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554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8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2.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3.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方向

4.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5.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惯性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

10.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1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车B.乙车C.两车都是D.两车都不是

14.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包含着物理原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15.下列交通警示标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慢行B.请保持好车距

C.切勿酒后驾车D.请系好安全带

16.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的示数为10N,如图所示。

若在M上加放一个物体m,在绳自由端施加力F′使M和m向左匀速运动,则(  )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D.力F′的大小为10N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18.水平抛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由于  仍然前进;由于受到  的作用,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最终落到地面;落到地面后把地面砸了个小坑,这说明力可以  ;如果离开手后,铅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铅球将作  运动。

19.一般情况下,一个物体会受到多个力同时作用,而且有时候,这几个力能相互抵消,那么这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相当于物体  。

这时候,我们称这几个力达到  ,此时物体处于  ,也即  。

2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有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N。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1.如图所示,一瓶镇江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请画出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3.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请在图乙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4.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将重5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体,当F增大到1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F增大到2N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F=4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小华同学在实验完成后认真思考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了探究,该装置相比于甲图所示装置具有  优点(写出一点即可),实验中,用F=5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木板A,物块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则B受到的A的摩擦力为  N,若使木板A做加速运动,则B所受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小琪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发现,不蹬脚踏时,自行车也能向前行。

小琪思考:

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她将思考的问题告诉了同学小红,两人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车和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车和人的初速度有关;

猜想三:

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她们两人合作利用圆柱形空瓶、木板等器材设计了图20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

实验时将瓶子P从斜面上滚下,进入水平桌面时获得一定的速度,然后瓶子在水平木板上滚动一段距离停下。

(1)为了验证猜想一,她们第一次用空瓶,第二次在瓶里装满沙子,这样改变了质量,先后让瓶子从斜面上  无初速滚下,测出瓶子在水平木板上滚动的距离都为s,她们使用的实验方法叫  法。

根据实验结果,她们认为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她们应该通过改变  来改变瓶子到达木板的速度。

(3)后来她们又在木板上铺了棉布做了三次,几次实验记录了如右表的一些数据。

由表中数据可分析得出结论:

物体在水平上滑行的距离与  、  都有关系。

序号

接触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板

0.10

0.50

2

木板

0.20

1.00

3

木板

0.30

1.50

4

棉布

0.10

0.30

5

棉布

0.20

0.60

6

棉布

0.30

0.90

(4)小刚看到她们实验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刚认为,物体的初动能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就越长。

根据小琪、小红的探究的结果,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  。

26.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

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

将钩码直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  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7.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

(g=10N/kg)

 

参考简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简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而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照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即可做出判断。

【解】:

A、汽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B、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竖直方向,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C、汽车所受的重力在竖下方向上,汽车的牵引力在水平方向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符合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故选:

D。

2.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简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解】:

A、B、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由于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总结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到的一条重要规律。

选项A、B均错误,选项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3.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方向

【简析】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只要判断出小球在外力消失前的状态,那么在外力消失后,它仍会保持这一状态。

【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会保持那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C。

4.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简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A不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是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C不合题意;

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5.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简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

A、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人对车的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故B错误;

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C。

6.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惯性

【简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

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

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故选:

D。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简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解】:

消防员抓着竹竿向下滑,手与杆之间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所以受到摩擦力;消防员相对于竹竿向下运动,所以受到摩擦力方向向上。

故选:

C。

8.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简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因为他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解】: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

【简析】

(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解】:

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不一定越大。

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没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

重力、磁力等。

故D正确。

故选:

D。

10.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简析】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解】:

小球在匀速滚下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以及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在作图时,三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球重心上。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11.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简析】

(1)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解】:

A、饮料罐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罐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手对罐的压力和罐对手的支持力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

A。

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简析】

(1)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无法直接测量出来,因此可运用转换法,通过刷毛的弯曲程度和方向来间接的进行判断。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

A、当摩擦力越大时,力的效果越明显,刷毛发生的形变(即刷毛的弯曲程度)也越明显;不符合题意。

B、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不符合题意。

C、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体,而且是和接触面接触的部分,所以摩擦在刷毛上;符合题意。

D、牙刷匀速直线运动,牙刷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拉力和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车B.乙车C.两车都是D.两车都不是

【简析】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

(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

(2)由图象可知:

甲车先静止,然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做匀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乙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故选:

B。

14.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包含着物理原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简析】

(1)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鸡蛋碰石头时两力的大小是相等的,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故A错误;

B、球拍击打羽毛球,羽毛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或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

B。

15.下列交通警示标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慢行B.请保持好车距

C.切勿酒后驾车D.请系好安全带

【简析】解答本题要掌握: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惯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解】:

A、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不合题意;

B、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C、人喝酒后反应就会迟钝,驾车时容易造成事故,与惯性无关,符合题意;

D、车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6.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的示数为10N,如图所示。

若在M上加放一个物体m,在绳自由端施加力F′使M和m向左匀速运动,则(  )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