下列划线短语的结构类型

(1)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

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奏巧,居然找到了一位老向导。

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

(2)从大会堂北门进去,穿过大理石柱廊、风门厅、衣帽厅,就进入宴会厅底层大厅。

()()

(3)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送还,铅笔、薄纸和刀片都妥善地收藏起来。

()()()()

(4)调皮的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打趣他。

()()()()

(5)发动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

()()

(6)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

句子结构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

(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例如: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对主语、宾语进行修饰、限制,如:

(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如:

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①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③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④定语

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⑤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⑥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包括: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3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

1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2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

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1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2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3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

1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2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3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4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

1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2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历年中考真题

1.

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分)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道: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文字既是对故乡

的描写,又是对人物

的描写。

其中,句中“萧索的”与“荒村”之间的关系属于的关系,构成了短语。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一句中的主语是。

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是:

2.

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分)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雨星,像在

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这段文字节选自名著,文段中“他哆嗦了两下。

”一句中的“哆嗦

了两下”属于

短语,其中“两下”的词性是。

从修辞的角度看,文中划线句子

属于。

节选文段表达的意思是。

3.

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201

4年

9月

26

短语类型家庭作业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2*24=48)

风俗习惯()

整修一新()

变化规律()

交头接耳()

历史悠久()

思维敏捷()

废寝忘食()

前程远大()全神贯注()

襟怀坦白()

竞选州长()

交通规则()

挥手之间()

销售计划()

风和日丽()

愚公移山()

色彩缤纷()

激动不已()

禁止吸烟()

辛勤耕耘()巍峨挺立()

不断发生()

气氛热烈()

继往开来()

2.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那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3*6=18)

⑴祖国万岁

品质优良

天气晴和

思想品质

成绩好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⑵看了两眼

打扫教室

洗得干净

热了起来

扔出去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⑶十分伟大

我的书包

小声地说

追歼敌人

很热闹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⑷讲解语法

讲述清楚

种植玉米

制造火箭

听故事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⑸用圆珠笔(写)对于我们

按照习惯

必然产生

被大雨

(淋)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⑹报纸杂志

调查研究

身体健康

严肃认真

读和写

主要类型:

()

不同短语:

(),不同类型短语的类型

()

3.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2*8=16)

(1)政治学习()

(2)责任重大()

学习政治()

重大责任()

(3)津津有味的品尝()

品尝得津津有味()

(4)吃饭的时候()吃得真快(

4.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A.偃旗息鼓惩前毖后温故知新巧妙绝伦

B.尊师重教惟妙惟肖赴汤蹈火心旷神怡

C.趋吉避凶理屈词穷潜滋暗长随机应变

D.走马观花饮水思源扬眉吐气粉身碎骨

5.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2)

①山川大地②声音响亮③经济特区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⑥雄伟壮丽⑦结构坚固⑧竞选州长

A.①③/②⑥⑦/④⑤⑧B.①③⑥/②⑦/④⑧/⑤

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6.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2)

A.亚洲西部前功尽弃种类繁多

B.知识贫乏经验不足参加会议

C.起草方案朝晖夕阴洗得干净

D.工作繁忙须发花白意志坚强

7.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2)

A.我的老师

B.竞选州长

C.蚊子和狮子

D.范进中举

人类的语言

记一辆纺车

怀疑与学习

曹刿论战

济南的冬天

纪念白求恩

想和做

最后一课

8.加点短语的结构与“品德高尚”相同的一项是()

(2)A.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C.保尔缓缓摘下军帽

D.他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9.下列课文标题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

(2)

A.《北京立交桥》《最后一课》《愚公移山》

B.《天上的街市》《谈骨气》《曹刿论战》

C.《七根火柴》《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D.《听潮》《驿路梨花》《谁是最可爱的人》

10.下列短语中与其他三项结构类型不同的是()

(2)A.放了一天假B.丢了一本书

C.生活一辈子D.贴着一幅画

11.下列短语中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2)

A.他在蒙大拿的时候B.有剩下的一堆豆

C.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D.躲藏在悬崖底下

12.下列短语是动宾短语的一项是()

(2)

A.消失在云雾中B.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C.修水库D.修了三年

13.短语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

①德高望重②来势汹汹③相提并论④声名狼藉

⑤究形尽相⑥无精打采⑦不知所措⑧甘拜下风

A.①②③⑤/④/⑥⑦⑧B.①③⑤⑥/②④/⑦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