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740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docx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四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小火箭》、《瓶“吞”鸡蛋的秘密》、《水流有力量》五科组成,主要研究热空气上升、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大气压力、水流的力量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紧紧围绕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大气压力和水流有力量等知识点展开探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水和空气的力”为主线串联为一体,第一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主要是探究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小火箭》主要是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现象,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学习制作小火箭。

《瓶“吞”鸡蛋的秘密》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流有力量》主要是探究水流的力量及水流力量的两面性。

课时安排:

5课时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

大塑料袋、蜡烛、火柴、无底铁桶、碎纸屑、剪刀、卡纸、录象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展示热气球的图片)提问:

认识这是什么吗?

(热气球)讲述:

这些年来热气球在航空,体育和娱乐活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国际航空联合会还组织热气球的有关比赛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在空中飞)提问:

刚才,在录像中,大家看到热气球可以自由上升,那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与热气球道理一样,会上升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升的事例.提问:

那你能根据刚才列举的事例,猜测一下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吗?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讲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理谈话:

桌面上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实验材料,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设计实验,使塑料袋升起来或使彩纸屑飞舞起来吗?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提问: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计划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实验方案,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纸以及补充,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谈话: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提醒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现象.2,及时做好记录.3,注意用火安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那个小组愿意到台前来演示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呢?

小组展示实验.教师随机提问;袋子鼓起来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体积膨胀.)思考讨论:

袋子为什么会升上去?

彩纸屑为什么会飞舞起来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研究结果.师总结并板书: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袋子上升,或使纸屑飞舞了.三、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热空气会生生的原理呢?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四、制作热空气动力玩具谈话:

大家想亲自动手做隔热气球驱动的玩具吗?

你可以参考有关的资料或老师提供的制作方法,进行你们的制作活动.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学生制作并交流,展示热驱动玩具.五、拓展活动:

课下自己试着制作一个热气球,互相比比看,看谁的飞的高,飞的时间长.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

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篮球:

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

若干个;光盘:

4个;胶带:

4个;小刀:

4把;注射器:

5个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

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

师:

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需要充气。

)师:

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玩皮球师:

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汇报感受:

(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2)、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师:

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师:

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

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得出:

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

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

(给他充气。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输的同学再次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说明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主要作用?

是球的外壳还是里面的空气?

(里面的空气。

)师:

我们身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做压缩空气。

师板书:

压缩空气演示压缩空气实验生自己体会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压缩空气有什么性质?

(有弹性)。

2、探究反冲性质玩气球。

师:

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小小的一个问题却发现了充气玩具的一个大秘密,真是了不起。

下面这幅图上,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书中玩气球的图画。

)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气球,还有其他一些材料,同学们可以将材料自由组合,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玩气球。

学生选取材料,自由的玩气球。

提示玩得过程中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气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系?

为什么?

(2)、气球运动的方向与气喷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汇报展示学生说自己的玩法。

结合自己的玩法解释以上问题。

(气球的运动与气球里喷出的气有关系,因为气球运动时有气丛气球口喷出。

气球运动的方向与喷气的方向相反。

)师:

向刚才那样,当气球里的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气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板书:

反冲)3、总结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充气玩具里有什么科学?

(压缩空气有弹性。

反冲。

)三、生活中的应用师: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是充气的,除了我们玩的篮球,气球,你还见到过哪些?

课件出示充气物品。

学生说说为什么充气。

四、拓展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玩具小气枪。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五、全课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15、小火箭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地小火箭科技作品,并能对自己制作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反冲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可乐瓶双面胶硬纸、白乳胶、气筒、制作小火箭的温馨小提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火箭的知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有关火箭的资料。

生汇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

火箭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

生:

(根据反冲原理做成的。

)二、制作小火箭1、师:

你们想不想自制一个小火箭?

(想)师把制作小火箭的材料展示出来,分发给小组。

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说一说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火箭,并把你们认为最好的一个制作方案选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

师:

你觉得制作小火箭时,应注意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注意安全,注意小组合作……)2、制作火箭的种类水火箭气火箭火火箭3、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出示温馨小提示:

水火箭――在瓶中装入约四分之一的水,然后向瓶中充气,当气压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将瓶塞子鼓开,水在气体压力下喷出,从而推动小火箭升空。

气火箭――在常态下将火箭扣在大可乐瓶上,使接口处保持密封良好,然后突然用力挤压可乐瓶,瓶中的气体瞬间从瓶口喷出,从而给小火箭以动力。

火火箭――利用燃烧不强烈的火药(如火柴头)塞入制作的箭体,做好引线,点然后,靠火药燃烧的喷发力使火箭升空。

三、发射小火箭1、小火箭发射比赛,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2、发射时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让学生看一看制作时有没有密封好接口,防止漏气;火箭各个部分的大小、轻重、长短、粗细、形状有没有搭配好等。

教师小结:

影响火箭发射远近的因素有哪些。

四、评价小火箭学生评价自己的火箭。

五、课堂总结1、观看火箭发射后,学生谈感受。

2、教师进行科学教育。

六、课外活动课后,请同学们改进自己的小火箭,使它更实用,飞得更高。

对火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火箭的有关资料。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准备:

玻璃杯、硬纸板、吸盘、火柴、熟鸡蛋、广口瓶、吸管、注射器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表演,提出问题师:

老师带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瓶“吞”鸡蛋。

板书:

瓶“吞”鸡蛋。

师:

老师这儿有一个广口瓶,一个剥了皮的煮鸡蛋,现在老师把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鸡蛋大,瓶口小,鸡蛋没有掉下去。

)师:

哪位同学把鸡蛋按一下,看能按下去吗?

(生按,不能按下去。

)师:

刚才同学们用了很大的力也没把鸡蛋按下去,现在老师通过魔术表演瓶“吞”鸡蛋(指板书),让广口瓶把鸡蛋给吞下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操作:

把燃烧的纸条放进瓶里,鸡蛋就掉下去了。

师:

那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一定想知道广口瓶为什么能把鸡蛋吞下去?

)师:

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当老师把燃烧的纸条放进广口瓶内,广口瓶就把鸡蛋给吞下去了,这里面到底蕴涵着什么秘密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

的秘密二、猜测瓶“吞”鸡蛋的秘密师:

首先让我们来猜一猜,广口瓶之所以能把鸡蛋吞下去,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师:

是瓶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生讨论后猜测(可能和空气有关)。

师:

好,刚才同学们对瓶“吞”鸡蛋作出了自己的猜测,那到底是不是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

和空气有关,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推下去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是不是真的具有这种本领:

能够产生一种力量。

来,看看实验盘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

(玻璃片、纸片,注射器、饮料瓶、吸盘、食盐水瓶、胶囊、吸管、小管子。

)三、制定实验操作计划师:

实验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实验材料来玩一玩证明空气是不是具有一种力量。

小组内商量商量。

师:

商量好了吗?

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锦囊妙计告诉大家?

生可能答:

1、在杯子里装满水,压上硬纸片,然后倒过来,看看纸片和水会不会掉下来。

2、用吸盘使劲在玻璃上一按,看看吸盘能不能吸在玻璃上。

3、在食盐水瓶里装满水,用橡皮塞塞住,插上吸管吸水,看能不能吸到水。

4、用注射器吸水,把活塞向外一拉,看看吸到的水会不会流下来。

5、在饮料瓶里装上矿泉水,用吸管吸一吸,体验一下是怎样吸到水的。

6、用胶囊吸手背……师:

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被玻璃割伤手。

2、不要把水洒在别人衣服上。

3、不要打碎器皿,防止刺伤。

4、不要把水洒在桌面上,影响其他的实验效果.5、在做吸水实验一定要用矿泉水来做,因为矿泉水比较干净、卫生。

师:

那这节课我们就好好玩一玩,来体验体验吧!

四、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小组长要做好分工,选出记录员、汇报员,当然这两位同学也可以当实验员,小组长过来把记录档案领回去,随时将你们的玩法和发现记录下来。

生自由玩,师巡视。

(约8分钟)五、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师:

请同学们停下来,把实验成果放在桌子上,汇报一下你们的收获。

(生举手,指一生上台)1、把吸盘使劲往玻璃上一按,发现用很大的力才能把吸盘和玻璃分开。

2、杯子吸纸片,发现倒过来,纸片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流下来。

3、食盐水瓶吸水,发现怎么吸也吸不到水4、瓶口没有瓶塞,一吸吸管,把吸管里的空气吸出来,水就在大气力量的作用下压入到我的口中。

5、用注射器吸水,往外拉活塞,吸到水,发现水没有流下来。

6、一捏胶囊,把里面的气体捏出来,就在大气力量的作用下,紧紧地推在皮肤上……师:

刚才我们汇报和演示了这么多玩法以及发现,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所有这些实验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汇报。

(共同的特点是:

①都受到了大气的力量。

②里面的空气都被挤出来。

)师:

当物体内的空气减少或被排出以后,这个物体会很明显的受到来自大气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力,这个很大的作用力,在科学上我们称为大气压力。

(板书:

大气压力)师:

结合着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同学们说大气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拿一个吸盘吸玻璃演示转换不同的角度)比如说吸盘吸玻璃,现在平放,转换角度:

90度、180度、一圈,吸盘还是牢牢的吸在玻璃上,这说明方向是怎样的?

(板书:

大气压力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师:

(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指板书)知道了空气中存在着大气压力,而且还知道了大气压力的方向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对于大气压力的验证,在300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人们相信大气压力的存在,曾经设计了一个伟大的实验,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

总结: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力的存在。

那空气中为什么会存在着大气压力呢?

大气压力与地面高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

看一下课本上给我们提供的资料。

师:

展示课本资料。

(小资料)谁来读?

小资料: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因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师:

通过这则资料,让我们对大气压力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现在,同学们知道瓶“吞”鸡蛋的秘密了吧?

(是因为把点燃的纸条放进广口瓶内,因为纸团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广口瓶内的空气减少,里面的大气压力减小了,鸡蛋在外面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广口瓶内。

)师:

看来瓶“吞”鸡蛋的秘密,我们确实解决了,其实,利用大气压力,不仅仅能让广口瓶“吞”鸡蛋,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利用了大气压力的原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谁能举例说明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1、抽水泵是靠地面上的大气压力把地下的水抽上来的。

2、吸管挂钩。

3、钢笔吸墨水……)师: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猜想――探究――体验的过程,自己验证出了空气中存在着大气压力的结论,揭开了瓶“吞”鸡蛋的秘密,老师真为同学们的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学习精神感到高兴。

六、拓展与创新师:

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瓶“吐”鸡蛋,板书:

瓶“吐”鸡蛋,我们知道(拿瓶子和鸡蛋),鸡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广口瓶“吞”下去了,有什么办法,在保证瓶和鸡蛋都完整无损的前提下,让广口瓶把鸡蛋再吐出来呢?

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下思考,找出方法,下节课请同学们来表演小魔术瓶“吐”鸡蛋。

17、水流有力量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

2、指导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水从高处流下来的流量比从低处流下来力量大。

  教学难点:

  总结使小水轮转动快的两个因素:

水位高,流量大。

  课前准备:

  课件、水槽、铁丝、剪刀、易拉罐、水轮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海浪冲击岩石、瀑布飞流直下、水电站开闸放水、漂流等情景。

问:

通过这段资料,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师并板书:

二、探究活动1、指导学生做水冲小水轮实验,认识水流有力量。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水流的力量有大有小。

3、指导学生发现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

(1)水位高低的对比实验①强调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使小水轮转动起来。

②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想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

③小组讨论: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④提问:

为什么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生答)⑤教师总结并板书:

水位高,小水轮转动得快的结论。

(2)流量大小的对比实验①用两个不同流量的易拉罐水,在同一个高度进行冲小水轮的实验。

②在小组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大孔的易拉罐水流的多,小水轮转动得快。

③讨论:

为什么水流的多,小水轮就转得快?

(生答)④教师总结并板书:

流量大,水的力量就大,小水轮就转得快。

4、兴趣活动,游戏比赛

(1)找两个身高不同的学生参加比赛。

(2)高个使大孔易拉罐,矮个使小孔易拉罐,同时进行冲小水轮实验。

(3)学生观察:

哪个小水轮转动得快?

(4)提问:

为什么高个同学冲的小水轮转动得快?

(5)总结比赛结果:

水位高,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就大,所以小水轮就转得快。

5、利用水力讨论:

水流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

水流的力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6、制作一个小水轮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三、拓展:

教师介绍:

2002年夏季,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力枢纽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五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它们会生热吗》、《谁热得快》和《太阳能热水器》五课内容。

因本单元主要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学习本单元之后,会提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增强学生利用科学改善生活的信念。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杯子变热了》一课,主要是通过是通过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让学生认识热传导。

《水变热了》一课是让学生知道热在液体、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认识对流现象。

《它们会生热吗》一课主要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物体保温和散热的特点。

后两课《谁热得快》、《太阳能热水器》重点解决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人们利用太阳能的典型事例―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及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太阳能做好铺垫。

通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意识到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

5课时18、杯子变热了教学目标: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4.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教学准备:

支架、酒精灯、铁丝、火柴棍、蜡(或凡士林)、课件:

热传导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盛热水的杯子变热了这是为什么?

你能想象热灶怎样传过来的吗?

生讨论后回答。

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

铁丝做的实验架、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

(2)实验步骤:

用铁丝做一个实验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蜡)依此在实验架的铁丝下。

点燃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

(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让学生看一看课本上写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观察发生的现象。

(4)汇报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5)汇报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导温度较低的部分。

2.指导学生认识容易传热的物体和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

烧杯、热水、铜丝、铝丝、木筷、竹筷、瓷勺、铁勺、塑料棒、玻璃棒等

(2)实验过程:

在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

将铜丝、铁丝、木筷……玻璃棒等这些实验材料放入杯中。

过一会儿,摸一摸这些物体露在烧杯外面的一端,说说有什么感觉。

(3)汇报实验现象:

金属材料的物体变热了;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不太热。

(4)总结实验结论:

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金属材料容易传热,非金属材料不容易传热。

(5)小结:

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是不同的。

金属传导热的能力强,木头、竹子、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传导热的能力差。

三、巩固应用:

1.出示课件。

讲解:

了解热传导的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跟有用。

2.谈话:

下面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容易传热的物体?

哪部分是不容易传热的物体?

为什么这些物体要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四、课外拓展:

观察厨房里的用品,哪部分是用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

哪部分是用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

19、水变热了教学目标:

1、会做热对流的实验;能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3、知道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两瓶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颜色不同)另外,让学生摸一摸两个杯子的水温度如何。

(一个热,一个凉)师:

是的,一瓶加了红墨水,一瓶加了蓝墨水;并且一杯热,一杯凉。

如果老师将这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这一步师注意,要把热水放上,冷水放下。

)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师演示,生观察现象(没有现象发生)师:

有刚才大家猜测的现象吗?

(生回答)师:

如果把它们倒过来,又会怎样呢?

(此时,热水在下,冷水在上。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红色的水上升,蓝色的水下降,逐渐变成紫色的了)二、猜想假设师: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

(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的原因。

)师: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三、探究活动:

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1、制定实验方案师:

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

(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废物桶。

)生熟悉材料,并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可以加热一杯水,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

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可以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察。

)可以让生举例说说,放些什么好。

(师提供木屑、碎纸屑、粉笔末。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选用哪一种?

学生讨论并取走所选物品。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二、先观察木屑、纸屑在水中的现象,再观察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3、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生汇报。

(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师进一步解释:

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