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157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docx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

船舶是水上活动建筑物,它担负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水面或水下的各种特殊作业、各种水域的科学研究、配合航空航天的探索、保卫国家的重任等等;而船舶动力装置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船舶提供动力和各种二次能源,包括电、蒸汽、压缩空气、热水、热油等;船舶动力装置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代船舶动力装置,按推进装置的形式,可分为5大类:

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汽轮机推进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核动力推进动力装置和联合动力推进装置;本章主要叙述柴油机动力装置系统的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排气系统;

第一节燃油系统

一、燃油的品种及性质

㈠燃油的品种

船用柴油机所使用的燃油基本上有三种:

轻柴油、重柴油和燃料油(又称重油);其中船用燃料油大都是重柴油与渣油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视所需粘度而定;

1.轻柴油;国家标准为GB252;牌号有10号、0号、-10号、-20号、-35号;国产轻柴油的牌号是表示其凝固点的上限温度(℃);即以上牌号柴油的凝固点温度分别不高于10℃、0℃、-10℃、-20℃、-35℃;不同地区应按季节选用不同牌号,即不同凝固点的柴油;

2.重柴油;国家标准为GB445;牌号有RC3-10、RC3-20和RC3-30,牌号中后二位数字的含义与轻柴油相同;

3.燃料油(重油);各企业都有自己的燃料油标准,例如上海炼油厂的沪Q/GO3-006-82、锦西石油五厂的辽Q199-79等;重油的牌号有20号、60号、100号、200号等,但也有油厂有自己的牌号,例如大连石油七厂的重油牌号为1000号和1500号;燃料油的质量要比柴油差,各种杂质、水分及含硫量等都比柴油高,但价格较低;

㈡燃油的性质

燃油是许多不同结构形式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除碳、氢两种主要元素外,还含有少量氧、硫、氮、钠、钒等元素;燃油的物理化学特征有十多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示燃油的品质;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其中的几个特性指标;

1.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衡定燃料自燃性能或着火性能的指标;燃油在柴油机中经过压缩后自行着火燃烧,所以燃料的自燃性能对燃烧过程和柴油机的运行都有着较大影响;所谓十六烷值是取自燃性最好的十六烷(C16H34),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又取一种自燃性能最差的α-甲基萘(C11H11),规定其十六烷值为0;将两者以不同的比例的容积混合作为标准油,当所测燃油的自燃性能与某标准油相同时,则该标准油所含的十六烷的比例即该燃油的十六烷值;所以十六烷值越高,即表示燃油的自燃性能越好,但实际使用中,十六烷值并不是越高越好;目前燃油中只有轻柴油有十六烷值的指标;

2.粘度;粘度是燃料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是表示燃油自身流动中的内阻力,它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它对燃油的雾化、过滤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粘度过大不利于燃油雾化,使燃烧不良,也使燃油在管系中的流动性变差,容易造成供油中断;粘度过小又会引起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器针阀偶件由于燃油容易漏油而润滑不良;因而必须根据输送、分油和雾化的不同要求,将燃油的粘度降低到某一合适值;这就涉及到所需锅炉蒸发量的大小及燃油预处理设备的配置等问题;燃油粘度的单位很多,目前船舶上经常使用的粘度单位为运动粘度和雷氏一号粘度(RedNo1);运动粘度是在相同温度下动力粘度与密度的比值,单位是mm²/s(厘斯或cSt),而动力粘度为在某一温度时,各为1cm²的液体相距1cm,其中一层以1cm/s速度与另一层液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雷氏一号粘度是表示50cm³的燃油在100℉的温度下,流经标准孔所需要的时间(秒数);表5.1.1所示为不同粘度的燃油输送和进机前(按10cSt~15cSt的要求)需加热到的温度;

表5.1.1燃油加热温度

燃油的粘度

可泵温度

主机喷油嘴前温度

雷氏一号(秒/100℉)

运动粘度(cSt/50℃)

400

60

>2

92~106

700

100

>12

105~120

1500

180

>23

118~134

3500

380

>34

134~151

6000

600

>42

145~161

7000

700

>46

153~167

3.闪点;燃油加热时,燃油蒸气与周围空气的混合气同火焰接触而发生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燃油的闪点;它是衡量燃油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指标,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及贮存的重要指标;轻柴油的闪点一般不低于60℃(除了-35号为50℃),重柴油的闪点均不低于65℃,而燃油的闪点不低于80℃;

4.比重(密度);燃油的比重是20℃时同体积的燃油与4℃时水的重量之比;比重是燃油的物理特性,与油舱的容积及油耗的计算等有关;也可以间接反映燃油的粘度大小,比重大,间接表示燃油的粘度大;轻柴油的比重一般可取0.84t/m³,重柴油取0.86t/m³,燃油取0.96t/m³;

5.凝固点;当温度下降到液体开始凝固而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不同航区的船舶应选择不同凝固点燃油品种,否则必须设置足够的加热设备;

6.硫分;燃油中所含硫的重量百分数称为硫分;硫分是一种有害物,硫分一般在燃油中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在液态下对燃油系统的管子、容器、喷油泵和喷油器等都有腐蚀作用;硫化物燃烧以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结合会生成硫酸或亚硫酸,对柴油机缸壁、活塞环、排气阀、排气管都会产生腐蚀;轻柴油的硫分不大于0.2%,10号、20号重柴油不大于0.5%,而燃油的硫分分别不大于1.0%、1.5%、2.0%和3.0%

7.灰分;燃油在试验条件下经蒸发燃烧后,其矿物质形成的氧化物及盐类的残留物称为灰分,以其所含的重量百分比来表示;它包括固体粒子、水溶性金属盐和油溶性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灰分十分有害,它对设备起着颗粒磨损作用,会加快气缸壁的损坏;

8.机械杂质及水分;燃油中所含的灰尘、砂粒和溶渣等称为燃油的机械杂质;它们都是有害物质;机械杂质不能燃烧,却能使喷油孔堵塞,中断供油,加剧喷油泵的磨损;而水分又会降低燃油发热值,并容易破坏正常点火;

二、燃油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燃油系统的功用是保证对船舶动力装置中各用油设备或机械提供足够数量、合格品质的燃油;它能把燃油畅通无阻地输送到各用油场所,并保证输送的燃油符合设备和机械的要求;

燃油系统一般由注入、贮存、驳运、计量、净化和供油六部分组成;

注入部分——将燃油自船外经两舷甲板的注入口向船内油舱注入的设备及管路;可以采用重力注入或压力注入两种不同的方法;大型船舶均采用压力注入法;

贮存部分——在船内应具有足够容量的燃油贮存舱;贮存着最大续航力所需的燃油;船舶上一般均有设在货舱底部的双层底燃油舱,设在机舱前部的燃油深舱,以及各种小型的沉淀舱、日用油舱等;

驳运部分——能够实现各油舱、油柜之间燃油互相驳运的设备及管路;

净化部分——燃油净化一般有沉淀、过滤和离心分离等方法;船舶上这三种净化方法一般都同时采用;设有专门的燃油沉淀柜,管路中设有各种滤器及利用分油机等设备和管路对燃油进行净化的分系统;

供油部分——将日用油柜中洁净的燃油供给各用油设备和机械的分系统;其中主要有主机燃油日用系统、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和锅炉燃油系统等;

计量部分——计算和测量燃油贮存量、消耗量的部分;箱柜所用的液位计前面章节已经叙述过;计算燃油消耗量一般利用管路中的流量计来测量;

三、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燃油日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而燃油日用系统又可分为主机燃油日用系统、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和锅炉燃油系统等;

㈠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

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中包括了燃油的注入管路、燃油输送和燃油分油系统;图5.1.1所示为某散货船的燃油输送和注入部分的系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由燃油的注入、燃油的输送两部分组成;

1.燃油的注入

该船使用的燃油主要是轻柴油和燃料油,故在甲板的左右舷均设有轻柴油和燃油的加油站,以满足船舶任何一舷靠码头时都能方便地加油的需要;由于采用压力注入法,故在加油站的注入连接管上设有压力表,注入总管上装有安全阀,以防止管路超压;安全阀溢出的油分别泄放到机舱内双层底柴油舱和燃油溢流舱;在注入阀之前还设有滤器,可以过滤掉一部分燃柴油中的杂质;

柴油由甲板两舷的注入阀经注入总管至左柴油深舱和双层底柴油舱;燃油由两舷的注入阀经注入总管引至位于货舱双层底的1#、2#、3#燃油舱及机舱前部两舷的燃油深舱,燃油深舱的注入阀也设置在加油站内,可在甲板上直接控制加油过程;

燃油的加油总管还与输送泵吸口相连,因而既可以使用供油船的供油泵进行注入,在应急情况下也可以用船舶上自己的输送泵抽吸油驳上的燃油供到各油舱;

2.燃油的输送

本系统设有柴油输送泵15和燃油输送泵14各一台,进出口连通,可以互相备用;连通管上设有隔离阀和双孔法兰,平时为常闭状态;故一般情况下,两台泵通过各自的管路负责柴油和燃油的输送任务,只在应急情况下才会通过连通管路作为各自的备用泵;

燃油输送泵功能之一是能将燃油深舱的燃油驳至双层底燃油舱的任一舱内,或完成双层底燃油舱各舱之间的驳运;之二是将各燃油储存舱内的燃油通过注入总管从甲板排出;之三是将燃油输送至燃油沉淀舱,经沉淀和分油机分离后排至燃油日用油柜,再供给各用油设备;燃油沉淀柜上设有四只液位开关,其中有二只(高位停泵HSP、低位开泵LST)控制输送泵的自动起停,使燃油沉淀柜的注入实现自动控制;另外二只为高液位HLA和低液位LLA报警;油柜内还设有加热盘管,柜上设有温度计和高温报警传感器(图中未标出);沉淀柜与日用柜间设有内置式溢流管,只允许燃油从日用柜溢流至沉淀柜;为了防止倒流,沉淀柜上设置的溢流管要低于内置式溢流管的最高点;另外燃油输送泵还能将燃油泄放柜和溢流舱内的燃油抽出,排至指定的油舱或甲板;

柴油输送泵功能与燃油输送泵相似;可以将柴油输送至应急发电机柴油柜、锅炉柴油柜、废油柜、柴油沉淀柜以及通过注入总管从甲板排出;应急发电机柴油柜是为应急发电机提供燃料的油柜;废油柜内的废油在焚烧炉焚烧掉,但必须达到一定的含油量才能焚烧,故在必要时必须注入适量的柴油;而锅炉柴油柜为锅炉提供燃料,当锅炉燃烧的主要是燃油时,此柴油柜用于锅炉点火;柴油沉淀柜内的柴油经沉淀和分离后引至柴油日用柜,然后供主机、柴油发电机及锅炉等使用;与燃油沉淀柜一样,柴油沉淀柜上也设有四只液位开关、温度计、高温报警传感器和内置式溢流管,作用也相同;

3.燃油的净化

由于燃油中具有一定的水分和机械杂质,在使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以使其达到用油设备的使用要求;燃料油的净化处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过滤、沉淀和分离;

⑴过滤;利用设置在注入口、泵吸入口、油箱出口和设备进口处的滤器将燃油中的颗粒状杂质过滤掉;普通的油滤器已经在第二章中进行过介绍,特种滤器将在系统中作叙述;

燃油在滤器中过滤的速度与过滤面积、滤器前后的压差、燃油的粘度及滤器滤芯的材料有关;过滤面积越大、燃油粘度越低、滤芯的孔径越大,则过滤阻力越小,速度越快;

重要的滤器前后装有压力表或双针压力表;可以根据滤器前后的压力差来判断滤器情况;若压力降超过正常值,则表示滤器已经变脏而堵塞,需要立即进行清洗;若无压力降或压力降过小,则表示滤器的滤网破损或滤芯装配不当,应立即拆卸检查;

⑵沉淀;沉淀是燃油净化的另一种方法;船上设置的沉淀柜就是利用水和杂质的比重都比油大的特性,将水分和杂质从油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的时间越长,沉淀的效果也越好;一般要求沉淀的时间不少于24个小时;为了去除沉淀下来的水分和杂质,沉淀柜的最低处都装有自闭泄放阀,可以定期打开放泄水分和杂质;为了提高分油效果,沉淀舱内应设有蒸汽加热盘管,加大燃油的流动性和油、水的比重差;燃油深舱也具有沉淀舱的作用,故在舱内可以设高、低两个吸口,平时均用高吸口吸油,只有在清理除油脚时才用低吸口;

⑶分离;质量较差的燃油经过过滤和沉淀后,还仍有一些水分和较小的颗粒杂质不能除去,不能满足主、辅机的要求,必须进行分离处理;一般采用离心分油机进行分离;它的工作原理是比重不同物质(油、水、杂质),在旋转时所受到的离心力也不一样;比重越大的物质,所受的离心力也大,它离开旋转中心的距离也越远;这样可以把比重大于油的水和杂质清除掉,达到净化的效果;

先进的燃油分油机可以同时将水和杂质分离掉,但是目前船舶上即使采用了这样先进的分油机,也经常使用两台分油机串联进行分离,各担任不同的净化任务,第一台专用于分离水,称为净油机;第二台专用于分离杂质,称为澄油机;同时在管路安排上使两台分油机也能并联运行;

5.1.2所示为分油系统的简图;燃油分油由两台燃油分油机7、8、两台分油机供给泵5、两台分油加热器6、吸入滤器及管路和附件组成;从燃油沉淀柜(需要时也可从日用油柜来,设有双孔法兰)来的燃油经过吸入滤器,由分油机供给泵送至分油加热器进行加热后,进入分油机;1#与2#分油机可串联、也可并联运行;分油机将分离后的净油排至燃油日用油柜;

两台输送泵和加热器互为备用;

本系统还设有一台柴油分油机,可以将柴油沉淀柜的柴油分离后输送到日用柴油柜、应急发电机柴油柜、锅炉柴油柜和废油柜;同时2#燃油分油机8及泵可作为柴油分油机的备用分油机和泵,应急时使用,一般情况下不能连通,故连通管路上均装有双孔法兰;

㈡燃油日用管系

1.主机燃油日用管系

⑴主机燃油日用管系原理

图5.1.3所示为采用B&W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的燃油日用管系系统图;由燃油日用油柜2或柴油日用油柜1来的燃油或柴油经过三通燃柴油转换阀3,假设现位于使用燃油的位置,则燃油通过双联细滤器、燃油供给泵4、流量计6、燃油循环泵7、雾化加热器8、燃油自清滤器9、粘度计10进入主机11;

主机燃油供给泵设有两台,互为备用;在泵的排出端装有定压阀5,由排出压力控制它的开闭及开启度;当排出压力高于正常工作压力(一般为0.4MPa)时,定压阀被打开至某一位置,将部分压力油溢出至油泵吸入端,以维持设定的工作压力;主机燃油循环泵也有两台,也互为备用;它的进口压力为0.4MPa,而出口压力为1.0MPa;循环泵的排量往往大于主机正常耗油量的几倍,以保证主机正常供油;多余的油一般通过回油管回到主机燃油回油筒12后再接至循环泵的吸入口,也可以通过三通旋塞直接回到燃油日用油柜,不能回至柴油日用油柜;主机燃油循环泵和供给泵均能自动起、停,当其中一台泵在正常运行中出现压力下降时,另一台备用泵能自动起动,达到压力要求后,前一台泵自动停止,同时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四台泵的吸入和排出阀件均应处于开启状态,排出阀均应采用截止止回阀,以防

止作无效效循环;

主机燃油回油筒的作用是:

①使主机高压喷油泵的高温回油不进入日用油柜,这样不会因日用油柜散热量太多而使机舱温度提高,同时也节约了能源;②燃油和柴油相互转换时,由于两种油的温度相差悬殊,为使主机高压油泵不至于因温度变化激烈而发生咬死的现象,必须有一段混用的过程,使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逐步替换燃油品种;这时就可以在回油筒中进行两种油的混合;③在回油筒上设有透气阀,它可以保证回油经过时不断地排除燃油中的气体,气体应回至燃油日用油柜,但回油不能通过透气阀回至油柜;

流量计的作用是测定主机的耗油量,由于燃油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流体,流量计很容易损坏,所以平时一般不用,而是从旁通阀通过;同时在流量计前还装有滤器,以防流量计损坏;

燃油自清滤器能根据滤器前后压力差或设置的定时器自动进行对滤网的清洗工作;其工作原理在第二章已介绍过;此自动滤器还带有旁通滤器和高压差报警装置;

⑵燃油粘度的自动控制

燃油粘度控制可以通过温度控制来实现,但不同品种的燃油,甚至相同品种、牌号的燃油要达到相同的粘度时,其加热温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操作是很困难的;所以目前均采用粘度控制的系统,而不是温度控制;

粘度计及其系统的作用就是实现自动控制燃油的粘度;粘度计主要有毛细管式和摆动槽针式两种,船舶上使用得比较多的为毛细管式,其工作原理见图5.1.4粘度计结构原理图;燃油经过粘度计时,粘度计内部的恒流量油泵1从油流中吸取少量燃油送入毛细管2;由于毛细管2的直径较小,而通过它的油量是恒定的,流动的燃油在毛细管两端形成压差;压差与燃油的粘度成正比;毛细管两端的压差信号传递到调节器,即能测出燃油的粘度;

5.1.5所示为VAF型燃油粘度自动控制原理图,采用的粘度计是毛细管式的;它主要由薄膜控制阀1、粘度控制器3、粘度计(由件4~11组合而成)、三通活塞阀13、三通电磁阀14、柴油-燃油转换开关15、自动/手动选择器17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燃油通过三通活塞阀(即燃柴油转换阀),燃油加热器、粘度计后进入主机;燃油通过粘度检测器4,测得毛细管两端的压差,此压差信号进入差压变送器5,使油的差压信号变成气压信号,此气压信号通过起缓冲作用的气容9至粘度控制器3,指示出燃油的粘度,与设定值比较;当两个值相等时,即燃油的粘度与设定值相符,则系统稳定,即加热蒸汽用的薄膜控制阀的开度不变;当燃油的粘度大于设定值时,粘度控制器3输出加大的气压信号,通过自动/手动选择器17(此时在自动位置)进入薄膜控制阀的上部,使阀的开度增大,增加进入加热器的蒸汽量,以降低燃油粘度,以达到测量值降回到设定值;当燃油粘度小于设定值时,通过粘度控制器的调节使输出气压信号减小,蒸汽薄膜控制阀关小,减少进入加热器的蒸汽量,使燃油粘度增大,以达到测量值上升到设定值,一直到系统稳定为止;

船舶在起航、停泊和进港时经常要进行轻重油的转换;如轻油转换成用重油,重油的油温要达到120℃~150℃,对主机来讲,高压喷油泵的柱塞偶件间的间隙很小,如温度突变,将会发生油头油泵咬死的故障;所以转油时必须逐渐加温,加温的速度一般为2℃/min左右;要使燃油逐渐加温,则必须将自动/手动选择器17转入“手动”位置,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薄膜阀开度增加的速度,达到逐渐加温的目的;到温度达到70~80℃时,将柴油-燃油转换开关15转到燃油位置,三通活塞阀同时转换到燃油位置,柴油转换成燃油;但此时的粘度会逐步上升,当粘度值超过设定值时,仍由手动控制薄膜阀逐步开大,直到粘度值接近设定值后,再将自动/手动选择器17转换到自动位置;由燃油转换到柴油也一样操作,只不过是逐步降温而已;

粘度计内的恒流量油泵由柴油-燃油转换开关15控制,当它转到燃油位置时,油泵立即起动,发出压差信号;当转到轻油位置时,延迟30~60min(可调)停止运转,目的是将粘度计中的剩余燃油换成柴油;

2.柴油发电机燃油日用管系

柴油机发电机燃油日用管系的原理与主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一是柴油发电机一般有二台或三台,所以从粘度计出来后的管路要分成几路分别供到每台柴油发电机;二是柴油发电机初始起动时柴油的来源要依靠重力供油,所以一般都有一路管子直接从日用油柜接至柴油发电机的进口三通阀;或者要依靠专门的气动泵供油;

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由三通转换阀至粘度计的所有设备和管路,在大型船舶上一般都已实现模块化,由专业化的工厂进行制造和装配,船厂负责模块与柴油机、油柜之间的管路及阀件的安装工作;主机燃油日用系统也有组成模块的,也有主辅机合在一起组成模块的例子;

四、燃油管系布置的原则和安装技术要求

1.布置原则

⑴燃油系统应保证在任何工况下都能正常地为柴油机或其它用油设备供应燃油,为此,它的布置原则应保证船舶在较长时间内横倾15°和纵倾15°的情况下,整个系统都能正常工作;

⑵燃油输送泵、燃油供给泵、燃油循环泵(增压泵)均应有一台备用泵,为主、辅机服务的泵还应具备自动转换的功能;

2.安装技术要求

⑴所有双层底以上的燃油舱柜,其供油管上的任何阀件均直接安装于舱柜壁上,并采用可以遥控关闭的速关阀;

⑵燃油管路必须与其它管路隔绝,同时应尽量敷设在便于拆装、检修的位置;

⑶所有油管、油柜不准装在柴油机、排气管、消音器、锅炉及烟囱、发电机和配电板等电器设备的上部,以免漏油而发生火灾;同时也不准装于房间的上方天花板或围壁板内,以免溢出的油气散发在室内,有碍于卫生和引起火灾;无法避免时,应无可拆接头或设有专门的聚油盘和排油设施;

 

第二节滑油系统

一、滑油的性质和品种

1.滑油的性质

⑴粘度;粘度也是滑油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膜的形成;粘度过大,滑油在摩擦表面不能很快散开,不易形成连续而均匀的油膜,致使柴油机摩擦损失增大;粘度过小,则可能不形成可靠的油膜,出现半液体摩擦,润滑效果降低,致使柴油机承载能力下降;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评定不同品种的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常采用粘度指数或粘度比;

滑油的粘度指数是通过两种标准油相比较而得出的;粘度指数在85以上者叫高粘度指数,小于45为低粘度指数;粘度指数高,说明该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小,它在高温时有足够的粘度,低温时粘度又不过高,这样的滑油品质好;

粘度比也是评定滑油随温度变化的性能指标;它是滑油在50℃时粘度与100℃时粘度的比值;粘度比小,表示滑油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粘度变化小,质量也就好;

⑵酸值;滑油中所含的酸类有两种,一种是有机酸,它本来就存在于石油中;另一种是无机酸,即硫酸,它是在炼制过程中,经清洗和中和后残留在滑油中的;为了去除滑油中杂质,冶炼中必须使用硫酸,再用淡水洗涤,然后用碱溶液中和,所以滑油中存在的无机酸,就是指残留的硫酸;它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可能引起轴承等零件产生麻点;微量的有机酸对于金属并没有腐蚀作用,但当有机酸含量较多时,铅和锌很快会起化学变化,铜也会氧化

成氧化铜;

滑油中的酸值是以中和一克滑油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的;滑油不但在炼制过程中会残留一定的酸值,而且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氧化和分解作用酸值还会增加;这些酸的总值称为总酸值,无机酸值称为强酸值(又称水溶性酸);

滑油总酸值的迅速增加,表示滑油质量在急剧恶化,滑油中将产生沉淀物,颜色变黑;按规定,滑油总酸值不允许超过2.5mg,否则就要更换滑油;

⑶抗氧化安定性;抗氧化安定性是滑油抵抗空气氧化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试验测得;如果在混有60ml水的300ml油样中安放有钢-铜线制作的催化环,并把它放在温度为95℃,流量为0.5l/h的氧气流中,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间和终了时,又分别去测定它的酸值,当达到最大酸值时,就可以判断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

滑油氧化后,不仅使酸值增加,而且由于生成胶状和沥青状结晶物质而使油色变深,粘度增加;

⑷抗乳化度;它是衡量油水混合物分离能力的指标;抗乳化度是指将相同体积(40ml)的油和水在54.6℃温度下搅拌5min,形成乳化液;静置后,油水逐渐分离,当达到油水基本分离(乳化液尚剩下3ml以下)时,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抗乳化度;

海水或淡水混入滑油中会使滑油乳化;滑油乳化后,要生成泡沫,影响滑油压力;另外滑油乳化后,不溶解杂质就浮在油中,污染摩擦表面;使部件磨损加剧;

2.滑油的品种

滑油的品种很多,但船用柴油机的滑油主要有柴油机油(又称系统油)、气缸油和汽轮机油;

⑴柴油机油;是指润滑轴承用的循环系统中的滑油,所以又称系统油、润滑油或机油;柴油机油主要有三个牌号:

HC-8、HC-11、HC-14,简称为8号、11号和14号机油;其中数字表示该滑油的平均粘度值(cSt);它几乎可以润滑柴油机所有的运动部件;

⑵汽轮机油;主要用于汽轮机的轴承和减速齿轮箱的润滑和冷却;它在柴油机中用来润滑废气涡轮增压器和调速器;

⑶气缸油;主要用于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气缸润滑;由于活塞的运动,故会有少量燃油中的硫化物混入到气缸和活塞之间的运动表面之中,因而活塞与气缸套间的润滑往往使用含有碱的气缸油来润滑;气缸油分为高碱气缸油和低碱气缸油,分别适用于使用高硫分和低硫分燃料的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气缸润滑;

二、润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