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581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docx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

随自意三昧陈南岳思大禅师撰古莘印光释圣量重校随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

欲修习者不得其要,必致望洋兴叹,生退屈想。

若得其要,则虽有无量法门,无边行相,一以贯之。

愈博而愈见其约,愈繁而愈见其简。

虽其理性广大高深,如天如地,如山如海。

而博地凡夫,亦可坐进此道。

由兹断烦惑以获三昧,圆福慧以证四德。

直趣果觉,成无上道。

况登住、行、向、地之圣人哉。

其要唯何?

曰根、尘、识等一切诸法,其实体实性,悉皆空无所有。

了此则四相原无,三轮体空。

万法森罗,一道清净。

凡夫迷之,故法法头头,皆成障碍。

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各起烦惑,造生死业。

圣人悟之,故法法头头,总是真如。

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各证圆通,成菩提道。

迷悟虽异,性本无二性虽无二,苦乐迥殊。

南岳大师悯之,因著《随自意三昧》。

于行、住、坐、卧、食、语六威仪中,处处点示诸法实相。

所谓根、尘、识性,空无所有,及三轮体空,四相叵得等。

令人于一机一境,各得亲见实相,咸了自心。

处处点示六波罗蜜殊胜妙行。

令人于一动一静,皆能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其所点示,与《楞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法华》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金刚》无所住而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度脱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所度之义,悉皆吻合。

乃将自己所悟所证之法,彻底掀翻,和盘托出,普施后世。

俾得依此而修,以期同悟同证而已。

又所言初发心菩萨者,具有二义:

一即博地凡夫发大心者;一即圆教初发心住,初破无明见法性者。

其所谓根、尘、识性,空无所有等。

在凡夫地,欲趣佛果,必须先悟此理,方有实证。

否则纵有修持,皆属有漏,不成菩提。

其所谓于一念中,遍于十方佛前,普兴供养,受佛法化。

遍于十方众生前,随类现身,应机说法,普令三根,咸得利益。

此则唯圆教初住菩萨,乃能为之。

若不知其理其修,通于凡夫,必有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之过。

若不知大体大用,初住方得,必有未得谓得,以凡滥圣之愆。

了此则上慕诸圣,下重己灵。

既无安愚之失,又无滥圣之咎。

其直趣觉路,速到宝所,若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因此流通遍于中外。

其后之得失因缘,具于初刻序跋中,兹不复赘。

蔚如徐君浙西世家,十世奉佛。

君于幼时,即禀庭训,兼学佛乘。

近于公暇,遍阅内典。

得东瀛此书流通本,息心研究,见其错讹甚多,因取日藏校对,改正者有数十处,随即刻板,以期普利。

以量属同志,遂赠数本。

因焚香敬阅,见其文义,多有不安。

如云笼月,不见真相。

窃念此书流传至今,经千三百余年,安得无讹?

乃按文按义,略事修治。

则直同云开月露,光体具呈。

文理俱畅,悦人心目。

随以其本寄与徐君,深蒙赞许,即事重刻。

又令作序以述缘起,量虽固陋,义不容辞。

须知此刻,虽有修治,实无更改。

不过正其传写之讹,俾还南岳本来面目而已。

世有病人,医为诊脉,脏腑之虚实,尚能知之。

况此文义显露,的的可据。

岂不能知其赘脱错讹者乎?

其大方家,必不

以量之修治为失慎,而深见罪责也已。

行威仪品第一

凡是一切新发心菩萨,欲学六波罗蜜,欲修一切禅定,欲行三十七品,欲说法教化众生,学大慈悲,起六神通,欲得疾入菩萨位,得佛智慧,先当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学妙法莲华三昧。

是诸菩萨最初应先学随自意三昧。

此三昧若成就,得首楞严定。

随自意三昧者,先以大悲眼观众生,举足下足,具六波罗蜜。

菩萨行时,先观众生起一子想,亦如幻化如影如空不可得想。

而自举身作轻空想。

观地而行,如履虚空,自令己身不曲不直,正身直行,不迟不疾,亦不左右顾视,又不转头盼望。

若欲望时,举身皆转。

如象王视,步步进时,观众生勿令损伤。

是时众生即大欢喜,心无恐怖,无所复畏。

是时名为檀波罗蜜,名无畏施。

问曰:

檀波罗蜜者云何?

答曰:

有三种施:

一者饮食、二者财宝、三者说法。

饮食布施,增长寿命。

衣服布施,能遮寒热。

医药布施,能除患苦。

说法布施,能破邪见,增长慧命,得三乘果。

施者、受者、饮食财宝三事俱空。

无自无他,无所得故,名檀波罗蜜。

问曰:

是菩萨行时举足下足,于诸众生空无所得,有何利益而言具足六波罗蜜?

答曰:

财食等施,增长凡夫生死身命。

医药等施,但除外小病,不能除众生生死怖畏。

听法之时,或有记心,或无记心,或有漏心,或无漏心,未必皆善。

是时施主,或有我所,或无我所,或是波罗蜜,或非波罗蜜。

随自意三昧中菩萨行时,以轻空身,如影梦化。

以大悲眼观众生,亦不著众生想,亦不著无众生想。

是时众生见菩萨威仪容貌端直,而作是念,是人慈悲,护念我等,即解菩萨意,离一切怖畏,大欢喜故,即发菩提心。

众生是时发菩提心,不名有记,不名无记,不名有漏,不名无漏,不得我所,不得无我所,即得无生智。

云何而言非波罗蜜。

菩萨行时,众生欢喜无所畏故,善摄行威仪无伤损故,此即是施众生命不得己身,不得众生,亦不得威仪想。

无所得故,此岂非是檀波罗蜜。

众生见菩萨威仪,解菩萨意,离怨结想,得无生解,离烦恼结,住菩萨心,此岂非是除众生病,增长慧命。

智慧命者,即是波罗蜜。

菩提心者,尽智,无生智。

烦恼尽故,名为尽智。

十二因缘毕竟不生故,是名无生智。

此即是般若波罗蜜。

汝云何言非波罗蜜。

菩萨行时,以无畏施利益众生,名檀波罗蜜。

于诸众生无所损伤,离罪福想,名尸波罗蜜。

菩萨行时,心想不起,亦不动摇。

无有住处,十八界一切法不动故,名为羼提波罗蜜,具足忍辱故。

菩萨行时,不得举足下足心,无前思后觉,无生灭。

一切法中无动无住,是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菩萨行时,不得身心,一切法中无受念著。

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不得中道故,一切法中不乱不味,离定乱想故,是名禅波罗蜜,具足能起诸神通故。

菩萨行时,头等六分,如空如影,如梦化炎,无有生灭,亦无断常,无两中间。

三毒、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毕竟空无所得。

既无系缚,亦无解脱,是名般若波罗蜜,智慧具足。

是故菩萨行威仪,举足下足,念念具足六波罗蜜。

问曰:

此义出何经中耶?

答曰:

出首楞严经中。

有众生得闻首楞严名,胜得四禅四空定。

问曰:

汝向说新发意菩萨,学随自意三昧,若得成就,是时名为首楞严定。

我今不解首楞严定,云何菩萨行威仪中,举足动步,而常入定,具足一切诸波罗蜜。

唯愿仁者为我解说。

答曰:

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略说此义。

菩萨行时,未举足,欲举足。

未生念,欲生念。

先观未念欲念心,未起念时,无有心想,亦无心心数法,是名心性。

是心性无有生灭,无明无闇,无空无假,不断不常,无相貌,无所得,故名心性,亦名自性清净心。

是自性清净心者,是涅槃。

不能觉了者,即是生死。

妄念思想未生时,是时毕竟无心者,名为无始。

求自性清净无始心,毕竟空寂,名为能破众生。

是故佛言,无始空破众生,毕竟空破诸法。

无始空破未念心,毕竟空破欲念心。

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毕竟空破有始无明。

问曰:

汝向者说无始空破众生。

无始空者,既是性空,诸法若性自空,即无有和合。

云何有众生可破?

答曰:

是假名和合虚妄颠倒,非是实众生。

实众生者,名为心性。

夫心性者,无有生死,亦无解脱。

一切众生无始来受故,倒观本源,无始亦空。

无始空者,是名性空。

性空者,是真实众生。

真实众生,无有生死。

众生若能解,即是无生智。

尔时生死即是涅槃,更不别有涅槃之法。

是故佛言,众生涅槃,本自有之,非适今也。

以是义故,新学菩萨欲行时,观未念心不可得。

问曰:

未念心灭,欲念心生,未念心不灭,欲念心生。

答曰:

未念心灭竟,欲念心生。

难曰:

汝未念心既灭,欲念心从何生?

汝若未念心灭,欲念心生,是事不然,何以故。

未念心既灭,其念断尽者,名为死灭。

若未念心尽灭已,欲念心自生者,便是两心,各不相知。

心不能自知心,如指不自触指,心亦如是。

汝若一心,即无前后,复堕常中。

汝若二心,生灭各异,复堕断中。

未念念心,常亦无此理,断亦无此理。

欲念心亦然。

如汝向者答我未念心灭竟,欲念心生者,便是两心。

若有两心,即有两神,便是邪见。

何以故,若有两神,唯一有众生,即有两众生。

即是外道义。

两神若前后亦不可,若一时亦不可,若两神共合作一亦不可,若一能作两亦不可,皆是外道义。

何以故,般若经中,一切众生毕竟不相续,一切法亦不相续。

若心及一切不相续,云何有断,前灭后生。

若前灭后生者,即不相知,云何有人忆一生来事,念持不忘。

汝若一念中知,便应忘一切事各灭坏。

若心常住不变易者,亦不能知一切法。

何以故,无前因后果故,常亦无因果,断亦无因果。

亦无罪福,复无业报,瓦石无异,皆是外道义也。

是故佛法中众生心性,不断不常,毕竟不相续。

无心无无心,汝未念心若不灭,欲念心自生,是亦不然。

何以故,无一断一常故。

亦无前常后断故。

若未念心不灭,欲念心不生,无两常并故,是事不然。

若前念非不灭,后念非不生,是事亦不然。

何以故。

若得不灭,可得非不灭。

既无不灭,即无非不灭。

若得不生,可得非不生。

既无不生,云何见非不生。

非不不灭,非不不生,亦如是皆不可得。

亦无是不可得观。

菩萨既不得未念心生灭断常,即无无明。

亦不得欲念心,无诸行,是故明与无明,其性无二。

智者了达,凡夫谓二。

明与无明,虽无有二,亦非是一。

是故菩萨行时,举足下足,与念念心。

足不自知足,亦不自知行,与不行。

亦不自知履地不履地,亦不自知随道不随道。

地亦复无是念,此菩萨履我上行,不履我上行。

虚空亦无是念,是菩萨于我中过不过。

亦不自知是虚空非虚空。

菩萨心数,毕竟不生,亦无不生之想。

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

亦不在余处,亦无不在。

从旦涉路行至暮,无有动想,复无不动想。

亦无所经由,而善了知历涉之处。

虽无去者,而有所到。

虽无受者,而得果报。

如虚空中云,虽无心想,而能降雨。

虽无主我,能遍方所。

远望即见,近观即无。

推寻此云,本无生处。

能令众生虚妄见有往还所起。

出无分散,还无积聚。

不能自生,亦不从他生。

山石无念我能生云,及以不生。

云亦无念我从山出,不从山出。

各不相知。

诸法亦尔。

众生此身,犹如浮云生时空生,灭时空灭。

虽空能见善恶。

造罪众生,如云雨雹伤害五谷,及杀人畜。

众生亦尔。

是身虽空,行十恶者,失人天报,堕在三途,如雹伤谷。

行有漏善者,失三乘道,如杀人畜。

人者喻佛,畜兽者喻缘觉声闻。

众生亦尔,身心虽空,行有漏业,善恶果报,如天雨雹。

若有持戒修福禅定道品,次第圣行智慧神通,及化众生。

如彼好云农时要月,兴致甘雨,五榖丰熟,华果茂盛,人兽快乐。

众生亦尔,身心虽空,持戒清净修禅道品,次第圣行,三界傍报,五戒十善,及有漏禅,人天快乐。

如五榖成熟。

无漏禅定圣行道品,智慧神通。

譬如树木华果茂盛。

大慈悲云,实相法雨。

雨于人华,各得成实。

人者佛道具足,兽者喻缘觉声闻。

三乘圣果,上中下别。

皆因持戒行善修禅获得此报。

破戒之人,终不能得。

持戒破戒,虽皆是空,业报各别。

如涅槃经中说:

有二种果,色味相似。

一名迦罗迦果,食者命终。

复有一果名镇头迦,食者长命,得力得色,增寿益算。

破戒之人,如迦罗迦果。

持戒之人,如镇头迦果。

持破虽空,果报不失。

菩萨行时,身心无定无乱。

亦能觉了一切众事,觉及所觉俱不可得。

无有诸大阴界入,众魔群盗不得入。

是故名为首楞严定。

从初发心,终至佛果。

一切圣行,皆入随自意三昧。

无初发心,无果可至。

亦不失因果。

因果虽在,亦无受者。

虽无受者,果不败亡。

虽不败亡,亦无处所。

何以故。

因空故无有作,果空故无有报。

因之与果,正是一空,更无别空。

观此空法,无空可得,是名空空。

一切皆空,名为大空。

不失因果,名为中道第一义空。

菩萨观察生死诸行及修道圣行,一切皆是第一义空。

是故佛言,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提众生无二。

知如此名世尊。

菩萨行时,观此身心一切威仪,无行无住,无坐无卧,无起无立,亦无去无来,无出无没,无生无灭,亦无一切阴界诸入。

是故维摩经云: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诸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因者即是无明,缘者即是诸行。

是故佛言:

因眼见色,因心思觉,生贪爱心。

爱者即是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行。

若能反流观无明源,及心性空。

思爱亦空,无业无行,即无诸法生,无缘和故。

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觉此尽本源,故称真妙门。

亦名无生忍,复名无起法忍。

菩萨观色心无垢无净,不动不变,犹如虚空,无相可得,名之为空,亦非是空。

何以故众生此身头等六分,假名色身,本由一念妄念心生,随业受报,天人诸趣,犹如化生,梦幻之体,亦不可得。

菩萨既知妄念心空,即无妄念。

非是假空,色身亦尔。

如影如空,求不可得。

是故佛言:

众生色身,此色身生时但空生。

灭时亦空灭。

频婆娑罗王闻佛说此得第三果,次第即得无生法忍智。

是故般若经中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仑言:

诸法无来无去,诸法即是佛。

既无来处去,亦岂有住。

既无有住,则当体全空,如如不动。

是故菩萨行威仪中,观此未念及欲念心,性自清净。

无有动变。

故得不动三昧,发一切智

慧,解一切佛法。

从初发心,终至佛果,未曾动变。

亦不从一地至一地,一念了知三世之事。

凡圣心想国土世界,劫数远近,众生烦恼,根性差别,一念尽知。

是名菩萨遍觉三昧,亦得名为照明三昧。

以此三昧神通力故,湛然不变,色身变现十方国土,随感不同,说法音声亦复如是。

则名为首楞严定力,随自意三昧具足成就。

住威仪品第二

菩萨立时,谛观此身色心等法,头等六分。

如空中云,气息出入如空中风,身色虚妄。

如空中华,云何得见。

诸法实相,先观三性,后观假名。

何等三性?

一者心性,二者色性,三者息性。

复有三性,一者心性,二者眼性,三者意性。

先观前三性。

若先观心性,沉细难知。

若先观色性,粗朴难解。

应先观息,是息由心遍色,处中易知。

何以故?

先观息实相,然后观息遍身。

还归实相。

所以者何?

若先观息,即受念著,颠倒难遣。

是故新学菩萨,先观息实相,观其出入。

是息出时,从何处生,相貌何似,根源何处。

求之不得,无源无生,都无处所。

复观入息,从何方来,入至何处。

谛观此息,来无方所,入无所至。

无来即是无生,无至即是无灭。

入息既无生灭,中间亦无相貌。

无能知者,亦无见者。

知此入息,犹如虚空。

由入有出,入者既无,出者亦然。

知出入息毕竟空寂。

是息不能自生,心念即息动,无念即息尽。

是息由心,故有生灭。

心即是主。

谛观此心,今在何处身内观察,从头至足,从皮至髓,一一谛观,都不见心。

内若无心,在外有也。

复观身外,诸方远近,四维上下,及以中间,一一观察,都不见心。

诸方既无,可在中间。

摇动出入,遍身外内中间悉观,亦不见心。

谁能观心,复无观者。

是心即无相貌,名字亦无。

是名观心实相。

若心与息俱无名相,我今色身从何处生,谁之所作。

谛审观察,责身源由,是身无主,从妄念心生,因息得立。

心息既空,身亦寂灭,常修此定,深证空法,离诸假名,知一切空,具足正见。

无复妄念。

然后观息遍身出入。

先观鼻中气息往还入出。

次观遍身从头至足。

从皮至髓及诸毛孔。

气息一时微细出入。

审谛观察明了见之。

观此色身五相。

次第归空寂灭。

第一相者,初观此身皮肉筋骨,犹如芭蕉。

从皮至髓,气息一时入出无碍。

观此气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

名为芭蕉观。

第二相者,次观身分芭蕉之观,转虚空明净,犹如聚沫,名为水沫观。

第三相者,观此沫观一切身分,转空明净,如水上泡,名为泡观。

第四相者,观此泡观一切身分,转空微薄,犹如泡影,名为影观。

第五相者,观此影观一切身分,不见相貌,犹如虚空,名虚空观。

菩萨具足五种明观,一切身分如空中华。

譬如世间,于虚空中,见有一华。

不依垆壁,不依林薮,忽尔化生。

远望即见,近观即无。

愚人不了,谓实有华。

智者觉了,本来无华。

众生色身如虚空华,毕竟空寂,无生无灭。

菩萨观身如空中华,亦复如是。

菩萨尔时自观此身,如净琉璃,空无所有。

以此观法,利益众生,增长法身,名为法施檀波罗蜜。

菩萨立时,以此观法引导众生,令诸众生见菩萨形,发欢喜心,具清净戒,离罪福相,是名菩萨持戒尸罗波罗蜜。

菩萨立时,知此身中六情无生,亦知身外六尘无形,亦知中间六识无相。

是身空寂,无十八界,一切阴界,及心本性,毕竟空寂,无有生灭。

世间八法不

能令动故,名为菩萨忍辱羼提波罗蜜。

世八法者,利衰毁誉苦乐称讥。

菩萨立时,一切心相无生住灭,一切法不住前际,不住后际,不住中际。

无三际故,既无生际,即无住际,亦无灭际。

一切法中虽无所住,而大精进身心无倦,自利利他,是名菩萨具足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菩萨立时,不见内心立,不见外心立,不见内外心立。

色身空寂,亦无立相。

诸阴亦然。

于一切法中不味不著。

无定无乱,毕竟空故。

入不动三昧。

普现法界一切色身。

饶益众生。

是名菩萨具足禅波罗蜜。

菩萨立时,知此色身无自无他,如镜中像,如炎如化,如梦如幻。

无有寿命,亦无我人。

无有生灭,亦无隐显。

复无出没,诸法自尔。

无取无舍,觉了一切众生根性,随感差别,而为说法。

是名般若波罗蜜,具足智慧神通藏故。

坐威仪品第三

四种身威仪中,坐最为安稳。

菩萨常应跏趺端坐不动,深入一切诸三昧门。

观察一切众生根性,欲安立之,令得解脱。

是故菩萨常入禅定,起六神通。

能净五眼。

肉眼清净,天眼通达,慧眼见真,法眼观察,佛眼觉了一切。

能度十方世界无量众生。

不前不后,一时得道。

是故菩萨常在禅定。

问曰:

菩萨何故四种身仪中,多在坐威仪。

余法亦应得,独言跏趺坐。

答曰:

此跏趺坐,乃修道之人坐禅之法。

余威仪中取道则难。

以多动散。

结跏趺坐,心直身正。

摄念现前,取道则易。

复欲教诸弟子悉入禅定。

是故菩萨结跏趺坐。

余坐法者,是凡夫人坐法。

动散心多,不得入定。

其心难摄。

结跏趺坐,身心正直,心易摄故。

欲教弟子学此坐法,舍诸外道邪见威仪。

有诸外道颠狂心乱,或常翘脚,或侧身欹足,或一足独立,或五热炙身。

以是种种邪见,身心不安。

菩萨坐时,令诸众生见者欢喜,发菩提心,离诸怖畏,入菩萨位。

是名法施檀波罗蜜。

菩萨坐时,身心不动。

众生见者能发净信,离杀害心,舍诸恶业,具足大乘菩萨律行。

是名持戒尸波罗蜜。

菩萨坐时,知一切法阴界诸入,毕竟不动。

能令众生离高下心,不起诤论。

是名忍辱羼提波罗蜜。

菩萨坐时,能令众生见者欢喜,舍十恶业行,行十善道。

修习圣道,令得解脱。

勇猛精进,身心不懈,是名具足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菩萨坐时,能令众生舍离味著,能断贪爱,心无定乱,毕竟寂灭。

亦令众生起神通力。

何以故。

是诸众生,见菩萨坐禅,深心爱乐,情无舍离。

譬如往昔雪山林中,有一仙人坐禅入定。

是时亦有无量外道,在此山中邪见苦行。

翘脚散足,或一足独立。

多不安稳。

是时复有五百狝猴山中游行。

见此仙人林中禅定,结跏趺坐。

合眼合口,气息不出。

猕猴众中,有一老猕猴。

爱乐仙人,学其坐禅。

合眼入定,信心重故,即得神通,成辟支佛。

如是次第五百猕猴皆得成就辟支佛道。

是诸猕猴,念此山中邪见外道,身不安稳。

是老猕猴往到其所,于外道前,自敷草蓐,结跏趺坐,合眼入定。

是时五百猕猴,捉诸外道两脚,结跏趺坐。

老猕猴示诸猕猴,各以手指捻外道眼令合。

如坐禅法。

五百外道各生惭愧。

此坐安稳。

身不欹侧。

是道无疑。

各作是念,此诸猕猴,必见圣人得其道迹,复来教我。

信心殷重。

是老猕猴,见诸外道信心决定,即现神通种种变化。

五百猕猴各现神变。

外道见己,心生欢喜。

心勇悦故,即发神通,成辟支佛。

坐禅威仪,能令畜生及诸外道,信心欢喜成辟支佛。

天人六趣诸众生等,爱乐菩萨坐禅威仪,发菩提心,得三乘道,皆亦如是。

是名菩萨禅波罗蜜。

菩萨坐时,知一切法其性常空。

知身无主无我无人。

是身色阴,如空中月,影现众水。

色相寂灭。

不于三界现身口意。

法身普现十方世界。

实无色心往还来去。

示现众生,能令众生各各感见,随应说法,称机得道。

如阿修罗琴,不以手鼓。

安置空地无人之处,自出种种微妙音声。

能令天人所闻,各各别异,称意欢乐。

菩萨禅定亦复如是。

实无觉观系念思维,亦无色像现身口意。

众生各各感应不同。

如空中月。

是名菩萨禅波罗蜜。

菩萨坐时,虽无心阴界入见,于一切法皆如梦想。

无觉观心,具足无量一切辩才。

一念悉知三世九道凡圣差别,思觉不同优劣差别。

不预思惟,知过去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知无为无碍,知世谛无碍,知真谛无碍,知第一义谛空无碍。

不离常定,一念遍在十方佛前,现神通力,种种变化供养之具,供养诸佛。

一念受持一切佛法,一时遍现入六道中。

普现色身,对众生机,随应说法。

悉知一切众生种性,一念能转诸佛法轮。

随彼众生烦恼利钝差别,感闻菩萨音声不同。

令断烦恼。

虽无色像阴界入诸见,具足如此无量辩才。

是名菩萨般若波罗蜜。

问:

般若波罗蜜名何等法。

答曰:

般若波罗蜜名一切种智。

三乘智慧,尽到其边,是名彼岸。

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

问曰:

如是智慧从何处生。

答曰:

无有生处。

何以故?

如大品经中,先尼梵志问佛。

世尊,如来所得一切智慧从何处得。

佛答先尼,无有得处。

如是智慧非内观中得是智慧,非外观中得是智慧,非内外观中得是智慧,亦非不观得是智慧。

是时先尼梵志,即于佛一切智中,得生信解,深入般若波罗蜜。

是故言无有得处。

问曰:

何者为内观,何者为外观,何者为内外观,云何言亦非不观得是智慧。

答曰:

内观者是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外观者是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内外观者,中间六识,眼识触因缘生诸受,乃至鼻舌身意识触因缘生诸受。

菩萨观内六根性,空无所得。

观外六尘性,空无所得。

观中六识性,空无所得。

名为智慧。

若不观察亦不能得。

是故佛言,亦非不观得是智慧。

无所得即是智慧。

所以者何。

大品经一念品中,佛告须菩提,诸法无所有性,即是道,即是果。

若于诸法中见有者,此人无果,坏法性故。

是故佛言,诸法无所有性,即是道,即是果。

诸法者,即是众生十八界。

内有六根界,外有六尘界,中有六识界。

观内六根,能破贪淫嗔恚愚痴无明。

掉慢诸烦恼结。

能破自身我见,及离我所。

无有寿命众生主者。

离受念著,毕竟空故。

见根无所有性,名为智慧。

观外六尘,于色尘中青黄赤白男女等色,于是各外身起贪爱心,能生烦恼。

菩萨尔时观此外身,修死尸想。

膖胀烂坏,九想具足。

乃至十想成就,归空尽灭。

更不复生。

观察觉了。

能破烦恼。

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见尘无所有性,名为智慧。

观察中识,无分别想。

无自生处,假内外因缘和合而生,都无自性。

观内六根空无有主,观外六尘空无形色和合想,不可分别,即无六识。

见识无所有性,名为智慧。

若不坐禅明了观察是十八界,亦不能得如是智慧。

是故佛言,亦非不观得是智慧。

众生五识但能当境,能知现在五尘之事,不能究竟属当受持。

然此意根虽无处所,遍能属当五识之事。

然其意识都不曾往与五识合,虽无往还,能悬属当五尘五识因缘之事。

虽无住处,属当五识。

计校思惟,远近受持,皆悉不忘。

善恶无记亦复如是。

如是意根意识,虽无处所,亦不动摇。

如梦中识,亦能觉了总摄六根之事。

凡俗愚人,是六种识,随缘系缚。

亦不能知五根有处,意根无处。

谓各各缘,不能了知总别之想。

是名凡夫分张识相。

生死根栽,非是圣慧。

新学菩萨,用第七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有集散虚妄不实。

无名无字,无生无灭,是时意根,即名为圣慧根者。

从得信根,乃至慧根,如是五根中说。

因此信慧二根,力无所畏,总说有二种用。

内能觉了破烦恼结,入无间三昧,得解脱智,能觉一切众生根性。

外能摧伏天魔外道,宿命神通,皆得具足。

发言可信,实不虚谬。

名为信慧。

善转众生住七觉慧。

故名圣慧根。

圣名无著,亦名清净,能度众生立照为圣。

无著者,以圣慧根觉知六根空无有主,觉知六尘无色,觉知六识无名无相。

如是三六一十八界,无生无灭,无取无舍,断一切受,故名无著。

虽知己身及外众生诸法实相,亦能悉知众生根性,是故名圣。

得阴界实相,舍一切著故名无著。

若无爱著即无染累。

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毕竟寂然。

诸法者,是十二入、十八界、妄念心。

凡夫不了,能作生死。

无量结业,遍行六趣,是名众生。

菩萨以此圣慧根力,善教道之,令诸众生同证圣慧。

故言清净。

能度众生,为天人作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