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826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docx

7基础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科目:

基础会计班级:

13级财会职教人:

吕莹莹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课时计划:

5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会计对象的概念并会分析经济业务

 2、理解并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3、掌握会计恒等式及其运用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运用。

2、教学难点: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会计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就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现象,即资金运动。

分别讲解:

资金:

财产物资

     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经营资金-货币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企业的经济运动:

供应、生产、销售

  2、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3个环节:

(1)资金进入企业:

所有者投入

                 债权人投入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上缴国家税款

                偿还债务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经营过程:

供应阶段

     销售阶段

   讲解:

为什么没有生产阶段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由于是非营利组织,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二、会计要素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

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

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

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

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

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

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

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

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

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短期借款:

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且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票据:

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③应付款项:

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等原因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项。

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④应付职工薪酬:

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⑤应交税费: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

(2)长期负债:

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借款:

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还期在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债券: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③长期应付款:

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

如应付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①实收资本:

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③盈余公积: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④未分配利润: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

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同。

(四)收入

1、收入的概念: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

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注意:

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

(五)费用

1、费用的概念:

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的特征

①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②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③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④费用和成本虽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都属于费用,但人们通常将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3、费用的内容:

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①产品生产费用:

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并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②期间费用: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

包括: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注意:

对三大期间费用分别举例说明

(六)利润

1、利润的概念: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2、利润的特征

①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②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③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利润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②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③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加投资净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④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三、会计等式

  导入:

我们知道,创办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筹集一定数额的资本金,这些资金我们可以通过吸收别人投资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方式取得;然后再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购置必要的厂房、设备、原材料等资产,才能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

企业的这些资产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

现金、固定资产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资产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比如:

向别人借钱要支付利息、吸收别人投资要给人家分红等。

人们常把对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

由此可见,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而且在总额上有一种必然的相等关系,即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讲授新课:

(1)会计等式的概念: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奎阿吉恒等式,是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上恒等关系的表达式。

(二)会计恒等式的表现形式(重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表现)

利润=收入—费用(动态表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表现)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

1、经济业务的概念

经济业务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使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

具体分为:

交易:

指会计主体与外界一切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往来。

例如:

购买材料、销售产品、向银行借款、吸收投资等。

事项:

指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发生的资金活动。

例如:

领用材料、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分配费用等。

2、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

2005年甲企业以银行存款购入3000千克原材料,每千克10元。

(原材料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

2005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3个月的借款70000元,偿还前欠料款。

(短期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3)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同增同减,总额变化。

例如:

2005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3个月的借款70000元,存入企业存款户。

(短期借款增加,银行存款增加)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

某单位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后因企业管理不善,发生财务困难,与银行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银行同意将该笔借款转为对该企业的投资。

该笔业务:

借款减少200万元,实收资本(股本)增加了200万元,权益总额未变。

由以上分析得出,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总结:

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

资金:

财产物资

     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经营资金-货币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企业的经济运动:

供应、生产、销售

  2、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3个环节:

(1)资金进入企业:

所有者投入

                 债权人投入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上缴国家税款

                偿还债务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经营过程:

供应阶段

     销售阶段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二、会计六要素:

●资产:

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应收及预付账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权益性投资

固定资产:

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

无须资产: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

        长期待摊费用:

开办费,股票发行费    2、负债:

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的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5、费用:

计入成本费用:

直接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不计入成本的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6、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三、会计等式

类型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

增加

增加

2

增加

增加

3

增加、减少

4

减少

减少

5

减少

减少

6

增加、减少

7

减少

增加

8

增加

减少

9

增加、减少

布置作业:

课后分章练习:

填空题9、11、13

名词解释2、4、6

简答题1、4

教学总结: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基础上设计的,可大量运用具体实例讲解会计恒等式的应用;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等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加深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