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380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docx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

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

   

(一)东京筑地市场的由来

   筑地市场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市场,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筑地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濒临东京湾,面向太平洋,水资源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临近东京。

   筑地市场的历史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当时建立幕府的德川家康,为了保证伊豆城堡内的日常生活,从大阪市佃町请来了称为「鱼师」的人,特许他们捕鱼以供应城堡内的需求,这些渔民除了供应城堡之外,将其余的海产品在Nihonbashi桥旁边摆摊销售,NihonbashiUogashi就形成了最早的市场。

这个市场由幕府时代特许的大批发商来主导,他们从港口码头采购鱼货供应市场加工销售海产品的经纪商贩,再通过这个市场所形成的网络大量销售。

几乎与此同时,青果市场也在伊豆周围几个地方自发地发展起来,主要是神田,Senju和Komagome这三大青果市场。

在大批发商和经纪商贩的主导下日趋繁荣。

在伊豆时期,市场价格一直是由买卖双方磋商交易形成,并没有形成拍卖方式。

在明治维新的时期,由于社会形势等的变化,市场曾一度衰落。

根据当时东京府的批准,拥有特权的大批发商制度被废止,开设了民营市场,对于民生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之后,由于1918年的「大米骚乱」等社会不安定加剧,据此于1923年3月制定了以后成为中央批发市场开设的依据「中央批发市场法」,在东京也立即着手制定建设计划。

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中,东京20多个民营市场被摧毁面临重建。

以此为契机加速了中央批发市场建设计划的进行,并于1935年建立了筑地、神田、江东三个市场。

   图1东京筑地海产品市场

   

(二)筑地市场的市场功能

   筑地市场位于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南边,从东京市区中心的银座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而东京最繁华商业区的银座更为筑地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交通非常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岛,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东京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筑地市场提供极大的便利,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筑地市场是个约有一英亩大小的巨大市场,它经营着水产物以及蔬菜、肉类等各种各样的新鲜食品,无论是交易量、交易额还是占地面积、交易人数、车辆数量等,都称得上是世界最大规模的。

在这被视为日本人“厨房”的筑地市场里,店铺林立而且密集,鱼类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这里集中着世界最高质量的鱼类产品。

筑地水产品交易市场每天集中着来自日本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约450个品种的2300吨水产品。

   筑地市场内有平行的四条主要通道,宽度足够几部单人手推车来回行动,以便采购者将购买的鱼货装箱/桶来到市场外围,然后敷冰再装上小货车运往东京各个地方。

与市场四条主要通道垂直的是20条狭窄的步行通道,每个分区有10-20个海产品店铺,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店名、LOGO和经营特色。

   东京中央批发市场的功能有以下这些:

   

(1)集货:

以国内外各地聚集齐备大量的、多种类的海产品。

   

(2)公平价格形成:

以拍卖原则为交易基础,为了能依据由卖方给出的最高价格,实时地定出该物品的价格,市场应能够迅速地决定能反映当日供需关系的公正价格。

   (3)分货:

将物品分割成容易贩卖的数量和体积大小,尽快卖给前来市场进货的为数众多的零售商。

   (4)确实的交易结帐:

批发商和经纪批发商之间的货款结帐,应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确实地进行。

   (5)节省流通经费:

由于在同一地点进行大量的物品交易,可以节省在流通中花费的运费等流通费用。

   (6)提供信息,当日公布进货数量和批发价格,以防止交易的混乱。

   (7)保证卫生:

除了由设在市场内的卫生检查所进行的监视指导和检查,并从卫生鲜度对物品进行检查以外,还努力做好设施等的卫生管理。

   而筑地市场本身是水产、青果的批发市场。

其批发的流程如下:

   批发商→拍卖→经纪批发商→分货→采购者→消费者

   (三)筑地市场海产品拍卖交易过程

   每天深夜11点钟左右,前一天捕到的海鲜产品就开始陆续运到。

用于运输的大多是卡车,但也有一部分是用船运到并在市场后面的栈桥卸货。

这些运来的海产品首先被送到市场内七家大批发商手中,渔民必须委托这些大批发商上市交易。

   凌晨两点左右,筑地市场开始活跃起来,获准持证交易的大批发商盘点货物,根据等级,重量,新鲜程度等对水产品进行分类。

这里的拍卖有铁一般的交易原则:

“即日上市,全量销售”,当天到的货必须当天全部拍卖完,以保证渔民的现金收入。

   他们用台锯把金枪鱼分割加工,巨大的金枪鱼头、尾和鱼鳍都被切掉,以便于买家察看鱼的肉质。

当人们把加工过的金枪鱼放在一起时,鱼体就好像拖网渔船上巨大的拖网浮标一样,而不像是鱼。

   大约凌晨4:

3O,经纪批发商开始工作,场面显得有些紧张。

一般经纪批发商有两种——独立小规模的经纪批发商和代表大公司或大零售商的“市场参与者”。

他们在正式交易前要对货物质量进行检查。

他们趁深夜打着手电查看了水产品的货色。

根据鱼眼睛的透明度、鱼身的光泽、伤痕部位等,他们能知道货物的产地、捕捞方法、捕捞后的保存方法等。

筑地市场的经纪批发商都是自1935年市场开设以来的那些买卖行家的后代。

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货色的高低,并有自己的估价标准,而不靠竞争来决定自己的出价。

在筑地市场落标的批发价被称为“标准牌价”,它成为日本全国的市场交易的标准价。

筑地市场管理科庶务长大崎秀雄说:

“众多经纪批发商都在严峻的经营状况中努力奋斗着,在这里干活的人都是对鱼货有特殊感情的。

   清晨5点左右,随着敲响的钟声,批发商便开始按鱼类品种进行拍卖。

拍卖者是在批发行业中拥有拍卖执照的人,在他们的边上围着的是经纪批发商(即市场内的929家店铺的业者),按市场竞争价格进行买卖。

经纪批发商从拍卖者那里买进自己需要的数量,然后进行加工零售。

为了卖个好价,拍卖者千方百计地营造气氛,例如有时事先预告将会有上等货进来,或是在拍卖时摇晃着身子,或是像念经般地快速唱着品种的号码。

外行人根本不懂拍卖人在说些什么,但内行的人会因拍卖人的各种动作和叫卖节奏而兴奋并激起购买欲。

筑地市场的拍卖和一般的股票市场交易活动差不多,但叫卖声十分有名,买卖都唱收唱付,高声叫卖,充满了活力。

一锤定音的狂热场景更会使人联想到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场景。

在叫卖的节奏声中,经纪批发商相继用手指显示买价,直到落标。

实际上,一个品种从叫卖、示价到落标的过程非常快,还不到10秒钟。

虽然每天的进货量不同,但各种拍卖基本上仅5分钟左右就全部结束了。

拍卖之所以能够迅速进行,是由于经纪批发商事先对货物作了了解。

   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拍卖不断进行,货物一批批成交,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

拍卖结束后,经纪批发商将购入的鱼介品搬回市场内各自的店铺或公司。

   然后经纪批发商开始剖切加工,以便将鱼货拆零二次销售。

如果身在其中,你会发现每个店铺都至少有一个人在组织工作,有人准备冰块,有人像锯木厂锯木头一样,把很大的鱼用大型台锯分割成适于装箱的小块。

   在筑地市场还能够看到鲸鱼肉,鲸肉被放在木制分割台上等着切成小块,摊位上挂着可爱的充气鲸鱼模型。

   筑地市场有为加工工厂准备了足够大的储存鱼货的冷库,足以储存整个东京10天的海产品储备,要知道东京可是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拥有1000-1200万人口,足够这样的城市10天的储备,可想而知这个冷库有多大。

   每天约有2300吨水产品出售,品种极其丰富,金枪鱼、各种海菜、鳗鱼、红啮鱼、海扇、海蜇、柔鱼、梭鱼、章鱼等等,只要海里有的、可以吃的水产,筑地市场都能看到。

其中又以金枪鱼的销售规模最大,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脂肪食量,用来做美味的生鱼片,这是誉满全球的标志性日本特色产品。

   早上8点,经过处理的新鲜鱼类便开始出现在店铺货架上。

东京地区的超市、鲜鱼店、寿司店和饭馆的采购人员,菜市场和郊区摊贩,家庭主妇等陆续来到筑地市场,每天约有4万多人来这里购买海鲜。

经过这些人的精选,美味海鲜最后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市场内运货汽车及各种小车往来频繁,卡车以及三轮搬运车的隆隆响声和铺主兴奋的叫卖声交错在一起,非常拥挤,需要随时留意,因为地面非常湿滑,所以在这里的渔工多数穿着胶鞋,高腰水裤和胶皮围裙工作。

而在处理水产的地方,海鸥很多,令人大开眼界!

   周末东京的早晨,街道上空空荡荡,令人惊异,好像东京人并不太习惯早起。

但鱼市的鱼工们却要早晨4点钟起床,每周六天,那些鱼工在极度竞争的环境中紧张地做着生意,驻地市场除了星期天、个别星期三和法定假期外,市场要开到早上10点为止。

   (四)筑地市场的日本料理

   筑地渔市场堪称世界最大的渔产批发市场,供应了东京90%的水产。

只有世界2.08%人口的日本却消费了全球15%的海产品,听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却一点也不夸张。

日本政府出版的1999年度版『渔业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日本每年水产品人均供应量70.6公斤。

   众所周知,日本尽管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渔业发达,日本是生鱼片和寿司的发源地,生鱼片、熬煮鱼、烤鱼、炸鱼……,日本有各种各样鱼的烹调方法。

鱼是日本人每天的餐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论是古时还是今天,鱼一直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食物,所以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筑地渔市场是批发地,而位于渔市场旁边的“筑地场外市场”是由近千间商店组成的采购天堂,其中有不少风味各异的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新鲜,各式海鲜制成的刺身寿司及日本料理,迷倒不少人。

筑地市场热闹的场景还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到那里去体验那蒸蒸向上的活力,然后在附近货摊上吃鱼生或寿司。

市场大,产品多,自然光顾的人也多。

每天有很多有时间的家庭主妇到市场上讨价还价,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所想要的海鲜产品。

    

 

   作者简介:

方昕,深思顾问机构首席顾问、执行董事,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国家零售业标准委员会委员。

自1993年开始,常年从事连锁超市经营管理工作,曾任美国WAL-MART(中国)有限公司超级购物广场首任生鲜区经理,在WAL-MART公司工作的近三年时间,曾接受过美国生鲜区教练的实地培训。

在生鲜经营实际操作、企业咨询顾问和研究工作中,长期专注于中国顾客饮食消费方式研究、生鲜品连锁超市终端经营、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生鲜商品超市经营、生鲜供应链规划管理和现代消费品营销方面的管理经验;同时十分关注医药零售终端销售管理,发表过相关论文和专题文章30余篇。

2003年创办深思顾问机构,致力于以现代商业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和风格,希望以生鲜供应链、专题培训和专项促销策划,以及生鲜供应链管理策略、生鲜物流配送和调理食品建厂规划等方面,为中国的工商企业做些实事。

 

目录

内容提要

写作提纲

正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4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4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5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5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5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5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6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7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8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0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10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11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11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12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2

参考文献………………………………………………………………………15

 

内容提要

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情况,从而使资产减值问题一度成为我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

人们也期望通过会计上的法律法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让企业向广大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针对会计实务中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境况。

从资产减值准备入手,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分析,提出了计提标准不恰当,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方法等对策。

 

写作提纲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大众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步提高。

而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其交易方会计信息要求也提高,国家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也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真实的会计信息。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不可逆性的规定。

按照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预期不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应列入资产,预期不会带来原预计额的经济利益的资源要折扣后列入资产,即减除预计减值后的部分才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提高企业对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相关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促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完善。

实践中,这一研究旨在加强企业对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的认识,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提示相关部门就准则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其中,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大部分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包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

计提方法是按单项资产计提。

1、计提公式:

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2、全额计提情况:

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②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③已遭损毁,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④其它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这是就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计提减值准备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制定的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而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出发,适时考虑无形损耗,更精确计量了期末资产的价值,同时也剔除了虚增的利润,降低了财务风险,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益补充,它的实施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现在,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固定资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的时间“年度终了”较好掌握,但是“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使企业在操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财务人员可以随意制定计提时间,造成虚假信息泛滥,误导投资,也使企业之间提供的相关信息缺乏了可比性。

企业的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等制度规定的约束,但是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判断余地,如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或可由会计人员做出不同的判断。

准则的灵活性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从实际出发,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选择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报表。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而言,公允价值的获取有难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公平交易的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很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相距甚远。

部分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开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因此公允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确定,不同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准则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划分不同性质的资产所使用的计量属性,企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待出售和处置或者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并且有公平市场价值的资产,如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另一类是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通过持续使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资产,这类资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房等固定资产,这类资产即使有公平的市场价格,但由于这类资产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是不会被出售或处置的,因此,其相应的市场价格与其特定主体价值的计量是无关的,其价值取决于其未来所能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折现值。

即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下其特定主体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此,如果笼统的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取其高者,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在单个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和经营管理水平下降的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能会大于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可能大于现值,此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来看,企业应该以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来计提资产减值,这正是投资者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但是,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完全可以已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为由不计提减值,而不对现值进行估计。

而此时,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资产价值不仅没有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损害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获得的信息本身可能就是不完整的,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造成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难度较大,新准则规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来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可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准确性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是,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很难把握。

主要表现在:

1、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新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取得是需要企业管理层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其中预计的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

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量,以及售价的预测;为实现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如设备购置、厂房构建的预测;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固定资产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如处置收入、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的预测。

而这些预测,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和估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当局具有较高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对于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占据着市场经营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不会单设部门去管理现金流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就会造成不确定,带来数据失真的后果。

2、合理折现率的计量难度大。

新准则规定:

“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因此合理的折现率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价值。

要求合理折现率的确定必须以能够反映该项资产特定风险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该项市场利率难以取得,也可以采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替代利率可以是调整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借款利率。

调整时需要考虑该项资产的特定风险,以及其他有关货币风险和价格风险。

这样一来折现率成了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对于企业而言,客观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特定风险有相当大的难度,不同的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估计显然会有差异,这样也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考虑进去。

这样做企业将导致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一部分进入了产品成本,一部分进入了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做不是强行将本来属于一体的事物拆成了两部分,而对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估计的大小将使营业费用与非营业费用之间的界限变模糊,进而影响到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的计算结果。

由于折旧率和尚可使用年限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各期均要做相应的改变,固定资产均要重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