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149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docx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模板

传媒高考-影视编导类文艺常识

一.第一册:

1.《再别康桥》的作者 徐志摩  是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2.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

其代表诗作为诗集《红烛》、《死水》。

3.现代诗人穆旦  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4.台湾当代诗人 郑愁予的名作《错误》继承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类诗歌传统,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5.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新时期女性全新的爱情观。

6.细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 海子  于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

7.《致大海》是“俄罗斯文学之父” 普希金 的抒情诗杰作。

      

8.《篱笆那边》的作者是美国女诗人 狄金森 。

9.《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 匈牙利(国别)的 裴多菲 。

10.现代派诗人  戴望舒 因创作了《雨巷》而被冠以“雨巷诗人”的美誉。

11.《孤独的收割人》是 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 。

12.《豹》的作者是奥地利 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

13.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名作有《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4. 李乐薇  的《我的空中楼阁》寓含着深刻的象征意蕴,寄托着作者冷寂中的挚切追求与憧憬,可以说是作者向往超世拔俗的心灵“楼阁”幻境的写照。

15.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全文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

地坛成为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

16. 川端康成   是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因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散文《花未眠》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

17.《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宣言。

18.法国神学家史怀哲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我的呼吁》中吁请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19.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且介亭杂文》(或《坟》或《华盖集》等)等杂文集。

20.《胡同文化》的作者汪曾祺师承沈从文,其代表作是小说《受戒》。

21.荷裔美国人房龙 在其代表作《宽容》中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21.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 的代表作除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外,还有传记《名人传》,即《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

22.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 国语》。

23.孔子,名丘 ,字 仲尼  ;孟子,名 轲,字子舆;荀子,名况。

24.《战国策》是一部  国别体(体例)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二.第二册:

1.《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

作品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对妇女的残害。

小说中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

冷漠的社会环境与主人公祥林嫂     的人生悲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作品的批判锋芒也蕴藏在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中。

同时,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随着她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丰满起来。

作者关于新年气氛的渲染,反衬了主人公命运的悲剧色彩。

2.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名作《边城》,以 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是一部田园诗的牧歌式的杰作”。

          

3.解放后,国内小说流派主要是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

 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诗体小说”《荷花淀》塑造了一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抗日根据地妇女的光辉形象。

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揭露了沙俄的警察统治并成功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套中人”别里科夫 可耻、可笑又可悲的丑陋形象。

5.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家 》《春》《秋》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和解体过程。

他的“三部曲”名作还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6.阿Q、孔乙己、祥子、吴荪甫、翠翠、方鸿渐、江姐、杨子荣、高加林依次是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骆驼祥子》《子夜》《边城》《围城》《红岩》《林海雪原》《人生》中的主人公。

7.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它往往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誉以“匕首”或“投枪”。

在选自《且介亭杂文》的《拿来主义》中,鲁迅指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和外国东西的正确态度;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的 聂绀弩(湖北京山人)的《我若为王》批判了民国国民的王权意识和奴性思想。

8.文化随笔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述世态人情,往往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富有“理趣”。

美学家朱光潜 的《咬文嚼字》旁征博引,阐述了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日本当代诗人 清冈卓行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指出,“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林 庚 在《说“木叶”》中指出,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9.钱钟书的代表作有诗论《谈艺录》、学术论著《管锥编》、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读<伊索寓言>》选自《写在人生边上》,表现了作者对世相的深刻体察,其语言幽默诙谐,时寓反讽。

10.《过秦论》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 谊。

“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

11.陶渊明,东晋(时代)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12.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3. 唐 代诗人、散文家杜牧的《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14.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在寓言体传记《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借一个身体畸形却技术高超的人物针砭了当时官吏烦令扰民的现象。

15.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揭示了守成时期国君防微杜渐的必要性。

 

三.第三册: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手法上,《诗经》使用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晚年作《离骚》。

《离骚》是《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3.《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诗歌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4.《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诗作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5.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年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登高必赋”,“颇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抒发了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

6.北宋(朝代) 柳永所填的《雨霖铃》词抒写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

其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扬州慢》作者是南宋的    姜 夔 。

9.李贺(字长吉,中唐诗人)的《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十分出色。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像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物象,高度赞扬了演奏者的卓越技艺。

10. 温庭筠是“花间派”的创始人,他对词的发展很有影响。

11.《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12.《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郁达夫  的抒情散文名作。

13.作家琦 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表现了作者怀乡思远、悲天悯人的情怀。

14.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否定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第三样时代。

15.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

16. 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已考)

17.卢 梭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爱弥尔》《忏悔录》等。

18.美国科学家、政治家 富兰克林在《美腿与丑腿》中指出:

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苦”与“乐”的不同感受。

19.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 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提出: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自己的一生。

20. 苏洵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21.“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代作家分别是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 轼、苏 辙、曾 巩。

2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在所编写的史书《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中,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乐工)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3. 归有光 ,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

《项脊轩志》着重记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

24.明末文学家、复社领袖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者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

25.《登泰山记》的作者是清代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姚  鼐 。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是 方苞 。

 

四.第四册:

1.《药》选自小说集《呐喊》,它以华、夏两家的悲剧启示国民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疗救病态社会”的良药。

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

①愚老栓痛失爱子,      苦夏瑜力救中国

或②愚老栓痴想治病药,    勇夏瑜苦寻救国方   (横批:

华夏同悲)

或③华家买“药”,广大民众愚昧麻木;夏瑜成“药”,革命志士寂寞悲哀

2.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 契诃夫 和美国的   欧·亨利   。

3.莫泊桑因小说《羊脂球》而闻名。

在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可谓“贪项链一夜虚荣,酿人生十年辛酸”。

这篇小说充分运用了“伏笔”(暗示)的技巧,使充满偶然性、戏剧性特征的情节合情合理,达到了“出乎意料,合乎情理”的艺术效果。

4.当代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塑造了一个新时期农民陈奂生的形象。

5.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形象生动的 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可耻的“守财奴”形象。

课文节选部分情节可概括为:

抢继承权毫无人性(垂涎三尺),吻十字架丑态百出。

6.《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对贾、林二人的外貌用诗化的语言予以工笔细描。

7.《水浒》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在长期流传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8.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三国演义》,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罗贯中。

小说长于叙写战争且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形象,如“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课文节选中“失街亭”的是马 谡。

9.《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三言”之一的《警世通言》。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编撰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

10.唐代传奇小说著名的有《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11.《雷雨》的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作品写了鲁周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课文节选部分出场的主要人物是 周朴园 和梅侍萍(鲁侍萍)。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其剧作《茶馆》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取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色的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茶馆的主人是王利发。

13.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以及《哈姆雷特》。

他早期创作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虽然付出了生命,但是人文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14.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明传奇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传奇的代表作是洪 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5.《西厢记》的主人公是张珙(张君瑞)和崔莺莺;《牡丹亭》的主人公是柳梦梅和杜丽娘。

16.《桃花扇》通过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文人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覆灭的历史悲剧。

17.“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8.唐代的小说被称为“唐传奇”。

著名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李朝威。

19.蒲松龄,字留仙,世称 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五.第五册:

1.课文《人生的境界》的作者是著名哲学家 冯友兰  。

2.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其主人公性格可以概括为十大方面:

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3.可以说,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文化专制的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

4.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20—70年代遍及全球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的总称。

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5.卡夫卡,奥地利(国别)小说家。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

他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其代表作《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是格里高尔 。

6.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

《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描写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后来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一只蜗牛。

作者正是通过描述小说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7.萨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表现了现代文明中一些人精神上的等待与失望、苦闷和迷惘。

8.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人,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反映了拉丁美洲长期封闭落后、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及拉美人孤独、阴暗的心境,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六.第六册:

1.小说《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是:

惜春、王熙凤 、史湘云、秦可卿、巧姐、妙玉、李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以及钗、黛。

2.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他穷毕生心力而成的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鲁迅评论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一切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朝代)司马迁(作者名)所作的《史记》。

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作品包括 本纪 、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其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文学作品类课文相关知识之梳理

一.《祝福》:

1.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

虚伪、反动、冷酷的封建卫道士。

祥林嫂:

安分守己、勤劳能干、善良却终被礼教扼杀的外冷内愚的旧社会不幸妇女。

2.主题:

   批判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吃人”本质。

封建势力甚嚣尘上,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3.主要表达技巧:

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②以反语述哀情     ③对比

4.情节概括:

     风雪天祥林嫂瘐毙(孤独死去)

                  除夕夜鲁镇人祈福(欢庆吉余/热闹祈福)横批:

礼教吃人

 

二.《边城》:

1.人物形象:

   ①祖父:

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

②翠翠:

聪明乖巧、善解人意、单纯质朴

③天宝、傩送兄弟:

坦荡磊落、尚义互爱

2.主题:

  歌颂湘西地方的风情美、人性美。

歌颂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

3.主要表达技巧:

 ①环境描写暗示心理      ②散文诗化的小说语言

4.情节概括:

     边城秀美,民风淳朴;   尚义互让,兄弟情深

                 情窦初开,虎耳草入梦;  民风淳朴,边城人尚义

 

三.《荷花淀》:

1.人物形象:

         水生嫂:

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抗日根据地妇女形象。

2.主题:

    歌颂抗日根据地人民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

3.主要表达技巧:

   ①细节描写     ②诗意的画面     ③诗化的小说语言

                    (诗体小说)

4.情节概括:

       芦苇丛中夫妻缠绵话别,

荷花淀里兵民巧妙杀敌。

 

四.《装在套子里的人》:

1.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别里科夫:

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

2.主题:

    批判沙皇以警察统治为代表的思想专制。

3.表现技巧:

  讽刺、夸张

 

五.《药》:

1.人物形象:

夏瑜:

境界高远、先知先觉却不为当时广大愚昧民众理解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华老栓:

胆小懦弱、麻木愚昧、迷信的旧中国下层民众。

2.主题:

   ①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格弱点。

②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血白流。

③以华、夏两家的悲剧启示国民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疗救病态社会”的良药。

3.主要技巧:

   ①明暗两条线索     ②环境描写     ③白描   

4.情节概括:

   ①愚老栓痛失爱子,  苦夏瑜力救中国

或    ②愚老栓痴想治病药, 勇夏瑜苦寻救国方(横批:

华夏同悲)

或③华家买“药”,广大民众愚昧麻木;夏瑜成“药”,革命志士寂寞悲哀

 

六.《项链》:

1.   人物形象:

马蒂尔德:

曾一度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但经历生活的变故后终于远离虚幻的遐想,变得坚韧、勤劳的小资产阶级女性。

2.   主题(多元性):

  传统观点:

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3.   技巧:

①伏笔(暗示/“草灰蛇线”)   ②细腻的心理描写    ③巧妙的构思、布局

4.  情节概括:

      贪项链一夜虚荣,

 酿人生十年辛酸。

 

七.《陈奂生上城》:

1.   人物形象:

陈奂生:

勤劳善良、正直老实、已逐步觉醒但仍不乏精神贫血特征的新时期农民形象。

2.   技巧:

 结合行动、语言及环境刻画人物心理。

 

八.《守财奴》:

1.     人物形象:

              老葛朗台(箍桶匠):

贪婪、吝啬、嗜财胜命的守财奴形象。

2.     主题:

        批判资产阶级拜金主义。

3.     技巧:

   ①精彩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②个性化语言

4.     课文情节概括:

 骗继承权恬不知耻, 

               抢十字架丑态百出。

 

 九.《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1.   人物形象(主要性格特征):

①林黛玉:

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兼有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保持着纯真的天性,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

      

②贾宝玉:

言行卓然独立,追求自由平等,蔑视世俗,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③王熙凤:

泼辣、张狂、刁钻、狡诈,善于机变逢迎,虚伪而心狠手辣。

2.   主要技巧:

 ①个性化的语言(按头制帽)       

②外貌描写上运用工笔细描

3.  课文节选部分情节概括:

  宝黛初会荣禧堂

 

十.《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   人物形象:

  林冲:

一位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被迫反抗的英雄形象。

(2007年考题)

2. 技巧:

     ①借助景物暗示人物内心。

        ②情节推动性格的发展

3.课文节选部分情节: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十一.《雷雨》:

1.   主要人物形象:

周朴园:

不能简单地认为他“虚伪”、“专横”。

他既是一个制造别人悲剧的人,又是一个伤害自己的人。

他内心也有虚弱之处。

2.情节概括:

          控诉悲惨遭遇,怒揭伪善面目 (周朴园梅侍萍)

                      怒斥反动本性,彰显阶级对立 (周朴园鲁大海)

3.个性化的语言:

   ①周朴园:

盛气凌人 / ②梅侍萍:

抑郁平缓

                   ③鲁大海:

直截了当

4.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言外之意或深层含义)

 

十二。

《茶馆》:

1.   人物形象:

王利发:

《茶馆》中贯穿全剧的人物。

胆小自私、精明干练、委曲求全、善于应酬、精于处世之道但最终仍然破产的旧社会下层百姓。

 

十三。

《罗密欧与朱丽叶》:

1.人物形象:

   ①罗密欧:

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忠于爱情的血性男儿。

               ②朱丽叶:

温顺天真而勇于为爱情献身的女中英烈。

               ③帕里斯:

心地善良而又不失尊严、爱情专一的血性男儿。

2.主要情节:

     决斗——殉情——陈情——和解

 

十四。

《西厢记》:

1.人物形象:

①崔莺莺:

重爱情、轻功名,具有叛逆精神,勇于反抗封建礼教。

2.《窦娥冤》:

     窦娥千古奇冤刑场发誓感天动地三桩愿

  《西厢记》:

     莺莺黄花西风长亭送别啼泪愁眉十里路

 

十五。

《牡丹亭·闺塾(春香闹学)》:

1.   人物形象:

①春香:

天真、直率、顽皮、娇憨、大胆、泼辣,天性自然开朗,思想单纯,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