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294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

B

【解析】:

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从残片文字可判断),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非常混乱,这打破了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汉字发展史上历经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秦朝的“书同文”、汉代的汉字规范、唐代的正字运动等,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扮演组织者与调控者的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参见王瑞英:

《试论政府在历代汉字规范中的作用及其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统一文字,唐朝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再次兴起大规模的正字运动,其中,《干禄字书》《九经文字》等字书,从音、形、义等方面来规范汉字,说明了当时正字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唐代正字运动不仅对当时的汉字规范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也是深远的(参见曾新:

《唐代正字运动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所以,题干材料所提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正好说明了文字使用的混乱,加上当时战乱、割据的局面,割据政权也无力进行正字运动,A可排除。

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正好是先后出现的字体,符合汉字演变的历程,B正确。

先秦古文、小篆到汉代,人多不识,称为“古文”(即上古的、古代的文字),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

到三国时期,流行的仍然是隶书,社会一般大众不认识的先秦古文、小篆不可能流行,认识、使用这些“古文”的只是少数专家、少数场合,C可排除。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一般认为是商朝的甲骨文。

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经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通的。

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

D可排除。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是推荐、考试、试用三者相结合,唐代科举是自由投考、考试相结合。

察举制推荐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官、民,唐代科举制报考资格也有限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

考试是它们的共同环节和关键环节,察举和科举的科目都非常多,理论上都能够选拔优秀官吏,但官吏的优秀与否,决定因素不是考试能力的高低,只能说察举和科举都能选拔到一些优秀人才。

科举制沿用至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官员事功能力多遭非议。

总之,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相比,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官吏的优秀与否与考试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A可排除。

考试的局限就在于不能鉴别道德水平,B可排除。

世家子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可排除。

科举制是自由投考,政权的开放程度更高,更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示范效应、导向效应更强,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D正确。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

B

【解析】:

宋代租佃制比较普遍,地主和佃农签订一年或几年的租佃契约,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

其主要原因有: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土地的商品化程度更高;宋朝政权为了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把唐以前打击、抑制兼并的政策改变为“不抑兼并”和保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权的政策,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宋代的土地政策有重大调整。

据此可见,A可排除,B正确。

坊市制度崩溃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带来城市的经济功能更强,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更强,失地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择业的空间更大了。

农村租佃制发展与城市坊市制崩溃基本上是两条线,不构成大的因果关系,如果说有因果关系,那也是失地农民进城可能加速坊市制的崩溃,租佃制发展与坊市制崩溃的共同原因是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可排除。

租佃制发展较快,不是政府管理失控的结果,而是政府管理政策调整的结果,除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对租佃制也进行了规范,《宋刑统》和敕都确认租佃制度。

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

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

佃户欠租,官府要以强力帮助地主索取。

D可排除。

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是讲,乾隆年间族谱中该类现象的记载增多,不是讲乾隆年间编修族谱,编修族谱在乾隆年间以前就普遍存在了。

族谱编修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族谱的起源问题,历来有几种说法:

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族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

A可排除。

族谱编修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宗法制度的产物,功能之一就是认祖归宗。

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迁徙台湾的居民准备在此地安居繁衍,保持不忘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B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乾隆年间“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信息,宗族往往有分支,是整体迁移还是支派迁移,题干材料没有言及,但迁移的时间肯定在乾隆年间以前,“开始说”没有依据。

C可排除。

如果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就不会出现“回乡”“赴台”记载的增多,D可排除。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

C

【解析】:

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后清政府自开商埠(参见杨天宏: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杨天宏:

《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02年),A可排除。

近代中国商品经济始终未基本取代自然经济,B可排除。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柴、洋布等洋货是日常生活用品,遍及城乡,C正确。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是在鸦片战争后,D可排除。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

A

【解析】:

十升为一斗,赤色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价下降,白色区(国统区)粮价高。

中共在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高,A正确。

另外,当时国共两党都推行了农村合作运动,发展合作社经济,但中共的合作社经济政策比较成功,国民党则不成功,也是原因之一,参见李玉敏: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社经济政策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是原因之一,但当时国内战争主要在发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而广大国统区农村相对稳定,“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不会是主要原因。

B可排除。

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一直处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之下,国民党多次组织“进剿”、“会剿”、“围剿”——由一省或几省组织的“进剿”、“会剿”,统一调动全国军事力量的“围剿”。

在这样严酷的军事对抗中,根据地政府不可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增产,军事斗争才是工作重心。

C可排除。

根据地人民努力发展生产,使根据地基本能够做到自足自给,这就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根据地有了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

“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果”,不是“因”,D可排除。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

D

【解析】: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国营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其主要背景与原因:

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是考虑日伪纺织企业的民营化和后方纺织资本家有优先承购权,但遭到收复区纺织资本家的反对;抗战胜利后,后方纺织资本家和收复区纺织资本家实际上都无资金“承购”,后方纺织业因为抗战胜利而政府宣布停止军需品(如军布)的订货,甚至已订之货都取消和约,普遍陷入停产减产,日占区的纺织业在抗日战争时期早就遭受空前残酷之打击。

所以无论是后方纺织资本家,还是收复区纺织资本家,都没有资金能够“承购”日伪纺织企业;如果允许他们“承购”,他们也是先要求国民政府的救济贷款,再来“承购”,而处于财政困难的国民政府并没有这种承担能力;抗战胜利后,日伪纺织企业纷纷停工、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潮迭起,政府压力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没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中纺公司,希望迅速复工,救济失业。

宋子文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成立中纺公司的目的时,明确指出这个问题:

“日本投降时,日商纱厂共有350余万锭子,当时曾考虑出卖民营,但纱商无力购买,因原有纱厂亦在向四联总处借款……政府对于接收各工厂必须立即复工,因此自急不能待。

目前各地我国自办的各民营纱厂均以周转金缺乏,感觉不能维持,纷纷请求向国家银行贷款,所以即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须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参见金志焕:

《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取舍:

战后国民政府的棉业政策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成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题干材料讲到战后政府对日伪纺织企业的国营化,并解释了原因,与民族工业无涉,A可排除。

但这个选项设计存在这一个小的问题,因为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即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如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业。

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

“日伪纺织企业”中有没有广义的“民族工业”?

如果有,那么政府接收它们使之迅速恢复生产算不算是“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题干材料只讲到政府接收日伪纺织企业,没有讲到对后方和收复区的轻纺工业的政策,B可排除。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可排除。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即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抗战胜利后又接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集团——中纺公司,一改抗战期间一贯坚持的轻工业民营的原则,又可强力控制轻纺工业,D正确。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其原因:

财力有限,如果平均使用,百废俱兴,必然一事无成;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包围封锁;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工业化的基础,也就没有巩固的国防。

优先发展重工业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通过压低全民消费,提高储蓄率,加快资金原始积累;二是保证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向重工业领域;三是实行平均主义的民生保障,确保社会的稳定。

所以,题干材料中“一五”计划压缩住宅建设投资、压缩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其目的在于完成工业化,这样做,“一五”计划可以奠定工业化基础,A正确。

国民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份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

“一五”计划期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经济成分)结构都不能够说“臻于平衡”,如工业的比重、重工业的比重都偏低,B可排除。

基本建设投资是指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进行新建、扩建等工程及有关工作而实现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投资,而题干材料只是压缩非生产性建设投资,C可排除。

什么是城市化,各学科的解释不完全相同,一般包含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面积扩大等。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大力兴办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城市人口比重肯定上升,城市用地面积肯定扩大,所以城市化进程会加快,D可排除。

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

C

【解析】:

雅典的民主是不自由的民主(阮炜:

《不自由的希腊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程汉大:

《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2014年新课标高考题曾经考过“雅典公民没有自杀的权利”。

在古雅典时期,未经国家允许就擅自自杀而死的人无法获得举行正常葬礼的权利,他将被单独埋在城市边缘处,没有墓碑或任何标记。

经过公元前6世纪初期的梭伦改革,过去形同虚设的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到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作为三大民主机关的公民大会仍然是最高权力机关。

题干材料是要求公民必须参加公民大会,否则处以罚款,也说明公民大会的重要性。

在雅典,参与政治活动与其说是一种权利,毋宁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所以有学者说,雅典民主政治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

A可排除,C正确。

在雅典,公民个人只是组成城邦的一分子,身体、财产等都属于城邦,城邦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必须从属于整体,因为个人的一切,包括肉体生命和死后的魂灵,都系于城邦,离开城邦,个人将一钱不值。

“个人是城邦的工具。

生为城邦,死亦为城邦。

”这些都当时公民的共识,加上法律的规定,如梭伦立法中就明文规定:

在发生重大政治争论或斗争时,如果逍遥其外,将被取消公民资格。

所以,在雅典,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不会很低,一个公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城邦事务上,留给个人事务或私人生活的时间很少。

如果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雅典的三大民主机关、直接民主政治都会瘫痪。

题干材料用了一个“有时”这一时间词,表示不经常的、偶然、偶尔,所以从史实和题干材料得不出“民众失去政治热情”的结论,B可排除。

至于为什么有公民不去参与公民大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不太关心政治,或对议题不感兴趣,或常年在外经商,或在外打仗,或距离太远,陆上交通不便(几十公里以外乡村的公民来去不方便,马匹使用不如埃及、西亚和中国黄河流域普遍),或者津贴太低(公民大会多在上午召开,通常是开半天或一天,一个住在乡村的公民为了参会,必须提前一天赶到城区,吃、住皆自己解决。

中国古代“日中为市”,可能考虑了住在远处的能够参与),不一而足。

今天西方有些国家投票率也不太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不会受到处罚,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公民既有积极自由,也有消极自由,既有参与的自由,也有不参与的自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雅典政府都是公民组成的,大部分的官职是通过抽签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只有少数需要专门技能的官职(如十将军)除外,而且轮番而治,实行任期制,公民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雅典公民的1/3一生中都有机会被选入议事会,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

所以,在雅典,“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说不通,有公民不参加公民大会,也不能说明“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可排除。

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讲英国工业革命中后期以工业闻名的少数城市死亡率逐渐上升。

从设计的四个选项来看,只有A正确,只要想一想人教版教材的两幅插图——“使用蒸汽机的工厂”(黑烟滚滚)“机器时代的‘享受’”(浑浊不堪的泰晤士河),就明白了。

如果还不明白,就想一想常州外国语学校。

化学工业尽管在工业革命中后期产生了,但还不普遍,污染还不严重,成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要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可排除。

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一文介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粮食产量、畜牧的产肉量都提高了,从海外进口的粮食也增加了,到1830年代以后人口膨胀,出现食物短缺,政府又通过大量移民海外。

所以,当时一些城市死亡率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不是死于饥饿或者营养不良。

同时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食物供应量在增加,C可排除。

焦泽正《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文库网首发)一文介绍:

工业革命对加快人口的增长也起了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本国农牧业生产的提高,而且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出口贸易急剧增加,使大量进口粮食和肉类成为可能,使食物供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使英国减少了饥荒之虞。

工业革命也带动了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据此,“医疗技术水平下降”与史实不符,D可排除。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或称程度选择题)。

苏联吸引美国人关注的地方可能不只一个方面,“美国人”是一个群体,其关注点也可能不一样,因为题干材料信息不多,本题难度较大。

1921年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为了反危机,苏俄(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1921—1929年),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经济危机过去了。

所以,在外界看来,苏联当时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故不存在“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之说,A可排除。

但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当时苏联的确是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饥荒”,由于集体化的强制推行,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经济性,造成了农牧业产量的下降,许多地方在1931年就出现了饥荒现象,1932—1933年大饥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700多万),其中在乌克兰饿死350—400万农民——被乌克兰史学界称为“种族灭绝性的大饥荒”,1988年以后,这次人为因素造成的大饥荒真相才逐渐被外界知晓(参见陆南泉等主编:

《苏联真相:

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新华出版社,2012年)。

由于美国人对苏联1932—1933年“大饥荒”不了解,所以也谈不上与本国经济危机比较。

苏联实行高度专制统治,新闻往往“报喜不报忧”,外界难以知晓其国内很多事件的真相,即使经济发展“辉煌”的一些统计数据也可能“掺水”,人教版必修2第20课有一句“春秋笔法”:

“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很多老师备课时可能没有注意到“据苏联官方统计”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一书也讲到战争中,在统计战果时,总是夸大对方的损失而缩小己方的损失,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惯例。

所以史学就有了用武之地,凡史料都要“考证”一番。

苏联一五计划短期之内,“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苏联肯定会开动所有宣传机器用力宣传,简单的美国人(据说英语民族都比较单纯)肯定会注意到,苏联短期内取得“显著成就”,而美国自身又刚好爆发了大的经济危机,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反差点”越大越容易引起关注,但这是不是最吸引美国人眼球的地方,到此还不能确定,但这肯定是一个备选的答案。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这可能不太会引起美国人关注。

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农产品、工业品太多,商店里的商品肯定是极大丰富,城市肯定不会遭遇商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C可排除。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这也可能不太会引起美国人关注。

其一,美国立国以来即是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美国宪法明确保护私有财产,第五修正案规定:

“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私有财产只有在为公共利益且经合理补偿方可征用。

”在这条宪法修正案之下其实表达了两个权利:

一是私有财产权;二是国家征用权。

它既是对政府的授权也是对政府的限制。

征用权的本质就是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取得私有财产。

但是对国家征用权的行使有三个限制条件:

1)正当程序;2)公共利益;3)合理补偿。

从美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正的历史来看,美国宪法本身就是集中了广泛的民意的,所以,美国人对“公有制的优越性”不太会太关注。

其二,从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来看,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改变美国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即使这样,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对罗斯福最大的攻击就是“美国正在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也说明反对者是利用了一些美国人对公有制的恐惧。

所以D项大致可排除。

综上,B项的可能性最大(不知命题者的想法)。

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

D

【解析】:

A可排除,理由有二:

第一,美国新闻署成立于艾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1953—1961年)的1953年,直属白宫管辖。

所以,50年代中期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的应该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为了争取连任,但问题是,当时美国黑人选民有选举权吗?

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修正案第15条,明文规定:

“合众国政府或任何州政府,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拒绝给予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从理论上说,美国黑人在1870年就获得了选举权。

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美国联邦制度下,政府的许多职能由州政府负责,在1965年美国《投票权法案》出台前,投票的具体规定由各州政府制定,联邦政府无从干预。

虽然宪法规定选举权不得因种族和肤色被剥夺,各州特别是南方州的制法机构,却变着法儿制定出剥夺黑人选举权的法律。

这些变相剥夺黑人选举权的法律,主要是设置选民登记的前提条件(prerequisitetovo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