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218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运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混合运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合运算.docx

《混合运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运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合运算.docx

混合运算

三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30~38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含有两步计算的整数混合运算。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也已经学过含同一级运算(如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两步式题,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如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面的)两步式题,这些式题由于乘法在前,所以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

本单元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且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或含有小括号的,需要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两步式题。

在书写格式上,则要求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

这部分内容很重要,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同时,这部分又是一个难点。

因为学生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已形成了习惯。

开始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容易受原来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为了分散难点,便于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和递等式的书写格式,教材一方面采取分步教学,即先教学没有括号的,再教学有括号的;没有括号的两步计算中,又先教学乘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再教学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另一方面,在“想想做做”中编制了一些改错题,帮助学生通过改错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2、使学生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问题,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问题,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疑点:

计算的正确率如何提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需要着重训练,估计有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对题目不引起重视。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疑点:

能否进行正确的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2、列式解答:

出示:

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

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

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

设计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逛逛这家文具店。

课件呈现文具店场景。

⑴出示例题图:

提问:

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

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

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

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的?

提问:

15+20中的15表示什么?

是怎样得出来的?

20呢?

提问: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板书:

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教师指出:

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提问: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先算哪一步?

得数是多少?

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

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这一步可以这样写: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提问:

接下来算什么?

得数是多少?

指出:

第二步要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右边的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

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

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2、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

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指出:

因为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做减数,所以计算时前面“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

接着再计算减法。

集体订正。

提问:

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

为什么?

3、总结运算顺序。

 

谈话:

(指着板书)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算式中都有两种运算,其中一种是乘法,另一种是加法或减法,都是先算乘法)

小结: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把课题补充完整)谁来说一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让学生看书第30页,读教科书上的结论。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

提问:

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

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

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

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设计:

P31/3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例题1运算过程例题2运算过程

学生板书题目学生板书题目学生板书题目

第二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

教学疑点:

能否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列式。

 ①32与18的和是多少?

②32减去18的差是多少?

③42除以8,商是多少?

④120除以60,商是多少?

2、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

6×3+370-20×346-28+4

提问: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图:

提问,文具店里卖了哪几种文具用品?

这些商品的标价分别是多少?

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从营业员的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说出已知商品的价格,重点帮学生分析售货员阿姨说的那句话。

提问:

根据“一盒钢笔有10枝,一共是80元”能求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枝钢笔的价钱。

你能帮小红算一算她所要花的钱吗?

(2)指名说说怎样列式。

提问:

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

(3)提问:

在这题算式中含有哪几种运算?

我们是先算什么的?

2、教学“试一试”:

①出示:

列综合算式计算一盒水彩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元?

指名读一读。

②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算一算。

提问:

算式中的18、80、10分别表示什么?

这道算式你是先算什么的?

为什么?

③提问:

在这道算式中含有哪几种运算?

你们是先算什么的?

3、总结、归纳运算顺序。

讲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都是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的“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后请学生先在书上画出先算的部分,再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校对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⑴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分别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

为什么91÷13×11的运算顺序与前2题不太一样?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⑴同学们分组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各是怎样规定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同学们估计每组算式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

指名说说,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⑵同学们分组计算,与自己的估算结果比一比。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教师板书题目

学生板书题目学生板书题目学生板书题目

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学疑点:

记住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Z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追问:

如果算式中只有乘、除法呢?

2、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让学生说说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揭示课题:

如果学生情况全部是:

50-20=30(元)30÷5=6(本)分步做,那么可以这样引入:

同学们都是用分步骤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我们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4、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

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

中有除法有减法,按照我们学过的运算顺序的规定,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题目要求我们先减后除,而列出的算式却是先除后减,这样列综合算式行不行?

你知道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5、请同学们算出结果

提问:

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

我们是先算什么的?

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追问:

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6、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2)提问:

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3)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

(板书)

(4)讲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1题的小括号改变了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第2题的小括号改变了从左往右算的顺序。

7、归纳。

提问:

通过刚才几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一个算式中带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板书:

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3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3组题;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计算。

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

算式中有它,会有什么作用?

五、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P35“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小黑板带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题目

第四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计算比较含有小括号和不合小括号的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的不同。

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难点:

比较含有小括号和不合小括号的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发现巩固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疑点:

比较含有小括号和不合小括号的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发现巩固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720÷8630÷90330×075÷25

337-45480÷2095÷5140÷14

2、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

(127+23)÷50328÷(360÷90)

46×(30-25)47×56+379

提问:

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二、练习

1、出示:

180-36-44180-(36+44)

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⑵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

提问:

它们的结果怎样?

⑶出示:

159-(59+37)159-59-37

请同学们观察计算。

提问:

它们的结果怎样?

为什么也一样呢?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的和,结果是一样的。

2、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

80-20-3050-(20+10)90-70-20

提问:

为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你有什么小发现吗?

得出: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出示图,提问:

什么是一套衣服?

(指1件上衣和1条裤子)

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列出综合算式。

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出示图,提问:

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

问: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

学生读题,说说解题思路。

问问学生每种方法各是先求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四、知识拓展

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

”,老师做适当补充。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练习五⑴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练习五第1~6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系统练习,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疑点:

能否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

(板书课题)

2、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

200÷5027×396÷12280÷40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1、运算顺序。

⑴出示:

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

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

(120+150)÷9017×(78-29)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

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

应该怎样计算?

归纳小结: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就先算乘法或除法。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

480-180+6031+2×30240÷4×20

480-(180+60)(31+2)×30240÷(4×20)

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

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

提问:

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②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③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说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

提问:

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练习五⑵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练习五第7~12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提高正确率

教学疑点:

同样是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五上的练习。

(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484÷2450÷5028+42

13×4840÷21360×265-1756+8

3、计算下面各题。

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87-49+21(90+70)÷80

100-5×1332×(47-17)

二、灵活运用

1、完成练习五第7题。

⑴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一线一组地算一算。

⑵比较:

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关系?

⑶小结:

能过这组题的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相同。

⑷组织同学们分组举例,并证实以上的结论。

2、完成练习五第8题

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

⑵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题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五第10题。

⑴出示第10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⑵分析,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⑶比较两种方法:

800÷4÷5800÷(4×5)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

4乘5为什么要加小括号,表示求什么?

2、完成练习五第11题。

⑴同学们独立完成。

⑵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及所用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五第12题。

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题中提供的其他信息,请同学们独立完成2个问题。

⑵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4、完成思考题

⑴启发学生倒过来算:

因为后算乘法,那么什么数乘5得500?

而100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⑵推导出方框里的数,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

四、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